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_第1页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_第2页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_第3页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_第4页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主张全人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方法,找到了一条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种取向为导向构建了主干课程+活动课程+延伸课程相结合的立体多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框架,课程体系构建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课程。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一、引言(-)硏究的问题及背景1、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素

2、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神,也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阶段可搞可不搞的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内容,固定的时间和相应的研究检测手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的轨道。本课题研究和实施能够增强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又可促使学生自觉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心理保健。2、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

3、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是实施心育的最直接的途径。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却令人担忧。据权威机构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高中阶段具有明显心理障碍学生的比例高达19%o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杀事故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统应试型教育的结果,片面教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平衡的发展,从而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

4、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学生心理素质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真正实现为每个学生积蓄成才的力量的办学理念和宗旨,特提出了本课题。(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过程看,高中生其心理发展程度远不适应其生理的冲击,使高中生心理产生压力、困惑、个别严重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高中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设计专门的

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培养和行为训练,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在高中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认识自己,学会适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也是推动我校乃至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三)关键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课程评价不同于传统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以传授某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

6、科学的系统知识为己任,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品质”,而是要实际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于学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

7、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

8、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综合以上学者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观点和看法,我们课题组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因此,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提出以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心理健康课程。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的主要思路和研究特点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充分认识和把握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整体教

9、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育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间的密切关系,坚持在实践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其它各育中去。积极探索并努力构建新形势下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和策略。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探寻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具有普通高中特点的心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开创末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研兖主线主要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种取向:学科、经验、问题。提出了”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强调”问题”旨在提高针对性,强调经验旨在提高活动性,强调学科”旨在提高系统性。强调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淡化理论

10、学习,强调心理实践应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课程,做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独立课程与融合课程相结合;注重三个环节:首先,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其次,加强互动性,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再次,实施实践教学,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在具体的课程构建上以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为主线,打造了多样化的班级心理课模式,同时还定期举行大型的分别针对家长和学生的知识性心理健康讲座。最终构成了系统的主干课程+活动课程+延伸课程相结合的立体多方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班级心理课模式包括:以学科取向为主的普通的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以经验取向为主的与体育课相结合的心

11、理拓展活动课、以问题取向为主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会课等。而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的大型心理健康讲座则主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家长及学生某一时期迫切需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及广泛性的心理矛盾突出问题普及相关的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和家庭教育心理调整策略。通过这样两种主要的课程实施途径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个人心理成长与发展的目(二)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和课程理论。并到己有初步研究成果的兄弟学校去观摩、借鉴,把他们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应用到本研究,同时也可作些对比研究。2、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多层面、多角度地展

12、开广泛调查。可以釆用问卷、个案分析、座谈等多种调查手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并对调查结果汇总整理、分类归纳。3、观察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仔细观察学生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分析心理因素与其它诸因素之间的联系。4、讨论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及时展开讨论或辩论,尤其是要邀请有关课程专家、心理教育专家参与讨论,听取多方面的指导意见。5、实践研究法:不断将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论证并及时反馈、纠正偏误,保证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三)研究的

13、基本过程(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选定课题,初步把握课题的基本内涵、研究价值,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的基本设计工作:召集部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从中选择部分老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落实好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分析当前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评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际和现有资源,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制订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2)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第一阶段:实施研究(2012年1月-2012年7月)建立学校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4、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机制。通过阅读心理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和网上资料等方式收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根据学生实际,做好筛选整理工作,优化编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报心语心愿”。继续装备心理咨询室,培训心理咨询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培训工作。第二阶段:中期报告(2012年9月-2013年1月)编写教师有关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初步整理班级心理健康课教案集,团体心理辅导教案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设计集。形成阶段总结,整理评价资料,形成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写出本课题的中期报告。第三阶段:继续研究(2013年2月-2015年1月)编写适用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学科课程的校本教材。

15、做好实验班的研究和后测工作,写出研究报告。整理心理咨询室工作台帐,积累个案材料和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月至今)课题研究进行到本阶段,己经接近尾声,对几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总结、评估,并召开研讨会,形成文字资料。三、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我校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的主干课程+活动课程+延伸课程的三维课程设置模式。其中,主干课程也就是普通的纳入课程表的心理健康课,它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主要的课程,它要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基本技能,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活

16、动课程主要是指心理游戏、团体咨询活动与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性课程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延伸课程是主干课程的必要补充,是为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需要或对相关心理学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主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体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作为选修课进行学习。(一)构建循序渐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健康的大多数”身上,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背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高中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和主动求助,从而较快摆脱心

17、理问题的困扰,激发出蕴藏在学生内心成长和创造的力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心理问题有科学的了解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主要是针对不同学段性进行班级心理辅导。如刚入学的高中生需要对其进行适应性心理辅导,高二的学生的人格教育,高三学生的人生辅导等等。抓住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生长点,设计相应的课程,从适应辅导、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涯规划等方面促进学生发展。各年级目标设置如下:高一: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熟练掌握学习技能,提高记忆、阅读等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完善学习;增强集体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自我调适与自我改变的技能。高二: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创造性;学会正

18、确归因,增强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培养丰富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高三: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关心国家命运并且有时代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选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人生目标,能娴熟地运用所学技巧自我调节考前情绪,成功完成中学阶段的最后冲刺,能够做出升学或择业的最佳选择。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主干课程设计,学生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矛盾得到一定成度的化解,也满足了学生在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很好的达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也为矫正性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构建以体验促发展的活动课程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高中以体验和调适

19、为主”。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成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以活动”为突破口,强调活动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我校开展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两项活动课程。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活动课上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体验更深刻,学生在心理拓展活动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改善沟通方式、增进人际和谐,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健康发展性目标的生成。1、先行后知体验式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即生活”。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杜威呼吁把学生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提出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种自我教育与体验的场所。心理拓展训练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

20、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对于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释放精神压力极为有效。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与体育课相结合的心理素质拓展课,利用体育课,通过与体育老师的合作在操场这个更广阔的空间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体验式学习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为:活动(体验)一发表(回顾)一反思一联系实际和应用。整个活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取得切身的感受,然后通过自己的回顾总结及其他同伴的发言、老师的引导,来检视自己的行为、引发思考、促进改变。如在

21、信任背摔”项目中,当一名同学从台子上后倒摔下时,同伴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心就成为完成项目的坚实基础。对下面接的同学而言,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精力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对台上后倒的同学而言,由于看不到背后的情况而产生我摔下去会不会受伤?的焦虑,此时能否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向后倒下去,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学生体验活动,不讲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目前,我校已经开展过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主题主要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翻叶子、齐眉棍、人椅、孤岛求渡、坐地起身、数字传递、巧解绳结、快速传球等)培养沟通及社交能

22、力的(大树与松鼠、人方阵、信息传递、盲人走路、猜猜我是谁)培养信任感及责任心的(信任背摔、盲人看世界、盲人摸号、信任百步行等)2、情境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我们所要做的仅仅只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他去成长。情境体验式团体辅导模式的主旨就在于:创设一个独特的情境,让参与者充分地去体验,去交流,去成长,从而在情境中体验真实、发现自我、成长心灵。情境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包括创设情境,自主体验,体验内化和反馈提升四个阶段。我校情境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主要是针对以下情况:一是用于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比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更不会向别人倾诉自己

23、的烦恼。对这类学生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安全、温暖的互动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二是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较普遍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能够因为有着同一类问题而更有效地互动,相互倾诉、相互认同、相互理解。三是提高某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性团体。如对自己缺乏信息、自我监管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学生直接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经过自我体验后再获得知识和经验,比只是空泛讲授更为直观,印象更为深刻,使其更容易在生活情境中应用,教育效果也更加有效,使学生获得心灵的真正成长。(三)构建以兴趣和发展为导向的延伸课程1、以兴趣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我校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寻找生命的地图和花

24、季,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均己出版,并纳入校本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其中花季,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作为高一的选修课;寻找生命的地图则作为高二的选修课。实践证明在整个高中的校本选修课程中,这两门的选修率极高,每次课都是座无虚席,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高,体验深刻。2、在班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构建了以专职心理老师为主力,兼职心理老师辅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专职心理老师拿出专门的时间对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提高兼职心理老师的专业素质。专职心理老师帮助班主任设计符合自己班级特点的心理班会课,将心理健康渗透到班会中,进

25、一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长。3、作为补充的插入式专题课程专题课程关注的是学生普遍存在或某一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问题、升学问题、价值观认同问题、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等。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学生管理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达到心理自助和自主,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促进心理的发展和成熟。(1)我校还定期邀请专家和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举办大型心理讲座。如:开学初的高一适应性心理辅导讲座,考试前期的减压心理辅导讲座等等,通过这样一些专题心理讲座,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录制心理微课,将学生比较关注的心理成长主题录制成心理微课的形式,

26、发放给学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微课自学。通过微课的形式扩展心理健康课的实施途径,也为学生提供了兴趣选择的余地。每月制作一期心语心愿心理健康报,主题与主体课程体系相一致,作为课堂课程的有效补充。报纸注重趣味性与实际应用性,达到深化学生心理体验,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应用于生活的目的。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成立班级心理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激发学生自我心理调整的潜能。现在,学生己不是被动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主动创设培养健康心理的环境。(四)创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模式除了在校内设置相应的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27、康教育以外,我校还积极构建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在学校时和学校是一个系统,学校的心理环境很重要。当孩子回到家,同样需要一个舒适的心理环境,因此家长心理状态和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校每月印发一次亲子如是家庭教育报,为家长提供育子的心理良方,建立与家长心理沟通的桥梁;素质教育开放周针对不同年级家长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如:守望孩子的未来、维护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等;同时,我校的心理咨询室也面向家长,家长在孩子方面存在疑虑困惑时可以向我们的心理老师求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也最大程度上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支持,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

28、育在面向家庭的同时还面向社会,我校多名心理老师参加”心飞扬,伴成长”即墨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心理志愿者活动,向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四、课题成效与影响优质的教育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一种精神的训练,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是启迪心智。通过努力,我们积累了经验,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一)道德认知水平提高,责任感、爱心成为成长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催化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自发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社团活动的历练,学生在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斐然;在即墨一中学生义工制度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爱心义工林、义卖等活动,丰富了成长体验,也催生出学生强烈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