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1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2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3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4页
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2018-2022天津八下语文期末汇编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下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回:“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B志怪者也 志:记载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平息(2) 下面句子中加

2、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不知其几千里也C水击三千里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B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C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D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

3、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会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志:通“识”,记。冀:希望。炯戒:警戒。(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i 或谓君不善学ii 吾悉能志之(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3) 请结合选文概括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阅读小石潭

4、记一文,回答下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西面。B水尤清冽

5、尤:格外。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2)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A如鸣珮环,心乐之B皆若空游无所依C斗折蛇行D凄神寒骨(3) 下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中作者未见小谭,先闻水声,寥寥数语颇有情致地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第段以特写镜头描绘了潭中的游鱼,动静结合,精妙传神,语言优美。C第段描写潭上景物,写出了溪身、岸势和潭上四周的景物的特点,含蓄地暗寓着作者心情的变化。D本文最后一段写同游者,目的是表达与同游人游览小石潭高兴偷悦的心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

6、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注】鄙:边境。发政举事:施政办事。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谄谀:谄媚,奉承拍马。(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i 内外不间吾过 过: ii 卒得反国 反: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3) 请结合原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络摇缀(蒙盖、缠绕)B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C悄怆幽邃(深远)D乃记之而去(到去)(2)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B其岸/势犬牙差互C潭中鱼/可百许头D四面/竹树

8、环合(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C文章描写潭中游鱼时动静结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动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静态美。D作为一篇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9、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采。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弯转。端(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

10、鼓:二更。(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i 食余甘煮菜ii 顾影颓然(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的感情较复杂,请从不同角度写出两个要点。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下列句子中

1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B志怪者也(志向)C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2)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亦若是则已矣(3) 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三句话借助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鲲鹏极大的外形。B“海运”是海水运动的意思,大鹏借海水运动时的大风奋力南飞。C文中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D选文体现了庄子一书想象雄奇瑰丽的特点。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三小题。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

12、精洁宁饿死不受。介冑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岳飞论马)【注释】啖:吃。斗:与下文的“斛(h)”皆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介胄(zhu):披上战甲。比:等到。酉:酉时,指傍晚。褫(ch):解除,解下。受大:指饮食量大。力裕:力量充沛。(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i 日啖刍豆数斗。 ii 致远之材也。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3)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是岳飞对这两匹马的评价。请你根据文章,说说“不苟取”和“不求逞”的具

13、体表现。阅读文言文二则,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

14、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完全,完备D请循其本 循:遵照(2) 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南冥者,天池也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B甲文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

15、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C乙文故事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D乙文中对庄子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巧辩、机智和从容。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社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16、。(选自宋书苏洵传)【注释】苏洵,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文“其二子轼、辙”指的是苏轼和苏辙;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i 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中: ii 悉焚常所为文 悉: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 苏洵发愤读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文章说说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下列三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

17、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于)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C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D请循其本(追溯)(2) 下列句中加点“之”字作代词的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C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3) 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一不经意的感叹被惠子抓住不放,引发二人之间的论辩。B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

18、予了反驳。C庄子偷换概念,故意将“安”字理解为“哪里”,巧妙地结束了这场论辩。D这是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三小题。 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i 先王恶其乱也 ii 是礼之所以起也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

19、求。 (3) “两者相持而长”中的“两者”指 和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

20、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格外)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C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D以其境过清(凄清)(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影布石上C斗折蛇行D其岸势犬牙差互(3) 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先写水声,作者用“如鸣珮环”来形容水声的悦耳动听。B本文对潭中水和游鱼的描写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是从动态上描写的。C作者是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溪流记录同游者为顺序来安排行文的。D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写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1、,正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忧伤心情的自然流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哂(shn):微笑。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i 故不暇顾廉耻耳 故: ii 自是数年之后 是: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请重法以禁之 (3) 结

22、合选文内容回答,唐王针对盗匪之患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人们安居乐业?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拾遗记,有删改)【注释】任末:人名。笈:书箱。庵:

23、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i 不知其旨也 旨: ii 负笈不远险阻 负: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ii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3) 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B观书有会意者C然后能自反也D常以净衣易之(4) 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札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

24、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5) 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5、。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砍)B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C不可久居(居住)D俶尔远逝(忽然)(2)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2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 1、2 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迨:等到。倍:同“背”,背诵。(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7、。i 患记问不苦人 ;ii 迨能倍诵 ;iii 迨能倍诵乃止 ;iv 咏其文 。(2) 翻译“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3)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写出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三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

28、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选自宋书苏洵传)【注释】苏洵,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文“其二子轼、辙”指的是苏轼和苏辙。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i 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中: ii 悉焚常所为文 悉: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 苏发愤读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文章说说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下列三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

29、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 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非鱼 非:不是B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完全,肯定C请循其本 本:树根D汝安知鱼乐 汝:你(2) 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A我不是小孩子,自然不了解小孩子的想法。B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的想法。C我不是你儿子,自然不了解你的想法。D我不是你,坚决不了解你。(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场论辩时从庄子的一句感叹“鲧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引起的。B

30、谈话中,惠子最想了解的是,庄子究竟是怎样知道鲧鱼的快乐的。C最终庄子在“安”字上作文章,偷换概念,一击制胜。D从简短的对话中,读者还是可以感受到惠子咄咄逼人的语气和庄子悠然、从容的态度。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节选自周维城传

31、)【注释】赀:财货。贾:做买卖。肆:店铺。字:女子许嫁。脱:偶尔。(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i 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引: ii 与之语,奇之 奇: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3) “父既卒”一句,对应了前文的什么内容?根据选文的介绍,你认为周丰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马说,完成下列各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3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况且B骈死于槽枥之间 于:在C不以千里称也 以:按照D执策而临之 之:千里马(2)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译文:日行千里的马。B.策之不以其道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C.尽其材译文:用尽它的才能。D.其真无马邪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 1 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

33、展开议论。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三个小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34、)【注释】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1) 解释句中加点词。i 凝之悉散之亲属 悉: ii 妻亦能不慕荣华 慕: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3)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下列三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

35、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 怒:愤怒B志怪者也 志:记载C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D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2) 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所恃(凭借,依靠)”的一组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去以六月息者也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D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冥者,天池也(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

36、,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卖蒜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大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翁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7、!”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节选自袁枚子不语,有改动)【注释】揶揄:嘲笑,耍弄。(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i 旁睨而揶揄之 睨: ;ii 陷入尺许 许: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 编者收录这个故事,想要给人怎样的告诫?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38、伐竹取道,下几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晶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络摇缀 蒙络:蒙盖、缠绕B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互相交错C俏怆幽邃 邃:深远D乃记之而去 去:到去(2)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B其岸/势犬牙差互C潭中鱼/可百

39、许头D四面/竹树环合(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C文章描写潭中游鱼时动静结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动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静态美。D作为一篇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凄苦孤寂失意之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

40、甚,其源殆可热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后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弯转。缒(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摔取。珠璧:比

41、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i 食余甘煮菜 食: ;ii 顾影颈然 顾: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的感情较复杂,请从不同角度写出两个要点。 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岩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42、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 缤纷:色彩鲜明B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C率妻子

43、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儿女D寻向所志 寻:动词,寻找(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B初极狭,才通人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鲜美”二字,造语奇特,描摹生动。“鲜”重点写青草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丛丛芳草,碧透晶莹,绿尽天涯,望之身心俱醉。B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此处若再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C本文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

44、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D本文完全是写实,没有任何虚构,真实描绘出一幅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写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实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三个小题。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

45、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有删减)【注释】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弱小,无所依靠。宦:出仕。工:擅长。行义:行为道义。扬雄:人名。(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i 一出其力 一: ii 鲜能过也 鲜: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3) 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请简要概括曾巩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下列三个小题。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46、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含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7、(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 缤纷:五颜六色的样子B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D便扶向路 扶:沿着、顺着(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以为号焉B得其船 其妻献疑日C渔人甚异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后遂无问津者 齐谐者,志怪者也(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

48、淳朴的现实社会。D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下列三个小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妤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

49、新语)【注释】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命表:命,指派,差遣;表,写奏章。(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i 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咨: ii 则天甚异之 异: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3)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张嘉贞的形象特点。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50、,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1)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西面B水尤清冽 尤:格外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2)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A如鸣珮环,心乐之B皆若空游无所依C斗折蛇行D凄神寒骨(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

51、作者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寥寥数语颇有情致地写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和小潭环境的清幽。B第段以特写镜头描绘了潭中的游鱼,动静结合,精妙传神,语言优美。C第段描写潭上景物,写出了溪身、岸势和潭上四周的景物的特点,含蓄地暗寓着作者心情的变化。D本文最后一段写同游者,目的是表达与同游人游览小石潭高兴愉悦的心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注释】鄙:边境。发政举事

52、:施政办事。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谄谀:谄媚,奉承拍马。(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i 内外不闻吾过 过: ii 卒得反国 反: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3) 请结合原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列三个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于己;力恶其阴谓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3、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独子其子 子:子女B男有分,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C货恶其弃于地也 货:财物D盗窃乱贼而不作乱 乱贼:作乱害人(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同“鳏”,老而无妻B男有分,女有归 分:同“份”,职分,职守C兑命曰“学学半”(虽有嘉肴) 学:同“敩”,教导D选贤与能 与:同“举”,选拔(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的是和平的社会。B“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担当。C文章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54、“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D男有分,女有归”讲的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赵奢说平原君,回答下列问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守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因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选自资治通鉴卷五)【注释】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用事者:管事的人。加

55、兵:兴兵侵犯。(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i 而平原君家不肯出 出: ii 平原君怒,将杀之 将: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3) 平原君依仗自己的权势想杀掉赵奢,后来为什么被赵奢所折服?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56、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 澈:穿透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能够C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D乃记之而去 去:离开(2) 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B皆若空游无所依C不可知其源D四面竹树环合(3)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写了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自然毁写小石潭险恶的岸势和源头。C第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本文作者的感情是随景而变,由乐而忧。阅读

57、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个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来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选自论语子罕,有改动)【注释】生:古时对男士名的一种简称。还:

58、同“旋”,转身。故:特意,故意。冀:希望。厌:满足。盍:何不。改励:改过自勉。铭:铭刻。昭:表明,显示。炯戒:明显的警戒。(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i 王生不说 说: ii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志: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3) 选文中,李生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善学者”?请简要概括其观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

59、之材也。(岳飞论马)【注释】啖:吃。斗:与下文的“斛(h)”皆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胄(zhu):披上战甲。比:等到。酉:酉时,指傍晚。褫(ch):解除,解下。受大:指饮食量大。力裕:力量充沛。(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i 日啖刍豆数斗 ii 致远之材也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是岳飞对这两匹马的评价。请你根据文章,说说“不苟取”和“不求逞”的具体表现。 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下面三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

60、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B志怪者也 志:记载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平息(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B不知其几千里也C水击三千里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B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