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台地下水环评报告_第1页
马莲台地下水环评报告_第2页
马莲台地下水环评报告_第3页
马莲台地下水环评报告_第4页
马莲台地下水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祥云至宁蒗公路片角永胜段二级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PAGE 61项目编号: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MW)级机组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委托单位: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项目名称: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MW)级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环评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委托单位:宁夏发电责任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评证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1062号总 经 理: 张国臣环评总监: 朱远峰项目负责: 程东会协作单位: 宁夏矿产地质调查院参加人员名单姓名从事专业职称完成内容签名总 论区域

2、环境概况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评价结论与建议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32640152 0前 言 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扩建工程地下水专题报告前 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需论证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宁夏发电责任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宁电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专题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

3、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搜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资料分析、现场踏勘与调查,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区域自然、社会和地下水环境特点,编制了工作方案,指导开展专项水文地质勘查,完成了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认,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要求,编制了宁电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MW)机组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环保部环评司、国家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宁夏环境科学设计院和宁夏矿产地质调

4、查院等相关单位以及建设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总 论工程概况及评价任务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MW)级机组扩建工程项目马莲台电厂一期及二期工程基本组成如表1-1所示。表1-1 项目基本组成一期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概况是否共用性质已建工程(2006年1月试运行)新建工程主体工程锅炉2台1018t/h亚临界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2台1772t/h超临界变压直流炉否汽轮机2台300MW亚临界凝汽式汽轮机2台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式否发电机2台300MW亚临界纯凝式汽轮发电机2台660 MW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否辅助工程水源采用鸭子档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厂外补给水

5、系统及净化站一期工程已建成采用鸭子档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厂外补给水系统及净化站一期工程已建成共用冷却系统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采用单元制系统,冷却水来自循环水泵出口循环。为满足主要设备的冷却水压力要求,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有两台100%容量的冷却水升压泵。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所有设备冷却水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否化学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弱酸处理系统排水排入化学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经加碱中和、加药澄清等工艺处理后,用于干灰加湿。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将就地设立中和池,调整pH至6-9后,排入除灰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再生排水将就地设立化学废水中和池,调整pH至6-9后,排入灰场用于喷洒 。空气预热器

6、冲洗排水以及锅炉酸洗废水经机组排水槽中转至化学水处理区的废水贮存池,经加药,氧化、酸碱中和,去除悬浮物后排入除灰系统干灰加湿系统。一期工程已建有最大连续处理能力为200 t/h的集中化学废水处理系统。可处理循环水弱酸处理系统再生排水、锅炉酸洗排水、空气预热器冲洗排水、化验室排水等。处理水量完全满足2330MW+2660MW机组产生的废水量。共用除灰渣系统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浓相气力集中至灰库、汽车输送至灰场的除灰方式。除渣系统采用刮板捞渣机渣仓汽车运输方案。本阶段拟采用灰渣分除、粗细分储、风冷式机械除渣、正压气力除灰、汽车运输方式。部分共用烟囱每2台炉共用一座高210m的套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出口

7、内径7m。按设有GGH考虑,两炉共用一座砖套筒钢筋砼结构的烟囱,高210 m否贮运工程燃料运输本期工程2330MW机组年需燃煤约165万t,主要由羊肠湾煤矿供给,采用铁路和汽车联合运输方式。其中89万吨/年采用铁路运输方式,80万t/a采用汽车运输方式。用煤由羊场湾煤矿供给,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年耗煤324.5万t (335.5万t)共用煤源及铁路运输方式燃料贮存安装1台堆取料出力均为1000t/h斗轮堆取料机,设置1个储煤量为4万t的斗轮机煤场,可满足一期2330MW发电机组7天的耗煤量。储煤场拟采用安装预留的1台悬臂长30m的斗轮堆取料机,堆取出力为1300t/h,安装预

8、留的煤场式输送机,对原储煤场斗轮机及带式输送机进行改造。共用灰场及灰渣运输贮灰场可采用车路沟南北向的支沟作为贮灰场,位于厂址东北约7.5km。灰渣用汽车运输至灰场。利用一期已建车路沟灰场,除灰系统拟采用正压气力除灰、汽车输送方案;除渣系统拟采用机械除渣,刮板捞渣机渣仓汽车运输。共用环保工程除尘系统采用4台设计除尘效率99.5的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6%否脱硫系统本工程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90%。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脱硫效率90%以上否脱硝系统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450mg/m3要求。采

9、用低氮燃烧技术否废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两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水量为20m3/h;,处理工艺为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经过一级接触氧化池、一沉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消毒池处理后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站,用于循环水的补充水和绿化用水。含油污水经2套5m3/h油水分离器处理后排入工业废水下水道,与工业废水一起采用气浮、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处理后水作为电厂本期循环水冷却系统补水及厂区绿化用水。含煤废水是输煤系统的冲洗排水和煤场、集煤站的雨水,采用沉煤池和2套一体化煤水处理装置,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作为输煤系统冲洗用水、输煤系统除尘及煤场喷洒。脱硫废水采用独立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单独处

10、理脱硫废水,污水经石灰中和、絮凝、澄清处理后澄清水满足废污水回用的要求,回收作为灰场喷洒用水,不对外排放。工业废水主要包括主厂房及其他车间的地面冲洗水、汽化风机、空压机、制氢站及其他冷却水等。工业废水处理,为集中处理系统,工业污水经工业污水泵房提升后,压力输送至工业污水处理间,经加药混凝、澄清、气浮、过滤、消毒处理后回用,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给水剩余部分用于公用水系统作为绿化用水锅炉补给水利用一期循环水的排污水,再经过弱酸处理、超滤装置、RO处理系统后得到,该系统排出废水经过中和处理后用于脱硫系统和灰场喷洒水。脱硫系统排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灰场喷洒。工业废水系统利用一期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为:经加

11、药、混凝、澄清后,送入气浮池澄清池,沉淀澄清后进入气浮设备,气浮设备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入过滤罐过滤,经加氯消毒,最后用于循环水的补充水和主厂房地面冲洗水。煤水处理利用一期设施,煤水处理设施:预沉池,经过初始沉淀,加入混凝剂、助凝剂,至煤水处理设备进行沉淀,其上清液流至清水池作为煤场系统冲洗、煤场喷洒用水及干灰加湿,沉在池底的煤泥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并入一期处理系统。共用噪声治理(1)设备选型、订货时,优先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2)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排汽消声器,尽可能减少锅炉排汽次数,避免夜间排汽。(3)在送风机吸风口、空压机送风口等处安装消声器。(4)冷却塔厂界外设立噪声敏感保护区,不允许噪声

12、敏感建筑物迁入。(5)在道路两旁,主厂房周围及其它声源附近大面积种植树木,在厂界种植绿化隔离带。(1)在设备选型中,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2)送风机吸风口处安装消声器;(3)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消声器等;(4)加强厂区内外的绿化,以减少厂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否扬尘治理(1)在煤场及堆取料机斗轮上设喷水装置。(2)碎煤机室和煤仓间设小型除尘器。输煤皮带布置在封闭的走廊内。(3)运煤系统各建筑物均采用水冲洗方式清扫。(4)煤场外围设有绿化林带。运煤车辆装煤后压实并加盖棚布,在煤场内设置喷水设施否公用工程绿化厂区绿化面积7.01公顷,绿化系数16%,可绿化面积将全部进行绿化厂区绿化面积达7.35公

13、顷,绿化系数达15%否道路进厂道路由银古高速灵州集团出口引道引接,长1.5km。运灰渣道路由307国道引接,长5.5km,运煤道路厂区至灰渣场,距离7km,电厂铁路专用线从古窑子车站接轨,单线长度10.5km。 水管线检修道路电厂至水源地道路,长4km运煤道路、运灰道路、水管线检修道路一期已建成,本期不再扩建共用配套工程接入系统一期工程2台330MW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接入厂内新建330kV升压站,并以330kV一级电压与系统相连。330kV升压站进出线共有6回,其中进线3回,分别为主变进线2回,起动/备用变电源进线1回;出线3回,分别接至330kV侯桥变电所(2回)和高桥变电所

14、(1回)。一期建成330kV出线2回,本期再增加一回出线。暂按照接入徐家庄考虑,由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最终确定。共用一期出线两回热力系统一期工程热力系统除辅助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外,其余系统均采用单元制。本期工程热力系统除辅助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外,其余系统均采用单元制。共用评价任务基本掌握评价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特征,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施工期、工程运营期及服务期满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性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制定地下水长期监测计划,以预防与控制地下水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5、。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程序相关法律法规(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 2.120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3)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4)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1993);(5)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200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相关文件(1)宁电马莲台电厂一期(2330 MW)机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西北电力设计院,2005年3月;(2)宁夏宁东马莲台电厂(2330MW)工程工程初步设计,西北电力设计院,2004年3月;(3)宁夏宁东马莲台电厂(2330MW)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2007年6月;(4)宁电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北电力设计院,2006年10月;(5)宁电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宁夏矿产地质调查院,2012年7月;工作程序本项目评价工作分六个阶段进行。 eq oac(,1) 准备阶段: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的工程

17、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初步判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与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方案。 eq oac(,2) 环境水文地质勘查及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阶段:指导宁夏矿产地质调查院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 eq oac(,3) 工程分析、水文地质结构分析、地下水环境特征研究及质量现状评价阶段;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污染源强; 利用相关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水文地质结构分析、地下水环境特征研究,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eq oac(,4) 地下水环境

18、影响预测评价阶段: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及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法规及标准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作出评价。 eq oac(,5) 污染防治措施及监测计划制定阶段:结合项目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及地下水环境长期监测计划。 eq oac(,6) 报告编写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给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编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并绘制相关图件。宁电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有关地质参数均来源于宁夏矿产地质调查院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

19、标评价范围评价区处于宁夏灵武市东部的宁东镇。厂址评价区范围东至黎家新庄,西至挂井子沟,北至厂址以北4km,南至厂址以南3.5 km,面积约64 km2。地理坐标东经10631381063706,北纬38820381239。如图1-1一期工程马莲台电厂二期工程图1-1 厂址评价区范围灰场评价区位于厂址以东7.5km的车路沟,长约3.0 km,宽约2.5 km,面积约7.5 km2,地理坐标东经10639331064124,北纬380903381023,如图1-2。图 例图1-2 灰场评价区范围在评价工作开展前为了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宁夏矿产地质调查院完成了环境地下水勘查工作。勘查工作内

20、容和工作量如表1-2,主要成果详见马莲台电厂二期(2660 MW)级机组扩建工程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表1-2 勘查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工作项目工作精度单位完成工作量备注一、测量1、工程定点测量点232、水准点测量点4二、工程物探电测深点12灰场4条剖面三、水文地质勘查、环境水文地质测绘调查1、调查面积1:10000km264厂址区km27灰场区2、观测点点233、地下水水位统测次2丰、枯各1次4、汇源项调查km264厂址调查评价区5、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点21含6个土壤点、水文地质钻探井23、现场水文地质试验1、抽水试验次4稳定流抽水试验2、渗水试验次8单环法四、室内试验1、环境评价水样件27丰、枯

21、二期2、污染土壤分析件6厂址、灰场各3件3、灰渣浸溶试验件2灰、脱硫石膏各1件4、土柱淋滤试验件2厂址、灰场各1件五、资料收集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期工程的特点和地下水环境的功能,确定评价区内的潜水含水层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保护目标,厂址评价区周边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无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特殊保护区,确定评价区内鸭子档水库为敏感点。鸭子档水库是经由人工筑坝抽取黄河水而形成的调蓄型水库,位于电厂厂区西南约2 km(图1-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和本项目特征,确定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

22、响评价工作类型为I类建设项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I类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标准,分别对拟建厂区和灰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厂址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电厂主体工程基础之下包气带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于20 m,分布连续,垂向渗透系数为1.710-3 cm/s,大于10-4 cm/s。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厂址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为碎屑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为古近系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地下水埋深大于20 m。包气带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的互层结构,渗透性较弱。厂址西界距鸭子档水库1.5 km,地下水与鸭子档水库水力联

23、系较密切。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中。厂址评价区周边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无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特殊保护区。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拟建工程废污水排放表,确定污水排放量介于1000 10000 m3/d。污水排放强度为中。厂址区污染物为常规指标和有机物,类型数为2,需预测的指标为COD、氮氮和石油类,指标数小于6。污水复杂程度为中等。 综合判定,厂址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如表1-3。表1-3 厂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等级划分依据情况概述类别评价等级包气带防污性能电厂主体工程基础之下包气带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于20

24、m,分布连续,垂向渗透系数为1.710-3cm/s,大于10-4 cm/s弱二级含水层污染特征碎屑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为古近系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地下水埋深大于20m。包气带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的互层结构,渗透性较弱。厂址西界距鸭子档水库1.5km,地下水与鸭子档水库水力联系较密切中地下水敏感程度周边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无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特殊保护区不敏感污水排放强度拟建工程正常情况下废、污水排放量介于1000 10000 m3/d中污水复杂程度污染类型为2(常规指标、有机物),需预测指标数为3(氨氮、石油类、COD)中灰场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

25、分灰场表层包气带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松散沉积物,分布连续,垂向渗透系数为710-4 cm/s 2.94410-3 cm/s,大于10-4 cm/s。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灰场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砾岩,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9.6043.25 m。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的包气带主要为砾岩,渗透性弱。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灰场评价区周边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无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特殊保护区。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灰场平时无排水,仅在灰场运行初期雨季有少量场内雨水下渗或外排,污水排放量小于1000m3/d。污水排放强度为小。灰场污染物为常规指标

26、,类型等于1;需预测的指标数为1(F-),指标数小于6。污水复杂程度为简单。 综合判定,灰场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详述如表1-4。表1-4 灰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等级划分依据情况概述类别评价等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包气带表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松散沉积物,分布连续,垂向渗透系数为710-4cm/s 2.94410-3cm/s,大于10-4 cm/s弱三级含水层污染特征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砾岩,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9.6043.25m。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的包气带主要为砾岩,渗透性弱不易地下水敏感程度周围无地下水集中式饮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

27、源地,无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特殊保护区不敏感污水排放强度灰场处于西北干旱地区,年降雨量200mm左右,灰场平时无排水,仅在灰场运行初期雨季有少量场内雨水下渗或外排,排放量小于1000 m3/d小污水复杂程度污染类型1(常规),需预测的指标数为1(F)简单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地下水环境评价执行标准根据拟建项目环境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意见,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部分指标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1.5.2.1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建设阶段地下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施工生活污水:根据同类

28、项目施工人数调查,按施工高峰期300人,每人生活污水产生量100 L/d计,生活污水总发生量为30 t/d,主要污染物COD、NH3-N和SS。施工生产废水:施工机械维护和冲洗产生含SS、石油类废水;建、构筑物的养护、冲洗、打磨、清洗道路等产生含SS废水。废水排放量预计为50m3/d,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SS 1200 mg/L、COD 150 mg/L、石油类10 mg/L。1.5.2.2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1)利用水源本工程取水水源为鸭子档水库,鸭子档水库为抽水蓄水型水库,水库补水由黄河水补给,抽水泵站设在银川黄河大桥下游1 km处的横城南侧,从黄河泵站至鸭子档水库,累计净扬程约1

29、74.2 m,输水线路总长约25.07 km,由宁东水务局向马莲台电厂和其他用户供水,一期总库容为2053104 m3,调节库容为1200104 m3,淤积库容为750104 m3,防洪库容为103104 m3,水库采用年调节供水方式,设计年供水量为13540104 m3,供水保证率为97 %。(2)给水系统电厂本期工程补给水系统与一期合用,电厂一期工程厂外补给水管从宁东水务工程有限公司的输水管线上引接,接口在电厂西侧征地线外,厂外补给水管道接口处的流量按照电厂4330 MW(湿冷机组)+2660 MW(空冷机组)机组容量考虑,接出管道两根,管径为DN 800。目前,厂外补给水管道运行良好。电

30、厂一期工程净化站处理能力按照4330 MW机组容量设计,设计最大处理水量为3990 m3/h。净化站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参数如下:进水阀门室:共一座,安装两台流量调节阀、两台检修隔断阀和一台联络阀。配水井:共一座,每座直径14.6 m、高7.70 m。机械加速澄清池:池体直径为25 m,设计共三座,一期已建设两座。单池设计最大处理水量: 1330 m3/h,进水含沙量:5 kg/m3,出水浊度:20 ppm。蓄水池:共四座,其中生活蓄水池两座,容积300 m3,工业、消防蓄水池两座,每座池容积2000 m3。工业、消防蓄水池内设有消防水防动用设施,保证蓄水池内储备的消防水量能满足电厂最大一次火

31、灾所要求的水量。综合水泵房:内设冷却塔补给水泵、工业水泵、消防水泵、过滤罐升压水泵及生活水系统供水装置。加药、消毒、过滤和脱水间:生活水高效纤维过滤器2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正常处理水量:50 m3/h,最大:80 m3/h;生活水活性炭过滤器2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正常处理水量:50 m3/h,最大:80 m3/h;设混凝剂和助凝剂制备装置各两套,混凝剂和助凝剂分别采用固体聚合硫酸铁(PFS)和固体聚丙烯酰胺(PAM),混凝剂最大制备药总量4000 l/h,助凝剂最大制备药总量3000 l/h;净化站消毒系统和生活水消毒系统各一套,其中净化站消毒设备最大加氯量为5000 g Cl

32、O2/h(以纯二氧化氯计),生活消毒设备最大加氯量为200 g ClO2/h(以纯二氧化氯计),分别向净化站机加池及生活水系统投加;泥浆脱水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设备,按安装一台,预留一台,土建一次完成设计。每台设备处理能力为10 m3/h,最大12 m3/h,泥饼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泥水提升泵房:共设一座,直径15 m,地下部分深6.50 m,地面上部高5.90 m。内设泥水提升泵三台,两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泥水提升泵流量Q=65 m3/h ,扬程H=33 m。浓缩池:共设一座,直径为24 m,正常130 m3/h, 间断运行短时间流量300 m3/h.污泥提升泵房:共一座,其平面尺寸1

33、0.504.50 m,为半地下式结构,地下部分深4.00 m,地上部分高5.00 m。另外,设浓缩池上清液回收水池一座,地下布置,紧贴污泥提升泵房布置,其平面尺寸10.503 m,池深1.70 m。(3)排水系统厂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分为生活污水下水道、工业废水下水道和含油污水下水道三个系统。循环水排水部分用于输煤系统、除灰系统、除渣系统、灰场喷洒系统,大部分采取弱酸处理后补入循环水冷却塔,还有一部分作为补给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水源;厂区生活污水排入生活污水下水道,集中排至新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水集中排至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去除大部分油类后,进入

34、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厂区生产废水,排入工业下水道,集中排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采取集中处理,处理后的水全部回收至冷却塔。正常情况下,电厂对外不排水。(4)废水排放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有:锅炉补给水水处理室排出的废水、输煤系统冲洗水、锅炉酸洗水、脱硫废水、生活污水等。锅炉补给水利用一期循环水的排污水,再经过弱酸处理、超滤装置、RO处理系统后得到,该系统排出废水经过中和处理后用于脱硫系统和灰场喷洒水;脱硫系统排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灰场喷洒;锅炉酸洗水属临时性排水,可根据酸洗方式及药液性质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本期工业废水系统利用一期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为:经加药、混凝、澄清后,送入

35、气浮池澄清池,沉淀澄清后进入气浮设备,气浮设备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入过滤罐过滤,经加氯消毒,最后用于循环水的补充水和主厂房地面冲洗水;输煤系统排水主要包括输煤栈桥、转运站等地面冲洗水和煤场雨水,本期煤水处理利用一期设施,煤水处理设施:预沉池,经过初始沉淀,加入混凝剂、阻凝剂,至煤水处理设备进行沉淀,其上清液流至清水池作为煤场系统冲洗、煤场喷洒用水及干灰加湿,沉煤池底的煤泥回收利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各废水处理系统废水产生、排放和治理措施等情况如表1-5。表1-5 马莲台电厂一期工程废污水情况一览废水项目来源排放方式产生量污染因子污染治理措施排放去向循环排污水冷却塔循

36、环排污水连续386 t/h全盐量弱酸处理系统输煤、除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排水锅炉补给水连续57 t/dpH、全盐量中和处理灰场喷洒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废水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连续5 t/dpH、全盐量中和、沉淀处理灰场喷洒循环弱酸处理系统排水循环水排水连续16 t/hpH、全盐量中和、沉淀处理除灰系统锅炉酸洗废水锅炉酸洗一次/台45年3000 t/次pH、Fe、SS、COD中和、氧化、混凝、沉淀处理除灰喷湿空预器冲洗水锅炉空预器冲洗年/次少量pH、Fe、SS、COD中和、氧化、混凝、沉淀处理除灰喷湿脱硫废水脱硫石膏的脱水系统连续10t/hpH、SS、SO42-、氯化物、COD中

37、和、絮凝、沉淀处理除灰喷湿含煤废水输煤系统连续10t/hSS煤水处理系统重复利用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连续7t/hSS、BOD5、COD二级生物氧化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主厂房及其他车间的地面冲洗水、汽化风机、空压机、制氢站及其他冷却水等间断119t/hSS 、BOD5、COD、石油类、氨氮汽浮回用根据一期工程的废污水来源、产生量、污染因子、治理措施等运行情况(表1-6)以及污染因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合二期工程的工程特征,确定如下特征污染物: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特征污染物为pH、SS、COD;输煤系统排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SS;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生活污水主要特征污染物

38、为COD、SS和BOD5;(5)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包括灰渣和脱硫副产品石膏。每年排放灰渣的量为39.05万t,排放脱硫石膏的量为8.07万t。灰渣及脱硫石膏首先考虑综合利用,余者在灰场分开贮存,利于以后利用。对一期工程的灰渣和脱硫石膏进行了化学分析和浸出实验。化学组分分析的结果和浸出实验的结果如表1-6。由结果可以看出,脱硫石膏中氟和汞的含量较高,而灰渣中氟的含量较高。但脱硫石膏中的汞不易浸出。因此,确定灰场的特征污染物主要为氟。表1-6 废渣浸出分析检测结果分析项目原样成分检测(mg/kg)浸出液浓度检测(mg/L)马莲台煤灰马莲台脱硫石膏马莲台煤灰马莲台脱硫石膏As(mg/kg)1.055

39、3.8730.0050.004Sb(mg/kg)0.1060.2980.0590.036Hg(mg/kg)0.5270.7260.0020.017Cd(mg/kg)0.0230.0070.0020.002Co(mg/kg)0.2090.0660.0040.020总Cr(mg/kg)1.9130.5400.0030.003Cu(mg/kg)0.8470.5700.0080.012Mo(mg/kg)0.2690.0730.1880.012Ni(mg/kg)0.4230.1330.0080.029P(mg/kg)56.0546.440.070.10Pb(mg/kg)0.260.620.030.03Z

40、n(mg/kg)0.2670.5450.0020.002F(mg/kg)67.01223.180.3817.42综上所述,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及其配套管线柴油储罐、液氨储罐等构筑物可能因跑冒滴漏等原因造成污水下渗,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厂址区特征污染物为氨氮、COD、石油类。灰场中筛选氟化物为灰场特征污染物。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正常工况下,这些特征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确定运营阶段的事故工况为本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重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7。表1-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 水环境指标和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建设行为污染物类型地下水水位常规性指标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性污染

41、热污染冷污染区域水位下降水资源衰竭泉流量衰减地面沉降塌陷土壤次生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次生沼泽化咸水入侵海水倒灌I 类建设项目厂址区建设期运营期正常工况运营期事故工况灰场运营期灰场退役期评价区环境概况评价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评价区处于宁夏灵武市的东部,地势总体呈东、西高,中部低,属于丘陵地带。按照地形特征主要分为三类: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地貌和局部分布的小型沟谷洼地。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11071647 m,高差540 m。区域地表水最低侵蚀基准面高程约为1144 m。评价区地形地貌特征如图2-1。鸭子档水库一期工程马莲台电厂二期工程图2-1 评价区地形地貌厂址区所处地形属缓坡丘陵地貌,

42、总体上呈北高南低之势,较为开阔,局部略有起伏,地面高差变化不大,场地自然标高在12691283 m之间。厂区南部和西部发育有小型冲沟,分属贼门沟及挂井子沟上游支沟,切割深度不大。二期厂址区已进行了场地平整,厂平后地面标高约为1279.5 m(图2-2)。图2-2 马莲台电厂二期厂址地形地貌灰场区由两条支沟组合而成,为山间冲沟。灰场沟谷断面呈“U”型,山顶高程13701380 m左右,下游坝沟底高程为13531356 m;上游坝沟底高程为13621364 m;沟底宽100120 m。沟两侧岸白垩系砾岩裸露,岸坡植被覆盖稀少,沟底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为卵石、砂砾石层,厚度01.5m(图2-

43、3)。图2-3 灰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2.1.2.1 气象评价区处于宁夏灵武市境内,灵武地区深居大陆腹地,东边为毛乌素沙漠,西边隔黄河川道是腾格里沙漠,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表现为降水少,蒸发大,日照充足,温差大,春季多风而干旱,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平均气温为8.8,极端最高气温为41.4,极端最低气温为-28.0。全年降水量为203.4 mm,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这三个月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64%,属降水丰水期。当年11月至次年2月底降水最为稀少,且主要以少量降雪为主,由于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少量降水又很快蒸发,为降水枯水期。区内蒸发强烈,多年最大蒸发量可

44、达2421.2 mm,年最小蒸发量为1351.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等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8.310.7倍。根据灵武气象站建站以来的多年观测资料统计,灵武地区基本气象要素年值和月值统计值如表2-1、图2-4和图2-5。表2-1 灵武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年值统计项 目单位数值发生日期年平均气压hPa889.8年平均气温8.8最热月平均气温23.6最冷月平均气温-8.1平均最高气温16.2平均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1.41953.07.08极端最低气温-28.01954.12.28平均水汽压hPa7.9平均相对湿度%57%年平均降水量mm203.4一日最大降水量mm95.41970.08.0

45、1年平均蒸发量mm1774.4平均风速m/s2.5最大风速m/s21.01993.04.23极大风速m/s27.71993.05.06最大积雪深度cm131963.04.05最大冻土深度cm1091968.03平均雷暴日数d15.8最多雷暴日数d30平均沙尘暴日数d6.8最多沙尘暴日数d50平均大风日数d12.1最多大风日数d80年最多冻融循环次数times852000年图2-4 20012011年降雨量月份平均值分布图2-5 20012011年月蒸发量平均值分布2.1.2.2 水文评价区内境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大河子沟和鸭子档水库。大河子沟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在黄河右岸,属同灵盐干旱荒漠区,发

46、源于灵武市东部的磁窑堡大丘山岭,于灵武市灵河乡南注入黄河,河道全长56 km,宽度100400m,切割深度1020m,流域面积874 km2。西天河自东向西汇入的支流有回回巷沟、井子沟、红崖子沟、挂井子沟、岳家沟、大沟淌等十几条支沟。西天河在灵新煤矿以上由南向北泾流,在灵新煤矿附近转向西流,其下游称大河子沟。整个流域处于灵武东部山地,属鄂尔多斯台地西南边缘一部分,海拔高度在13001647 m之间,地形波状起伏,水土流失、风蚀严重。西天河将山区切割成南北两区,北部植被较好,是西天河径流的来源区,南部为荒漠区,流动沙丘呈带状分布,属非产流区。西天河本身属于间歇性河流,平时干涸,河流洪水由暴雨径流

47、形成,峰高量小,历时短是西天河的洪水特性。近几年由于接受上游灵新煤矿及上游诸多矿井的井下排水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而常年有水,但水量不大,流域内经多级筑坝拦截蓄水,使大河子沟多处河段断流干涸(图2-6)。图2-6 大河子沟鸭子档水库是经由人工筑坝抽取黄河水而形成的调蓄型水库,位于电厂厂区西南约2km。鸭子档水库由黄河水补给,抽水泵站设在银川黄河大桥下游1 km处的横城南侧,从黄河泵站至鸭子档水库,累计净扬程约174.2 m,输水线路总长约25.07 km。水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03年12底开工建设,已于2005年6月建成蓄水,水库地域总面积1470km2,水域面积300km2;最大库

48、容2400万m3,最小库容1500万m3;坝顶高程1252.50m,设计正常蓄水位1249.50m;最低水位高程1245.80m。一期总库容为2053104 m3,调节库容为1200104 m3,淤积库容为750104 m3,防洪库容为103104 m3,水库采用年调节供水方式,设计年供水量为13540104 m3,供水保证率为97 %;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人口的增加,供水需求逐年增加,水库总蓄水量高达2385万方,超出一期设计库容332万方,目前水库蓄水水位已超高一期设计蓄水位,达到1250.558m高程。二期工程计划在2015年建成,设计再增加供水量17407104

49、m3,届时水库总供水量为30947104 m3。鸭子档水库二期加坝后,坝顶高程为1256.5m,设计库容达3522万m3,调节库容2000万m3,设计坝顶高程为1256.5m,正常蓄水位1253.50m(图2-7)。评价区水系分布如图2-8。图2-7 鸭子档水库图2-8 评价区水系分布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区域地层岩性评价区所属区域为鄂尔多斯台地西缘断皱中段陶(乐)灵(武)盐(池)台地与银川地堑之间的结合部。该区自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是一个大型的凹陷盆地,接受了大量的碎屑岩堆积,以中生代地层最为发育。晚期燕山运动使盆地西部边缘隆起,到第三纪于部分凹陷区又接受了厚度不大的(小于200 m)红层堆积。第四

50、纪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的缓慢上升,导致第四纪分布广但厚度不大,一般为220 m。古生代地层被广泛发育的中、新生代地层所掩盖,埋藏较深。区域地层分布简表见表2-2和区域地层分布图见图2-9。表2-2 区域地层地层时代厚度岩性描述分布情况界系统组代号新生界第四系Q9.74风积沙、砂土、砾石等全区广泛分布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E3q100.0紫红色粘土、砂质粘土、泥岩为主,局部夹砂质,与下伏地层呈 不整合接触主要发育在横城矿区,其它区零星分布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保安群K1b887.0灰紫色砾岩为主,砾石大小悬殊,成分复杂,以灰岩、砂岩、石英砂岩为主,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横城矿区北部以及西地区

51、发育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群P2T1s226.0中上部为棕红色、紫红色中粗粒砂岩、粉砂岩,底部为砾状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横城矿区及周边地区下统石盒子组P1-2sh219.5上部以紫、灰紫色泥岩为主,中部以灰绿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横城矿区及周边地区170.5上部以灰紫、紫、灰绿色粉砂岩为主,下部以灰白色砂岩为主,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山西组P1s77.0灰白色、深灰色砂岩,深灰、灰黑色粉砂岩,其中夹可采煤层1-3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P1t78.0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可采煤层2-4层及薄支砂岩,本组旋回结构清晰,与下伏地层呈平行

52、不整合接触土坡组C2t286.0灰黑色砂岩,粉砂岩夹薄层灰岩,灰岩中含丰富的腕足类等化石,底部夹数层薄煤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马莲台电厂二期工程图2-9 区域地质区域构造评价区所属区域为鄂尔多斯台地西缘断皱中段陶(乐)灵(武)盐(池)台地与银川地堑之间的结合部,属于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范畴。由于受到东西方向主压应力作用,在台地内褶曲构造发育,成为横山堡刘家庄断褶带。该褶皱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自东向西依次为张家窑背斜、双庙向斜、枯草坬背斜、马莲台向斜、沙沟丁家梁背斜、范家庄背斜等褶皱构造。褶皱大多北端翘起,向南倾覆,两翼不对称。区域构造如图2-10。区域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灵武断裂、沙葱

53、沟断层、黎家新庄张扭性断层、挂井子沟冲断层,鸭子档冲断层、大河子沟张性断层。其中灵武断裂是该区的一条活动性控制断裂,也是银川断陷盆地与灵盐台地的分界线,根据资料初步判定,灵武断裂晚第四纪不同时段的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230.25mm/a,属 = 2 * ROMAN II级中等全新活动断裂。沙葱沟断层在灵武的东山地区,即灵盐台地内,走向N30E,延伸32 km以上;断裂两侧为一系列的背向斜和相伴生的次级断层,具有向北封闭收敛、向南倾伏散开之势,形似扫帚,决定了灵武煤田的分布、走向;断裂两侧未有地震发生,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活动迹象。黎家新庄张扭性断层位于评价区东侧,向北东方向伸展,延伸32 km,

54、倾向南东,断面沿走向方向平直,东盘相对下降,为隐伏断层,推测落差1700m左右,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活动迹象。挂井子沟冲断层在评价区内东部,近南北走向,延伸长度7 km,倾向东,倾角70,北端西偏,东盘逆冲,破坏了贼门沟向斜东翼,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活动迹象。图2-10 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区内所属区域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皱中段、灵盐台地与银川地堑之间的过渡带。由于燕山运动使台地西缘隆起,并发育了大量的南北向的断裂和褶皱,及横山堡刘家庄断褶带。受新构造大面积间歇性缓慢抬升影响,第四系堆积厚度不大,其基底又为红层堆积,地下水受断裂及褶皱构造制约,地下水赋存条件总体较差(图2-11)。马莲

55、台电厂图2-11 区域水文地质2.2.3.1 地下水类型和赋存条件本区主要发育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孔隙裂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多为透水不含水层,仅零星分布于沟谷洼地之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古近系或白垩系沉积建造碎屑岩中。由于补给来源有限,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水循环条件较差,富水性弱。2.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和侧向补给是区内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地形控制,大致流向为从南向北。地下潜水埋藏普遍较深(25.9340.68m)且总量较少。距离地表较浅部分空隙水消耗于蒸发,地下水量小、水质差,无人工开采使用,主要通过侧向排泄。2.

56、2.3.3 水化学特征地层中富含石膏,在地下水溶滤作用下,地层中的盐分大量进入水中,造成本区域地下水矿化度偏高。溶解性总固体一般大于1000mg/l,最高达30000mg/l,潜水水化学类型多为SO4.Cl-Na.Mg型。另外,本区属高盐、高氟背景,地下水氟离子含量普遍偏高,最高达6mg/l(图2-12)。图2-12 氟离子含量区域分布评价区地质与水文地质评价区地层岩性在厂址评价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p)、古近系清水营组(E3q)和三叠系二马营组(T2e)。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p):表层多由风积砂、砂土组成,底部常发育厚度不等的卵砾石冲洪积层,厚度10m左右,全区大部分布。古近

57、系渐新统清水营组(E3q):紫红色粘土、砂质粘土,泥质为主,局部夹砂岩,上部岩石中多见脉状及薄层石膏。本组厚度基本稳定,一般为100200m,岩性基本相同,为一套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一棕红色泥岩夹砂岩为主的和互相沉积,与下伏志丹群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评价区自西向东渐厚,最大厚度可达200m左右,底部常发育一半胶结砾岩层,评价区内在西部挂井子沟与南部贼门沟两侧出露。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灰紫色、紫红色、黄绿色中厚层状砂岩,砂岩中含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砾块,且具独特的“砂球状”构造,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在评价区内东部零星出露,地层厚度650.0m。在灰场评价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p)

58、卵石、粉土和黄土以及白垩系下统(K1)砾岩。评价区构造厂址评价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贼门沟向斜和挂井子沟冲断层。评价区位于贼门沟向斜的东翼。挂井子沟冲断层在评价区内东部,近南北走向,延伸长度7 km,倾向东,倾角70,北端西偏,东盘逆冲,破坏了贼门沟向斜东翼,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活动迹象。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2.3.3.1 厂址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和赋存条件根据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含水层岩性特征,将厂址评价区内地下潜水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不发育,多为透水不含水层,平面分布不连续,富水性差异较大,零

59、星分布于区内挂井子沟沿岸地势较低区域及边沟一带。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砂砾石等组成,局部夹23层细砂、粗砂夹层。砾石成分复杂,主要由砂岩、灰岩、变质岩组成。砾径多为150cm,分选较差,磨圆较好,多为砂质充填。该岩组渗透系数2.340m/d,单位涌水量为1.28L/s.m,富水性中等。该岩组水质总体较好,溶解性总固体多小于1000mg/l,属淡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重碳酸钠型(SO4.HCO3- Na)。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区域内大部区域,由古近系泥质岩类、砾岩组成。以上地层由于强烈构造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其顶面裂隙孔隙发育,常成为浅层潜水含水层,局部呈微承压性质。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

60、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有限,含水层富水性总体较差。该岩组渗透系数0.329m/d,单位涌水量为0.178L/s.m,富水性较弱。由于补给来源有限,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水循环交替较差,地层中富含石膏,在地下水溶滤作用下,地层中的盐分大量进入水中,造成区域地下水矿化度总体偏高。溶解性总固体一般大于1000mg/l,最高达30000mg/l,潜水水化学类型多表现为SO4.Cl-Na.Mg型。水量小、水质差是本区地下水的总体概括。基岩裂隙水:分布于东南局部区域,由三叠系地层组成,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胶结较致密,透水性差,据区域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159 L/sm,矿化度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