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_第1页
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_第2页
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_第3页
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_第4页
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淹、刘峻人生际遇及创作之比较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高度评价南朝的江淹(444505)、刘峻(462521)两位文士:“梁文之有江淹、 刘峻,犹宋文之有鲍照,皆俯视一代。” 1 文中将他们相提并 论,极为恰当。江淹的恨赋、别赋在六朝人的抒情小赋 中相当有名,有着浓厚的伤感情调,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而刘 峻的辩命论 (艺文类聚、 梁书作辨命论)、 广 绝交论亦为文选收录,属于辞赋化的“文”,持论析理, 感染力强,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两人的作品,后人均 作了汇集校注,李长路、赵威二先生的江文通集汇注 (中华 书局, 1984)和罗国威先生的刘孝标集校注(学苑出版社, 2003)都是较好的本

2、子,这为研究江淹、刘峻的生平及文学创作 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南朝这个共同的时代背景下, 江淹与刘峻的 生活经历有某些共同之处, 其思想及创作亦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 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一、大致相同的身世,迥然相异的仕途 从身世来看,江淹与刘峻一样,均生于北土,尽管祖上都曾 为官,但都官阶甚微。二人均早年失怙,生活艰辛。江淹,字文 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南史 ?江淹传载:“初, 淹年十三,孤贫,常采薪以养母,曾于樵所得貂禅一具,将鬻以 供养。”江淹在待罪江南思北归赋中也曾自称:“况北州之 贱士,为炎土之流人” 2 ,又在诣建平王上书中称:“下 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

3、之士” 3 ,并不讳言自己早年的 贫困。南史中交代江淹的父亲叫康之, 曾任南沙令, 文选 ? 别赋李善注引刘 ? 梁典说到江淹祖父江 ?l ,官丹阳令,均 非煊赫清显之职。 而刘峻的曾祖刘植为平原郡太守, 属五品地方 官;祖父刘昶,从慕容德渡河,家于北海都昌县为北海太守,也 为五品地方官;及至父亲刘 ?E 为内史之职,也同太守(按,杨 勇先生引钱大昕 晋书考异 云:“晋时郡置太守, 王国置内史, 行太守事,然名称率相乱。如陆云称清河内史,亦称太守。王承 称东海太守,亦称内史。” 4 )。梁书 ?刘峻传云:“刘峻 字孝标,平原人。父?E,宋始兴内史。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 刘峻父亲去世更早,早年

4、生活更为艰辛。从史书记载来看,刘峻 与江淹的身世是大致相同的。不过,后来的人生道路,江淹较刘峻要顺利许多,他逐渐以 文辞置身高位。梁书 ?江淹传载江淹事迹:“(齐)明帝即 位,为车骑临海王长史,俄除廷尉卿,加给事中,迁冠军长史, 加辅国将军,出为宣城太守,将军如故。在郡四年,还为黄门侍 郎,领步兵校尉。”入梁以后,江淹更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 醴陵侯(据中华书局标点本梁书和南史的校勘记, “侯”应为“伯”之误),于是江淹自称:“平生言止足之事, 亦以备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其志得意满之情,毫无 掩饰。后人评价他“及名位益登, 尘务经心,清思旋乏 鼐珍抱轩笔记卷八),对时位移人造成的“江

5、淹才尽”一说 给予了合理的解释。与江淹相比,刘峻却非常不幸。尽管在南归 (486 年 2 月)以后他也有过多次入仕的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一是求为萧子良国职, 吏部尚书徐孝嗣“抑而不许”, 刘峻愤而 不就南海侍郎之职。 二是齐郁林王隆昌元年 (齐海陵王延兴元年 或齐明帝建武元年,即 494 年),三十三岁的刘峻为萧遥欣豫州 府刑狱。梁书本传:“至明帝时, 萧遥欣为豫州, 为府刑狱, 礼遇甚厚。”刘峻的才华和文名日显,但仍旧没有重要任职。三 是梁天监初年,召入西省,典校秘书,却不慎因“策锦被事”触 怒武帝。据南史 ?刘峻传的记载:“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 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 帝乃悦,加

6、其赏赉。 会策锦被事, 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 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四是他受到安 成王秀的嘉许和推重,任安成王秀户曹参军,编纂类苑,但 由于种种原因未及完成就称病归隐,从此绝意仕途。从存世较多的江淹的作品中, 我们没有看到与刘峻有关的文 字。大概因为江淹与刘峻年岁相差较大( 18 岁),且声誉早隆, 与他交往的多为豪门势要或文名早显者,如沈约、任?P 等,入梁后,江淹也一直地位显赫,而刘峻“贫悴冗散”,与之已有等 级界限。而且刘峻个性傲岸,“负才矜地”,不愿攀附权贵,在 其存世不多的文字中,亦未曾提及江淹。还有一个原因,大概他 们彼此忙

7、于公务,缘悭一遇,刘峻入西省典校秘书不久,江淹就 已辞世。从交往来看,江淹与刘峻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 综观他们的文学创作又有诸多相同之处,这是值得关注的。二、创作比较素材与风格刘峻在自序 5 一文中提及冯敬通,列举其与冯的“三 同四异”,让人倍感凄凉。无独有偶,江淹也有自序(按, 校勘记云:“艺文类聚卷五、 梁书题作自序传”), 他在书中明确表明自己的仕途愿望,“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 石”。后来江淹的官职一升再升, 远远超过了“二千石”的希求, 在自序中谦称:“安能精意刻苦,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 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刘峻亦于答刘之遴借类苑书 中说:“故鸠集斯文,盖自缀其漏耳。岂冀藏

8、山之石,播于士大 夫哉!”二者的口吻极其相似。江淹有伤爱子赋一文,表达 了对爱子江艽的悯悼,刘峻亦于自序中吐露“祸同伯道”、 “永无血胤”的苦痛。在刘峻流寓北地期间,江淹就已文藻秀出,蜚声南朝文坛。 宋顺帝 ?u 明三年(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 479年),刘峻十八 岁时,江淹三十六岁,补记室参军,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 令,寻迁中书侍郎, 参掌诏册, 并典国史, 后在萧子良府邸任职。 刘峻亦曾因人求为萧子良国职, 齐武帝永明五年 (公元 487 年), 刘峻二十六岁时,萧子良正位司徒,“移居鸡笼山邸,集学士抄 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语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

9、有也。”(南齐书?萧子良传)在萧子良所筵西邸文士中,饱学之士江淹亦在其中。江淹早年的创作,恨赋、别赋可为代表。其文“秀 揽江南,春华敷采;健驱邺下,秋实含滋” 6 ,从思想方面说, 恨赋所写的主要是人生短促、有志难伸的痛苦, 别赋是 离别情绪和背井离乡的悲伤。 在感情基调上, 刘峻的作品酷似江 淹,其自序中透露出的生如秋草之悲凉与 恨赋、 别赋 不谋而合。在恨赋中,江淹对笔下的一系列人物一洒同情之 泪,如写冯敬通的片段:至乃敬通见抵, 罢归田里。 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左对孺人, 右顾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7这完全是身世坎坷者的牢骚,而刘峻亦曾在自序中对冯 敬通表达英

10、雄相惜之感,对其遭际报以深深同情。在辩命论 8 中,刘峻又将江淹的悲愤思想更进一步,以“命”为话题, 历数古今的抑郁之士, “叹其有奇才而位不达”, 命意逼似江淹 的恨赋。隋末王通在文中子中说 ?事君篇中说:“鲍照、 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急以怨”的评语,用在刘 峻的身上其实也很合适,他的辩命论、广绝交论、自 序都体现“急以怨”的特点, 其实也正是由于“急以怨”, 辩 命论才招致广泛的批评。如秣陵令刘沼作书难之,言不由命, 由人行之。旧唐书卷六十三载,新安郡王萧 ?r “常观刘峻辩 命论,恶其伤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非辩命论以释之,大旨以为人禀天地以生, 孰云非命, 然吉凶祸福

11、亦因人而有, 若一于命,其弊已甚”。新唐书卷一百一亦载:“ ?r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浮华。尝以刘峻辩命论诡悖不 经,乃著论非之,以为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 系诸人,今一于命,非先王所以教人者。”就“急以怨”的创作 风格来看,刘峻与江淹高度一致。“天命论”与“止足”、归隐思想 江淹一生有较多的拟古作品, 其中论及“天命”的不少, 如 效阮公诗十五首 9 中贯串着“天命”无常、祸福难保的思 想。诗中提及“天命谁能见”、“天命有定理”、“天道好盈 缺”,表现的是祸福难测的忧生之嗟。江淹所说的“命”,指的 是“天命”,与先贤鲍照拟行路难中“人生亦有命,安能行 叹复坐愁”所言之“命”

12、旨意相同。刘峻在辩命论中也有关 于“命”的论述, 因其终生未能显达, 其中流露的绝望情绪更浓。 例如:“余谓士之穷通,无非命也”、“命也者,自天命也。定 于冥兆,终然不变”、“所谓命者,死生焉,贵贱焉,贫富焉, 治乱焉,祸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赋”总的来说,刘峻论及 的“命”,尽管内涵较江淹的更为丰富,但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都包括自然灾祸和人为灾祸两个方面。关于“止足”思想, 魏鱼豢立“止足传”首开先例, 谢灵运 晋书 ?止足传踵其事,羊欣、王微宋书 ?止足传均为其流 亚。晋宋时期,高门世族视政治特权为自家当然之物,一旦受到 损害,就愤愤不平。延及梁代,世易时移,“家本甲族”者也只 能收敛锋芒,

13、如梁书 ?处士传称何胤“胤虽贵显, 常怀止足”。 门第卑微者,更以身跃龙门为意外的幸运,梁书 ?江淹传载 江淹谓子弟曰:“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 平生言止足之事,亦已备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吾功名 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 ”江淹的“止足”思想在梁代很具代表 性,士人们大都认为,张良式的退居要优于乐毅、范蠡的出走, 汉代薛广德及二疏(疏广、疏受叔侄二人)见机也受到较为普遍 的称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顿然淡化、消解,使得士人对现实 的政治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愤而遁世” 10 , 而选择 委运随化。刘峻的山栖志就是对以上“止足”思想的发展, 他除了在文首表明自己“性

14、其然”、“每思濯清濑,息椒丘,寤 寐永怀,其来尚矣”,在文末更是营造出一方“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十式心灵雍乐的画卷渴求平淡宁静的“止足”思想昭然 可见。“晚食当肉,无事为贵”、 “不求於世,不忤於物”、 “莫 辨荣辱,匪知毁誉”、“浩荡天地之间,心无怵惕之警”、“岂 与嵇生齿剑、扬子坠阁,较其优劣”而这些都是外在的,更 有深意的应该是在文中作者真正以审美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用大 量篇幅津津于山林、鸟兽、原隰、流霞等自然景物的铺写。魏晋南北朝之际, 隐逸逐渐成为社会的风气。 江淹在仕途上 的失意, 使他产生过归隐的思想, 无为论 、报袁叔明书 、 与交友论隐书等都渗透着这种意识,有着非常世俗

15、的一面。而刘峻生活在文坛风气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 “庄老告退, 山水 方滋”。在山栖志里,作者无心阐发玄理,而是全力模山范 水,热情赞美自然,表达了颐养身心、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的思 想,显得保守了许多。 但在当时, 刘峻急于摆脱案牍劳形的生活, 彻底忘却宦海与俗世的烦恼, 欲在明山秀水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 静。这样,较之那些蝇营狗苟之辈,无疑是进步了许多。所要指出的是, 尽管刘峻在现实中境遇坎坷, 遭遇过众多的 打击,但在山栖志一文中并没有表现出与现实政治剑拔弩张 的关系。在自序中还称给他带来厄运的梁武帝萧衍为“命世 英主”,在辩命论中也将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公归于“命”, 能够平静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16、, 用“止足”思想慰藉自己疲惫的心 灵。总的看来,山栖志属于“治世之音”中的“和谐音符”, 因为只有在“治世之音”中隐逸文学才能得以流行。 物质条件的 相对丰厚,精神氛围的相对自由,对于隐逸都必不可少。梁武帝 萧衍在位四十八年, 梁朝政局相对稳定, 这就为刘峻这样的士人 的隐遁提供了条件。“隐遁作为一种人生理想固然很空灵超脱, 但也常常包含了特定的政治理想的成分, 这一点已经在许多山林 文学、田园文学中得到验证了。” 11 与江淹相比,刘峻的境遇 更为坎坷,他晚年隐居东阳,筑室讲学,体现的是更为绝意仕途 的实际举动。创作用语在创作用语上, 刘作与江作有很多相同处, 如“敬通”、“交河”、“关西

17、”、“金石”、“宇宙”、“自然”、“王孙”、绸缪”、“丹墀”、“行藏”、“周流”、“轻尘”、“云锦”、浊醪”、“青紫”、“耕织”、“金闺”、“雄才”、“豹变”、异物”、“坎坷”、“天命”、“鬼神”、“祸福”、“?s?A” 、“班荆”、“朱霞”、“”、“檐前”、“哲人”、“驰骛”、 “江海”、“青春”、“琴瑟”、“金张”、“许史”、“ ?m? 瘛薄?“隐嶙”、“南楚”、“伯鸾”、“紫茎”、“红华”、 “南中”、“青鸟”、“自少迄长”(江淹自序中为“自少 及长”),以上所列词语,是从刘峻存世不多的作品中找出并与江淹作品进行过比较的。据不完全统计,多达四十余处,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窥见他们在思想及创

18、作上的相同之处。三、结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江淹与刘峻身世相近,早年失怙,生活都 较为艰辛。 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及个性差异之故, 他们的人生道 路产生了巨大分野,江淹官运亨通,而刘峻潦倒终生。他们生活 在南朝“贵族文学”争奇斗艳的时代, 诗歌、骈文创作等都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 刘峻更有考订详审、 博大精深的 世说新语注 , 为后来注疏之圭臬;他们都有自序文传世,自叹身世,感时 嗟卑,都曾对冯敬通之流的抑郁之士寄予深深的同情; 他们在创 作中都论及“天命”这一复杂的文学主题, 且观点颇为相近; 他 们作品的感情基调与行文风格都可归于“急以怨”之列; 他们都 有强烈的儒家济世情怀,亦在历尽世事之后产生过归隐的思想;他们甚至在创作用语上表现出较多的相同之处江淹、刘峻是南朝文苑的杰出代表, 他们出色的文学才华是南朝文苑兴盛的见 证。南朝的文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