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理念的解读11117_第1页
语文课程理念的解读11117_第2页
语文课程理念的解读11117_第3页
语文课程理念的解读11117_第4页
语文课程理念的解读111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解读 课程理念: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学习方式变革创新教育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这样的状况下:“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

2、片断 师:你们班谁读书读得最好?(学生推荐一名女生) 师:(请该女生站起来)你是不是这个班中书读得最好的? 生:(不好意思地)不知道。 师:你的回答很妙!说“是”吧,不够谦虚;说“不是”吧,心理又不愿意。你真聪明! 师:请班里读书有困难的同学站起来。 (学生目光集中到一名男生身上,该男生难为情地低着头慢慢站起。) 师:(摸着该男生的头,问站着的女生)他读书一定能超过你,你信不信? 女生:不信!(师带着该男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第一句话,读了三遍,男生读得很好) 师:(问女生)他这样大胆认真刻苦地努力下去,能超过你吗? 女生:(激动地点点头)能!(男生充满自信地坐下)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你怎

3、样理解语文素养?基本内涵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积累社会文化陶冶情意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 七个要素: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1.体现三个维度的统一 钱理群说:现在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读书这样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的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美国小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 开学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柏兹贝特勒克老师的一年级教室。所有的学生都坐在地毯上。贝特勒克老师取出一本名为姜饼男人的巨书。这本巨书放在桌上有

4、30英寸高。超大的文字和彩色的插图,不仅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贝特勒克老师戴上“姜饼男人”的面具,指着插图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本书。还不时带领学生表演其中的一些词句,如:“跑呀!快跑呀!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姜饼男人!”开学第一天,他们就以这种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学完了这本巨书。 刚读完这本书,学校的厨师走进教室,交给贝特勒克老师一张纸条。贝特勒克老师向着全班大声地读起来:“我从你们的书里跳出来跑到了自助餐厅。快来和我见面!姜饼男人。”老师和学生迅速来到自助餐厅,但没有找到姜饼男人。他们向厨师打听,厨师都说没见过。最后,他们在烤箱里发现另一张姜饼男人留下的纸条:我已经去

5、浴室旁边的门卫储藏室了,再见! 全班又去门卫室找,还向门卫打听姜饼男人。门卫告诉他们来迟了,姜饼男人已经去卫生室了!于是他们来到卫生室问护士,从护士处他们获悉又迟了一步,姜饼男人已经去辅导主任办公室了。然后他们又去了辅导主任办公室和校长室。最终,校长告诉他们,姜饼男人已经回到他们的教室。当孩子们回到教室时,每个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找到了一块饼干姜饼男人饼干。 学生津津有味地吃着饼干,贝特勒克老师把故事姜饼男人又朗读了一遍。 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不依不饶,一定要贝特勒克老师再为他们朗读一个故事,但是老师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孩子们生气地嘀咕着:就算你能认字了,有什么了不起!总有一天,有那么一天我也能认

6、字、读书 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朗读和写作故事! 2.强调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一种交际工具,它同时积淀了整个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 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语文能力和人文品格是基本要素 七个要素: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

7、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语文能力、人文品格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2.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3.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4.加强语文的言语实践1.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1)与政治联姻(2)工具论的提出(3)人文性的倡导(4)工具与人文的统一(1)与政治联姻“毛主席万岁!”(1951年新中国第一版小学教材)“你办事,我放心!”(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小语教材。画面是毛主席和华主席坐在一起。)“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全国人民沉静在悲痛之中。为了纪念毛主席,小学课文中出现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文章。)“我爱北京天安门”(上世纪70年代) 1946

8、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

9、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

10、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

11、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2)工具论的提出 2004年中学语文教学登载了上海赵志伟老师的一篇文章,其中说,“在平时训练时,教师过于迷信标准答案,以至于到了胶柱鼓瑟不知权变的地步。例如小石潭记有伐竹取道,伐的标准答案是砍伐,学生写了砍,便算错;往来无白丁,白丁这里标准答案为平民,学生答无文化的

12、老百姓也算错。这种现象绝不是个别的,学生在做题目时必须一字不易地照搬课文注释或标准答案“发表这段话的时间已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四年了,这个时候距发表女儿的作业的1997年已经7年了。然而问题依旧,只不过, “同心协力”、“惟妙惟肖”变成了“伐竹取道”、“往来无白丁”了,问题实质完全一样。(3)人文性的倡导陈钟梁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于漪认为: 近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文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 怎样弘扬人文呢? 于老师认为:第一,既要注意语

13、文形式,又要注意语文内容,重视语文文化内涵的挖掘;第二, 要看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第三,赋予人文以时代精神,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第四,开放语文教育空间。 背影 教师提问:“ 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 “ 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文作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40 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

14、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 有人问:你说的是由衷的话吗?你真的认为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你真的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所谓的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 老师十分坦率,说:“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多真心话!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被认为不深刻、没有高度。另外我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 ”(4)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思维、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主要体现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就是要重

15、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但两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是“统一”的,如同刀和刃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4)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如何统一?语文研究专家王荣生: 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割裂的两级概念,在教学研究中不宜实体化。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粘附着特点的价值观” 。2.关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自然学科:科学性、客观性、确定性 人文学科:情感性、形象性、主观性、不确定性人教版四(上)小青石(1)

16、小青石与小黑石在山里,它感慨:“这里太安静了!”“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过厌了!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的事情。我倘若能够象蝴蝶或蚂蚱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 小黑石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不要胡说吧,我们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 “虽说天生就稳定不动,也未必见得好。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他们都到都市里去了,有的成为发簪,有的成为纽扣。他们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色彩,倘若能到都市里去,说不定也会成为发簪,纽扣。” 岸滩上来了一群工人,他们用很大的铁铲铲起石块,投到小车里;然后推着小车上岸,把石块装到大车,运到都市里去。

17、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一些将我铲起来吧!” 小青石和许多同伴被投到宽阔的道路旁边。又有一把大铲将它们铲起来,混合着沙、水泥和水,翻来覆去地搅拌。 小青石被搅得头昏脑涨,浑身湿漉漉的。它生气地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尽把我们搅来搅去干什么,这样乱来,太没分寸了!难道我们不是到珠宝铺子里去的吗?” 大铁铲搅拌得更带劲了。小青石裹在沙和水泥里,透不出一丝气。最后,它和同伴被铺在道路上,被压得平平的,被盖上了一张席子。 小青石疲乏得很,只得闷声不响。忽然间,非常奇妙,它的身旁硬了起来。它原来是坚

18、硬的石块,这时似乎更坚硬了许多倍。那种坚硬和以前很不相同的。 “奇怪!我成了什么东西?”小青石想,它开始看自己的模样。啊,它已经成为混泥土的一部分了!“什么,这是我吗?”它好像失去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 一年又一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万人踩过这块小青石。有时是布鞋从它上面跳过,有时是草鞋从它上面跑过,有时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是赤脚从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自己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它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不是谁的私有物,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

19、是最有意义的生活。”3.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1)汉语没有性、数、格的区别(2)汉语词汇极为丰富(3)汉语言组合表达更为灵活(4)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5)汉语言的音乐美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1)汉语没有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我开门出去 我出去开门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父亲的母亲 父亲和母亲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2)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果断 武断 滔滔不绝,伶牙俐齿 夸夸其谈,巧舌如簧表示一般地看的:见、瞧、视、睹 表示已看到的:看见、见到、看到 表示向远处看的:眺望、了望、遥望,极目远眺 表示向上看的:仰望、仰视 表示向下看的:俯视、鸟瞰、俯瞰 表示向周围看

20、的:张望、环视、巡视,环顾 表示看全身的:打量 表示偷看的:窥、窥视、窥测、窥探 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 表示集中精力看的:盯、注视、凝视、凝望、端详、目不转睛 表示斜着眼看的:瞟、斜视 表示愤怒地看的:瞪、怒视、怒目 表示略微看的:瞄、一瞥、浏览、走马观花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 表示恭敬地看的:瞻仰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检阅、视察 表示到处看的: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东张西望 表示盼望地看: 望穿秋水 表示回过头看:: 回首、回眸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 蔑视 表示照应地看: 看护 照看 表示不值得地看: 不屑一顾 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

21、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3)汉语言组合表达更为灵活 汉语语法有规律,但没有多少强制的规矩,词法句法大体靠意会。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重视整体感悟。 (4)音、形、义的结合体 坚持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去进行辨形析义; 形似字、同音词、多音多义字(词)等的比较分析; 根据造字特点(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教学汉字。田力田加力,组成男,田间出力好儿男;男字读音又通难,男

22、子汉就不怕难 。本 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形近字比较 材财 栏拦 抖蚪 猴喉 伴拌 祖租 膀榜 自主识字较普遍 比如 “腰”字解析为“要月亮”, “姿”字解析为“每次下课都会看到女生”, “雹”字解析为“ 雨中做包子就是雹”, “愿”字解析为“高原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学生的联想可能很好,但解析违背生活逻辑和汉字科学。本来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腰”从月(肉)要声,本义指人身体中部;“姿”从女次声,本义指女人的形态;“雹”从雨包声,本义指冰雹;“愿”从心原声,与心理活动有关。 如“照”字,拆分为“日、刀、口、灬”四构件,解析为“一个日本人拿一把刀,杀一口人滴四点血。” 上边日口

23、刀,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飘。 (5)汉语言的音乐美声调、平仄、音顿,抑扬顿挫,别有韵味。再别康桥囚歌我的自白书致橡树过零丁洋4.加强语文的言语实践 为什么要实践呢? 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约定俗成 。特别是汉语,语言形式中的不少现象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 好容易卖掉了 好不容易卖掉了 打扫卫生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上厕所 学习语言的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从理论上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办法就是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 吕叔湘: 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鲁迅: 孩

24、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了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欧阳修: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鲁迅: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叶圣陶: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举一反三,即一学期只学一册课本,以30篇文章作范例“举一”,教师将这一个例子讲“深”、讲细、讲透,通过繁琐解析,咀来嚼去,斟句酌字,目的就是让学生遵照这一例子然后可以“

25、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 试图通过360篇文章“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超过360篇的文章,这叫什么?这叫“杯水车薪、缘木求鱼”。完全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要理,也难怪乎数代人高中毕业后,母语仍不过关,也难怪吕叔湘先生要说“咄咄怪事”了。 韩军:要“举三反一”。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慢慢就会熟能生巧。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叶圣陶:教材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着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案例: 镜头1:一次某某老师上公开课,课堂上,教师说:刚才同学们学得真乖真投入,现在我请同学把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给我画出来!”课结束后,该老师

26、觉得效果不是特别好,听课老师问其自己的感受,答曰:“学生配合不好!” 镜头2:一位学生发表见解,还没说完就被另一学生打断。而第二位学生才说到一半,就被第三位学生岔开。被打断者都不服气,要么拔高声音硬是说下去,要么手捂耳朵表示抗议,谁也不听谁的。有一位学生的观点非常精彩,但同伴都表示出不屑,没人肯定,没人赞扬。到组间交流时,学生代表小组交流的依然是自己的观点,没有集体智慧结晶的展示,也没有最有个体智慧的凸显。 镜头3:三位老师教画苹果:中国教师,先画好苹果让全班学生模仿,讲线条、用光如何处理。日本教师,拿出苹果实物,让学生自己画。美国教师,搬进一箱苹果,每人一个,让学生摸、闻、吃,然后画。短时期

27、来看,中国孩子画得像,美国孩子画得不像。但中国只能产生画匠,而不是画家,艺术大师。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关键:培养自觉性、方法、习惯、兴趣、求知欲。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关键: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互相配合与支持、效率评估。探究学习: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关键(特征):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一: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情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2.读

28、完课文后,教师用自制的教具演示两次赛马的经过,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准备发言。3.看完演示后,学生交流思考题。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学设计二: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情况是怎样的?2.读完后,每个同学试着用自己准备好的纸马摆一摆。摆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3.推选一名同学边演示边讲述两次赛马的经过,另推选一名同学根据演示与讲述进行板书。4.议一议,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同?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对课文重点人物进行评价。案例二:一、提出问题老师艾瑞卡里夫(以下简称艾):作为一个阅读者,我意识到在阅读中试着提出问题,并找寻答案是非常重要的。板书:保

29、障基金 信托基金艾:我阅读时经常遇到这两个术语。我知道它们和财政及股市有关。但从来就不知道它们确切的意思。我想要把这两个词弄清楚。就需要搜集更多相关的信息。我采用的策略是:1. 阅读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但从中仅仅略知一二。2准备去读纽约时报的商业专栏,以往我读报时总是跳过那个专栏的。3向那些从事该行业的朋友询问一些基本常识。4问我的兄弟,让他指点一下我可以阅读哪些杂志。作为阅读者和思考者,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可是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疑问被我们忽略了。今天我们要抓住一些疑问,深入地思考一下,该怎么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二、个人或同伴合作提出问题1同伴讨论:回想过去一周甚至一月的生活,写下你们有过并且想

30、更深人地去了解的问题。然后选出一个,和你们的同伴计划一下,通过什么策略,比如阅读些什么书籍或刊物,可以帮助你们获知最终的答案。(讨论5分钟)2全班合作交流。艾:想出方案来解决一直困扰你们的问题,一定很有意思吧!全班交流。(以此结束了积极参与的阶段)三、布置作业艾:你们能否再思考一下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即它让你通过阅读来探究问题并搜集你们需要的资料?请大家找一个这样的问题,然后通过阅读去探究,搜集需要的资料。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现行语文课程在体系上的弊端: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 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

31、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 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一个区域的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广阔的学习空间。应该建立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从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从结构方面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课程。 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