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1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2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3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4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原始农业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中国的农业独立起源自成一系,其中黄河流域是以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任式楠将我国原始农业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1.100007500BC为早期,北方以10000BC开始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为代表,南方以华南甑皮岩下层遗址等为代表。 2.75005000BC为中期,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以湖南彭头山文化为代表,后段有北方的兴隆洼文化,黄河的大地湾文化等。 3.50002000BC为原始农业文化的晚期 ,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第1页,共14页。二、传统农业开发与农耕区扩展西周时期:农耕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采用休耕方法战国时期:采

2、用复种轮作制,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了高地、平地低、洼地,土地利用强度增大,对森林破坏相当严重。第2页,共14页。我国传统农业区的扩张战国以后传统农业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并由此向其他地区扩展,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时期:西汉,北方农耕区基本格局建立,垦田包括内地民垦边郡屯田,传统农耕区的北界确立。 第二时期:两宋,以围湖垦田和山地梯田开发为特色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发明了梯田耕作法,山地开发速度加快。 第三时期:明清时期,以东北的放垦和南方的山地开发为主,天然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形成与林牧争地局面。第3页,共14页。三、现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现代农业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首

3、先表现在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方面,近50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居住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等非农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近50年来,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过程迅速发展,居住工矿用地和交通等非农业用地急剧增加,城市、地面交通网等人工自然景观代替了农田、草场等人化自然或森林、草原等纯自然景观。第4页,共14页。第5页,共14页。第6页,共14页。第二,更低的开垦与减少并存,从1950年代末以来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减少的原因: 1.居住工矿用地与交通用地的扩展是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2.乡村居民用地的增加也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3.矿山开发、垃圾堆放等也导致耕地的大

4、量减少。第7页,共14页。土地退化类型: 土壤侵蚀,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由于各种营力作用,致使物质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灌溉、喷洒农药、施用化肥、提高复种指数等措施造成了土壤理化性质的明显恶化,包括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的丧失及土壤污染等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失调,以及土壤压实、结构破坏等物理性能的改变。城市和工矿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对耕地的污染也是造成土壤化学性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非农土地占用,是土地退化的最彻底形式。第8页,共14页。第三,草地面积减少并退化,天然森林面积减少而人工林面积增大,湖泊湿地减少与水质恶化。草地面积减少是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环境共同作

5、用的结果。新垦耕地以及过度砍伐造成天然林面积减少,五大防护林体系及四大基地的建立等措施使得人工林面积增加围湖造田是导致湖泊减少、淡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第9页,共14页。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湖群)面积的变化湖泊(湖群)名称湖泊面积k湖泊面积的变化1950年代初1980年代初减少量减少百分率洞庭湖39152343157240.15鄱阳湖50502934211641.90江汉湖群80002000600075.0安徽湖群47763551122525.6江苏湖群6832597885412.5第10页,共14页。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自然水面减少、径流的自然调节能力下降。由于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水的

6、自然年移动规律受到破坏,一些内陆湖泊因上游来水减少而缩小甚至干枯;许多河流径流减少,河道严重淤积,被堤防束缚的河道不断於高成为地上河;黄河演变为季节性河流,由于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减少,黄河口遭受侵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受到破坏,海洋资源的初级生产力显著下降。引起水体质量下降:一是流域内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加剧是河流含沙量增大;二是工业和生活污水与垃圾造成的水体污染。第11页,共14页。四、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国作为世界头号燃煤大国和水稻种植面积第二大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世界各国中处在领先地位,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有重要影响,因此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第12页,共14页。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全球排放的贡献类型CO2CCH4gN2OgNCFCs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