《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学习目标】.疏通文意,把握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重要的文化常识。.品味:人物语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体悟:感受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学习重点】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学习难点】感受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扫清障碍,读准字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哂()莫()俟()铿() 沂()冠() 雪() 喟().把握文意。(结合注释,掌握文言现象)解释以下词语。率尔 哂 知 撰 喟 与 如 方 作撰 伤 让 乎 尔.问题探究,思考并讨论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全文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请结合内容理

2、清课文结构。参考:本文讲述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话题是谈理想。具体围绕“孔子问志、弟 子述志、孔子评志”三局部内容来写的。所以“言志”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段):孔子问志(问)第二局部(“子 路率尔”一一“吾与点也”):学生应答(答)第三局部(“三子者出”一一文末): 孔子点评(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参考:子路一一治理“千乘之国”一一“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以勇治国)冉 有一一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一一“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 子”。(以富治国)公西华一一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一一“愿为小相”

3、。(以礼 治国)曾皙一一“莫春者,春服既成一一咏而归。”(以美治国)提炼文中描写四弟子的语言、行动,结合孔子的态度,分析四弟子性格。参考: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 谦逊有礼,曾皙那么洒脱自然。从孔子态度和治国思想分析其评判学生的标准,思考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参考: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他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 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都和治国有关。子 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针对子路,孔子“哂之”。 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孔子当时不语,后“

4、叹之”。理由是“既然 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孔子“惜之”。 理由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 大用。针对曾点,孔子“与之”。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 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展示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图: 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 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主张以礼治理 国家。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 灵活地将老师的

5、“礼治”思想表达出来,因此博得孔子的赞赏。孔子赞叹之时,也是表达 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本文学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具有哪些人格魅力?参考:孔子是一位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老师。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和 蔼可亲,平易近人;了解学生性情,鼓励个性开展;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孔子:既热情 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 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领,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 到“礼治”的高度,有指导意义。三、课文小结本文主旨: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 线索,写出了弟子们的志

6、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 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知识点整理一、文言现象(一)通假字.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那么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二)活用现象.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风乎舞零:风,名作动,吹风.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作动,落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三)句式.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

7、语后置.毋吾以也宾语前置.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宾语前置.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状语后置.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状语后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为国以礼状语后置(四)重点实词1.居那么曰:居,闲居,平时在家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加之以师旅:力口,力口至!j上4.比及三年:比及,至I.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那么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 何妨.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点也:与,赞成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五)重

8、点虚词.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那么 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唯求那么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乎:相对于“于”,“于”所有的义项,“乎”全都有。另:“乎”可作形容词词 缀,”的样子”或“地”,与“然”、“焉”、“如” “尔”用法相近。(六)一词多义.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那么.

9、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 表状态(的样子).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替) 二、孔子的思想(一)孔子与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 后世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传说晚年整 理“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O.论语:一部语录体作品,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与 大学(曾子)、中庸(子思)、孟子合称“四书”

10、。论语共20篇,每 篇又分假设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 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 的性格特点。(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参见高中文言文详解与阅读P39o(三)识记论语中的名句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文化常识.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