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之二_第1页
五四运动之二_第2页
五四运动之二_第3页
五四运动之二_第4页
五四运动之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四”运动(yndng):救赎中国()共二十八页导语(doy)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趋势,知识分子在各式各样的西学中吸取养分,又将这些半生不熟,或者水土不服的理论应用在对病弱中国的临床治疗(zhlio)之中,动机未尝不好,心情却实在太过急切了。也正基于此,种种新鲜观念和学说泛滥成灾,种种思潮和流派粉墨登场,仿佛只要按图索骥,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尤其是在袁世凯病死,中央权威出现真空之后,中国政治重新退化到了四分五裂的乱世。知识精英们“救世”之心愈发迫切,甚至屡屡显示出病急乱投医的姿态。毫无疑问,这种心态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繁荣,也令对社会缺乏充分认知的年轻人的大脑烧得更热 共二十八页有约法

2、,有国会,民国的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死掉了“洪宪”皇帝,中国的局势也没有什么根本变化,反而(fn r)在南北军阀的你来我往间,更趋混乱。共二十八页(一)混乱(hnlun)民国府院之争 是希望还是绝望?袁世凯死后,按照宪法规定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时任内阁总理的段祺瑞尽管心里极其鄙视黎元洪,但在徐世昌的劝解下勉强认可了黎元洪的总统地位。然而由此黎、段两人不和,导致黎支持者,段必反对;段支持者,黎必反对;中国的府院之争一时之间被传为笑谈。然而面对黎段视国事如儿戏的局面,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却有了不同的解读。一部分知识精英开始对宪政绝望;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另一派知识精英却在“府院之争”中看到了中国宪政的

3、希望,他们甚至(shnzh)还亲自参与到政治之中。共二十八页梁启超是合格的宪政理论家 却是不合格的政治家梁出任司法总长与财政总长并非虚应故事,也算是用其所长。但经过政权内部的实际操作后梁启超发现,不但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而且并不能实现原先的政治理想。梁启超其实并不合适改变角色,亲身从政(cn zhn)。因为政治理想可以纯洁,而现实政治并不纯净。进入官场,也就丧失了批评的立场,必须遵守另一套游戏规则,结果不是同流合污,就只能急流勇退了。共二十八页张勋复辟与“虚君共和”主义的终结发生在1917年的复辟闹剧在政治上的影响不过(bgu)是使得段祺瑞心满意足的换掉黎元洪而已,然而张勋复辟失败更重要的意义在

4、于正式宣布了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虚君共和”主义在中国的终结。一直到现在,也没人再在中国大地提君主立宪了。可事实上君主立宪与虚君共和都是宪政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比之梁启超提倡的开明专制来也要民主许多。共二十八页联省自治与中央集权的分庭抗礼在清末,省府两级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性质的,它和中央的人事,财权,兵权联系的传统使它们依赖于中央,而县以下是完全地方的,县是分界线。这造成在民国初期地方的权利很大,为联省自治创造了现实基础。等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后,中国政局明显分裂成南北两大块,联省自治受到各地军阀的大力欢迎。在民国建立之初就开始流行的联省自治主张此时(c sh)成为现实。共二十八页(二)经济

5、(jngj)民生一战爆发:中国民族资本迎来“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美各国对华输出的商品骤减,同时它们(t men)对中国的原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这就使原来在欧美资本控制下变得十分狭窄的中国市场稍稍出现了一些空隙,为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据统计,中国进口棉纱的数量,1909至1911年是1320197公担,而1919至1921年则减少为807249公担。市场上的洋纱供给减少,而需求仍然很大,这就使棉纱的价格上涨,盈利增加:1916年每生产16支纱一包可获利7.61元,到1917年盈利升至36.93元,1919年竟达70.65元。共二十八页随着十月革命(ShyuGmng)炮

6、声响起,阶级斗争的时代便在中国开始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知识分子的颂扬,与其说是对马列主义的接受,毋宁说是儒家人本思维方式的延续。共二十八页(一)时事(shsh)变迁十月革命带来的思考:中央宪政与联省自治外的第三条道路中国最早表示欢迎俄国平民革命胜利的,是一批无政府主义者;他们鉴于俄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克鲁泡特金与布尔什维克合作,以及劳农政府高度重视工农利益的特点,率先发表同情俄国十月革命的言论。到1918年底,一方面世界大战结束,民主战胜专制,从德意志帝国,到沙皇政府,纷纷倒台,另一方面是社会革命开始在欧洲大陆震荡澎湃,开始向资本主义世界发起挑战。中国大批年轻的知识分子敏感地意识到:“现在

7、有一股世界新潮起于东欧(Dng u)”,“俄国式的革命社会革命要到处散布了。”共二十八页20世纪初左翼思潮成为世界主流当资本主义体系于19世纪在欧洲大陆逐渐居于统治地位时,其内部所隐含的种种矛盾也开始激化起来,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传统道德的几乎完全沦落。这是社会主义思潮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弥漫(mmn)整个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说19世纪中叶是自由主义的黄金年代,那么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则是社会主义的黄金年代。共二十八页北洋时代 无政府主义也曾在中国流行(lixng)一时随着人们对北洋政府绝望情绪的增长,无政府主义开始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思潮。19

8、12年夏,刘思复在广州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晦鸣学社”。接着在上海成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并先后出版许多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和小册子,形成了融合克鲁泡特金无政府共产主义和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无抵抗主义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学说。共二十八页自由主义也随着左派思潮开始(kish)在中国传播在这个各种思潮汹涌的时期,自由主义也经由胡适正式出现在中国。胡适认为自由的国家由自由的个人组成,而个人要达自由,必先独立而自主。同时认为改造社会应着眼于思想,教育和文化,用政治运动手段甚至暴力手段来强行改造只会导致破坏和后退。然而胡适这些主张与当时中国的现实相差太远,见效太缓;最终只能被现实的激进狂潮

9、所吞没。共二十八页(二)经济(jngj)民生民族资本大发展 公然违抗北洋政府的行政命令不可否认北洋时代的民国政治上确实混乱不堪,然则北洋时代中央政府权力下降,中国民族资本因此获得难能可贵的宽松发展环境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时期(shq)中国先后诞生了张嘉璈、荣家兄弟、范旭东等赫赫有名的民族资本家。其中张嘉璈公然抵制政府法令,而北洋政府却无可奈何。更有甚至,在经过一番合纵连横之后张嘉璈把昔日中央银行完全民营化,并且在他领导下中国银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信誉最好、资本额最高的银行,其资本额一度占到全国银行总资本的1/5强。共二十八页一战前后的中国并非一直沉沦(chn ln),无论是经济还是民

10、生,一直在滚滚向前,但不幸地是,中国的近邻日本发展更快,对比之下,精英们的急躁逐渐演化为对现状的愤怒。共二十八页(一)精英(jn yn)之变 护法运动 救亡压倒启蒙的先兆袁世凯败亡后,南北复归统一,然自1917年张勋拥清室复辟失败,段祺瑞再度当政后,废弃旧国会,1918年成立“新”国会,另选大总统,使南北之间围绕新旧国会存废、以谁执民国“法统”正宗为主题的争执发展为公开(gngki)的分裂与战争。尽管这场战争因为孙中山势单力孤,南方军阀心怀鬼胎而失败,但对中国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二次革命”时中国的知识精英尚能公开(gngki)指责孙中山罔顾宪政;然在护法战争后孙中山公然提出救国必先强党口号时,

11、中国大部分知识精英却以沉默表示了对孙中山的支持。共二十八页日本的迅猛发展 使得国人对现状日益不满民国此时情况与洋务运动时期惊人(jngrn)的相似,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日本的发展速度一比较,这种成绩反而加剧了国人对现状的不满。另外日本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准一流国家,可岛国的环境致使日本政治人物格局依然偏于狭小。得不偿失的二十一条就是这种狭小的明显表现:二十一条非但没给日本带来经济利益,反而导致了国人持续至今的抵制日货风潮。共二十八页西方左派思潮弥漫中被严重妖魔化的传统儒学 儒学从来没有像北洋时代这样尴尬过,由于提倡儒学的主将之一康有为参与复辟(f b),由于北洋军阀多礼尊儒学;儒学在受西

12、方左派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精英眼中简直成了国家落后的根源。从陈独秀到李大钊,再到胡适、鲁迅,这些今后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在声讨儒学问题上可谓不遗余力。孰不知康有为的政治理念是虚君共和,北洋军阀多为大老粗,书都不曾多读过。共二十八页孙中山训政理论实质:先专制(zhunzh)后民主历史就是这么诡异,短短几年后孙中山就重新捡起了当年袁世凯那一套,堂而皇之的主张起开明专制来了。不过此时的孙中山可比当年的袁世凯幸运太多了,此时的中国精英们在经历了袁世凯死后的南北混战后,在接受了现实的洗礼后,大多明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对孙中山的训政理论似乎都抱着一种默许的姿态般不予评价。共二十八页(二)经济(j

13、ngj)民生从内地成都看中国近代化的不均衡 成都的现代工业虽然(surn)从晚清时期就已经开始起步,但成都因远离技术源、资金源和人才源,兴办工业难度较沿海城市为大;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市场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成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民国初年到30年代中期,四川战乱频繁,更是严重影响到成都工业的发展,故在此20余年间,成都的现代工厂寥若晨星,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成都工业仍集中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传统手工业,现代机器工业十分稀少。手工业占绝对优势乃是其时成都城市产业结构的一大特色。共二十八页无论是强权的胜利,还是公理的胜利,一战中中国的命运,都令知识分子们无法接受,尤其是当这种命运掺杂

14、着政客(zhngk)争权的私心时,一场面貌难辨的“爱国剧”上演了。共二十八页(一)外交(wijio)失败巴黎和会国人屈辱与愤怒的导火索1918年12月1日,由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的代表团踏上前往巴黎的旅程。全国上下充溢着“公理战胜强权”的乐观。但此去不但过程一波三折,结果也令人惊讶,公理非但没有战胜强权,反而和强权沆瀣一气。突遭背弃的举国失落感让整个国家的心态都开始走向激进。巴黎和约(hyu)彻底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的本质,一度标榜为公理化身的美国和英、法、日、意沆瀣一气,不过是一丘之貉。“五四”运动后突然觉醒的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们在突遭背弃之后,掀起了全民族反抗帝国主义的浪潮。共二十

15、八页宣而不战的“战胜国” 中国参加一战始末中国对德奥宣战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德奥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解除了奥国在华士兵的武装等。给协约国运去大批粮食,向法国派去一个军事调查团,向欧洲和中东派遣劳工,共17万多人。此时梁启超极力(jl)鼓动段祺瑞向欧洲派遣军队以图谋战争结束后中国利益最大化,可惜段祺瑞兵虽然练了,可却绝不赴欧参战。当时国人纷纷讥讽段祺瑞政府是宣而不战。共二十八页段祺瑞的统一梦 巴黎和会华外交失败的源头 在府院之争后段祺瑞便准备开始他武力统一中国之路。段祺瑞很想训练出一支真正的嫡系军队。徐树铮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以编练参加一战军队的名义向日本借款练兵。日本提出借钱可以,但必须把德国

16、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让读给日本政府方才愿意借款。为了达成他统一中国的梦想,段祺瑞答应了日本的条件,也签订了密约。也就是这一纸密约引发(yn f)了日后的五四爱国运动。共二十八页为政争 徐世昌亲手引爆五四运动虽然徐世昌的总统之位全赖段祺瑞之力,但其“偃武修文”的主张却和段祺瑞武力统一南辕北辙。“巴黎和会”的召开给他提供了一次“重新改造中国”的难得机会。当1919年3月11日,愤怒的梁启超将中日密约电报给徐世昌后,徐世昌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削弱(xuru)段祺瑞势力的绝佳机会,于是他让人将中日密约于3月22日发表于晨报,举国遂震惊。 共二十八页(二)下层(xicng)参与上海下层民众因“谣言”参与“五四”爱国运动 从五四运动一开始,经由广泛的舆论宣传与动员,上海便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下层民众的情绪也渐渐陷于不安之中,各种谣言在街头巷尾传播着。其中,上海及周边地区所流行的“置毒”(即放毒)谣言可以说是当时影响力最重要的谣言之一。这种有关放毒的谣言在上海造成了一场广泛性的群众集体恐慌,此一过程是与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发展过程紧密相连的。事实上,这一“置毒”风潮也构成了上海五四运动一个重要方面,它牵涉到大多数民众的集体反应,甚至促成了许多(xdu)的民众“爱国”行动。共二十八页/history/s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