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会议的内容: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决定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采用公元纪年法;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巩固人民政权: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整顿经济秩序:措施有调运物资、平抑物价、统一

2、全国财政收支。作用是使社会秩序稳定,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实行土地所有制,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

3、会主义改造的目标。2、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是工业化的起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成就表现为: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投入生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制造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南昌飞机厂制造第一架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北天堑变通途)。作用(结果):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善了工业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实向前进。3、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4年9月第一届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世纪50年代,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浮夸风、蛮干(大炼钢铁) (3)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绝对的平均主义) 说明党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发展缓慢,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从1961年开始,党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政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6、1956年1966年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公

5、认的成绩:(1)工业:东北石油会战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石油能够基本自给。 代表人物:“铁人”王进喜(体现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2)科技: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代表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3)农业:代表人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7、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动乱。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从文革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6、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召开,内容包括:思想上:否认“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思想。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7、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掀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实行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详细内容见教材P5051)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首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建立是为了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对外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4)加入世贸组织(WT

8、O):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民主法制建设:(1)1979年颁布、1997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1986年颁布、198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次确立了法人制度,为经济开放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3)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展开村民自治实践。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在农村中最广泛的实践。(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6、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作出的

9、贡献: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也可以回答具体成就)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层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

10、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指在坚持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1949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2、海军、空

11、军成立的意义: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供了安全保障。3、战略导弹部队: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1966年7月1日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4、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原则:自卫原则。5、周恩来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外交事迹: (1)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结束,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6、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的轨道

12、。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7、中美两国发表的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及“八一七公报”三个公报说明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问题是台湾问题。8、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入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WTO);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1)“两弹一星”(“两弹”指核弹和导弹)的成功研制: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加强国防建设。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说明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的行列。1

13、975年,中国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1981年,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2)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1965年9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牛胰岛素。(3)杂交水稻的培育: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具有产量高、抗病害性强、适应范围广。(4)“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目的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2、教育事业的发展: (1)1986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3、文化艺术的发展: (1)初放光芒(

14、1949年1966年):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指导方针,作品有东方红、青春之歌、林则徐;昆曲的代表作品十五贯,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第一部彩色电影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2)备受摧残(1966年1976年):“八亿人民八部戏”。 (3)走向繁荣(1976年以后):详细内容见教材P124125。4、体育事业的发展: (1)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标志着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4年,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2001年,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2)吴传玉: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金质奖章 陈镜开: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 郑凤荣:中国第一个打破女子世界纪录 容国团:第一个乒乓球单项世界冠军 许海峰:获得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中国女排“五连冠” 王军霞:东方神鹿 刘 翔:获得2004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金牌 第七单元 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1、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