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八下期末语文试卷默写。(1) 盈缩之期, 。(步出夏门行)(2) 愿驰千里足, 。(木兰诗)(3) ,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濬弹琴)(4) 请补充下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蜀相)(5) 春阴垂野草青青, 。(淮中晚泊犊头)(6) 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8) 稍近,益狎, 。(黔之驴)阅读以下作品,完成下列小题。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贴。爱杀江南!(1) 这首作品的作者是 (姓名),它的曲牌名是 。(2) 以下能体现江

2、南繁荣富庶特点的一项是 A一江烟水照晴岚B两岸人家接画檐C芰荷丛一段秋光淡D看沙鸥舞再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3、几何哉?止增笑耳。(1) 以下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止露尻尾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C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D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 选文中,两狼的伎俩一旦成功,屠户将陷入他最担心的“ ”的险境,这体现了狼的“ ”。但两狼没有想到打洞需要很长时间,更没有想到正是它们的分开和前狼的“ ”给了屠户等候已久的机会,促使他拼死一搏,所以作者认为它们是 的。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

4、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注】吕蒙正: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朝中官员。同列:同僚。诘:追问,询问。(1) 面对朝士的羞辱之言,吕蒙正不仅自己 ,而且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吕蒙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 A他不敢跟朝士结仇B他并不介意朝士之举C他怕自己对朝士耿耿于怀D他对朝士的无礼极为不屑(3) 请为选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8 个字)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晋祠(节选)梁衡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

5、“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 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 7 间,深 6 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 42 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欧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值,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

6、。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 34 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1) 由第可知,作者对晋祠的介绍从 这方面过渡

7、到了 这方面。(2) 第和第段不能互换位置。请分析原因。(3) “绝”有“独特,独一无二”的含义。请列出圣母殿等被称作“三绝”的原因。i 圣母殿: ii 圣母殿: iii 木雕盘龙: iv 鱼沼飞梁: (4) 请将第段画线句改写成说明性的文字并保持大意相近。(不超过 20 个字)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摇晃的世界(有删改)赵霞 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天的太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头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

8、的桃。” 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hung h了。在那么一阵,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地。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那还是在什么时候,铁锅子里的汤咕嘟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这不是它的鼻头么!这普通的食物在我眼里立时变得特殊起来。它的鼻头,是不是闻得见汤里的气味?既然有了鼻头,它就不再是一根普

9、通的粉丝了,它会介意被我们一口一口吞下肚去吗?吃粉丝的时候,我会小心地避开它的“鼻头”,好像那样至少表达了一点儿抱歉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告诉我,我却猛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是越方言中对于一切纠结成团之物的指称,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一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现在,我跟着儿子,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一定是少鱼日。”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鸟会飞

10、”他说:“不。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空空的,比起什么梦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 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 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那里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至少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

11、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我握着杯子,有些落寞地站在边上。 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更重要了呢? 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感开始吧?(1) 看拼音写汉字。hung h 。(2) 文中多次写到“我”和儿子面对同一事、物时的不同表现,请梳理并填写表格。同一事、物“我”的表现儿子的表现几种蔬果重新定义了它们的名字做梦(3) 请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4) 以下对第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标题“摇晃的世界”。B引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C“大约”说明作者对这个回答是不确定的。D从“我”到“我们”的变化显示了主题的深化。按要求写作。题目:涌上心头的滋

12、味要求:独立完成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 A 中学、B 老师,小 C。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答案1. 【答案】(1) 不但在天(2) 送儿还故乡(3) 不觉碧山暮(4) 两朝开济老臣心(5) 时有幽花一树明(6)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7) 小桥流水人家(8) 荡倚冲冒【解析】(1)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2) 此诗出自宋代文学家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诗文原句为:愿驰千里

13、足,送儿还故乡。综上,本题答案为“送儿还故乡”。(3)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4) 蜀相唐朝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14、;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6) 此句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句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综上,本题答案为“铁马冰河入梦来”。(7)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诗句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句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8)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平时要多注意积累。2. 【答案】(1) 张养浩;水仙子(2) B【解析】(1)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

15、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水仙子是词牌名。(2) 方法一: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定诗句的理解,认真阅读,正确理解即可。从此句中的“接”可领会到房屋连绵,也就是人口稠密。从“画檐”一词可知人们的生活富裕。方法二:【参考译文】 译文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河岸两边的人家,屋顶飞檐如画,似乎衔接在一起。江面上荷叶、菱叶丛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远处的画船正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是爱煞这江南美景呀!3. 【答案】(1) A(2) 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它/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屠刀。(3) 前后受其敌;黠;假寐;可笑【解析】(1)

16、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积累,理解其意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A只;B前面/向前;C代词;D神情/打算。(2) 此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原则上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意为: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它/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屠刀。注

17、意重点词语,乃:于是,就。弛:解除、卸下。(3)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发展的梳理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明确大意,然后分析文章层次并逐层归纳总结即可。文章的基本情节是:遇狼惧狼躲狼杀狼。“屠惧,投以骨”是屠夫的第一种反应和应对。但骨头都扔完了狼依然虎视眈眈,因此“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这体现了狼的黠。采取“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的方式以期躲过一劫,可是狼依然不走,所以最后“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杀死了这两条狼。从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知,在作者眼里,狼的行为是可笑的。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18、。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19、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4. 【答案】(1) 装作没听到走了过去;阻止同僚追问此人的官位姓名(2) C(3) 吕蒙正不喜计人过吕蒙正雅量吕蒙正大度。【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具体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深入分析。选段讲述了吕蒙正丞相不喜欢计较别人的过失,对其他官员的蔑视不在意也不彻查,并且阻

20、止同僚对之进行追问的故事。与要追究“朝士”的“同列”相比,吕蒙正对他人的蔑视装作没有听见,在同僚要对其进行追问情况之下,吕蒙正阻止同僚,并用“不问之何损”开导说服同僚,体现了吕蒙正的“量”。题干所问,面对朝士的羞辱之言,依据原文“面对朝士的羞辱之言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即可得出答案。(2)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联系文本关键句子“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可知吕蒙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怕自己对朝士耿耿于怀。(3) 这道题考查的是标题的拟定。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有下面两个方法: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

21、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这道题可根据第一句,即文章的总括句进行拟标题。也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体现了吕蒙正的“量”,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懂得容人之过的胸怀。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懂得容人之过的道理,而不是采取争锋相对,甚至怀恨在心,打击报复的态度。所以可拟为:吕蒙正不喜计人过吕蒙正雅量吕蒙正大度。参考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他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

22、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的人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5. 【答案】(1) 自然山水或自然风景;古代文化或人文景观或历史文物或古代建筑。(2) 这部分文字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写的,圣母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应放在木雕盘龙的前面/这部分文字是按照从后到前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圣母殿空间在后,木雕盘龙和鱼沼飞梁空间在前。所以第段应放在第段前面。第段和第段开头有“一”“二”的序数词,规定了两

23、段的顺序。第段开头写“殿前柱上”,如果两段互换位置,“殿前”就失去了所指的对象。(3) i 它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ii 宽敞的大殿内并无一根柱子,全靠廊柱支撑/圣母像及 42 个侍女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珍品。iii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iv (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4) 这些塑像形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精湛。【解析】(1)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出,从、段首句得出。依据“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可知作者对晋祠的介绍从自然山水这方面开始的。依据“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可知作者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晋祠的

24、古代文化。(2) 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篇说明文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建筑。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写的,圣母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应放在木雕盘龙的前面/这部分文字是按照从后到前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圣母殿空间在后,木雕盘龙和鱼沼飞梁空间在前,所以第段应放在第段前面。其次,在回答能否时,考虑下删后变化的顺序来回答。仔细推敲第、段,可知。第段和第段开头有“一”“二”的序数词,规定了两段的顺序。第段开头写“殿前柱上”,如果两段互换位置。“殿前”就失去了所指的对象。(3) iv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根据相对应的提示来找文章内容,对信息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格式大概与题目示例对应。要求找出圣母殿等被称作“三绝”

25、的原因,即找出能够体现圣母殿等独特,独一无二的特点。结合文本句子“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其中,“最早”就是它的独特之处。“殿宽 7 间,深 6 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二是段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桥边的栏杆和望性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提取关键词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4)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特征。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说明性。说明文跟记叙文不同。记叙文通过对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环境变化的具体叙述和形象描写,反映事物的本质,并给

26、人以具体生动的感受。而说明文则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一般很少有形象的描绘。说明文跟议论文也不同。议论文要求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说明文则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一般不需要对事物表示意见,发表主张。因此本题要将有形象的描绘的词句“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改成直接的说明即可。6. 【答案】(1) 恍惚(2) 只会说它们本来的名字说自己没有做梦说自己做的梦是空的拆礼物盒只看到漂亮的杯子/举起漂亮的杯子把垫衬的碎纸条当作喜欢的礼物/兴奋地将垫衬的碎纸条当作

27、稻子抛扬(3) 画线句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儿时的“我”对于粉丝的鼻头和内心感受的想象/体现了“我”将粉丝看作是一个生命时所带来的奇妙体验,反映出孩子往往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世界。(4) C【解析】(1) 本道题考查的是汉字的拼写。作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句子理解词义再填,避免张冠李戴。另外写规范、准确即可。(2)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按题目中所给出的提示寻找事件,找出“我”和儿子面对同一事、物时的不同表现。结合文本关键句子“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

28、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头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几种蔬菜)、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做梦)、以及第八自然段的拆礼物盒的表现,梳理概括即可得出答案。(3) 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画线句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儿时的“我”对于粉丝的鼻头和内心感受的想象/体现了“我”将粉丝看作是一个生命时所带来的奇妙体验,反映出孩子往往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世界。(4) 此题考查的是文中句子的含义。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内容分子句子的含义,结尾的句子可从体现文章主旨、表达人物情感,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作答。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