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松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铜仁松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铜仁松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铜仁松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铜仁松桃县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雕刻玉石C葡萄酿酒D裁剪衣服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吹灭蜡烛是因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C用水灭火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4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B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C用铁、铝制作炊具主要是因为它们有良好的导热性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

3、高5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B钌的原子序数为44C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D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6以下是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加工、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侗族木构建筑B中国结编制C玉屏箫笛制作D唐三彩烧制7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A空气、大理石混合物B氢气、甲烷可燃性气体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D水、高锰酸钾氧化物8枯茗醛(化学式为 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枯茗醛属于氧化物B枯茗醛属于混合物C一个枯茗醛分子中含有 23 个原子D枯茗醛中碳元素

4、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69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ABCD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NH3BHNO3CN2DN2O(笑气)12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忘了加催化剂;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用排水法收集完氧

5、气后,先撤导管。AB除外C除外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 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 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观察到_,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D 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

6、。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A中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_;观察到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14请根据下图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填一条即可)。(2)B实验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填“甲”或“乙”)。(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15请结合如图所示装置或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2)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_,则气密性良好。(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制取

7、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室制取CO2,如果选择用D装置排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填“a” 或“b”)端通入。(5)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可选择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用D装置a端通入收集NH3,利用了NH3_的物理性质;不用排水法收集NH3,原因是_;如果用E装置收集NH3,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16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_(填序号)。(2)图示中仪器的作用是_;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8、3)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_装置来收集NO(填序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其反应原理是在加热或撞击下NaN3迅速分解为金属钠和氮气。已知工业级NaN3样品中仅含有少量的Na2CO3,加热时Na2CO3不分解。现将14.0 g工业级NaN3样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反复加热至恒重,发现样品质量减小了8.4 g。请计算:(1)NaN3中钠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2)工业级NaN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3)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

9、1%)18下面是小婷同学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小婷同学取10 g黄铜于烧杯中,将120 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测得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次数一二三四五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29.9649.92m89.84109.8129.810g黄铜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多少g;表中m值是什么;求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请在如图画出10g黄铜加入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图象。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是微型实验的装置图。(1)由烧杯中变化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2

10、)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海水晒盐,蒸发溶剂,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雕刻玉石,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葡萄酿酒,属于缓慢氧化,有乙醇(酒精)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裁剪衣服,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2、B【详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应用火柴点燃酒

11、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可能是缓慢氧化,例如铁生锈,不符合题意;B、吹灭蜡烛是因为吹使空气流动,带走蜡烛烛芯的热量,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C、用水灭火主要是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至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D、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 合金的硬度一般大

12、于其组分金属,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正确;B.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正确;C. 用铁、铝制作炊具主要是因为它们有良好的导热性,正确;D.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故错误;故选:D。5、B【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4,表示原子序数为44;故选项说法正确;C、钌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钌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

13、去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6、D【解析】试题分析:A、为将木头的外形改变,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为绳子的编织,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为竹子外形的改变,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将黏土烧制为陶瓷,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判定7、D【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故正确;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不锈钢和铜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

14、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D。8、C【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枯茗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B. 枯茗醛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C.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枯茗醛分子中含有 23 个原子,选项正确;D. 枯茗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0:1,选项错误。故选C。9、C【详解】A、一氧化氮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得采用排空法收集,选项A不符合题意;B、D收集装置错误,导管应延伸到瓶底,同时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不得采用排空法收集,所以选项

15、B、D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D【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错误; B、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不具有可比性;故选项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11、B【详解】A、氨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x+(+1)3=0,x=-3;故选项错误;B、硝酸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x+(-2

16、)3=0,x=+5;故选项正确;C、氮气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二氮中氧元素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2x+(-2)=0,x=+1;故选项错误;故选:B。12、D【详解】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试管外壁有水,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会造成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不会造成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不会使试管炸裂。故选

17、:D。【点睛】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进行预热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A中石蕊溶液变红,D中干燥紫色小花不变色; 热水 C中的白磷燃烧A中的白磷不燃烧 【详解】(1)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而二氧化碳不能,A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中干燥紫色小花不变色;(2)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为,A和C的液

18、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为做好对比实验,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热水,A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没有达到着火点,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故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白磷不燃烧,C中白磷燃烧;答案:;A中石蕊溶液变红;热水;C中的白磷燃烧A中的白磷不燃烧。14、红磷量不足(或填“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给分) 乙 B烧杯中酚酞溶液逐渐变红 热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详解】(1)测量的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是因为反应的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彻底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故填:红磷量不足(或填“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给分);(2)

19、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因此产生氢气的是乙,故填:乙;(3)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分子与酚酞试液中的水分子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B烧杯中酚酞溶液逐渐变红;(4)燃烧需要氧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热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15、锥形瓶 往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放置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液面不下降 B 2H2O22H2O+O2 b A 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或氨气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使气体与水隔绝(或防止气体溶于水,合理即可) 【解析】(1)图中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2)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

20、方法是:关闭活塞,往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放置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液面不下降。故答案为往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放置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液面不下降。(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是固液不加热型,选用装置B,不可选用C的原因,是因为二氧化锰粉末不可以使用隔板,会从隔板中漏下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B,2H2O22H2O+O2 (4)实验室制取CO2,如果选用排气法收集气体,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使用比较靠底部的玻璃管,所以b端通入,故答案为b(5)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NH3,应选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21、,所以应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如果使用D裝置的a端(a端靠近瓶口),则利用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不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或氨气易溶于水,如果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通入集气瓶中,水从长管压出,油隔绝了氨气与水接触,防止气体溶于水。故答案为A,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或氨气易溶于水,使气体与水隔绝(或防止气体溶于水)16、E 加热药品 D 【详解】(1)装置E中采用的是向下排空法收集气体,导管应深入到瓶底,所以错误的装置为E;(2)为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所以其作用为加热药品;用B制取氧气时,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所以方程式为;(3)一氧化氮容易与氧气反应,则不可以用排空法收集,难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D收集一氧化氮。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23:42;(2)60%;(3)7.1【详解】解: (1)NaN3中钠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23:314=23:42;(2)反应生成的N2质量为8.4g,即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8.4g,工业级NaN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