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夯实测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夯实测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夯实测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夯实测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夯实测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颓(tu)唐 下箸(zh) 簌(sh)簌 蹒(pn)跚B.游逛(gung) 踌(chu)躇 差(chi)使 婆娑(sh)C.主宰(zi) 宛(wn)然 倔(ju)强 秀颀(q)D.折(zh)服 潜(qin)伏 虬(qi)枝 恹(yn)恹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B.昆明的雨的作者汪曾祺是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C.白杨礼赞是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

2、、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D.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云南布依族每年农历三月三左右,都有制作花米饭的习俗。_。_。_。_。_。_。据说在布依族中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云南花米饭有五种颜色,即红、黑、黄、白、紫传统的原始布依族花米饭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多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产从野生植物原材料的采摘、晾晒、清洗、水煮再到放入糯米浸泡、蒸煮、出锅阴干、密封储存,一步步都是纯手工完成A.B.C.D.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3、)A.遮天蔽日、袅袅烟云、隐姓埋名都是并列短语。B.“这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是树。C.“只要你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白杨树的确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D.“这是睿智的微笑”,句中的“微笑”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B.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C.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D.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20分)母亲的

4、刺绣时光宫佳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

5、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

6、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

7、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注】女红(g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3分)人生阶段主要事件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稍微大一点结了婚后来去谋生2.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6分)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

8、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5分)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第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B.第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了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C.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E.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三、默写。(10分)(1)晏殊在浣溪

9、沙中以诗入词,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是:_,_。(4分)(2)欧阳修的采桑子中静中有动,动中显静的句子是:_,_。_,_。(4分)(3)朱敦儒的相见欢中,描写苍凉沉郁的景色,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_。(2分)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5分)草木恩典李丹崖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

10、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孩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

11、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

12、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_,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注】恩典:旧指帝王按定制给臣子的赏赐。后泛指恩惠。(1)把下面的诗句填人第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岁一枯荣B.城春草木深C.道狭草木长D.野火烧不尽(2)赏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3)第段中加粗的“轮回”一词具体指什么?请概括。(3分)(4)通读全文,你认为草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恩典”?(3分)(5)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恩典”,请再列举一例并说说为什么。(3分)五、(10分)如今,地铁里、公交车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在忙着刷微博,刷朋友圈,浏览网页数字阅读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

14、捧。数字阅读,也称电子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电脑、手机等载体阅读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走进数字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语言建构与运用)你们小组研究发现,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更多优点。请列举数字阅读的优点,不少于三点。(5分)(2)(思维发展与提升)小组讨论时,有同学认为,一些“低头族”的数字阅读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具体分析造成数字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不少于200字。(5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

15、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着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答案以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A项“簌”应读“s”;B项“娑”应读“su”;C项“倔”应读“ju”。2.答案:A解析: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3.答案:C4.答案:A解析:“袅袅烟云”是偏正短语。5.答案:C解析:A项“肥胖的”后面用顿号;

16、B项“两丈”之后用逗号;D项“滑”“嫩”“鲜”“香”之间用逗号。二、答案:1.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2.“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3.“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

17、境,也能找到快乐。4.AC解析:4.A.“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理解有误。第段引用罗隐的诗句,是为了说明它的前一句“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C.“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理解有误。由第段中作者“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可知,作者不是在刺绣,是在写文章。三、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2)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四、答案:(1)A(2)“常常”表明作者经常这样做,“与众不同”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草木香味非常独特。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清香

18、的偏爱之情,也为下文情感升华做铺垫。(3)“轮回”指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维生素。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吃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反过来,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4)草木是人类食材、药材的来源,滋养人们健康成长;草木的香味、色彩能愉悦我们的心智;草木所构建的大自然,让人们心思澄澈,回归本性,能给人们创作带来灵感。(5)【示例一】阳光,它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欣赏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示例二】雨水,它滋养万物生长,为一切生命提供基础养分。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横线后有一句“它们一直在照做”,强调时间之长远,选项所给诗句只有“一

19、岁一枯荣”是在强调时间年复一年,时间长远,所以选A项。(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常常”表示时常、经常。此处表明作者经常这样做。“与众不同”指人或事物比较特殊,与一般的不一样。此处指在作者心目中;草木香味非常独特。内容上,这两个词都表现了作者对草木清香的偏爱之情。结构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升华做了铺垫。(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段“轮回”一词的上文,即“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4)本题考查筛选

20、文章信息的能力。在文中找出与“草木带给我们的恩典”有关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点作答。如第段“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第段“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第段“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第四段“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等。(5)本题考查迁移拓展的能力。理解“恩典”的含义,联系实际写出自然界给人类以恩典的例子,并分析其缘由即可。五、答案:(1)首先,数字阅读基于联网信息载体,首次实现了数字化的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其次,数字阅读在阅读方式上也具有天

21、然优势,可充分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再次,数字阅读借助互联网信息渠道,可随时随地进行内容更新。(2)“低头族”的数字阅读,从方式上看,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一定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从阅读的内容上看,没有明确的主题,更没有明确的导向,是杂乱无章的阅读,看到什么就阅读什么,头脑都是一些“碎片”,这些都是一些浅层次的阅读。对人的思想影响和人格的培养益处不大。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有时还可能引发各种情感危机,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加强阅读方式的引导,多读一些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美好品格的书籍;阅读要有目的性和选择性,有意义的内容要深入阅读;还要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控能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的意识,多与人交流,来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六、答案:例文:突破自我,寻觅光明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我在亘古的绘画世界中行走,失意、误会接踵而至,如同一柄长枪,挑碎我的梦想,又似无边的黑暗,吞噬着我心中的光明。周末,我来到你的画室,静静地欣赏着你的小儿摘莲图,静静地走进你的画里。未曾想因为遇到了你和你的画,我学会了突破黑暗,寻觅光明。你跟我一样,也是一位绘画爱好者,你心中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