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七下期中语文试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n) 亘古(gn) 调羹(gng) 鲜为人知(xin)B选聘(png) 筹划(chu) 屏障(png) 兀兀穷年(w)C哺育(b) 殷红(yn) 绞肉(jio) 锲而不舍(q)D狂澜(ln) 深宵(xio) 澎湃(bi) 深恶痛绝(w)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B慷慨淋漓 浩浩荡荡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C心不在焉 迥乎不同 锋芒必露 群蚁排衙D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

2、鞠躬尽瘁,无私奉献。B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生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C歌乐山景区中最能让游客气冲斗牛的,是暗河和溶洞。D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疫情防控,近期到重庆万盛奥陶纪公园游玩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B七年级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C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性别角色定位和品格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重庆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学校食品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流入校园。仿照下面画波浪

3、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成长的道路上会面临一个个挫折,挫折是什么呢?挫折是石,敲碎你天马行空的想象;挫折是火;挫折是 , ;挫折是 ,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上面一段话选自骆驼祥子,选文中的“先生”指 ,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 (事件)。下面对祥子发生车祸前后心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车祸前,祥子暂时忘记了烦恼,双脚像弹簧,飞快地跑开了,心里觉得非常痛快。B车祸发生时,祥子懵了,没出一声,哭着恳求把曹先生拉回去,心里六神无主。C车祸后,

4、祥子呆呆的看着断了把的车出神,心里产生强烈的自责、愧疚和悔恨。D高妈劝导后,祥子觉得没脸继续做工,陷入了自我否定,心里产生放弃拉车的念头。综合性学习。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之下,我国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解放。重庆某中学七年级(1),守初心”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了解党的历史,(1)班准备开展“学党史,爱祖国”的主题班会。请你参照第一环节第一环节:忆往昔,峥嵘岁月熠熠生辉讲述祖国故事第二环节:看今朝, 共话祖国繁华第三环节:展未来,五星红旗昂扬四方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守初心”,描绘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追梦的少

5、年,刚好你家隔壁的王主任是重庆市委党史办的主任,你学校拟于2022年4月20日下午2点半在礼堂举办“学党史,现在年级主任想请你来邀请王主任到学校做讲座,你该怎么来邀请呢?古诗文默写与赏析。(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5)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6)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7) ?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8)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9) 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 。(王安石登飞来峰)阅读下面

6、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i 卿今当涂掌事 ii 蒙辞以军中多务 iii 但当涉猎 iv 见往事耳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ii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

7、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B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C成语“吴下阿蒙”出自本文,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的学识尚浅。D文章围绕“读书”来写人记事,通俗易懂,意味深长(4) 选文与“链接材料”都讲述学习的故事,但写法却不尽相同。请具体分析。【链接材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父命牧牛陇上,听诸生诵书;听已,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注】蹊x:踩踏,践踏。挞t:用鞭

8、子或棍子打。曷h:为什么。恬:安静、平静。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借来的粉蒸肉七焱1 1988年我六岁,父亲和母亲离婚了。那年除夕晚上,我独自在母亲工厂宿舍等她归来。室外天寒地冻,宿舍内因悄声燃烧的蜂窝煤而显得温暖许多。开始不停往那口冒着蒸汽的铝锅望去,混合着蒸汽一同弥漫的 我饿了,抵不住肉香的诱惑,揭开锅盖,心里想着,“再吃一片就好”,连吃了半碗。 我吃得正酣,母亲带着一身冷气回来了。她推门而入时,我嘴里正含着一块肥肉,直盯着我,走了过来。当即就是一顿连扇带打,半块肉连同涎水一同掉了出来。揍过我之后,母亲就端起那碗粉蒸肉摔门而走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又端着那碗粉蒸肉回来了。她愠怒已消,面容恢复到一

9、贯的丧气,然后端出来,让我跟她一块吃。吃完那碗粉蒸肉,“粉蒸肉吃了,就算是过了除夕”。 成年以后,我才重新满怀酸楚地触碰这些记忆,连同多年对母亲生活的解析,才隐约得出一些答案。她原先是国营塑料厂的编制缝纫工,婚姻变故没多久后,在她身上形成了恶性循环。2 90年代初,我上小学,市场经济在我们这个山区小县城,母亲和我的生活也不再那么捉襟见肘了。母亲所在的车间被私人老板承包,工人工资由计时变为计件,整天在缝纫机前缝蛇皮袋五分钱,一天能做三四百个。为了多挣工时,母亲双手遍布的伤痕和茧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每个月领到的工资足以令母亲喜笑颜开好一阵。几乎每次,母亲一拿上工资,就去菜市场买点肉,招摇过市地骑回

10、家。 母亲总会麻利地将蜂窝煤炉和灶具搬到屋门口,菜籽油烧得旺热,肉片入锅的“嗟啦”声,升腾而起的油烟随之传来我紧张而愉悦地站在一旁看母亲蒸粉蒸肉。我忽然间也是第一次想到“幸福”这个词,并小心翼翼地试图去理解其中的含义。3 虽然母亲的脾气依然暴躁,但她努力给予我尽可能多的爱,她用属于自己的方式。 我上初一那年,一个碎嘴的中年妇女,有段时间成天往我家跑,母亲松了口,答应见他一面。见面地点是这个妇女家里,母亲领着我。 男人木讷、老实,半天才说上一句话。不大一会,饭菜做好,男人更加没有话说,一个劲往嘴里刨食。那桌饭上恰好有一道粉蒸肉,可是我没有食欲,只是用筷子在碗里乱戳。对面的男人则不停给自己碗里夹肉

11、,一碗粉蒸肉眼见着就要被他扫光。 母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等吃完,“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上,谁也别想抢我儿子的粉蒸肉!”随母亲回去的路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满满的感动和温暖。4 此后每年的年夜饭,我家桌上照例都有粉蒸肉。 2001年,我考上省城的大学,母亲也分到了职工安置房。那年寒假回家过年 桌上仍然有粉蒸肉,我忽然就想起了1988年那个除夕,便开玩笑和母亲说:“妈,我偷吃了半碗粉蒸肉,你把我打了一顿?” 母亲的视线在杯盘间来回巡视,笑容却如同河水的落汐一般逐渐褪去,“咋不记得你得体谅你妈当时的处境除夕早上我跟厂里的同事借钱买肉。被同事媳妇知道了,非要我把那块肉还回来,我回来就端走你吃过的那碗

12、肉要还她。后来,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我知道,那碗粉蒸肉飘溢的糯香味(摘自参考网,有删改)(1) 文章围绕“粉蒸肉”展开叙述,请从“我”的角度补全方框中的内容。时间事件心情六岁除夕“我”偷吃了半碗粉蒸肉被母亲打伤心委屈上小学 紧张愉悦上初一“我”听见母亲说谁也别想抢走他儿子的粉蒸肉 上大学 体谅理解(2) 品味语言。i 几乎每次,母亲一拿上工资,就去菜市场买点肉,招摇过市地骑回家。(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ii 母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等吃完,“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3) 简要概括母亲具有哪些性格特征。(4) 文章第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5)

13、 文章以“借来的粉蒸肉”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一本会飞的书吴尔芬“妈妈,我最爱的图画书真的飞来了,就停在门口。”小女孩兴奋地朝妈妈喊。一本图画书静静地站在书店的架子上,等待小读者的挑选。这天,来了个小女孩,她坐地上读了一遍图画书,翻出口袋对书说:“我太喜欢你可是我买不起。爸爸出远门打工,妈妈生病了,我的口袋是空的,我没有钱。”第二天,小女孩又来了,她再读一遍图画书,对书说:“我还想再读一遍,可是我明天来不了,像鸟那样飞,可以吗?纸条上有我家的地址。”图画书多么想飞到小女孩怀里呀,书最需要喜欢自己的读者,好比小女孩需要妈妈。可是它不是鸟,硬硬的封面不能像翅膀那样扇动。图

14、画书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着急地挤在书中间。这天,来了一位爱读书的大男孩,把喜欢的书一股脑儿丢进购物篮里大男孩家里有气派的书架,各种图书一排一排被他家的佣人收拾得整整齐齐。妈妈坐在宽大舒适的真皮沙发上,监督男孩看书。男孩读了一本又一本,发现了纸条,吃惊地交给妈妈。妈妈看了纸条很感动他让妈妈把图画书按地址快递过去,第二天,快递退回来了男孩觉得妈妈的做法不对,应该让图画书飞到小女孩身边。因此,他写好一张纸条:“对不起,我不会飞翔,让你久等了。”男孩把纸条夹进书里,送到小女孩家,可是,她去陪伴妈了。他把图画书放在门口,觉得不对,更觉得不对,让邻居交给她,每天放学绕道跑一趟小女孩家。直到有一天,大男孩听到

15、房子里有女人和孩子在说话,于是,摆出只鸟飞累的姿势。然后敲敲门,听到有人开门大男孩偷偷看到,小女孩出来东张西望后拾起书,读了那张纸条,图画书真的长了翅膀飞到我们家门口了。”妈妈的声音虽然疲惫,却是喜悦的:“我的梦想是治好病回家,你的梦想是让最爱的图画书飞到家,今天不都实现了吗?宝贝,要记住妈妈的话,永远不要绝望!”摘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本会飞的书”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3) 文章第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4) 小说在塑造小女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5)

16、下列表述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男孩在他妈妈“胁迫”下去书店,“胁迫”一词体现出男孩不爱读书。B本文详写了小女孩读书的过程,略写了男孩送书的过程,“图画书”是全文的线索。C男孩让妈妈用快递把图书寄给小女孩和想尽办法让小女孩看见图书飞到她身边,可以看出男孩的善良。D小说主题丰富,既表现了梦想的重要性,又展示了孩子的童真和善良请任选一个题目写作。题目一命题作文。 时间过得飞快,看到那些蹦蹦跳跳、满脸稚气的小学生,蓦然回首,是谁教我们怎样做人?是谁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是谁鼓励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杨帆远航? 请以_教我怎样做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

17、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 (选自傅雷家书)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答案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A.正确。B.有误,“选聘”的“聘”应读作“pn”。C.有误,“锲而

18、不舍”的“锲”应读作“qi”。D.有误,“澎湃”的“湃”应读作“pi”。故选:A。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A.有误,“潜心惯注”的“惯”应为“贯”。B.有误,“历尽心血”的“历”应为“沥”。C.有误,“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D.正确。故选:D。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

19、等。ABD.正确。C.有误,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故选:C。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有误,减少不能用倍数;B.有误,句式杂糅;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故选:C。5. 【答案】水,洗涤你无理野蛮的思想;雷,劈去你不求进取的惰性。【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

20、、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阅读题干可知需要围绕挫折进行语句仿写,所写语句要与前面构成排比,使用的句式为“挫折是。6. 【答案】曹先生;样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解析】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祥子到曹家拉包月,很尊重他,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主动

21、对曹先生说。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祥子拉车摔伤曹先生后的情形。答案:曹先生;样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7. 【答案】D【解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名篇及教材推荐的名著进行了解和识记。ABC表述正确;D有误,打算辞工。高妈劝导后。什么也是假的。省钱买车!”故选:D。8. 【答案】和谐社会闪闪发光;畅想祖国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关于此类填空,一定要

22、仔细观察上下文对应的句子,并按照统一句式,统一词性对应填入,内容相关,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和谐社会闪闪发光;畅想祖国发展9. 【答案】示例:王叔叔,您好,守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座,不知您是否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意,表达内容的开始应是对对方的称呼与礼貌用语,然后表述出邀请的事由与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最后表达对邀请者的诚挚期待之情即可。语言表述要简洁、连贯,并注意题干对字数是否有限制。10. 【答案】(1) 独坐幽篁里(2) 散入春风满洛城(3) 马上相逢无纸笔(4) 朔气传金柝(5) 杨花榆荚无才思(6) 独怆然而涕下(7) 岱宗夫

23、如何(8) 化作春泥更护花(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11. 【答案】(1) i 当权ii 推托iii 粗略地阅读iv 指历史(2) i 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ii 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3) B(4) 孙权劝学未写吕蒙听从孙权劝学后如何学习,而是写吕蒙与鲁肃议论。链接材料主要通过讲述王冕因学习忘记牵牛回家和夜晚在庙里读书两件事。【解析】(1) (2) (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CD.正确。B.有误,有误、吕蒙的对话,吕蒙“就学”的结果。故选:B。(4)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写法分析。孙权劝学中,向吕蒙指出“学”

24、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卿今者才略,是情不自禁的赞叹,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由此可见,而是写吕蒙与鲁肃议论。链接材料主要通过讲述王冕因学习忘记牵牛回家和夜晚在庙里读书两件事。12. 【答案】(1) “我”听见母亲将肉片入锅的“嗟啦”声,锅铲炒动的节奏。感动温暖。“我”知道了1988年除夕吃了半碗粉蒸肉妈妈打“我”的原因(2) i 招摇过市”原指故意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这里是贬义词褒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ii 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看到男人不顾“我”的存在。(3) 自尊心强、勤劳能干、爱孩子,真诚。(4) 本题

25、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烘托了“我”闻到粉蒸肉香味的愉快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5) “借来的粉蒸肉”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粉蒸肉”写了不同时期“我”的心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母亲总会麻利地将蜂窝煤炉和灶具搬到屋门口,肉片入锅的嗟啦声,升腾而起的油烟随之传来”,锅铲炒动的节奏,母亲拉着我的手,满满的感动和温暖”;结合“除夕早上我跟厂里的同事借钱买肉,她当众辱骂我,我回来就端走你吃过的那碗肉要还她,还是工友们劝住了我”。(2) (3)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结合“我”知道了1988

26、年除夕吃了半碗粉蒸肉妈妈打“我”的原因,母亲每天都在干得热火朝天,“母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上,分析母亲性格:自尊心强、勤劳能干、爱孩子,真诚。(4)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烘托了“我”闻到粉蒸肉香味的愉快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5)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借来的粉蒸肉”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粉蒸肉”写了不同时期“我”的心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3. 【答案】(1) 一个小女孩因为买不起一本喜欢的图画书在书里夹了一张纸条,希望图画书能长翅膀飞到她身边,并看见了纸条,把书摆成鸟飞的姿势放在小女孩家门

27、口。(2) 表层含义:小女孩希望图画书能长翅膀飞到她身边;深层含义:男孩将图画书摆出一只鸟的姿势送给小女孩,告诉我们要有梦想。(3)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前后照应。(4) 对比,将男孩不爱看书,突出了小女孩对书的热爱。(5) B【解析】(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段“第二天,她再读一遍图画书,对书说:我还想再读一遍,要去医院陪妈妈?你把封面展开,可以吗,第段“当他读到图画书时,吃惊地交给妈妈”,第段“直到有一天,于是,摆出只鸟飞累的姿势”。(2)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分析。表层含义指小女孩希望喜欢的这本图画书能长翅膀飞到她身边,摆出只鸟飞累的姿势”深层含义既指男孩将图画书摆出一只鸟的姿势送

28、给小女孩,要记住妈妈的话,永远不要绝望”又指实现的梦想,永远不要绝望。(3)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我最爱的图画书真的飞来了”开篇点题?吸引读者兴趣;与后文小女孩说“妈妈。(4)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分析。结合第段“这天,她坐地上读了一遍图画书,翻出口袋对书说:我太喜欢你可是我买不起,妈妈生病了,我的口袋是空的,第段“把喜欢的书一股脑儿丢进购物篮里”,监督男孩看书”进行分析,将男孩不爱看书,更好地突出了小女孩对书籍的热爱。(5)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CD.正确;B.有误,“本文详写了小女孩读书的过程,而是略写了小女孩读书的过程。故选:B。14. 【答案】题目一妈妈教我怎样做人 踏入人

29、生,是母亲最高尚。她教会我们发第一个音符。 我的妈妈是一位编辑。我小时候,微拢眉头时,你的眉毛中间怎么写着一个川字,笑了,闪出慈爱而炯炯的目光,说:“妈妈整天在稿纸中写呀,怎么会不长川字,“那你不会少改点稿子?!”妈妈开心地笑了:“傻孩子,那办公室的稿子不都堆不下了吗,可不能只想着自己,记住了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做一个处处想着别人的人,更忘不了妈妈的教诲,怎么会忘了呢?! 妈妈对我的生活和学习总是很关心,妈妈就又在厨房奋战,使妈妈得到快慰,每当放假,看着她做饭,不能靠父母养活一辈子呀。第一次做饭,但我总算学会了,同学们乐呵呵地包饺子,有的还裂着口儿,结结实实。我这时是多么满足啊。这对以后走向社会!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