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课标新理念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用典的方法,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作者借古讽今的曲折表达手法。过程与方法.学会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揣摩语言,品味欣赏意境和风格。情感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典故的含义及作用。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一篇代表作。作者登上北固亭,“把栏杆拍遍”, 但是,“无人会,登临意“。最后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说明诗人感激君王 和报效国家的愿望。教授本课最大的障碍是多处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在讲解时应该逐个讲 解,不可大而化之。否那么将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学步骤一.新课准备.作者简介辛弃疾(114

2、01207),字幼安,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济南,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 国词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年青的辛弃疾组织了二千 多人,参加了济南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并在军中掌书记。后又代表耿京和南 宋王朝联系,在军事上配合行动,共同抗金,不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二十三岁的辛 弃疾毅然直驱金人营,捉住张安国,投奔南宋政权。南归后,一直主张坚决抗战,与投降派 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先后向宋孝宗献美芹十论与九议等论文,说明自己的抗战主张 与具体措施。但南宋政权一直为主和派所把持,辛弃疾在二十年仕途生活中,不断受打击排 挤,南宋朝廷只让他当一些掌管钱粮的地方官

3、,从不委以军事重任。晚年,他又被谏官弹劾 削职,在自己的庄园带湖、瓢泉(今江西上饶一带)被迫退居二十多年(中间有短时的出仕), 最后含愤去世。.时代背景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在上饶一带农村过着“隐居”生活。虽然陶醉于湖光山色, 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从未泯灭。这其间,1203年再次被起用,任淅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 任镇江知府。镇江任内,招募新兵万人,积极作好迎敌的准备。他对韩倔胄不作充分准备就 匆忙出兵的冒险行动表示反对,韩偏(t U0 )胄不仅不接纳他的意见,反而把他降职。处 此逆境,自知大计难成,于是登上京口(现江苏省镇江市,此处曾是吴国孙权和南朝宋武帝 刘裕的京城)东北面长江北固山上的北

4、固亭(镇江北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 首词。二.新课导入苏轼在词中描写赤壁之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上战斗之激烈,又 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 东坡自然会发出年华渐去、壮志难酬的感慨。那么,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 想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整体感知.听录音,齐读。.提问词中上片和下片各写什么内容?讨论明确:上阕: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5、本词的主旨句子是什么?讨论明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四.揣摩语言(一)讲解上片.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讨论明确: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讨论明确:孙权、刘裕。. “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为什么?讨论明确: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 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除了 “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孙权的赞扬?讨论明确:英雄、风流。确实,辛弃疾对孙权十分崇拜,情有独钟。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表达了这一点。出示南乡子词,

6、师生共同吟读一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 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黎,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写刘裕的句子中,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为什么?讨论明确: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 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貌,何其壮哉!.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 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讨论明确: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 廷的昏庸

7、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二)讲解下片. “元嘉草草北顾” 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贬义词,“草草”、“仓皇”,这里为何 辛弃疾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讨论明确: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 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 金兵的条件,因此这里列举历史事实的教训是说明自己对韩侥幸求逞是不赞成的,认为切不 可草率从事。然而韩胄之流悍然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辛 弃疾是何等的深谋远虑。. “可堪回首”说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

8、讨论明确:说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面对这样的场面,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讨论明确: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可堪回首” 一句一语千钧,包含无尽悲哀,这 难道不是南宋王朝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严重恶果吗?.最后一句以疑问句作结,有何好处?讨论明确:最后以疑问句收束全文,既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抒发了不得 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让我们带着悲壮激愤的感情齐读这一阕内容。(三)小结全词熔写景、咏史于一炉,怀古忆昔和伤时讽今密切结合,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紧相 连,时间和空间交接转换都极为自然流畅,纵横裨阖,一气贯注。格调沉郁,悲壮苍凉,大 有幽燕老将之风,正如明

9、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为第一。”清代陈廷焯也评价道:“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郭沫假设也曾题联贴切 评价了辛词的风格,用在这首词中十分恰切。五.写作特色(-)用典1.词中总共写了几个历史人物,给他们归类。讨论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4)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以事警世(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上阕从眼前之景写起,怀念两位古人,为什么只怀念这两位英雄?用怎样的一种语 气来写?上阕的用典意图是什么?讨论明确:

10、他们都在京口建立过功业,一是打败来犯者曹操,一是大举北伐中原;这与 作者的处境有共同之处。语言中流露出惋惜和赞叹两种语气。用典意图是:表达作者向往英 雄业绩,期望恢复中原,讥讽苟安求和。.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 其意图是什么?讨论明确,这是一组鲜明的比照,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己安稳的 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说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 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哀、忧虑,对 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作者为什么最后写到了廉颇?讨论明确:借廉颇抒发自己的“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 感慨。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格特色。(二)比照提问: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比照,并体会其作用。讨论明确:(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比照: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理解:赞孙权力抗曹操,建风流业绩,江山本应代有才人出,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 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比照: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理解:刘裕生于平常人家,出身卑微,但并不阻碍他建功立业一一表己抗金救国之志。 其子刘义隆草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一一告诫当今统治者。(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

12、片神雅社鼓”比照,抒发 忧国伤时的感慨。理解:金主完颜亮被哗变的部下所杀,正是南宋反攻复国的好机会,但赵构在此后三天 去议和,弄到如今异族皇帝庙前还有人祭祀,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子民。(三)借古讽今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 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挖苦和谴 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妁历史事实,忠告韩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 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 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作业背诵并默写.板书设计孙权:英雄难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