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山东青岛黄岛区七上期末语文试卷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这儿,我开始琢(zu)磨牧羊人的年龄。B大家都去找这只可厌的猫,没找到,于是认为它“畏罪潜(qin)逃”了。C“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付和(h)着。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ni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遇见通情达理的人,我们当然感到趣味无穷;遇见怪诞不经的人,我只当散心取乐。BAR、VR、MR 技术让我们见识到了科技的神奇,但是同时也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将它们混为一谈。C他精心做着探索性现场试验,却在队长的众目睽睽
2、之下,仪器断裂,试验失败。D美方官员的所言,听起来言之凿凿、咄咄逼人,但其实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下列各项中,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一句中,“红柱”“青气”都是名词。B“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一句中,“圆”“低”都是形容词。C“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一句中,“我”“如何”都是代词。D“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中“跳”“翻”都是动词。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天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B在张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语法知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C来自全球 3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2 名顶级选手参加了世界无人机锦标赛。D躺在地毯般的草地上,听潺潺流水和云卷云舒,真是一种绝妙享受。默写(1)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3) 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4)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5)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6)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纪念白求恩)(7) 刘禹锡秋词中“ , ”,描绘了秋天的明丽,一反古人悲秋的常态。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B行军九日
4、思长安故园中的“故园菊”寄托着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风吹雨”是描写诗人在战场杀敌时的恶劣天气。D夜雨寄北情感曲折多变,既有旅居他乡的孤独凄凉,又有归乡无期的苦涩无奈,还有想象回家团聚的欢乐。班级计划办一份文学班刊,请你为班刊拟一个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的刊名,并说明寓意。刊名: 寓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圆睁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
5、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1) 根据你对上面文字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施耐庵,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B这段文字描述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五行山下定心猿”。C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心有不甘,设法逃出后捣毁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D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性情温驯、爱憎分明的形象。(2) 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既有神魔性,又有人性和动物性,作者将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C猪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错投猪胎。D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黎山老母等化做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八戒却动了凡心。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 洞:洞穴(狼)B若屈伸呼吸 若:你(杞人忧天)C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同“释”,消除(杞人忧天)D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改变(论语)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
7、的一项是 例句:又有忧彼之所忧者。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乙】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要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何晏:何晏之父早逝,曹操纳其母氏为妾,他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魏武:魏武
8、帝,曹操庐:房屋。(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诣其父 诣:拜访B因欲以为子 欲:想要C晏乃画地令方 乃:才D人问其故 故:原因(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的“杨氏子”,用杨梅等水果招待来访问其父亲的孔君平。B当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时,“杨氏子”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回应。C曹操很喜欢何晏,想认他做儿子,何晏画了个圈把自己圈在里面,表示自己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D无论是“杨氏子”还是何晏,两人的共同点都是年少、有智慧。(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现代文阅读,回答下列问题。花鸟 无风的晴日,盆
9、花之间常依偎一只白漆的鸟笼。里面的客人是一只灰翼蓝身的小鹦鹉,我为它取名蓝宝宝。走近去看,才发现翅膀不是全灰,而是灰中间白,并带一点点蓝;颈背上是一圈圈的灰纹,两翼的灰纹则弧形相掩,饰以白边,状如鱼鳞。翼尖交叠的下面,伸出修长几近半身的尾巴,毛色呈深孔雀蓝,常在笼栏边拂来拂去。身体的细毛蓝得很轻浅,很飘逸。胸前有二片白羽,上覆浑圆的小蓝点,点数经常在变,少则两点,多至六点,排成弧形,像一条项链。 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儿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赋。幸运的时候,蓝宝宝会吐出三两个短句:“小鸟过来”“干什么”“知道了”“臭鸟不乖”,还有节奏起伏的“小鸟小鸟小小鸟”。小
10、小曲喙的发音设备,毕竟和人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人语的唇音齿音等等,蓝宝宝虽有娓娓巧舌仍是模拟难工的。听说要小鹦鹉认真学话,得先施以剪舌的手术,剪了之后就不会那么“大舌头”了。此举是否见效,我不知道,但为了推行人语而违反人道,太无聊也太残忍了,我是绝对不肯的。 忽而蓝光一闪,一片青云飘落在我的肩上,原来是有人把蓝宝宝放出来了。每次出笼,它一定振翅疾飞,在屋里回翔一圈,然后柄在我肩头或腕际。我的耳边、颈背、须下,是它最爱来依偎探讨的地方。最温驯的时候,它会憩在人的手背,低下头来,用小喙亲吻人的手指,一动也不动的,讨人欢喜。有时它更会从嘴里吐出一粒“雀巢”来,邀你共享,据说这是它表示友谊的亲切举
11、动,但你尽可放心,它不会强人所难的,不一会,它又径自啄回去了。有时它也会轻咬你的手指头,并露出它可笑的花舌头。兴奋起来,它还会不断地向你磕头,颈毛松开,瞳仁缩小,嘴里更是呢呢喃喃,不知所云。不过所谓“小鸟依人”,只是片面的,只许它来亲人,不许你去抚它。你才一伸手,它立刻回过身来面对着你,注意你的一举一动,不然便是蓝羽一张,早已飞之冥冥。 小鸟依人,也会缠人。过分亲狎之后,也有烦恼的,你吃苹果,它便飞来奇袭,与人争食。你特别削一片喂它,它只浅尝三两口,仍飞回你的口边,定要和你分享大块。你看报,它便来嚼食纸边,吃得津津有味。你写字呢,它便停在纸上,研究你写些什么,甚至以为笔尖来回挥动是在逗它玩乐,
12、便来追咬你的笔尖,要赶它回笼,可不容易。如果它玩得还未尽兴,则无论你如何好言劝诱或恶声威胁,都不能使它俯首归心。最后只有关灯的一招,在黑暗里,它是不敢飞的。于是你伸手擒来,毛草茸软温温的一团,小心脏抵着你的手心猛跳,吱吱的抗议声中,你已经把它置回笼里。 蓝宝宝是在菜市上花六元买来的,在我所有的“禽缘”里,它是最乖巧最可爱的一只,现在,即使有谁出六千元,我也不肯舍弃它的。前年夏天,我们举家回台北去,只好把蓝宝宝寄在朋友家里,劳朋友做了半个月的“鸟妈妈”。记得交托之时,还郑重其事,拟了一张“养鸟须知”备忘录,悬于笼侧,文曰: “小米一钵,清水半缸,间日一换,不食烟火,俨然羽仙。风口日曝之处,不宜放
13、置鸟笼。无须为鸟沐浴,造化自有安排。略通人语,颇喜传讹,闺中隐私,不宜多言,慎之慎之。”(有删改)(1) 文章围绕“蓝宝宝”写了哪些内容?请根据提示,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语言天赋( )寄养须知(2)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儿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赋。(3) 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最温别的时候,它会越在人的手背,低下头来,用小喙亲吻人的手指,一动也不动的,讨人欢喜。(4) 有读者认为,文中最后对“养鸟须知”备忘录的介绍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你的理由。现代文阅读。牧羊歌手 这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
14、,我和老三相约到太行山深处,走进一个宁静小镇后面的一个空旷山谷。 只见一位牧羊老汉手举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啪啪啪”脆生生的鞭响,惊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山鸡,山鸡欢叫着振翅飞起又迅速落下。 “庆生叔,这样好的天气,你咋不亮开嗓子唱一个呢?”老三远远向那牧羊老汉打呼。 “哈哈,唱一个!”牧羊老汉乐呵呵地回道。 老汉说着,大声咳嗽了几声后,便开了腔。 “好!好”老三高声叫好,同时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确实是好!我也在心里暗暗赞叹。没想到,在这苍茫的群山之中,这位牧羊老汉的嗓音会如此的高亢嘹亮。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
15、回音。群山伴唱,流云起舞,纯粹而自然。 老三告诉我,这位牧羊老汉名叫侯庆生,大家伙都叫他老古董。人家都唱卡拉 OK,唱流行歌曲,他爱唱民歌,也爱喊号子,他爹在世时,就是出了名的“喊号子”的人。他爹的“号子”喊得响亮,大家干起活很起劲儿。 “你知道啥叫喊号子吗?”老三问我。 “就是劳动号子吧。”我说。 “小的时候,我爷爷和镇子里的人从山下往山上运石头的时候,七八个人用绳索用力拉着,一点一点上移,那时候庆生他爹就负责喊号子。喊的啥倒是不记得了。”老三的家就住在小镇上,在小镇上出生长大。 “没准,我还能喊上几句哩。”我说。 “你?”老三停下脚步,回头一脸惊奇地望着我,眼里流露出怀疑。 我确实没有骗他
16、。我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乡村调查走访,听过多位至今依然健在的喊号子者喊过,也知道一些内容,只是从未亲口喊过。 “要不要现在就喊一回?不过,我需要你的配合。”我对老三说。 “好!喊一回!你说需要我咋配合?”老三的眼里疑惑瞬间变成了兴奋,仿佛射出两道光。 我说:“很简单,比如,我喊劳动号子嘛吼嘿,你就跟着喊嘛吼嘿,我就是喊号子的人,你就当正在劳作的人。” 那天,我和老三竟然忘情地在山谷中喊起了劳动号子。我们由最开始的小声喊,到彻底亮开嗓门,越喊声音越大、越高亢。老三平时是很稳重的人,此时仿佛整个人都被点燃,两个胳膊在空中挥动着, 仿佛再次回到童年。我越喊越投入,眼前仿佛山坡上真的出现了一群弓着身,光
17、着背,负重前行的人,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随着号子声声,他们一步步向上,向着挂着太阳的地方走去 “三娃子,三娃子,是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三娃子” 我们太陶醉、太投入了,完全不知庆生何时停的歌声,更没有听到他急切的呼喊,直到他从山坡上连滚带爬,挂着一脸泥土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停止喊声。 “谁教你们喊号子的?”他问我。 我被他的问话喊醒,忙说自己之前曾经对劳动号子进行过乡村调查。 “调查?”他问道。 “是的,我曾在报社当记者,专门调查过劳动号子,这算是我们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我调查就是想记录下来,记录这份宝贵的民间艺术”我说。 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
18、着晶莹的泪花。后来我才知道,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老人说他的父亲就爱唱民歌,爱喊号子,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要痴狂。从小只要听他的父亲唱过一遍的民歌,他就能记在心里。老三告诉我,只要跟庆生提到民歌,他总是张嘴便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我问庆生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首民歌,他笑笑说:“多得很,一箩筐肯定装不完。” 看着眼前的庆生老汉,想起刚才他那高亢有力,婉转动听的歌声,我想起了近几年一路走红的华阴老腔,那几位陕西老汉,在舞台上,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每每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演,扑面而来的是真实。这种真实让人震撼,更令人神往。 庆生告诉我,其实他啥也不图,更没有想过
19、当歌唱家,只是觉得这些山歌经过数代人的口口相传,不能丢,丢了怪可惜。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1) 文中的庆生老汉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分析两个特点即可)。(2) 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加以赏析。 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3) 文中写道:“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此情此境中,庆生会想些什么?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下庆生的心理。(4) 通读全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可我分明觉
20、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命题作文。题目:我想和您谈谈心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半命题作文。题目:在 中成长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答案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 选项琢(zu)磨中“琢”的读音应改为琢(zhu)C 选项中随声付和(h)的“付”应改为“附”,D 选项中的
21、拈(nin)轻怕重中的“拈”的正确读音应该是(nin),因此该题答案选 B。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意思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该题 A 选项中“怪诞不经”的意思是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出自剪灯新话听经猿记,选项 B 中“混为一谈”的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1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选项 C 中的“众目睽睽”的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出自郓州溪堂诗并序,选项 D 中的“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出自与释某书,该题 C 选项中,在队长一人的目光下,用“众目睽睽”属于使用
22、范围不当,故该题答案选 C。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性的掌握情况,该题 B 选项中“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一句中,“圆低”都是形容词的说法错误,其中“低”不是形容词,“低头”表现的是一种动态变化,因此“低”在这里是动词,表示向下,使向下的意思,故该题答案选 B。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句的判断能力,该题 A 选项递进不当,应调换顺序,“每天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改为“每天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而且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选项 B,缺乏主语,应去掉“让”,选项 D 为搭配不当,躺在地
23、毯般的草地上,听潺潺流水和云卷云舒,真是一种绝妙享受。”其中“云卷云舒”是“看”到的,而非“听”到的,因此,应改为“躺在地毯般的草地上,听潺潺流水,看云卷云舒,真是一种绝妙享受。”,故该题答案选 C。5. 【答案】(1) 思君不见下渝州(2) 终古高云簇此城(3) 险躁则不能治性(4) 曲肱而枕之(5) 江春入旧年(6) 一个纯粹的人(7)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6.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分析能力,该题 C 选项当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为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这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
24、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这里的“风吹雨”是作者在家乡时的天气,而非战场上的实景。因此 C 选项当中说诗句中的“风吹雨”是描写诗人在战场杀敌时的恶劣天气的说法是错误的,故该题选 C。7. 【答案】刊名:放飞:飞翔,意味着思想的自由发挥,无拘无束地展现。七彩园地:意为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小荷:意为在文学路上刚刚起步,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应用能力,该题以为文学班刊起名的方式考查考生的语言应用与拓展能力,该题只要符合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以“小荷”为名,“小荷才露尖尖角”寓意就是在文学路上刚
25、刚起步,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发展。“七彩园地”也可,寓意为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考生只要符合题干要求且能说出寓意即可。8. 【答案】(1) B(2) C【解析】(1)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的掌握情况,本题所给材料出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本题 A 选项错误,该段描写的是在大圣捣毁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之后和如来的“较量”,因此 C 选项错误,孙悟空并非是性情温驯的形象,而是冲动、爱憎分明的形象,因此 D 选项错误,故选 B。(2) 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阅读情况。在西游记当中,猪八戒是因为调戏嫦娥才被贬到凡间的,而非 C 选项表述中的“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故选 C。9. 【答案】A【
26、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意思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该题 A 选项当中“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并非题目所绐的是“洞穴”的意思,“洞”在这里被用作动词,打洞的意思。故该题答案选 A。10.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当中“之”字用法的掌握情况,本题例句所给的“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 选项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之”是代词,指代它的。B 选项当中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的“之”为语气助词,无实意。C 选项中的“有闻而传之者”中的“之”代词,指代听说的事,D 选项当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指: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综上分析,
27、故选 D。11. 【答案】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洞,名称作动词,打洞;隧,名词作动词,从隧道。12. 【答案】(1) C(2) C(3) 何晏七岁的时候,非常聪明智慧,魏武帝非常喜爱他。【解析】(1)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词语含义,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
28、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C 选项句意为:何晏就在地上画个方框。乃:于是,就。故选 C。(2) 本题考查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C 选项“表示自己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有误,根据“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可知,何晏以画地自处的方法表明自己不愿改姓的态度。故选 C。(3) 方法一: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首先要找出关键实
29、词、虚词,査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别)。之:代词,代“何晏”。方法二:【译文】 【甲】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乙】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
30、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13. 【答案】(1) 外貌娇美;依人缠人(2) 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总结上文鹦鹉外貌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才”引起下文关于鹦鹉学舌的描写。(3) “憩”“亲吻”表现了鹦鹉的温顺、乖巧、安静,对人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小鹦鹉的喜爱与怜惜。(4) 不多余,本段主要叙述了作者将鹦鹉在寄养朋友家的悉心嘱托,表现了作者对鹦鹉的珍视与牵挂,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鹦鹉的喜爱,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多余,言
31、之有理即可。【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该题以概括文章描写“蓝宝宝”的内容为切入点,定位文章第段,“走近去看,才发现翅膀不是全灰,而是灰中间白,并带一点点蓝;颈背上是一圈圈的灰纹,两翼的灰纹则弧形相掩,饰以白边,状如鱼鳞。翼尖交叠的下面,伸出修长几近半身的尾巴,毛色呈深孔雀蓝,常在笼栏边拂来拂去。身体的细毛蓝得很轻浅,很飘逸。胸前有二片白羽,上覆浑圆的小蓝点,点数经常在变,少则两点,多至六点,排成弧形,像一条项链。”这些都属于对“蓝宝宝”外貌特征的描写,定位文章第段,“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儿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赋”这段话承上启下,概括
32、了“蓝宝宝”的外貌娇美,定位文章第段,“小鸟依人,也会缠人”交代了“蓝宝宝”依人缠人的相关内容,综上分析可知,本题空格中依次应填入“外貌娇美”和“依人缠人”。(2)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句子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针对该题,首先找出画线句子“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儿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赋”,从结构上来讲,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貌的娇美”总结上文鹦鹉外貌娇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会伴,就会发现它的语言天才”引起下文关于鹦鹉学舌的描写。(3)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句子的赏析能力。考生可从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进行作答,也可做作者的感情色彩之处
33、着手。“最温别的时候,它会越在人的手背,低下头来,用小喙亲吻人的手指,一动也不动的,讨人欢喜。”“憩”“亲吻”表现了鹦鹉的温顺、乖巧、安静,对人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小鹦鹉的喜爱与怜惜。(4)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以文中最后一部分对“养鸟须知”备忘录的介绍处着手,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表明观点,以本题为例,比如不多余,本段主要叙述了作者将鹦鹉在寄养朋友家的悉心嘱托,表现了作者对鹦鹉的珍视与牵挂,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鹦鹉的喜爱,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也可答多余,然后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14. 【答案】(1) 执着。如:人家唱流行歌曲,庆生依旧喊号子。别人
34、称庆生为老古董,他依旧坚持。热爱唱歌,热爱民间艺术,“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痴狂。”听到我调查劳动号子,非常激动。(2)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老人的歌声比作大铁锤,表现了老人歌声的辽阔,婉转有力。也运用了拟人,“活泛”“亮开”“回音”等词从侧面烘托了老人歌声的动听及强大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老人歌声的赞美。(3) 什么?终于有人承认劳动号子是艺术了,还记录下来了,再也不用担心它失传了!这位同志做了大贡献啊!太好了!太好了!(表现出吃惊、兴奋、感激、激动) (4)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庆生老汉的赞美之情。虽然庆生没有被专业部门冠以“歌唱家”名号,但是老汉热爱唱歌,
35、热爱民间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责任感,所以称他为真正的歌唱家,歌王。【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主要角色人物性格的把握,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不仅要答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而且要结合段落进行具体的人物分析,以本题为例,考查考生对文中的庆生老汉的人物性格特征,首先找出文章描写庆生老汉的部分,“人家唱流行歌曲,庆生依旧喊号子。别人称庆生为老古董,他依旧坚持”由此可看出庆生老汉执着的性格,“老人一辈子太爱民间艺术了,他继承父亲之所爱。比他的父亲还痴狂。”由此可看出庆生老汉热爱唱歌,热爱民间艺术的人物特征。(2)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句子的赏析能力,考生可从分析该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入手进行分析
36、,“他那辽阔婉转的歌声如一把铁锤有力地撞击着大地,层层叠叠的群山,也仿佛随着老人的山歌活泛了,亮开嗓子,纷纷回音。”(3)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把握能力,该题从分析人物心理入手,考查考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分析,并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示出来,文中写道:“庆生听了,几步走近我,一双粗糙的手不容分说就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此情此境中,庆生的心里无疑是激动、感激、吃惊等情绪交织在一起的,针对该种情绪,考生只需要写出合适的语言表达即可。(4)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针对所给句子,结合文章原文紧扣文章主旨进行具体分析即可,快速定位文章最后一段“可我分明觉得这位牧羊歌者就是一位真正的歌唱家,是我在这山野中遇见的歌王”。15. 【答案】我想和您谈谈心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间一旦过了,却一去不复返。在这毕业之际,我想和我的老师谈谈心。 一步、两步、三步我一步一步地走上楼梯,心也跟着步伐在跳动。心里想:我是新来的学生,同学们会不会不和我玩,老师会不会对我不如以前的老同学亲切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终于到了教室门口,老师还没来,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开心地讨论着新学期的开始,这让我感到更加不安,我不知道自己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食仓储循环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三市联考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江苏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8)含解析
- 上海大学《国际私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市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六校联考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五校联考2025届初三寒假模拟(一)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Python语言编程与工程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制图及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标准化服务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学业水平信息技术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智能风控与合规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
- 派遣工的考勤管理制度
- 辽宁省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解析: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19.2.1正比例函数课件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正式版)QC∕T 1206.1-202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CJT 273-2012 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