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_第1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_第2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_第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_第4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2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1-29章全 PAGEREF _Toc296069522 h 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3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523 h 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4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24 h 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5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 PAGERE

2、F _Toc296069525 h 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6 第三节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 PAGEREF _Toc296069526 h 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7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96069527 h 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8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一般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28 h 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29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重点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29 h 9 H

3、YPERLINK l _Toc296069530 第三节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30 h 1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1 第四节注册会计师协会(一般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31 h 1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2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PAGEREF _Toc296069532 h 1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3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 PAGEREF _Toc296069533 h 1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4 第二

4、节国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可以不看) PAGEREF _Toc296069534 h 1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5 第三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熟悉) PAGEREF _Toc296069535 h 1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6 第四节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PAGEREF _Toc296069536 h 1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7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PAGEREF _Toc296069537 h 1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8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制定情况 P

5、AGEREF _Toc296069538 h 1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39 第二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PAGEREF _Toc296069539 h 20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0 第三节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PAGEREF _Toc296069540 h 3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1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PAGEREF _Toc296069541 h 3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2 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熟悉) PAGEREF _Toc296069542 h 37 H

6、YPERLINK l _Toc296069543 第二节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熟悉) PAGEREF _Toc296069543 h 3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4 第三节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熟悉) PAGEREF _Toc296069544 h 40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5 第四节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一般了解) PAGEREF _Toc296069545 h 4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6 第六章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PAGEREF _Toc296069546 h

7、 4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7 第一节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296069547 h 4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8 第二节经济利益 PAGEREF _Toc296069548 h 54 HYPERLINK l _Toc296069549 第三节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 PAGEREF _Toc296069549 h 5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0 第四节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PAGEREF _Toc296069550 h 6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1 第五节与

8、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 PAGEREF _Toc296069551 h 64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2 第六节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 PAGEREF _Toc296069552 h 6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3 第七节收 费 PAGEREF _Toc296069553 h 7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4 第八节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 PAGEREF _Toc296069554 h 80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5 第九节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之间对独立性要求的差异(了解) PAGEREF

9、 _Toc296069555 h 8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6 审计目标 PAGEREF _Toc296069556 h 8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7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 PAGEREF _Toc296069557 h 8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8 第二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PAGEREF _Toc296069558 h 8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59 第八章审计计划 PAGEREF _Toc296069559 h 92 HYPERLINK l _Toc29606

10、9560 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 PAGEREF _Toc296069560 h 9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1 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PAGEREF _Toc296069561 h 9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2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PAGEREF _Toc296069562 h 9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3 审计证据 PAGEREF _Toc296069563 h 10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4 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性质 PAGEREF _Toc296069564 h 109 HY

11、PERLINK l _Toc296069565 第二节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565 h 113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6 第三节函证 PAGEREF _Toc296069566 h 11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7 第四节分析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567 h 12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8 第十章审计抽样 PAGEREF _Toc296069568 h 12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69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PAGEREF _T

12、oc296069569 h 12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0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PAGEREF _Toc296069570 h 12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1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PAGEREF _Toc296069571 h 13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2 第四节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PAGEREF _Toc296069572 h 14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3 第十一章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PAGEREF _Toc296069573 h 15

13、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4 第一节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PAGEREF _Toc296069574 h 15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5 第二节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 PAGEREF _Toc296069575 h 15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6 第三节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576 h 15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7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PAGEREF _Toc296069577 h 161 HYPERLINK l _Toc

14、296069578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 PAGEREF _Toc296069578 h 16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79 第一节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PAGEREF _Toc296069579 h 16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0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PAGEREF _Toc296069580 h 164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1 第三节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PAGEREF _Toc296069581 h 167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2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PAGEREF _T

15、oc296069582 h 170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3 第一节风险评估概述 PAGEREF _Toc296069583 h 170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4 第二节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PAGEREF _Toc296069584 h 171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5 第三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PAGEREF _Toc296069585 h 174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6 第四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PAGEREF _Toc296069586 h 179

16、HYPERLINK l _Toc296069587 第五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PAGEREF _Toc296069587 h 194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8 第十四章风险应对 PAGEREF _Toc296069588 h 19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89 第一节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PAGEREF _Toc296069589 h 19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0 第二节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590 h 202 HYPERLINK l _T

17、oc296069591 第三节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591 h 20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2 第四节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592 h 216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3 第十五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593 h 21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4 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594 h 218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5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PAGE

18、REF _Toc296069595 h 225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6 第三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596 h 229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7 第十六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597 h 24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8 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598 h 242 HYPERLINK l _Toc296069599 第二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599

19、 h 24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0 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600 h 25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1 第十七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01 h 25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2 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602 h 25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3 第二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603 h 260 HYPERLINK

20、l _Toc296069604 第三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604 h 26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5 第十八章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05 h 27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6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606 h 27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7 第二节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607 h 271 HYPERLINK l _Toc296

21、069608 第三节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608 h 27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09 第十九章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09 h 273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0 第一节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点 PAGEREF _Toc296069610 h 273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1 第二节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611 h 274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2 第三节投资交易的

22、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612 h 276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3 第四节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PAGEREF _Toc296069613 h 27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4 第五节筹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PAGEREF _Toc296069614 h 27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5 第二十章货币资金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15 h 27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6 第一节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PAGEREF _Toc296069616

23、h 27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7 第二节库存现金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17 h 28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8 第三节银行存款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18 h 284 HYPERLINK l _Toc296069619 第二十一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 PAGEREF _Toc296069619 h 29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0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PAGEREF _Toc296069620 h 290 HYPERLINK l _Toc296069

24、621 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PAGEREF _Toc296069621 h 304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2 第二十二章审计沟通 PAGEREF _Toc296069622 h 30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3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PAGEREF _Toc296069623 h 30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4 第二节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PAGEREF _Toc296069624 h 315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5 第二十三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

25、人的工作 PAGEREF _Toc296069625 h 31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6 第一节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PAGEREF _Toc296069626 h 31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7 第二节利用专家的工作 PAGEREF _Toc296069627 h 322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8 第二十四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PAGEREF _Toc296069628 h 32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29 第一节与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有关的概念 PAGEREF _Toc296069

26、629 h 32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0 第二节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 PAGEREF _Toc296069630 h 32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1 第三节集团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PAGEREF _Toc296069631 h 32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2 第四节 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 PAGEREF _Toc296069632 h 33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3 第五节 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PAGEREF _Toc2960696

27、33 h 333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4 第六节 重要性 PAGEREF _Toc296069634 h 334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5 第七节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PAGEREF _Toc296069635 h 335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6 第八节合并过程 PAGEREF _Toc296069636 h 33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7 第九节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PAGEREF _Toc296069637 h 33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

28、8 第十节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PAGEREF _Toc296069638 h 33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39 第十一节与集团管理层和集团治理层的沟通 PAGEREF _Toc296069639 h 33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0 第二十五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40 h 33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1 第一节审计会计估计 PAGEREF _Toc296069641 h 33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2 第二节关联方的审计 PAGEREF _

29、Toc296069642 h 34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3 第三节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43 h 355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4 第二十六章完成审计工作 PAGEREF _Toc296069644 h 358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5 第一节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PAGEREF _Toc296069645 h 359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6 第二节考虑持续经营假设 PAGEREF _Toc296069646 h 362 HYPERLINK

30、l _Toc296069647 第三节或有事项 PAGEREF _Toc296069647 h 37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8 第四节期后事项 PAGEREF _Toc296069648 h 37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49 第五节书面声明 PAGEREF _Toc296069649 h 376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0 第二十七章审计报告 PAGEREF _Toc296069650 h 38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1 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 PAGEREF _Toc296069651 h

31、38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2 第二节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 PAGEREF _Toc296069652 h 381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3 第三节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PAGEREF _Toc296069653 h 382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4 第四节非标准审计报告 PAGEREF _Toc296069654 h 38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5 第五节比较信息 PAGEREF _Toc296069655 h 396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6 第六节

32、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PAGEREF _Toc296069656 h 402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7 第二十八章特殊审计领域 PAGEREF _Toc296069657 h 405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8 第一节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PAGEREF _Toc296069658 h 406 HYPERLINK l _Toc296069659 第二节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 PAGEREF _Toc296069659 h 407 HYPERLINK l _Toc2960696

33、60 第三节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 PAGEREF _Toc296069660 h 41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61 第四节验资 PAGEREF _Toc296069661 h 414 HYPERLINK l _Toc296069662 第五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PAGEREF _Toc296069662 h 420 HYPERLINK l _Toc296069663 第二十九章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 PAGEREF _Toc296069663 h 432 HYPERLINK l _Toc296069664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阅业务 PAGEREF _Toc296069

34、664 h 432 HYPERLINK l _Toc296069665 第二节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PAGEREF _Toc296069665 h 436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考情分析:本章连续多年未出考题,预计本年出考题的概率也极低,但本章对于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发展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第二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定义: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上述定义涉及的重要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

35、有关经济活动与事项的认定;二是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三是客观地获取和评价证据;四是系统化的过程。系统化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和形成审计结论时需要通盘考虑,以实现审计目标;五是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而提供一种保证服务。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一)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当然,对按照计税基础、现金收入和支出核算基础或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编制的财务报表,

36、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比较普遍。(二)经营审计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完成经营审计工作后,一般要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出经营管理的建议,在经营审计中,审计对象不限于会计,还包括组织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方法、市场营销以及注册会计师能够胜任的领域。在某种意义上,经营审计更像是管理咨询。(三)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程序或规则,或者是否遵守将影响经营或报告的合同的要求。例如,确定会计人员是否遵循了财务主管规定的手续,检查工薪率是否符合工薪法规定的最低限额,或者审查与银行签

37、订的合同,以确信被审计单位遵守了法定要求。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送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外部特定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也应当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程序、规则或合同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的重大影响。如果特定的法律法规、程序、规则或合同对财务报表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通常构成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一部分。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演进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一直随着 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一)账项基础审计(accounting number-based audit appr

38、oach)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心在资产负债表,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详细审计又称账项基础审计,由于早期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这种审计方式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详细核实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和技术上的错误。注册会计师通常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查、核对、加总和重新计算。(二)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 approach)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点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的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

39、否真实和公允。在审计实践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逐渐发现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对于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执行有效时,通常表明财务报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当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或虽然设计合理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时,通常能够表明财务报表不具有可靠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强调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那么内部控制就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审计只需抽取少量样本便可以得出审计结论;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无效,那么内部控制

40、就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审计需要视情况扩大审计范围,检查足够数量的样本,才能得出审计结论。(三)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现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audit risk)是指当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第三节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一、审计监

41、督体系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看,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地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主要监督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因领导关系不同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二)受本单位总经理领导;(三)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保障。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我国来

42、看,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一)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二)两者的审计标准不同;(三)两者的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四)两者的取证权限不同;(五)两者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外部审计,在工作中要利用中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评,就须了解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费用。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

43、理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考试出题的概率极低,一般了解即可。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一般了解)第二节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重点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此外,注册会计师还根据委托人的委托,从事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务。一、审计业务(一)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二)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三)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本书未涉及)(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法还可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接受委托,对以下特殊目的业务进行审计:1.

44、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2.单一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特定要素3.简要财务报表二、审阅业务审阅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对审计而言,审阅程序简单,保证程度有限,审阅成本也较低。三、其他鉴证业务除了审计和审阅业务外,注册会计师还承办其他鉴证业务,如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系统鉴证等,这些鉴证业务可以增强使用者的信任程度。我国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既有针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和审阅业务,又有历史财务信息以外的

45、其他鉴证业务。四、相关服务相关服务包括对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以及会计服务等。(一)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重点掌握该内容,注意,属于非鉴证业务)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对特定财务数据、单一财务报表或整套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执行与特定主体商定的具有审计性质的程序,并就执行的商定程序及其结果出具报告。(二)代编财务信息代编财务信息,是注册会计师运用会计而非审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代客户编制一套完整或非完整的财务报表,或代为收集、分类和汇总其他财务信息。(三)税务服务税务服务包括税务代理和税务筹划。教师提示:税务服务和税务审计是不同的,后者为鉴证业务范畴。

46、(四)管理咨询管理咨询服务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对公司治理结构、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等提供诊断及专业意见与建议。(五)会计服务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除了代编财务信息外,还包括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建议、担任常年会计顾问等。第三节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了解)第四节注册会计师协会(一般了解)第三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考情分析:2008年和2010年本章都出过一个简答题,其他年份基本上没有出题。在2011年的学习中,本章属于相对不太重要的章节,重点注意客观题目,也可能作为简答题中的一小问。学习建议:以记忆为主,针对老师提到的内容进行重点记忆,

47、不宜投入太多时间。第一节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依据应有的职业谨慎,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经营失败(business failure),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意料之外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经营失败的极端情况是申请破产。审计失败(audit failure),则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任务,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审计风险(audit ri

48、sk),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审计中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特别是,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精心策划和掩盖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尽管完全按照审计准则执业,有时还是不能发现某项重大舞弊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尽到应有的职业谨慎,就属于审计失败。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逐步拓展的社会原因和表现形式(可以不看)三、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认定 责任种类一般含义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的原因(一)违约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了与客户达成的合同或协议。

49、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的时期内,未能提交纳税申报表,或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二)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的谨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可做到的谨慎为标准的。1.普通过失(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比如,未按特定审计项目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出具审计报告。2.重大过失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三)欺诈(舞弊)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作案具有不良动机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诈与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的主要

50、区别之一。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推定欺诈(涉嫌欺诈) 是指虽无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动机,但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极端或异常的重大过失。四、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二节国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可以不看)可以看看“三、成文法下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责任”“(五)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中”,“其中与注册会计师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时间读一读,不会考,但对理解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帮助)第三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熟悉)一、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了解)二、相关司法解释(2

51、008、2010年简答题,属于本章的重点。)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事务所侵权责任产生的事由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四类审计业务,即:(1)会计报表审计;(2)企业验资;(3)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中的审计;(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事务所不再因为所执行审计业务种类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另外,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二款对“不实报告”作了界定,即“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52、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根据这一规定,构成不实报告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一是违反法律法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二是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二)关于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事务所应当对一切合理信赖或使用其出具不实审计报告而受到损失

53、的利害关系人承担赔偿责任,与利害关系人发生交易的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事务所仅应当对其过错及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利害关系人存在过错时,应当减轻事务所的赔偿责任。(三)诉讼当事人的列置的规定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提起诉讼而直接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一并提起诉讼;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或者出资不实、抽逃出资,且事后未

54、补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四)执业准则的法律地位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四条第二款、第六条和第七条等规定,明确将执业准则纳入法律程序范畴,将事务所是否遵循了执业准则的要求作为判断其有无故意和过失的重要依据。(五)关于归责原则和举证分配的规定1.司法解释采取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为基础,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的模式。2.司法解释第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外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其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根据司法解释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事务所可以通过提交相关的执业准则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证明自己

55、没有过错。3.根据司法解释的精神,在确定事务所侵权赔偿责任时,除非事务所能够证明原告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是由于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否则就可以推定不实报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存在。(六)事务所的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了事务所在故意情况下,应当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六条和第十条规定了事务所在过失情况下,根据过失大小承担补充责任。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2.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

56、明;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6.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对被审计单位有前款第(二)至(五)项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明知。(七)关于过失责任和过失指引的规定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其赔偿责任。”事务所过失出具不实报告承担的是一种既不同于连带

57、责任也不同于按份责任的补充责任,也就是,事务所承担的责任,是在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时,事务所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利害关系人那的损失全部得以赔偿,那么事务所就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报告不实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失:(1)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的规定;(2)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3)制定的审计计划存在明显疏漏;(4)未依据执业准则、规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5

58、)在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时,未能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者排除;(6)未能合理地运用执业准则和规则所要求的重要性原则;(7)未根据审计的要求采用必要的调查方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8)明知对总体结论有重大影响的特定审计对象缺少判断能力,未能寻求专家意见而直接形成审计结论;(9)错误判断和评价审计证据;(10)其他违反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的行为。”注意,这十项内容,不涉及到欺诈,仅为过失责任。(八)事务所免除和减轻责任的事由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

59、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2)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3)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4)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验资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5)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前三项规定属于因没有过错而免责的情形,后两项规定属于因没有因果关系而免责的情形。司法解释第八条规定:“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除司法解释

60、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具体减责和免责情形外,事务所还可以通过主张欠缺责任构成腰间等提出抗辩,比如,事务所可以提出自己无过错,没有出具不实报告,没有发生实际损失等。还可以提出其他事实或法律规定可以抗辩的事由,例如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请求权已经超过诉讼失效期限等。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联系上面司法解释第七条的规定(3),注意哪种情况无效,哪种情况有效。(九)事务所侵权赔偿顺位和赔偿责任范围1.关于事务所的赔偿顺位(1)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责任顺位。司法解释第十条第(一)项规定,“应先由被审计单位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