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题4 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新高考)专题4 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新高考)专题4 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新高考)专题4 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新高考)专题4 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新高考)专题4文化(含文学)常识 创新学案天津市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 文化(含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涵盖面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窥见社会的生活、风俗、文化等现象与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融通古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应有的文化视野。这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必备知识夯基必备一古代作家作品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因是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

2、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中的卫风氓小雅鹤鸣秦风无衣邶风静女皆为名篇。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其中有烛之武退秦师等名篇。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4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

3、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其中有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名篇。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名篇。6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为“四书”之一。其中有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等名

4、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施行仁政。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逍遥游较为著名。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

5、夫。屈原的离骚最具代表性。9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其中的劝学为名篇。10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十卷。其中的过秦论为名篇。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这部书在体例上分为本纪(帝王的传记,12篇)、世家(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30篇)、列传(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物传记,70篇),以8书记制度沿革,立10表以通史事的脉络,计130篇。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

6、价。其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为名篇。史记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报任安书实为感人,又催人奋进。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其中的迢迢牵牛星为名篇。13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诗作短歌行为名篇。14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身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

7、慧下民”、建国立业的大志。后受称帝的哥哥曹丕的嫉妒、陷害,忧愤而死。15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写有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16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诗作归园田居(其一)皆为名篇。17玉台新咏,南朝宋代徐陵编。其中的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名篇。18鲍照(约415466),字明远。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因与颜延之、谢灵运均于此时期活跃于文坛,故合称“元嘉三大家”。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

8、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19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作品谏太宗十思疏被选入教材。20王勃(649675),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作品结集王子安集,其中的滕王阁序是其代表作品。21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等,燕歌行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22王维(701761),字摩诘,外号诗佛,世称“王右丞”,祖籍今山西祁县。唐代山水田园

9、诗派的代表人物,画家,精通佛学、音乐。他的诗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为一体,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2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作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和明丽的意象。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将进酒等颇为出名。24杜甫(712770),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

10、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杜甫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多用古体,但他成就更高的是律诗。诗作有登高蜀相登岳阳楼等名篇。25.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师说祭十二郎文等。26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写了不少揭露黑暗现实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诗作琵琶行(并序)放言(其四)被选入

11、教材。27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朝散文家,著有柳河东集。28元稹(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诗作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是其代表作品。29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诗作有李凭箜篌引等名篇。30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诗人,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现在湖北黄冈)、池州(现在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骈文阿房宫赋、诗作过华清宫等皆为名篇。3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诗作锦瑟安定城楼等皆为名篇。他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32李煜(937978),史称“南唐

12、后主”。词虞美人浪淘沙是其代表作品。33温庭筠(812870),字飞卿。晚唐词人,他是花间派的创始人。词菩萨蛮是其代表作品。34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有雨霖铃望海潮等名作。35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共十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章。36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游记游褒禅山记、词桂枝香金陵怀古、驳论文答司马谏议书皆为名篇。37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

13、学家、政治家。学识渊博,所著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一部科学宝典,同时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38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有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3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有散文石钟山记赤壁赋、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有美堂暴雨等名篇。40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为盛极一

14、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提倡写诗要“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还主张“独辟门户”“自成一家始逼真”。工书法,尤擅行草,是宋书法四家之一。登快阁被选入教材。41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文皆工,而以词著称,词多写男女情爱,风格委婉含蓄。代表作有满庭芳(山抹微云)、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等。鹊桥仙(纤云弄巧)被选入教材。42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词人。词苏幕遮是其代表作品。43李清照(10841155

1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著有漱玉词,其中的一剪梅声声慢为名作。44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中诗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为名作。45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4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著有稼轩长短句,其中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青玉案元夕等名篇。47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婉约派词人。词作有扬州慢等。48刘克庄(118

16、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49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50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中的选篇长亭送别也为名篇。51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水浒传。5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53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

17、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古文家。教材中的项脊轩志选自震川先生集。54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画家。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著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55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作家。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56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著有袁中郎全集。其中虎丘记为名篇。57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文

18、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他编选的“三言”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三言”各40篇,共120篇,约三分之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58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地理学家。所著徐霞客游记不仅是卓越的地理学著作,而且是优美的游记散文作品。其中游天台山日记是传诵名篇。59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的

19、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0张溥(16021641),字天如,明末文学家。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选自其文集七录斋集。6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其中有促织等名篇。62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清代戏曲作家,著有戏剧长生殿。6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为桃花扇,其中哀江南为名篇。64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代表篇目。65姚

20、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人,桐城派散文家。其中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66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其中的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著作作(编)者时代体例A史记司马迁西汉编年体B战国策刘向西汉国别体C汉书班超东汉断代史D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纪传体答案B解析A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C.汉书的是东汉末年的班固。D.资治通鉴的体例是编年体。必备二现代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的我国现代

21、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朝花夕拾)。杂文:呐喊自序论雷峰塔的倒掉(坟)、记念刘和珍君(华盖集续编)、“友邦惊诧”论(二心集)、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小说:狂人日记(呐喊)、孔乙己(呐喊)、药(呐喊)、故乡(呐喊)、阿Q正传(呐喊)、社戏(呐喊)、祝福(彷徨)。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我国新诗的奠基人。女神是其第一部新诗集,其中凤凰涅槃是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著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等。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

22、家、教育家。作品有夜多收了三五斗苏州园林景泰蓝的制作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另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郁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等。田汉湖南长沙人。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和戏剧运动的改革者。作品有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品有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23、。作品有繁星春水。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余杭人。主要作品有包身工(报告文学)、上海屋檐下(剧本)等。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等。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历史剧王昭君

24、等。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有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著名作家。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作品有荷花淀等。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B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故都的秋的分别是戴望舒、徐志摩、艾青、郁达夫。C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处女作雷雨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D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大卫科波菲尔。答案D解析大卫科波菲尔

25、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必备三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人称姓名1直称姓名(或名)(1)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斋名、谥号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1)称字。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2)称号。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3)

26、称谥号。例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文正公。(4)称斋名。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3称官名、爵名(1)称官名。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2)称爵名。例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相称。4称籍贯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称郡望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6几项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7唐代还有种特殊称呼,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例

27、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8特殊称谓(1)职业人名。例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2)姓之人名。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二)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皇帝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例如:朕为始皇帝。史记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例如: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例如: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

28、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2)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例如: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3)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例如: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小人谦称,译为“我”。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

29、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例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例如: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韩非子功名不佞(nn)同“不才”。例如: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贱子谦称自己。例如: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4)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30、译为“我”。例如: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贱妾女子谦称。例如: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例如: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犬

31、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义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例如: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贫贱有小女。宋史2敬称(1)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例如: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32、。“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例如: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足下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执事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阁下尊称,译为“您”。例如:侧闻

33、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左右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任安书君尊称,译为“您”。例如: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3)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例如: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例如:至江上,欲涉,遇一丈人。吕氏春秋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f)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

34、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另,读f,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例如: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甫同“父(f)”,古代男子的美称。参见“父(f)”条。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例如: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经治

35、经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呼妻父为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先妣(b)对已故母亲的敬称。(4)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例如: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史记平原君列传卿尊称,译为“您”。例如: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子尊称,译为“您”。例如: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公尊称,译为“您”。例如: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这种称呼,无

36、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例如: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4贱称小子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竖子贱称,如同“小子”。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三)名、字、号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

37、许嫁举行笄(j)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

38、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

39、德执义曰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n)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

40、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五)年龄称谓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3齿龀龆龀(tio

41、 chn)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例如: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6笄(j)年指女子十五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对酒示行简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9而立之年三十岁。10不惑之年四十岁。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12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42、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13耆(q)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14古稀七十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15耆耋(di)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16耄(mo)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17期(q)颐一百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六)作品命名1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韩愈,因昌黎韩姓为郡内望族,世称韩昌黎。(3)孟襄阳集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4)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临川(

43、今江西抚州)人。(5)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6)小仓山房文集袁枚,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2以“书室名”命名(1)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2)饮冰室合集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名。(3)惜抱轩诗文集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名。(4)七录斋集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名。3以“谥号”命名(1)王文公文集王安石,谥文。(2)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谥文忠。(3)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4)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谥文正。4以“名号”命名(1)诚斋集杨万里,号诚斋。(2)庸庵全集薛福成,号庸庵。(3)随园诗话袁枚,号随园主人。(4)稼轩长短句辛弃疾,

44、号稼轩。(5)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号文山。(6)方望溪先生全集方苞,号望溪。(7)南雷文定全集黄宗羲,号梨州,又号南雷。(8)震川文集归有光,号震川。(9)洪北江全集洪亮吉,号北江。(10)樊川文集杜牧,号樊川。5以“字”命名(1)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2)魏叔子文钞魏禧,字叔子。(3)王子安集王勃,字子安。6以“官职”命名(1)王右丞集王维,官至尚书右丞。(2)杜工部集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3)高常侍集高适,官至散骑常侍。(4)宋学士文集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5)高太史大全集高启,官至翰林院国史编修。7以“年号”命名(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2)嘉祐

45、集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祐年间编辑。二、官职和科举(一)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46、。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47、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3中国古代官职(1)官职介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时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

48、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为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刘基为诚意伯,王阳明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例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

49、,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后逐渐成为虚衔。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50、,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

51、最尊贵者谓“上卿”。例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将军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例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代始设,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例如: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谭嗣同传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

52、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例如: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嗣同传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例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谭嗣同传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御史前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53、。”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例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

54、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例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五人墓碑记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如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长史秦时为丞相属

55、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

56、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尹战国时楚国

57、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例如: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

58、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例如: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红楼梦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范晔曾任宣城太守。例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

59、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抚军参见“巡抚”条。如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促织:“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

60、、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从事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例如: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例如: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登泰山记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例如: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孔雀东南飞(并序)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例如:令以责之里正。促织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例如: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2)官职变动词语集释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荐、举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