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习笔记20XX年5月版本说明版本号升级时间升级内容说明2.01620XX年05月18日开始参照12版教材整理问答题,已经整理完前10个。2.01820XX年05月17日三级问答基本整理完毕,共29题:P135-140页,之后主要是二级,还未整理2.01920XX年11月14日二级问答整理了6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各种疗法的。P141-2.02120XX年11月15日参照郭勇老师的授课内容,补充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模版2.02220XX年11月16日整理完毕,三级33题,二级17题,封版,考试前不再更新2.02420XX年05月16日问答三级36题,二级18题目录 TOC o 1-4

2、h z u HYPERLINK l _Toc346198817 版本说明 PAGEREF _Toc346198817 h 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18 、职业道德 PAGEREF _Toc346198818 h 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19 一、基础心理学(高云鹏) PAGEREF _Toc346198819 h 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0 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 PAGEREF _Toc346198820 h 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1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PAGEREF _T

3、oc346198821 h 1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2 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 PAGEREF _Toc346198822 h 1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3 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PAGEREF _Toc346198823 h 1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4 第五节意识和注意 PAGEREF _Toc346198824 h 1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5 第六节需要和动机 PAGEREF _Toc346198825 h 1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6 第七节

4、情绪、情感和意志 PAGEREF _Toc346198826 h 2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7 第八节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PAGEREF _Toc346198827 h 2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8 二、发展心理学(董会芹) PAGEREF _Toc346198828 h 2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29 第一节概述 PAGEREF _Toc346198829 h 2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0 第二节婴儿期(0-3岁) PAGEREF _Toc346198830 h 31 HYPE

5、RLINK l _Toc346198831 第三节幼儿期(3岁-6、7岁,幼儿园) PAGEREF _Toc346198831 h 3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2 第四节童年期(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PAGEREF _Toc346198832 h 3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3 第五节少年期/青春发育期(11、12岁-15、16岁,初中阶段) PAGEREF _Toc346198833 h 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4 第六节青年期(17、18岁-35岁) PAGEREF _Toc346198834

6、h 3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5 第七节中年期(35、40岁-60、65岁) PAGEREF _Toc346198835 h 4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6 第八节老年期(60、65岁-) PAGEREF _Toc346198836 h 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7 三、社会心理学(尚路) PAGEREF _Toc346198837 h 4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8 第一节概述 PAGEREF _Toc346198838 h 4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39 第

7、二节社会化、角色身份与自我 PAGEREF _Toc346198839 h 4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0 第三节社会知觉、印象与归因 PAGEREF _Toc346198840 h 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1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5种动机、4种情绪) PAGEREF _Toc346198841 h 4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2 第五节态度形成(ABC)与态度转变(4因素、3理论) PAGEREF _Toc346198842 h 5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3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

8、系(吸引、互动) PAGEREF _Toc346198843 h 5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4 第七节社会影响(从众、促进懈怠、模仿暗示感染) PAGEREF _Toc346198844 h 5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5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PAGEREF _Toc346198845 h 54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6 四、心理测量学(武国城) PAGEREF _Toc346198846 h 5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7 第一节概述(测量和量表、心理测量和测验) PAGEREF _

9、Toc346198847 h 5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8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常模团体、常模分数、百分等级、百分点) PAGEREF _Toc346198848 h 5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49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信度系数、测量标准误、4类评估方法) PAGEREF _Toc346198849 h 6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0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3类评估方法) PAGEREF _Toc346198850 h 6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1 第五节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 PAGEREF

10、 _Toc346198851 h 6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2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PAGEREF _Toc346198852 h 6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3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应用 PAGEREF _Toc346198853 h 6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4 五、心理测验技能(武国城) PAGEREF _Toc346198854 h 6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5 第一节智力测验WAIS-RC、CRT、中国比内 PAGEREF _Toc346198855 h 70 HYPERL

11、INK l _Toc346198856 第二节人格测验 MMPI、16PF、EPQ PAGEREF _Toc346198856 h 7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7 第三节心理与问题行为评估SCL-90、SDS、SAS PAGEREF _Toc346198857 h 74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8 第四节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LES、SSRS、CSQ PAGEREF _Toc346198858 h 7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59 六、变态与健康(崔耀) PAGEREF _Toc346198859 h 77 HYPERLI

12、NK l _Toc346198860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PAGEREF _Toc346198860 h 7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1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4标准、三原则) PAGEREF _Toc346198861 h 7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2 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知、情、意障碍) PAGEREF _Toc346198862 h 8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3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 PAGEREF _Toc346198863 h 83 HYPERLINK l _Toc34

13、6198864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般、严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PAGEREF _Toc346198864 h 8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5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PAGEREF _Toc346198865 h 88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6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PAGEREF _Toc346198866 h 8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7 七、心理诊断技能(崔耀) PAGEREF _Toc346198867 h 9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8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搜集整理 PAGE

14、REF _Toc346198868 h 9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69 第二节初步诊断(诊断程序) PAGEREF _Toc346198869 h 9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0 八、咨询心理学(郭勇) PAGEREF _Toc346198870 h 9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1 第一节概述(历史现状、定义条件) PAGEREF _Toc346198871 h 9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2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PAGEREF _Toc346198872 h 97 HYPERLIN

15、K l _Toc346198873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PAGEREF _Toc346198873 h 9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4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PAGEREF _Toc346198874 h 10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5 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PAGEREF _Toc346198875 h 10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6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PAGEREF _Toc346198876 h 100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7 九、心理咨询技能

16、(郭勇) PAGEREF _Toc346198877 h 10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8 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PAGEREF _Toc346198878 h 101 HYPERLINK l _Toc346198879 第二节制定个体咨询方案 PAGEREF _Toc346198879 h 10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0 第三节个体咨询方案的实施(9种参与技术、8种影响技术、2种疗法) PAGEREF _Toc346198880 h 10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1 附录:职业理

17、念与原则要求 PAGEREF _Toc346198881 h 10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2 二级笔记 PAGEREF _Toc346198882 h 112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3 一、心理诊断技能(崔耀) PAGEREF _Toc346198883 h 11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4 第一节鉴别诊断(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人格障碍) PAGEREF _Toc346198884 h 11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5 第二节识别病因(生物学、社会性因素、心理因素) PAGEREF _T

18、oc346198885 h 11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6 二、心理咨询技能 PAGEREF _Toc346198886 h 11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7 第一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七类疗法) PAGEREF _Toc346198887 h 11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8 第二节团体心理咨询技能 PAGEREF _Toc346198888 h 123 HYPERLINK l _Toc346198889 三、心理测验技能 PAGEREF _Toc346198889 h 125 HYPERLINK l _To

19、c346198890 第一节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HAMD,HAMA,BPRS,BRMS) PAGEREF _Toc346198890 h 125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1 第二节特殊心理评估的实施(WISC,CBCL,MMPI-2) PAGEREF _Toc346198891 h 127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2 第三节测验结果的解释(WAIS-RC,MMPI-2,SCL-90) PAGEREF _Toc346198892 h 129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3 三级问答 PAGEREF _Toc346198893 h

20、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4 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注意事项、保密例外?P2-5 PAGEREF _Toc346198894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5 2、摄入性谈话时如何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参照点)?如何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P5 PAGEREF _Toc346198895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6 3、背景资料采集的主要内容?桑德伯格提纲?P10 PAGEREF _Toc346198896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7 4、与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

21、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P13 PAGEREF _Toc346198897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8 5、摄入性会谈如何避免提问失误(咨询中不恰当提问的方式是什么)P12 PAGEREF _Toc346198898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899 6、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P13 PAGEREF _Toc346198899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0 7、心理测验的程序和注意问题?P14 PAGEREF _Toc346198900 h 13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

22、01 8、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程序?P15 PAGEREF _Toc346198901 h 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2 9、如何对求助者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进行整理(评估)?P17 PAGEREF _Toc346198902 h 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3 10、临床资料搜集途径、解释、可靠性验证、赋予意义、影响因素P18-22 PAGEREF _Toc346198903 h 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4 11、心理问题关键点的内涵?P22 PAGEREF _Toc346198904 h

23、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5 12、如何判断求助者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范围?P25 PAGEREF _Toc346198905 h 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6 13、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过程)?P35 PAGEREF _Toc346198906 h 13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7 14、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过程)郭的模版?P39 PAGEREF _Toc346198907 h 138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8 15、心理评估的程序?P45 PAGEREF _Toc34

24、6198908 h 138 HYPERLINK l _Toc346198909 16、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P52 PAGEREF _Toc346198909 h 139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0 17、如何表达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注意事项扩展即可)P53-67 PAGEREF _Toc346198910 h 139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1 18、咨询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内容?P81 PAGEREF _Toc346198911 h 139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2 19、咨询目标商定的前期工作

25、?如何商定?特征?注意事项?不同流派目标?P68-80 PAGEREF _Toc346198912 h 139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3 20、如何制定和实施咨询方案(包含哪几方面内容)?P82 PAGEREF _Toc346198913 h 139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4 21、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力、义务有哪些?P82 PAGEREF _Toc346198914 h 140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5 22、启发引导的内容?支持鼓励的作用?P89-91 PAGEREF _Toc346198915 h 140 HYP

26、ERLINK l _Toc346198916 23、倾听含义和易犯错误?P92 PAGEREF _Toc346198916 h 140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7 24、面质定义、目的、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和注意事项。P107 PAGEREF _Toc346198917 h 140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8 25、多话、沉默、依赖的类型和处理办法P151 PAGEREF _Toc346198918 h 140 HYPERLINK l _Toc346198919 26、阻抗的定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处理(突破)。P160 PAGEREF _Toc3

27、46198919 h 1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0 27、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指标)?P171 PAGEREF _Toc346198920 h 1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1 28、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P175 PAGEREF _Toc346198921 h 1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2 29、各种心理咨询有效的共同因素?P175 PAGEREF _Toc346198922 h 1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3 30、适宜求助者应具备的八个条件?P177 PAGER

28、EF _Toc346198923 h 141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4 31、转介注意事项?P181 PAGEREF _Toc346198924 h 142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5 32、心理咨询个案记录的主要内容和每次记录的基本程序?P181。 PAGEREF _Toc346198925 h 142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6 33、咨询结束的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P190 PAGEREF _Toc346198926 h 142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7 34、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

29、、注意事项?P125 PAGEREF _Toc346198927 h 142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8 35、合理情绪疗法原理、目标、操作过程(产婆式,黄金规则)、注意事项?P132 PAGEREF _Toc346198928 h 142 HYPERLINK l _Toc346198929 36、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如何区分?P144 PAGEREF _Toc346198929 h 143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0 二级问答 PAGEREF _Toc346198930 h 144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1 1、神经症

30、的定义、特点、各类神经症的鉴别诊断?P5 PAGEREF _Toc346198931 h 144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2 2、其他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P19 PAGEREF _Toc346198932 h 145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3 3、人格障碍的三要素和分类?P36 PAGEREF _Toc346198933 h 145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4 4、如何识别病因(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P38 PAGEREF _Toc346198934 h 145 HYPERLINK l _Toc34

31、6198935 5、简述系统脱敏疗法的用途、原理、操作方法(程序)、注意事项?P59 PAGEREF _Toc346198935 h 145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6 6、冲击疗法的定义、原理、程序?P62 PAGEREF _Toc346198936 h 145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7 7、厌恶疗法的定义、原理、程序?P67 PAGEREF _Toc346198937 h 14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38 8、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特点?P79 PAGEREF _Toc346198938 h 146 HYPERLIN

32、K l _Toc346198939 9、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工作程序?P80 PAGEREF _Toc346198939 h 14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0 10、贝克认知疗法原理、求助者的歪曲认知、五种治疗技术?P87 PAGEREF _Toc346198940 h 14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1 11、雷米认知治疗的原理?P89 PAGEREF _Toc346198941 h 146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2 12、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原理、程序、压力接种三阶段模型?P84 PAGEREF _Toc3

33、46198942 h 1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3 13、求助者中心疗法原理、目标、阶段。P96-111 PAGEREF _Toc346198943 h 1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4 1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自我理论和心理失调、治疗的实质?P105 PAGEREF _Toc346198944 h 1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5 15、远期疗效评估的步骤和主要内容。P112 PAGEREF _Toc346198945 h 1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6 16、团体咨询目标功能、

34、领导职责?P115 PAGEREF _Toc346198946 h 147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7 17、如何提高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P193 PAGEREF _Toc346198947 h 148 HYPERLINK l _Toc346198948 1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及MMPI-2)的解释?P226 PAGEREF _Toc346198948 h 148三级笔记前言一、培训时间:二、课程安排:三、考试时间:每年2次(5月、11月);级别(三级、二级); 四、参训体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我们

35、了解自我、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在为他人解除心理痛苦的同时,心理咨询师也会体验到与求助者共同成长的快乐。要实现这个目标,咨询师本人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让我们协手并肩,共同成长呵!五、复习策略一是提高学习兴趣。短短20天时间,大师们的精彩讲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心理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哪一门知识让我们产生如此相学恨晚的感觉。心理学(咨询)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老师所介绍的倒饬或倒腾自己,我们将会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好自己内心世界的冲突,生活会变得更加平和、安宁、快乐。希望

36、也可以象各位老师那样永葆青春呵;其次,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掌握人生心理发展轨迹和特点,提升亲子、夫妻等关系质量;再次,可以协助周围亲朋好友和领导同事处理解决好心理问题。好处多多呵!二是改进学习方法。应用以前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边看题边复习等,再加上最新领悟到的,如受摄入性谈话启发,尝试摄入性阅读,像摄像机一样把教材和习题集上所看到的东西统统记录下来,印刻到大脑中。再比如,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比较零散,记忆难度相对较大,根据首因效应原理,可先从社会心理学开始复习。另外,利用好艾宾浩斯保持(遗忘)曲线,及时复习,强化记忆效果。最后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及早动手,掌握主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不打

37、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三是实践快乐学习。复习过程中涉及大量需要机械记忆的知识,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编造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情节。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奖励自己50元钱。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呵!六、笔记说明为便于复习记忆,确保电子版和打印版效果,特将试题集中出现过的部分标注为红色、粗体并加下划线。、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第四节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 职业道德修养 第六节 敬 业 第七节 诚 信 第八节 公 道 第九节 纪 律 第十节 节 约 第十一节 合 作 第十二节 奉 献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1

38、 第二节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3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做事

39、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第三节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1、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 2、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

40、和责任意识。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 第四节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 职业道德修养 第六节 敬 业 第七节 诚 信 1、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第八节 公 道10 1、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 第九节 纪 律 1、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 第十节 节 约1、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 第十一节 合 作1、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2、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

41、第十二节 奉 献1、的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3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在于: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一、基础心理学(高云鹏) 高云鹏:“基础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和咨询师所要掌握知识的基础,也叫普通心理学。讲述的是框架性的内容和最基本的现象。和变态心理学相比,基础心理学讲的是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多,概念泛杂,不能省略,题册中相关题目有420道。13个学时,主要讲知识点,关键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授课时间:20XX年3月1日-20日;笔记整理时间

42、:3月1日-30日。 第一节 绪论(心理的本质)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四节 思维、语言和想象 第五节 意识与注意 第六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七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八节 能力和人格(气质、性格)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一、定义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2、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动物的、儿童的、变态的心理现象不属于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上述四种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3、。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原则1、四个方面:认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是心理对行为的支配);能力和人格。2、分类: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知、情、意)。心理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如下图: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 心理特性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人格特征(气质、性格) (P295心理学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之一,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指的是知、情、意等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P296常见心

44、理异常的症状也是从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方面来分类描述的,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等) 3、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速记:观察实验、调查个案)三、人的心理的本质 人的心理(从功能上讲)是脑的机能,(从内容上讲)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的现象,但并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有思维功能,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也叫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有主观性、能动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形式包括事物的形象、

45、概念、体验、欲望和要求等。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来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为标志,或者说以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仅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植物或低等动物都有,但并不能说它们有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有思维,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四、发展简史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思辨、总结个人经验的

46、方法。19纪中叶,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1、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铁钦纳)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组成部分和它们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意识由哪些元素构成,而不管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安吉尔)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影响推动下产生,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因素,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和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主

47、张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间的规律。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认为查明了刺激和反应(S-R)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通过控制环境可以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学的刺激和平时的所说刺激意义有所不同,光线对眼睛在心理学上讲就是一种刺激。外界客观事物对人体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都叫刺激。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德: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速记:维可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rtheimer)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反对分解心理现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学。 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分析被压抑的本能。

48、主要包括五大理论(观点):潜意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动力学观点:发展观点: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适应观点: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二战以后,当代心理学理论出现整合趋势。 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两大

49、传统学派有明显分歧,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3、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1、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

50、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现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神经系统的灰色部位是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色部位是轴突经过的地方。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也叫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2、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控制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

51、、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速记:延髓是脑与脊髓相连的部分,所以叫延髓。经过一座桥脑,到达中脑。整个组成脑干。)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

52、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小脑的功能包括: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端脑即大脑。被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外层为大脑皮层(大脑皮质、大脑灰质),内部是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沟和裂为界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279题错了)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结构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对大多数人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

53、能(概念、逻辑、数学)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等)占优势。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切断胼胝体,即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患者左半球额叶损伤,右半球完好,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也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和阅读,但自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不考)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1、巴甫洛夫学说的概念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反射是有机体在神

54、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的过程。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与生俱来不学就会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条件反射需要通过模仿和学习形成。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如看见酸梅流口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性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条件反射。如马戏团的动物、大白学会走迷宫、大白在斯金纳箱里按压杠杆等(共同特点是都有操作或经过训练)。 2、几个基本规律抑制:条件反射有时会受到抑制,包括外抑制

55、、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等。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导致的抑制叫外抑制;刺激过强或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抑制叫超限抑制;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导致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如废寝忘食时感觉不到饥饿),同时性主导和相继性诱导。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刺激形成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固定顺序。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一、感觉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种类:按刺激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

56、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温觉、冷觉、触觉、痛觉、压觉、振动觉。速记:温冷触痛压振动);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速记:饥饱渴憋性便痛累和恶心。)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越高。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反比关系,感觉阈限低则感受性高,能感觉到很微弱的刺激。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有下限和上限,下限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觉阈限

5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 4、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也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共4个名称,说的是一个概念)差别阈限越小,说明差别感受性越高。 5、韦伯定律:184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即韦伯定律,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为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韦伯常数。 6、费希纳定律: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或者说刺激的物理强度按对数级增加时,所引起的心理强度按算术级增加。用公

58、式表示为S=K.lgR。S是心理量,R是物理量,K是常数。因此,我们不能拿刺激的物理单位来代表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的单位。 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手放冷或热水、光适应、暗适应等)对光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开始光很强,后来不再刺眼。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降低即视觉感受阈限提高的过程。光适应一两分钟即可完成。(柿子红质分解快合成慢)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见,后来慢慢看见,视觉感受性提高即视觉感受阈限降低的过程。暗适应需要的时间长,一般30分钟左右。要保护对暗适应,就要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带上红色的眼镜,红光能保

59、护对暗适应。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如灯灭了,眼睛里还有灯的形象;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余音萦绕。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的后像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同;负后像的后像性质与刺激物性质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黑背景上的灰显得更亮,而白背景上的灰显得暗,所以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暗;彩色对比时产生补色,如红花还要绿叶配。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60、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发生感觉对比。4、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看到红色感觉温暖;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在闪动;冰箱用白色等。四、各种感觉共九大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和痛觉;1、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也叫光波。器官:视觉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明视觉器官)和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