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第1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第2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第3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第4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布时间:2011-10-17 19:26:22发布人:eduwest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

2、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 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

3、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

4、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

5、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如梁雨辉、

6、卢帆等经常带零食到学校,而且随手就丢。自从我让他们当了学校和班上的卫生协管员后,上进心越来越强,他们那些不良习惯都没有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要自觉维护集体,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班上的卫生工作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扬。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我校今年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

7、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

8、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9、于教学的全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

10、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11、。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

12、、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HYPERLINK /br/lw_124476.html o 创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t _blank 创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HYPERLINK /br/lw_120689.html o 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t _blank 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HYPERLINK /br/lw_124478.html o 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及指导 t _blank 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及指导分析利用手机班主任的教育新法宝文 章 来 源 自 HYPERL

13、INK / 3 e d u 教 育 网 HYPERLINK /banhui/ t _blank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要当好班主任,手中总得有些法宝才行。比如人人都有的手机,就是其中一宝用好它,赛过举教鞭,胜于请 HYPERLINK /jzpd/ t _blank 家长。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手机的通话或者短信功能,而是它的摄影和录像功能。那么,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到底要拍什么录什么,所拍所录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拍 HYPERLINK / t _blank 学生 1.拍集体活动 学生的生活以学习和活动为主,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更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14、。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要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学生是在日常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拍摄他们的活动非常有价值。比如,学生做操站不直,莫着急,拿手机拍下来,给他自己看;然后帮其摆好“站如松”的姿势,再拍,再给他看,让他自己评判什么样的姿态才是美的。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无须 HYPERLINK / t _blank 老师任何点评,学生自有是非标准。 记得九年级开学第一天,课间操前,我高举手机:“谁不好好做,我就拍下来发给他妈妈,让她看看自家孩子开学第一天的样儿!”孩子们笑,且个个笔直站立。九年级,课业负担加重,孩子坐得久了影响身体健康,做好课间操极为重要。但是,一味说

15、教只能让孩子徒生反感,而随手拍摄却是无言的规范和引领。我们班虎虎生威的课间操,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毕业。 集体活动都是孩子们精心组织的,其中蕴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有心的班主任,将过程与场景拍下来,就是珍贵的资料和孩子们前进的动力。 2.拍个体成长 青春易逝,往事如风。属于自己的生活,总是会珍惜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时光一点点流逝,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如果班主任能随手拍下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孩子们是多么幸福!这种校园花季时节与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的幸福感,会深深留存在许多孩子的心里。我的同事邢老师,曾在孩子们刚入校和毕业前分别给他们拍照。孩子们毕业时,她把两次拍的照片做成PPT送给他们,孩子们

16、观看时感动得泪雨滂沱却又笑靥粲然。那场面,令人终生难忘。 3.拍课堂万象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风,班主任不能只听取课代表和班干部的汇报,而是要深入课堂现场,参与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他学科的课,若班主任有时间,也可进教室听听、看看。在我们学校,很多班主任能够同时精通两三门学科的教学,这与他们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有很大的关系。走进教室,将手机调至静音,课堂万象随手拍,下课把所拍图片给学生本人看;班会课上,大屏幕回放给全班同学看,哪好哪不好,组织大家点评。这样教师还用去表扬或批评学生吗?以事实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拍学生作品 稍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孩子都是创造者,他们总有些好玩有趣的作品、作

17、业进入我们的视线。拍摄,就是肯定,就是褒奖,有益于孩子发展。一次,我拍摄了学生卢晨晰高质量完成的作业,因而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不断进步。 我班有个学生叫林木木,平时喜欢画卡通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拍摄了她的习作,不想,这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后来她多次在知音漫客上发表作品。我出版的两本书笑着做教师被学生感动的56个 HYPERLINK /gs/ t _blank 故事都有她画的插图。2012年她毕业时,我俩约定:以后我写书,都由她来配插图,我们要创造“老师写,学生画”的佳话。这个美丽的约定,激励我笔耕不辍,也使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拍成长环境 学校、教室,是孩子的精神家

18、园。校园的景致、教室的布置,拍摄下来,也是对孩子的审美 HYPERLINK / t _blank 教育,有利于增强班级向心力。在这方面,我的同事王旸老师是行家,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皆入她的镜头;教室的角角落落,都入她的视线。她还教孩子们艺术地生活:把班级剩下不用的桌子拼在一起,桌面上铺块花布做展示台,教室的一角就温馨了;窗台上有一盆花绽放,整个教室就灵动了。这样的教室,哪个孩子不愿意爱护?所以,王旸的班级,一直是文明、卫生双料先进班集体。把温馨教室的角角落落拍下来,又何尝不是班级风景照?这些照片值得做成相册,留作纪念。 俗话说:“日言百句,不劳自伤。”劳碌的班主任要多多保护自己,与其苦口婆心地说

19、教,不如不动声色地拍摄。 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真谛。班主任管理中传递正能量需要“善解人意”更多 精品 来源自 HYPERLINK / 3 e d u 海 量 教 案 以下对话过程是我亲眼所见。 HYPERLINK / t _blank 学生:“ HYPERLINK / t _blank 老师,我这几天感觉很烦,可能是” 学生的话还没说完,老师就笑着打断:“我刚才不是还在班会上说过,我们要拥有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我们应该每天告诉自己,我很快乐,我很幸福。现在你怎么又开始说这些负面情绪的话了?你老说这些话,会越来越郁闷的。” 学生愣住了。 老师继续亲切地说:“我可是为了你好啊!我多么希望

20、你幸福、快乐!所以,以后别再说这些充满负面情绪的话了。我们要传递正能量。我现在就在传递正能量给你”老师满面笑容,挥了挥紧握的拳头,以示加油。 但她却挥不去学生满脸的失落,学生呆呆地点头:“好吧”转身而去。 我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纳闷良久,转而问这位老师:“你觉得自己传递给这个孩子的真是正能量吗?” 老师很认真地点头:“是啊!我告诉她生活多么美好,不就是传递正能量吗?” 什么是正能量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正能量。人人都在谈论正能量,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究竟有多少? “百度”上介绍:正能量的 HYPERLINK / t _blank 英文名的意思是积极的能量、正向能量,它原本是一个 HYPERLINK

21、 /WL/ t _blank 物理学的概念,后来引申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不良情绪释放干净。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的时候,会显得自信、豁达 如此看来,正能量果真是个好东西。但读者朋友不难发现,就算我们把以上话语反复阅读、研究甚至背诵下来,也未必能弄明白正能量究竟为何物,人们应该如何利用正能量。 比如,上文提到的学生,她烦恼、郁闷,希望自己能获得正能量,也渴望老师能向自己传递正能量。但问题的关键是:老师怎么才能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学生怎么才能拥有正能量?“应该”和“能”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也许,我们都知道“应该

22、”怎么做,却往往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系统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后,就开始引导学生多说“快乐”“幸福”“开心”等词,少用“痛苦”“郁闷”“空虚”等词。那时我还不知道“正能量”一词,只是感觉中国字和词很奇妙,我们往往看见或听见“笑”这个字,就想笑;看见或听见“哭”这个字,心里就不舒服;看见或听见“美丽”这个词,就愉悦;看见或听见“丑陋”这个词,就遗憾。 我们在比赛前如果反复告诫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千万别紧张”,那么,在比赛时肯定会越来越紧张,甚至如本山大叔在小品里所演,张口就说“我叫不紧张”。因为我们虽然说的是“别紧张”,但“紧张”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本来就是紧张。因此,比赛前

23、反复告诉自己的应该是“放松放松”,因为“放松”给人的感觉本来就是放松。 去年我们学校举办合唱比赛。赛后第二天,我到一个名次不太理想的班级去上课,问他们:“在合唱上场前, HYPERLINK /banhui/ t _blank 班主任跟你们说了什么话?” 学生纷纷回答:“老师反复嘱咐我们千万别唱快了。” 我说:“那你们上场后是什么表现呢?” 学生笑说:“我们越唱越快,到最后唱得跟吵架一样,旋律都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五十个学生都在心里念叨:“别唱快,别唱快!”而“快”本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快,所以会越来越快。他们上场前应该想的是:“唱慢点,唱慢点” 三年前,我们学校附近开了一家羊肉泡

24、馍馆,没多久就关门了。他们在门口贴的对联里说“保证不用病羊、死羊”这原本是吸引顾客的话,但是“病”“死”等字,给人的感觉特别不爽,所以人们宁肯跑远吃饭,也不愿意进这家泡馍馆。 同理,我们在觉察自己很郁闷、痛苦的时候,若说“我不要郁闷,我不要痛苦”,可能会越来越郁闷、痛苦,因为这两个词给人带来的是负面情绪,远远不如说“我希望自己快乐,我希望自己开心”效果好。 换句话说,若想让自己或别人拥有正能量,就要多想、多说你希望拥有的,尽量不说、不想你不希望拥有的,或者将担忧换成祝福。 班主任希望班级纪律好,学生按时到校时,尽量别说“同学们明天别迟到”,而要说:“祝愿你们晚上睡个好觉,明早按时起床。” 很多

25、教师对于让学生违纪后写检查很热衷,却发现学生越写越容易违纪,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每写一次检查,学生说“我保证以后绝不迟到、旷课、顶撞老师”,其实恰恰是向自己强调了一次“迟到、旷课、顶撞老师”。 再回到文章开头。 学生找老师诉说自己“很烦”,老师尽管在反复交代学生要拥有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但是,老师传递给学生的果真是正能量吗? 学生满怀希望地找老师谈心,老师却不等学生将话说完就阻止学生。若这个学生换成我,我一定会更加郁闷、压抑,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 难怪孩子在离开的时候,脸上写满失望。老师传递给她的,显然不是正能量,而可能是负能量。 那么,当学生来找我们诉说烦恼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引导? 如何传递

26、正能量 学生:“老师,这段时间我很烦。”注意,这个“烦”字会带来负面情绪。 老师:“哦!你希望自己快乐,是吗?”这个“快乐”就能带来正能量。 学生:“是啊!我也希望自己能和同学们一样高高兴兴的。”“高高兴兴”一词能带给学生正能量。 倘若学生说:“是啊!我不想烦恼。”“烦恼”还是属于负面词。要想办法把这个词和学生分离开。 老师:“嗯!你觉得这个烦恼妹妹陪伴你有多久了?”在这里,老师直接把“烦恼”叫成了“妹妹”,让学生在接纳“烦恼”这一情绪的同时,又意识到,“烦恼”和自己不是一体的,“烦恼妹妹”随时可以离开自己。这种方法属于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 学生这时就可能敞开心扉诉说,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

27、因为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宣泄。每次学生提到“痛苦”“郁闷”等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词语时,老师都用“你希望自己快乐、幸福”等正面词语来纠正,再借用“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来陪伴学生说话。 当学生开始跟着老师说这些正面词语的时候,显然已经不再说自己“不想要的”,而在说自己“希望要的”,他会越来越开心。 这就是传递正能量。 我们都知道,对于不良情绪,“堵”不如“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自然不能无视学生的郁闷、空虚等情绪。最明智的方法不是拒绝承认它们的存在,而是教给学生每次有了负面情绪后,马上很宽容、很理智地说:“我知道你(负面情绪)又来了,我理解、接纳你,同时允许你存在五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我

28、要继续开心、幸福”这样做就传递给了学生正能量。 善解人意是一种素质 闲暇时,我常想:生活中为什么常常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我们很善良,我们希望班级优秀、学生成才,为什么到最后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呢? 因为,与善良相比,善解人意更重要。换句话说:善良是一种态度,是我们的底线,而善解人意是一种素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思考才能得来。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让人倍感痛心的真实案例。 一位高中班主任,发现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小明(化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询问后,得知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父亲有了外遇。这个认真、负责的班主任马上找孩子的爸爸谈话,要求做爸爸的以孩子的成长为重。孩子爸爸面对孩子的班主任,只能满口答应

29、。但是,班主任在周末却看见孩子爸爸依然和那个“第三者”在一起。她非常气愤,她要为小明的前途负责,她要为小明的母亲挽留住丈夫。于是,她将一切告诉了小明的母亲。小明的母亲和丈夫大吵大闹,丈夫索性撕破脸皮,非离婚不可。小明的母亲一怒之下杀了丈夫,自己随后入狱。原本成绩很优秀的小明,转眼间成了杀人犯的儿子,生活变得无依无靠。 这位班主任真是很善良、很负责。接下来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她倡导全校师生为小明捐款。小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揭开伤疤,心里对她恨之入骨,唯一的念头就是“杀了她”。小明刺杀班主任没有成功,却将自己送进了少管所。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在少管所做心理健康讲座的时候听说了这个 HYPERL

30、INK /gs/ t _blank 故事。后来她找到小明的班主任,问她对这事有什么看法。这位班主任竟然丝毫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义愤填膺地说:“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小明好,他竟然不领情好心怎么就没好报呢?” 这位班主任很善良、很负责,但是,她并不善解人意。她显然不知道小明需要的是什么。 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求我们在传递正能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善解人意。否则,好心就可能办坏事。 任何一个词语,都不是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就能掌握的,这需要学习、思索、研究。正能量的传递也不例外。师生共享学习的快乐的方式精 品 源自 HYPERLINK /LS/ o 历史 历 史科 让 HYPERLINK / t _b

31、lank 学生乐学是现代 HYPERLINK / t _blank 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者的意识、理念对教育的目的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的教学意识应致力于应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教育意识兴趣培养学习过程让学生乐学是现代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要求。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 HYPERLINK /gs/ t _blank 故事受到好多 HYPERLINK /jzpd/ t _blank 家长的推崇,动不动就教育孩子: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是寒窗。我们的孩子自小就知道,学习真苦,不好玩。再加上学校、 HYPERLINK / t _blank 老师给打分数、排等次,学习哪有

32、快乐可言。看看国外的教育理念:父母教小孩子读书时,在书页上抹了蜜,小孩子在用舌头舔小指头翻书的时候,尝到了甜头,妈妈说:“宝贝,读书好,书是甜的。”看来中外教育的意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教育结果不同。作为教师教育的意识要积极,要与时俱进。 一、教师爱生乐教的意识,能使学生学习快乐 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面发展,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而培养学生兴趣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我教你学”的状态,让学生乐于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将所传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对题目进行巧妙的启发

33、与分析,如何让学生进行大胆地讨论与尝试,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有了这些意识,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自然、生动、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很快地参与进来。然后老师给予赞许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学生就会受到感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成功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知识,娴

34、熟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崇拜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爱心、细心、诚心让学生树立信心,真正赢得学生信任。老师一次交心的谈话,一句中肯的评语,一回无意的表扬、鼓励,甚至一次善意的“欺骗”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老师眼中就是最棒的,这种成功的心理暗示会一直激励他们前进。 二、课堂导语设计的新奇,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七年级平方差这一节,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能在30秒内口算出下列两个式子的值吗?2931;98102,同学们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

35、着这两个式子,想口算出结果,也有的同学在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但半分钟过去,没有同学口算出来。这时老师说:“我可以在半分钟内口算出来,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第一个是899,第二个是9996。我是如何算出来的?是老师神吗?这时同学们回答:“你肯定用了什么方法!”我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方法?”这时的学生就产生了渴望掌握这种方法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了自觉主动的学习要求和兴趣。这样的学习不是很快乐吗? 三、利用学科自身的魅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 HYPERLINK /SX/ t _blank 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

36、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 HYPERLINK /kexue/

37、t _blank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把讲台让给学生,使学生体会成功 我们要改掉过去的“我讲你听”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模式易让学生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只要学生会,就让学生讲,“学生讲学生听”。在做一些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仍有学生弄不明白,可请一些已经弄明白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这在学生心理觉得:自己当老师,要特别认真讲,其他学生也特别认真听。这跟老师讲的意义就大不一样,讲解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

38、也进一步提高了。总之,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问题,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图多解、一图多题等探究活动,结合实际生活探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仅能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人人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五、按照学生的思路来讲课,使学生热情高涨 按照学生的思路来讲课,不是不用教师早已设计好的思路,而是从学生的思路出发,教师做巧妙地引导,水到渠成,让学生渐入佳境。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想法有时差别很大,实践告诉我,按照学生的思路施以巧妙地引导,课堂收获异彩纷呈,事半功倍。但这要求教师课前必须精心 HYPER

39、LINK / t _blank 备课,预测到各种可能的发生,同时教师不能有急躁情绪,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总之,教师要用一颗包容之心欣赏学生,哪怕是一个错误,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很重要。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立人”五部曲的策略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拉开了我国基础 HYPERLINK / t _blank 教育改革的序幕。以培养 HYPERLINK / t _blank 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方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是未来能否成为一

40、个合格公民的一个重要指标。学困生转化新课标班级管理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方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是未来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迄今为止,我们仍然还有部分 HYPERLINK /banhui/ t _blank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分数论英雄,歧视、冷落、嘲讽在他们眼中的所谓“问题生”。这不仅有悖于新课标的做法与实施,而且是对新课标精神的亵渎,将直接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良性发展。 一、“跟踪追迹” 在自己所“管

41、辖”的班级中,起码说,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悄悄地建立一份“跟踪”“文件”学困生档案,为每个学困生各个方面,诸如兴趣、性格、智力、爱好等,通过“跟踪文件”,进行必要的“备份”,以此再与他的言行举止相对照、跟踪、明察、再跟踪、再明察,并作定期性的、必要性的、定量性的分析,由此作为依据,今后对这个学生进行量性的指导。在跟踪学困生过程中,由于他们在“综合素养”上都有比较“致命”的劣势,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对这些学生所谓“无药可救”或“屡教不改”的言行,要报以必要程度的宽容和理解,要用耐心与恰当方法和这些学生进行“不屈不挠”地“斗智斗勇”。同时,要时刻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时刻给予这些

42、学生特殊的关怀和信任,时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深情关爱” “深情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最有效的法宝之一,最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之一。“深情关爱”,即指以真诚的态度,以巧妙的方式,以坦诚的行为,以“若即若离”的“有意无意”的比较“游离”的渠道,微妙地辐射给学困生,传递给学困生。当学困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深情关爱”的感应之后,就会从心灵深处产生被“激励”效应,由此而“亲其师,信其道”。“深情关爱”要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诸如班级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深情关爱”“手段”不一而足,比如默许、表扬、鼓励、信任等。主要目的在于让学困生“洗心革面”,充满自信,激发生活和学习热情,扬起抗争一切困难的风帆。 三、“马太效应” 要充分利用好“马太效应”强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