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矛盾分概要课件_第1页
掌握矛盾分概要课件_第2页
掌握矛盾分概要课件_第3页
掌握矛盾分概要课件_第4页
掌握矛盾分概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系方法论方法论矛盾关系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就要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就要普遍性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方法论主次矛盾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支流善于抓住重点学会统筹兼顾方法论从一般到个别从个别到一般小结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P75-7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P76-77辩证否定观含义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

2、规陈说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框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P79-80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78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P79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及各个方面的创新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变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

3、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悬挂在悬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几段话都体现的哲理是 名言看哲理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这体现的哲理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这体现的哲理是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哲理是 “千篇一律”,”一刀切”,”一风吹”,在哲

4、学上没有做到 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了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他所犯的哲学错误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蔷薇花总是有刺。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这几段话都体现的哲理是 “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的哲理是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所犯的错误是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句话说明的哲理是 主观题的常

5、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辨析型识记型理解型常见题型有明确原理要求的没有明确原理要求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考察知识点的识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种期望构件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2)矛盾的普遍存在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反对遇到矛盾就逃避或者绕着走的错误做法。(3)所以题中观点是错误的。辨析型辨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消除一切社会矛盾。答案要点答题思

6、路原理(简单点到)+方法论+材料分析+判定理解型:考察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注意:这类题目一般结合材料,要求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材料。有明确的原理要求没有确定的原理要求(要求熟悉该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分析材料,根据有限的提示词,找到适合的原理)有明确的原理要求问法1:指定要求用某一原理来回答问题.问法2:上述材料是怎样(如何)做到某一原理或方法论的?原理/方法论+材料的分析答题思路答案要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北京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持其农田现状,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林

7、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覆盖率。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8分) 答: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中央的要求,对全国农村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因此,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北京市存在着建绿化带与保护耕地的问题,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的做法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要点 随着粮食连年丰收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高价米畅销,质次价廉米滞销。某中粮大县种植的质次香稻大量积压,每户高达3000-5000公斤。对此,县政府组织专家到省内外考察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本县土壤进行普查后决定:水稻种植面积减少

8、15万亩,退耕还湖还林;改种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水晶稻;组建三个饲料厂,五个养猪场,五个养鸡场。农民收入由人均2000元增加到5000元。(1)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该县选择了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水晶稻,对原油水稻种植地区区别对待,还耕还林,这些决定是基于对市场进行考察,对土壤进行普查而做出的。(4分)(2)对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该县对粮食连年丰收有余,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停种质次水稻,改种优质水稻,发展多种经营,满足市场要求。(4分)该县政府是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没有明确的原理要求类型1:体现型。类型2:分析型。原理/方法论+材

9、料的分析答题思路(简单提到)原理+材料的分析方法论+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根据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4分)(2)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我国水资源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方案,是正确的,它必然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分)(3)事物矛盾有主次之分,这要求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

10、兼顾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南水北调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同时又要全面安排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答案要点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9分)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广大劳动者感到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担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否会真正切实得到维护;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 (5分)(2)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求要全面地看问题。企业不能只看

11、到压力,还有认识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契机。(4分)答案要点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9分)答案要点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所学的哲学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12分) 答:(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

12、理次要矛盾。(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长处也有不足,只有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因此,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要防止两种错误:一是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经验,而不联系实际,二是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1)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这体现了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哲学道理。 (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