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人口的变化课件_第1页
人文地理-人口的变化课件_第2页
人文地理-人口的变化课件_第3页
人文地理-人口的变化课件_第4页
人文地理-人口的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 人口的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材结构人口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增长模式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单元小结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3、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出生率死亡率(新增人口由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 增长缓慢农业革命 增长加快工业革命 增长更快(近100年为迅猛增长)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增长缓慢 增长快速 鼓励生育 计划生育 接纳移民根本影响因素:生产力水平第

2、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根据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划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在个别国家分布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发达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统计采用的地理统计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统计采用的地理统计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统计采用的地理统计图三角坐标图找底边、看原点、平原轴、总和100%三角坐标图注意坐标原点!(1)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 过渡类型多属年轻型,

3、现代型多属老年型。因此发达国家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多出现人口年轻化现象。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014岁)人口比重(%)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年轻型40以上4以下成年型304047老年型30以下7以上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

4、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3)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人口老龄化和年轻

5、化(4)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五大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5)对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 在有关人口统计的问题中,常会涉及以下几种图: 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 人口“三率”柱状图; 人口结构饼状(或扇形)图;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人口增长曲线、

6、折线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人口“三率”柱状图; 人口结构饼状(或扇形)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 其中、及类图基本上都和坐标有关,是变化较大的一类人口统计图,在分析此类坐标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或是人口变化率; 第二,

7、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第三,思考几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特别注意曲线起伏转折点所表示的含义、形成原因等,通过统计图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面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

8、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长期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

9、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拓展正确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1: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示回答:(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

10、成本下降例1: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示回答:(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B.C.D.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2: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1)图中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D.现代型(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A. B.C. D.(3)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

11、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迁移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旧大陆新大陆二战后:落后发达自然环境的变化:气候、土壤、植被、水文、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宗教等;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家庭、婚姻、工作等。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拓展中国新时期“民工潮”的特点、成因及影响类型主要方式自发流动为主主要目的务工和经商项目内容迁移规模日趋活跃,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方向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出地四川、广西、山东、安徽等省区主要迁入地广东、

12、上海、北京、新疆等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拓展中国新时期“民工潮”的特点、成因及影响项目内容主要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影响消极影响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方面压力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拓展中国新时期“民工潮”的特点、成因及影响项目内容影响积极影响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促进了城市周边地

13、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2)深圳户籍人口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14、 D.生态移民较多(3)大规模人口迁移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三、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环境承载力极限人口数量(最大的人口数量)合理人口容量最佳人口数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地域的开放程度正相关。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有关;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人口基数 * 人口自然增长率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

15、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1: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1: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治理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6、例2: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1)对该地区人口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基数最大B.时期人口基数最大C.时期人口基数最大D.、两时期,人口总数一定相同(2)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是 A.中国 B.尼日利亚 C.美国 D.德国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世界人口变化示意图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特点:数量少,增长缓慢。 原因:生产力水平极低,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的能力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后工业革命后特点:数量

17、增多,增长加快。 原因: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特点:数量增多,增长更快。 原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20世纪(近10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增长较缓慢增长迅猛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A.产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

18、世纪70年代后(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3、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读图关键: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数量=2000年人口数 1950年人口数;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年人口数 1950年人口数) / 1950年人口数。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

19、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水平较高很快(占总新增人口的80%以上)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今后变化趋势典型

20、国家举例负面影响对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计划生育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墨西哥3、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数量变化)原因的思路生产力 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变化生育观念、人口政策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

21、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上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国家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泰国肯尼亚哥伦比亚菲律宾委内瑞拉指数4.94.03.31.41.11.00.90.9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

22、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上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国家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泰国肯尼亚哥伦比亚菲律宾委内瑞拉指数4.94.03.31.41.11.00.90.9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划分依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

23、增长率划分: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零或负增长)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是由死亡率的下降造成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由出生率的下降造成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变化形成原因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所处历史阶段主要分布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初期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前期工业文明后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

24、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疾病能力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生活观念变革个别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总体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区分与确定一般,人口出生率原始型和传统型的都在3.0%以上,现代型的在1.5%以下;传统型的相对于原始型的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种增长模式,所以关键是能够准确地确 定现代型和传统型。自

25、 然增长率高于1%为传统 型,低于1%为现代型。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右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B. C. D.(2)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A.B.C.D.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例:右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图回答:(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4)图中与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战争 B.疾病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

26、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分类: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时期条件和原因流向案例二战前二战后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欧洲美洲非洲美洲(殖民者掠夺)中、日、印等东南亚、美洲(帝国主义招工)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各国经济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性差异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外籍工人西亚、北非 南欧西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

27、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时期突出特点意义二战前二战后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思考:二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区的是哪些大洲(地区)?北美地区、大洋洲都是迁出区的是哪些大洲?非洲、亚洲人口迁移返向流动的有哪些大洲? 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以来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中国人口迁移清朝以前我国三次人口迁移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

28、07311年金灭北宋“靖康之难”公元11261127唐代“安史之乱”公元755763三次人口迁移后,全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由北方占全部人口的2/3变为南方占全部人口2/3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人口迁移长城上的关隘杀虎口山海关闯关东走西口河北、山东东北地区 河南、山西新疆、甘肃、内蒙古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国内人口迁移为开发内地和边疆,大量专业人员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支援其工农业建设。有计划有组织20世纪80年代务工经商流动人口从落后地区迁向发达地区北京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以来历史上的 人口迁移中国的人口迁移北方南方影

29、响因素:战争清朝至新中国成立走西口闯关东影响因素:战争自然灾害东部东北、西北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开发边疆)落后发达影响因素:经济清朝 以前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例: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 B.C. D.(2)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 B.C. D.(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变化: 气候、土壤、植被、水文、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的变化: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宗教等;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家庭、

30、婚姻、工作等。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影响因素实例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墨西哥农民偷渡到美国由于美国遭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1947年,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美国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 宗教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战争因素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

31、往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拉力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例: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1)迁入淄博市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例: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2)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

32、原因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3、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出地迁入地人才或劳动力外流可能产生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对边疆地区,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对城市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为例)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例1: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导:在2009年1月11日上海市政协提案办理咨询会上,金融危机可能引起的农民工就业危机成了这次咨询的主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

33、农民工就业危机会对下列哪个地区的农民收入影响最大 A.山东地区 B.京津唐地区C.四川盆地 D.珠三角地区(2)农民工的“盲目返沪”,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上海市造成 A.社会治安变差 B.减少上海市的收入C.农民工收入减少 D.影响“世博会”的召开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例2:2006年8月25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截止到2005年6月,英国人口达到6 020万,首次突破6 000万大关。这是自1962年以来,英国年度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一次。(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导致英国2005年年度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英国采取了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B.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C.大量外籍移民的迁入D.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英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A.a B.b C.c D.d(3)人口增长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填补了英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B.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C.减缓了就业压力D.能够有效地解决英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强调点实质体现的意义共同点第八单元 人口的变化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