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制策略_第1页
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制策略_第2页
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制策略_第3页
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制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及防制策略来源:中国猪e网 作者:刘学乾 时间:2008-10-10 点击: 38 猪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 HYPERLINK /zhuchangjianshe/200807/17-38843.html o 养 HYPERLINK /yangzhujishu/zhudehuanjing/200808/26-42385.html o 猪场 t _blank 猪场最严重的问题,他们不仅仅引起猪只呼吸系统的侵害,生长缓慢,而且常导致猪只的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近几年临床出现的所谓“ HYPERLINK /yibingfangzhi/chuanran

2、bing/200807/04-37938.html o 高热病 t _blank 高热病”80%以上,其本质就是猪的呼吸道疾病。一,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猪呼吸道疾病是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应激及猪体免疫力低下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综合征侯群,即所谓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1,病原因素(1)病毒: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 HYPERLINK /renwu/zhuanjiajiaoshou/haominzhong/200809/19-44883.html o 猪瘟 t _blank 猪瘟病毒, HYPERLINK /html/yuanchuang/jish

3、u/200809/10-43923.html o 猪流感 t _blank 猪流感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和呼吸道冠状病毒等;(2)细菌:猪肺炎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3)寄生虫:弓形体,附红细胞体,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2,环境和应激因素 HYPERLINK /zhuchangjianshe/200807/18-38930.html o 猪舍 t _blank 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粉尘,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过高等),猪的配种,分娩,断奶,混群,转群,长途运输,猪舍温度变化过大, HYPERLINK /jishuzili

4、aoxiazai/ o 饲养 t _blank 饲养密度过大等。3, HYPERLINK /yangzhujishu/zhuqunguanli/ o 猪群 t _blank 猪群免疫力低下 已知有许多可产生免疫抑制的病原体,尤其是一些病毒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野毒,伪狂犬病毒等,还有未受到重视的霉菌毒素及营养等因素。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致病因子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鼻腔,气管里的纤毛和肺脏淋巴系统里具有吞噬作用的免疫细胞是呼吸系统的三道天然屏障,它们各自有一系列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各自特异的防御机能,但这三道防线又有不可分割和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保护和促进,一旦某一道防线受到破坏则往

5、往波及到其它防线,则致使病情加重。 鼻胛骨会过滤不干净的空气,湿润净化空气,是第一道屏障;气管里的纤毛系统是呼吸系统的第二屏障,正常的纤毛会自下往上有规律地摆动,这样可以把异物自下而上地排除体外,减少污染物感染机会;肺脏和淋巴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第三道屏障. 1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黏膜病原,是呼吸综合征发生的主导病原体,它可引起猪只咳嗽,此病在我国猪群的感染率最高,它麻痹和破坏呼吸道上皮黏膜纤毛系统,破坏天然屏障,为许多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门户,常致继发性混合感染,如继发 HYPERLINK /yibingfangzhi/zhubingjiexi/200808/15-41325.html

6、 o 猪蓝耳病 t _blank 猪蓝耳病,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等.2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体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相菌及A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它们对猪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有强烈的亲嗜性,可产生数种毒素,临床表现为:泪斑,打喷嚏,流鼻血,歪鼻。造成呼吸系统第一道防线的严重破坏,它还可定居下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发生化脓性支气管和肺炎。此病在我国猪群中普遍存在。 3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副猪嗜血杆菌等除可协同发病外,还帮助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呼吸道定居,引起黏膜破坏,发生支气管肺炎,并常成为蓝耳病,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继发病。此病在我国许多猪群中频频发生;现今不携带副猪嗜血杆菌的

7、猪可能只有实验 HYPERLINK /qy_zhongzhu.php?yid=5 o 种猪 t _blank 种猪场。 4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导致发生呼吸综合征的关键病原体,它可破坏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对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造成损伤,严重损伤第三道防线,并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而且可以使机体对其它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如可同时造成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及胸膜肺炎等病原体的感染;而这些病原体又在猪群中广泛存在。 5猪流感病毒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亲嗜性,可在呼吸道的黏膜中迅速大量复制繁殖,而肺脏又是它的主要靶器官,猪流感病毒常是呼吸综合征的原发致病病原,并常可混合感染或继发胸膜肺炎、

8、副嗜血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并可使猪支原体肺炎急性发生。 6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野毒感染等都是最常见造成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因子。猪瘟野毒可导致胸腺萎缩,它与猪伪狂犬病毒除直接致病作用严重危害繁殖 HYPERLINK /jishuziliaoxiazai/konghuaimuzhu/ o 母猪 t _blank 母猪、初生 HYPERLINK /zz.php o 仔猪 t _blank 仔猪和育成猪外,对当时及以后的免疫抑制影响均甚为严重。 7在外观正常猪的扁桃体和呼吸道某些器官中,常潜在有许多病原体,如支原体、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在猪群免疫力低下或发生应激时,这些细

9、菌常成为继发性或机会性病原,使病情加重。三,临床症状 在急性发病时可见有较多的体温升高和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但大多数病猪呼吸道症状不严重,只表现轻度气喘,少量咳嗽,打喷嚏,眼球发红,泪斑。个别部位皮肤出现紫红、紫黑色出血斑块。食欲下降,以至废绝,精神不振或怠倦以至昏睡,失重现象明显。有的病猪尚有一定食欲,甚至除略有咳嗽,打喷嚏,生长滞后外,并无明显症状的猪可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通过剖检可发现有极其严重的肺部病变和细支气管中被泡沫性粘液所充满;严重的剖检病变往往与不明显且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极不相称,这是常导致对呼吸综合征临床上的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以为既然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病,临床上怎么不表现体

10、温升高和明显的呼吸异常呢!其实这正是近几年呼吸综合征发病和临床表现的新特点,可以认为是其慢性型及隐性型。 四,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防制对策 应对猪呼吸道病,也无非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猪体抗病力,二是防止病原入场,三是防止疾病传播。1、综合防制措施(1)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发病率。全场坚持使用无刺激性和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如通消,每周喷雾消毒一次。(2)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接种。如猪瘟、猪伪狂犬,支原体,萎

11、缩性鼻炎,副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等病的免疫接种,疫苗接种期间, HYPERLINK /qy_zhongzhu.php?yid=7 o 饲料 t _blank 饲料中添加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提高猪群免疫力的药物免疫肽500克/吨。(3)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禁喂霉烂变质饲料,并且在饲料中添加质量较好的霉菌毒素处理剂霉吸净和促生长,改善体形,提高猪群抗病力的猪肥素,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4)孕猪产前14-7天饲料中加虫灭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以减少仔猪蛔虫性肺炎的发生,2,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1)母猪产前前后饲料中加药,切断病源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传播,防止母猪产前产后不食,产后热,产后三联症(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及仔猪黄白痢;使用药物:阿莫特或普健配合清瘟大败毒颗粒剂.使用方法:产前周到产后1周,连用2周:(2)仔猪断奶前后饲料中加药,切断病原在断奶仔猪间的水平传播,防止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和呼吸道综合症.使用药物:嗜血清或普健或呼吸清配合生命宝使用方法;断奶前周到断奶后1周,连用周。 (3)仔猪保育期饲料中加药,防止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和呼吸道综合症;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