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安规》内容变更解读_第1页
2013版《安规》内容变更解读_第2页
2013版《安规》内容变更解读_第3页
2013版《安规》内容变更解读_第4页
2013版《安规》内容变更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运行科2015年2月2013 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更内容解读解 读 提 纲1变电部分2线路部分 配电部分 变电部分新旧版安规变动概况 1.1变电部分变更条例说明 1.2变电部分新增条例说明 1.32.1线路部分变更条例说明2.2线路部分新增条例说明2.33.133.2线路部分新旧版安规变动概况 配电部分安规概况 配电部分相关条例说明 1.1 变电部分新旧版安规变动概况 安规(变电部分)内容变更共计19条,其中“总则”更改2条,“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改4条,“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更改3条,“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更改1条,“带电作业”更改1条,“高处作业”更改1条,附录表格更改7条。新增

2、条例8条,其中“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加4条,“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增加4条。 1 变电部分1 变电部分2009版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 条例号条例内容 备注12.2.3 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得到设备运维管理单位(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并至少两人一组,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5.2.3 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禁止巡视灾害现场。灾害发生后,如需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得到设备运维管理单位批准,并至少两人一组,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高压设备

3、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正发生灾害时,禁止巡视 22.3.6.5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至少应有两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5.3.6.6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各相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至少应有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

4、位。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两个非同样原理1.2 变电部分变更条例说明 a)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对其中13条变更条例和9条新增条例进行解析,具体情况如下:1 变电部分33.2.6.3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三者不得互相兼任。 6.3.7.3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若工作票签发人兼任工作许可人或工作负责人, 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并履行相应的安全责任。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43.4.3 工作负责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有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参加工作。6.5.3

5、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保护安全的组织措施56.14.3.7 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标准:静荷重试验:2.5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5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动荷重试验:1.5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操作3 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9.13.3.7 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静荷重试验:1.2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1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动荷重试验:1.0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操作3 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带电作业工具的试验615.1.16 在6 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18.

6、1.16在5 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续表1 变电部分2009版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 条例号条例内容 备注1附录B工作人员变动情况附录B11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11)2附录C工作人员变动情况附录C14作业人员变动情况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14)3附录I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分闸”、“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指示牌字样为“黑字”。附录I“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分闸”、“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将“黑字”改为“红底白字”。标示牌式样4

7、附录J 序号7中绝缘隔板试验项目为:表面工频耐压试验和工频耐压试验。 附录J序号7中绝缘隔板试验项目为:表面工频耐压试验。 5附录L 序号6中防坠器静荷试验项目要求为:施加7500N静负荷,持续时间5min。 附录L 序号6中防坠器静荷试验项目要求为将15kN 荷载加载到导轨上,保持5min。 标准来自于GBT 60962009安全带测试方法冲击4.7.3.2和4.10.3.3 条6附录L 序号6中防坠器冲击试验项目要求为:安全带与悬挂物处于同一水位置,自由落体荷载980N,锁止距离应不超过0.2m。附录L将1001kg 荷载用1m 长绳索连接在自锁器上,从与自锁器水平位置释放,测试冲击力峰值

8、在60.3kN 之间为合格。 b)附录中包括工作票变更和设备试验相关参数变动1 变电部分5附录L 缓冲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周期为:2年抽检;要求为:悬挂980N荷载自由落体冲击行程4m,挂点冲击力应不超过8825N。 附录L 缓冲器试验项目为:静荷试验;周期为:1年,要求为:1、悬垂状态下末端挂5kg 重物,测量缓冲器端点长度。2、两端受力点之间加载2kN 保持2min,卸载5 min 后检查缓冲器是否打开,并在悬垂状态下末端挂5kg 重物,测量缓冲器端点长度。计算两次测量结果差,即初始变形,精确至1mm。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6附录L 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使用期检查。试验要求为:将速查自控

9、器上端悬挂在作业点上方,将自控器内绳索和安全带上半圆环连接,可任意将绳索拉出,在一定位置作业。工作完毕后,人向上移动,绳索自行收回自控器内,坠落时自控器受速度影响制动控制。 附录L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静荷试验,周期为:1年。试验要求为:将15kN 力加载到速差自控器上,保持5min。标准来自于GBT60962009安全带测试方法4.7.3. 3和4.10.3.4 条 7附录L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要求为:拉出绳长0.8m,安全带与悬挂物处同一水平位置,自由落体荷载980N模拟人,要求模拟人坠落下滑距离不超过1.2m。 附录L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要求为:将100kg1kg

10、荷载用1m 长绳索连接在速差自控器上,从与速差自控器水平位置释放,测试冲击力峰值在6kN0.3kN 之间为合格。 续表1 变电部分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备注15.3.3.2 若有可靠的确认和自动记录手段, 调控人员可实行单人操作。 倒闸操作的分类 25.3.6.4 远方操作一次设备前, 宜对现场发出提示信号, 提醒现场人员远离操作设备。 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 35.3.6.7 继电保护远方操作时, 至少应有两个指示发生对应变化, 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 45.3.7. c 程序操作。(按事先依据操作任务编写的操作程序,将设备

11、从初始状态转变到预定的终止状态,这些状态可以是设备从运行状态转变到热备用、冷备用状态,甚至到检修状态等)不用操作票 56.1.a 现场勘察制度。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66.2 现场勘察制度:变电检修(施工) 作业,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 检修(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 并填写现场勘察记录。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76.3.6 运维人员实施不需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项目时, 可不使用工作票, 但应以书面形式记录相应的操作和工作等内容。各单位应明确发布所实施的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项目及所采取的书面记

12、录形式。 工作票制度 1.3 变电部分新增条例说明 1 变电部分条文解释: 1)条文中用“应”的条款,表示强制执行,用“宜”或“可”的条款为推荐使用。 2)本部分是对2009 版安规修遍而形成,实际执行时,应以本部分为准。其中发电厂的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水)电厂(动力部分)动火工作票制度。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部分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3)关于3.1-3.2 中高、低压的定义的说明。原先,国家法律层面上对高、低电压定义的,仅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

13、7次会1 变电部分 议通过 法释20013 号)。其第一条明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所规定的“高压”包括1千伏(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电;1千伏(kV)以下电压等级为非高压电。”所以,2009 版安规采用了此定义。 当前,GB 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对高、低电压定义如下: 低压: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高压: (1)通常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 (2)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4)本部分依据DL/T 9762005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8782004带电作业用1 变电部分 绝缘工具试验

14、导则及相关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将9.13.3.7“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标准”修改为“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内容如下: 静荷重试验:1.2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1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 动荷重试验:1.0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操作3 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 5)依据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将18.1.16 条中的“6 级及以上的大风”改为“5”级及以上的大风”。“6 级及以上的大风”是2009 版安规引自GB/T 36081993高处作业分级中的相关内容。1 变电部分 6)依据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将附

15、录I中禁止类标示牌的字样由“黑字”改为“红底白字”。禁止类标示牌字样为“黑字”的也可继续使用,但在采购新标示牌时,应考虑按新标准逐批更换。 7)本部分将“电缆双重名称”修改为“电缆名称”。2 线路部分 2.1 线路部分新旧版安规变动概况 安规(线路部分)内容变更26条,其中“总则”更改1条,“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更改3条,“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更改2条,“线路运行维护”更改2条,“线路施工”更改1条,“高处作业”更改1条,“起重和运输”更改1条,“带电作业”更改3条,“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检查和试验”更改1条,“一般安全措施”更改1条,附录更改10条。新增条例4条,其中“保证安全

16、的组织措施”增加1条,“线路实施”增加1条,“电缆施工的安全措施”增加1条,“一般安全措施”增加1条。 2 线路部分2.2 线路部分变更条例说明 a)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对其中17条变更条例和5条新增条例进行解析,具体情况如下:2009版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 条例号条例内容 备注14.1.1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对设备进行巡视,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巡视应至少两人一组,并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7.1.1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禁止巡视灾害现场。灾害发生后,如需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制定必要的

17、安全措施,得到设备运维管理单位批准,并至少两人一组,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正发生灾害时,禁止巡视。 24.2.3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至少应有两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7.2.3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至少应有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

18、同源的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2 线路部分36.3.8新增内容9.3.8使用固定式抱杆立、撤杆,抱杆基础应平整坚实,缆风绳应分布合理、受力均匀。 杆塔施工47.17在6 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0.17在5 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510.12.3.6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静荷重试验:2.5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5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动荷重试验:1.5倍额定

19、工作负荷下操作3 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13.11.3.6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静荷重试验:1.2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1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动荷重试验:1.0 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操作3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带电作业工具试验611.2.9.3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原来钢丝直径的40%及以上,或钢丝绳受过严重退火或局部电弧烧伤者。 14.2.9.3b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钢丝绳实际直径比其公称减少7%或者更多者,或钢丝绳受过严重退火或局部电弧烧伤者。 钢丝绳予以报废713.6.11.5新增内容16.6.11.5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

20、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30min,继续动火前,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动火的现场监督续表2 线路部分2009版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 条例号条例内容 备注1附件B6.4 增加内容附件B6.4表格内容增加接地线编号、挂设时间和拆除时间。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2附加B10 工作人员变动情况附加B10作业人员变动情况 3附加C14 工作人员变动情况附加C14 作业人员变动情况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4附加F5 停用重合闸线路(应写双重名称) 附加F5停用重合闸线路(应写线路名称) 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5附加J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分闸

21、”、“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指示牌字样为“黑字”。 附加J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分闸”、“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指示牌字样为“红底白字”。 标示牌式样6附加M8 缓冲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周期为:2年抽检。附加M8缓冲器试验项目为:静荷试验;周期为:1年。b)附录中包括工作票变更和设备试验相关参数变动2 线路部分7附加M8 缓冲器试验项目要求为:悬挂980N荷载自由落体冲击行程4m,挂点冲击力应不超过8825N。 附加M8 缓冲器试验要求为:1、悬垂状态下末端挂5kg 重物,测量缓冲器端点长度。2、两端受力点之间加载2kN 保持2min,卸载5 min

22、 后检查缓冲器是否打开,并在保持测量两端点之间长度, 悬垂状态下末端挂5kg重物,测量缓冲器端点长度。计算两次测量结果差,即初始变形,精确至1mm。 8附加M8 速差自控器试验为:使用期检查。试验要求为:将速查自控器上端悬挂在作业点上方,将自控器内绳索和安全带上半圆环连接,可任意将绳索拉出,在一定位置作业。工作完毕后,人向上移动,绳索自行收回自控器内,坠落时自控器受速度影响制动控制。 附加M8 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静荷试验,周期为:1年。试验要求为:将15kN 荷载加载到速差自控器上,保持5min。 9附加M8 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要求为:拉出绳长0.8m,安全带与悬挂物处同一水平

23、位置,自由落体荷载980N模拟人,要求模拟人坠落下滑距离不超过1.2m。 附加M8 速差自控器试验项目为:冲击试验要求为:将100kg1kg 荷载用1m 长绳索连接在上,从与速差自控器水平位置释放,测试冲击力峰值在6kN0.3kN 之间为合格。 续表2 线路部分2.3 线路部分新增条例说明 2013版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备注15.3.8.4一条线路分区段工作,若填用一张工作票,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可分段执行。工作票中应填写清楚使用的接地线编号、装拆时间、位置等随工作区段转移情况。 工作票制度29.2.8 雷电时,禁止线路杆塔上作业。杆塔上作业

24、315.2.1.5沟槽开挖深度达到1.5m 及以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层塌方。 电缆施工的安全措施 416.6.13 动火工作总结后,工作负责人、动火执行人的动火工作票应交给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人将其中的一部分交工区。 动火工作 2 线路部分条文解释: 1)条文中用“应”的条款,表示强制执行,用“宜”或“可”的条款为推荐使用。 2)本规程基于2009版安规修编形成,实际执行时,应以本规程为准。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部分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3)关于3.1-3.2中高、低压的定义的解释同上“配电部分”。 4)本部分删除了10.10“上述新建线路杆塔必须装设”。 (原文:

25、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准失去安全保护。钢管杆塔、30m以上钢塔和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防止作业人员上下杆塔和杆塔上水平移动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上述新建线路杆塔必须装设。)。2 线路部分 5)本规程将13.11.3.6“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标准”修改为“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预防性试验标准”。解释同上“配电部分”。 6)本规程将10.17条中的“6级及以上的大风”改为“5级及以上的大风”。解释同上“配电部分”。 7)本规程为解决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时,工作中需转移接地线的问题,对附录B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中的6.4应挂的接地线

26、栏增加了挂设时间和拆除时间。 8)依据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将附录J 中禁止类标示牌的字样由“黑字”改为“红底白字”。禁止类标示牌字样为“黑字”的也可继续使用,但在采购新标示牌时,应考虑按新标准逐批更换。3 配电部分 3.1 配电部分安规(试行)概况 2014版配电部分安规内容包括17大项条款和16条附录;与2013版线路部分安规相比较,新增加低压电气工作、二次系统工作、高压试验与测量工作和分布式电源相关工作等条款;新增加附录B(配电第一种工作票)、附录C(配电第二种工作票)、附录D(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附录E(低压工作票)、附录F(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和附录G(配电工

27、作任务单)。3 配电部分3.2 配电部分相关条例说明 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对其中12个方面56条条例进行解析,具体内容如下: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一、总则11.4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下者,21.6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所管辖的运用中的配电线路、设备和用户配电设备及相关场所。变电站、发电厂内的配电设备执行 Q/GDW 1799.1-201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部分配电线路系指2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等。配电设备系指2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的配电站、开闭所(开关站

28、,以下简称开闭所)、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柱上开关(包括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电缆分支箱、低压配电箱、电表计量箱、充电桩等。运用中的配电线路和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配电线路和设备。3 配电部分3.2 配电部分相关条例说明 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对其中47条条例进行解析,具体内容如下:序号条例号条例内容二、配电作业基本条件32.2.2 在绝缘导线所有电源侧及适当位置(如支撑点、耐张杆处等)、柱上变压器高压引线处,应装设验电接地环或其他验电、接地装置。 42.3.10电缆孔洞,应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 52.3.11凡装有攀登装置的杆、塔,攀登装置

29、上应设置“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装设在地面的配电变压器应设有安全围栏,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等标示牌。 3 配电部分三、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63.2.4现场勘察后,现场勘察记录应交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各方,作为填写、签发工作票等的依据。 73.6.2 工作间断,若工作班离开工作地点,应采取措施或派人看守,不让人、畜接近挖好的基坑或未竖立稳固的杆塔以及负载的起重和牵引机械装置等。 83.6.5 一条配电线路分区域工作,如填用一张工作票,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在线路检修状态下,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可分段执行。工作票上应填写使用的接地线编号、装拆时间、位置等随工作区段

30、转移情况。 93.7.3 多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后,方可与工作许可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续表3 配电部分四、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104.2.2 检修线路、设备停电,应把工作地段内所有可能来电的电源全部断开(任何运行中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设备) 114.2.4 对难以做到与电源完全断开的检修线路、设备,可拆除其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连接。禁止在只经断路器(开关)断开电源且未接地的高压配电线路或设备上工作。 124.2.5 两台及以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共用一个接地引下线时,其中任一台配电变压器停电检修,其他配电变压器也应停电。 134.3.5 检修联络用的断路

31、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应在两侧验电。 144.4.2 在验明检修的低压配电线路、设备确已无电压后,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之一防止反送电。1)所有相线和零线接地并短路。2)绝缘遮蔽。3)在断开点加锁、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154.4.4 装设、拆除接地线应有人监护。 164.4.11 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接地,串联电容器及整组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充分放电。 174.4.16 低压配电设备、低压电缆、集束导线停电检修,无法装设接地线时,应采取绝缘遮蔽或其他可靠隔离措施。 续表3 配电部分五、运行维护185.

32、1.2 电缆隧道、偏僻山区、夜间、事故或恶劣天气等巡视工作,应至少两人一组进行。 195.1.4 大风天气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进行,以免触及断落的导线。事故巡视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保持安全距离。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 巡线时禁止泅渡。205.2.6.11 装卸高压熔断器,应戴护目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操作杆或绝缘夹钳。 215.2.7.2 远方遥控操作断路器(开关)前,宜对现场发出提示信号,提醒现场人员远离操作设备。 225.2.7.3 远方遥控操作继电保护软压板,至少应有两个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方可确认该压板已操作到位。 235.3.4 为

33、防止树木(树枝)倒落在线路上,应使用绝缘绳索将其拉向与线路相反的方向,绳索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以免拉绳的人员被倒落的树木砸伤。 续表3 配电部分六、架空配电线路工作246.3.3 立撤杆塔时,禁止基坑内有人。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在杆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 256.4.9 禁止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做法松线。 266.6.3 若停电检修的线路与另一回带电线路交叉或接近,并导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线路接触或接近至表5-1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内,侧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接地。若交叉或领近的线路无法停电时,应遵守本规程6.6.46.6.7条的规定。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路的措施

34、。 七、配电设备工作277.1.2 柱上变压器工作,应先断开低压侧的空气开关、刀开关,再断开变压器台架的高压线路的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高低压侧验电、接地后,方可工作。若变压器的低压侧无法装设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遮蔽措施。 续表3 配电部分八、低压电气工作288.1.1 低压电气带电工作应戴手套、护目镜,并保持对地绝缘。 298.1.3 低压电气工作前,应用低压验电器或测电笔检验检修设备、金属外壳和相邻带电部分。 308.1.5 低压电气工作时,拆开的引线、断开的线头应采取绝缘包裹等遮蔽措施。 318.1.6 低压电气带电工作,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 328.1.1

35、0 不填用工作票的低压电气工作可单人进行。 338.2.7 当发现配电箱、电表箱箱体带电时,应断开上一级电源,查明带电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九、二次系统工作3410.2.1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一点且仅有一点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工作中,禁止将回路的永久性接地点断开。 3510.3.3 作业人员在接触运用中的二次设备箱体前,应用低压验电器或测电笔确认其确无电压。 续表3 配电部分续表十、高压试验与测量工作3611.1.5 雷电时,禁止测量绝缘电阻及高压侧核相。 3711.2.3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并采用专用的高压试验线,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 3811.3.3.1 核相工作应填用配电第二种工作票或操作票。 3911.3.5 测量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若线路和设备带电,解开或恢复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线时,应戴绝缘手套。禁止直接接触与地断开的接地线。系统有接地故障时,不得测量接地电阻。 十一、电力电缆工作4012.2.1.1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图纸,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