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1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2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3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4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2018-2020保定七下语文期末汇编阅读卖油翁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y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n)。尝射于家圃(p),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

2、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i 公亦以此自矜 矜: ii 康肃笑而遣之 遣: iii 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 iv 见舟而畏之 畏: (2) 翻译下面句子。i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 ii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 (3)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卖蒜老叟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

3、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挪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义。i 叟能如是乎 是 ii 咳嗽不绝声 绝 iii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负 iv 卒不肯告

4、人姓氏 卒 (2) 翻译下列句子。i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ii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3) 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段【一】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文段【二】夏日赏荷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

5、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i 不蔓不枝ii 少时,雨过天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ii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3) 读文赏荷。i 文段【二】中写雨中荷花的句子是 ;写雨后荷花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ii 文段【一】中称荷花为“花之君子”,文段【二】中称荷花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种称赞?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答案】(1) i 夸耀。ii 打发。ii

6、i 随便、随意。iv 畏惧、害怕。(2) i (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ii (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3)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4)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解析】(1) i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ii 句意为: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iii 句意为: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iv 句意为:看见来船依然害怕。(2) i 本题

7、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其:代词,指陈尧咨;发:射;但:只是;颔:点头。ii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则:那么;得:得到,学会;道:方法。(3)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文中陈尧咨的傲慢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相关的句子有: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体现卖油翁的观点的句子是:

8、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中“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这些人一是不识水性,二是不学习而直接到河里去游泳。用文中的话概括就是: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4)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甲文讲射箭,通过油翁的话,我们可知箭射的准是因为熟练;乙文讲南方人会游水,是因为天天和水打交道,因而南方多会游泳的人。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参考译文:【甲】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

9、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奧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肃公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乙】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

10、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2. 【答案】(1) i 这样。ii 停止。iii 背。iv 最终。(2) i 我一个快要死的人,能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憾。ii 杨二故意站在十步之外,用尽全部力量打去。(3) 要时刻虚心求教,不要目中无人。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人上人,天外天,取人之长,补已之

11、短,学无止境等。【解析】(1) i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老头你能这样吗?是:这样。ii 句意为:咳嗽不断。绝:停止。iii 句意为: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负:背。iv 句意为: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卒:最终。(2) i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垂死之年,指将死的年龄;以,用;成,成全;句意为:我一个快要死的人,能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

12、憾。ii 句中重点词有:故,故意;击,打;句意为:杨二故意站在十步之外,用尽全部力量打去。(3)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主旨。作答时,需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悟分析。文本当中杨二以为自己武艺高强,就看不起别人,但没想到被一个不起眼的老人给收拾了,可见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不要骄傲自满,否则就会吃亏的道理。参考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十分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

13、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怪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 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3. 【答案】(1) i 横生藤蔓ii 不一会儿(2) i (人们)

14、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ii 有一天,会同几个朋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叶荷花。(3) i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ii 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姸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解析】(1) i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5、第句“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生蔓不长枝。句中的“蔓”应译为动词“横生藤蔓”。ii 第句“少时,雨过天晴”的意思是“不一会儿,雨停了天晴了”。句中的“少时”应译为“不一会儿”。(2) i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第句题应翻译出省略句,以及翻译出重点关键词:“亵玩”应译为“轻易地玩弄”。将关键词翻译后,再连词成句,故整句的意思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ii 第句应翻译出状语后置句“观荷于湖边亭中”,正确语序应为“于湖边亭中观荷”,以及翻译出重点关键词:“偕”应译为“带上,或一起”。将

16、关键词翻译后,再连词成句,故整句的意思为:有一天,会同几个朋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叶荷花。(3) i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第一题,根据原文“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可知,文段【二】中写雨中荷花的句子是: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根据原文“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等内容可知,文段【二】中写雨后荷花的句子是: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ii 方法一:第二题是一个开放题,考生可选喜欢称荷花为“花之君子”,也可选喜欢称荷花为“花中仙子”。如选择喜欢称荷花为“花之君子”,则根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较玩焉”等品质来说明理由。如选择喜欢称荷花为“花中仙子”,则根据原文“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等”等特点来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方法二:参考译文: 文段一: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