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民防知识_第1页
国外民防知识_第2页
国外民防知识_第3页
国外民防知识_第4页
国外民防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国防灾救灾重长效英国是地处欧洲西北部的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不多见。比如地震, 英国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是发生在1931年的里氏6.1 级地震。 2008 年 2月底,英格兰东北部发生里氏5.3 级地震, 是过去 25年来最强烈的地震。2007年夏天, 英国两大河流泰晤士河和塞文河水位暴涨,英格兰中西部地区以及威尔士大部分地区遭遇了 60 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10 多个郡的居民生活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虽说英国的自然灾害较少,且不是特别严重,但英国的防灾、救灾措施仍然开展得很扎实,而且极其注重长效。一是信息畅通。

2、2007 年的洪灾一出现,全国的新闻媒体便迅速跟进,铺天盖地地报道最新灾情,这不仅有利于受灾地区的救灾行动,更及时提醒其他地区人员避免进入灾区,进而减轻灾区压力,也防止了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反应迅速。洪灾出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增派救援人员火速赶往灾区,展开救护。同时在第一时间开通救援热线电话,不间断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且通过媒体指导受灾地区居民如何实行自救和互救,甚至包括如何在洪水造成污染的情况下采取措施获得洁净水。三是善后处理得法。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常见的风灾,英国都有一套完善的善后处理机制。除了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商业保险。据英国保险业估计,英国2007年洪灾后

3、, 保险公司向灾区居民家庭及企业理赔金额高达15 亿英镑。 平时鼓励买保险,受灾后获取赔偿,不失为保证长期平安的可行之道。四是建立多渠道应急机制。任何国家、社会都难免发生天灾人祸。为防不测,最重要的是建立多渠道的应急机制。在英国,除了政府建立常备应急机制外,一些大型公司,甚至社区都有相应的应急措施。记者曾采访过英国石油公司旗下的威奇法姆油田,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为防不测, 公司号召职员充当志愿者,平时在工作之余进行适当培训,一旦有事随时能组建应急小组,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依靠这种自上而下的常备应急机制,才能真正做到 “迅速而有效” 。(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日本高科技抗震手法多日本的

4、房屋设计对抗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抵御里氏 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报告书主要内容是,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普通的一座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都有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为了达到抗震目的,日本大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大中型城市都应用基础隔震新技术。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小,当地震发生时,隔

5、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基础隔震结构的层间变形很小,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破坏,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保持完好。日本建筑师还普遍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高层建筑外围大都使用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中心部分使用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裂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1/2。日本的独户和古旧建筑大都使用“滑动体”基础,以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从而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局部浮力”是日本开发的一种抗震系统。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

6、 使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较生活用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统成本并不很高,以8层楼医院为例,成本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大约 2。物美价廉的轻型钢塑房也是日本广泛使用的,即由1到 2毫米厚的双层彩钢薄板和厚达100 毫米的泡沫塑料夹层组成的轻型钢塑料板,用来替代钢筋水泥,日本到处可见这样的建筑。不仅抗震,而且美观舒适,住几十年没问题。至于建筑成本,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抗震建筑成本比较高,但能在要害时刻拯救民众的生命;而且从长期成本看,在地震多发带修建抗震建筑不仅不费钱,反而省钱, 这是因为抗震力强的建筑可以挺过地震袭击,无需震后推倒重修。(摘编自中国民

7、防网)以色列抗震减灾体系一瞥战火中诞生的以色列,全民忧患意识非常强。虽然近七十多年来以色列没有发生过强震,但以色列地处地震活跃断层,抗震减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全民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抗震减灾工作由国家基础设施部牵头,该部经常研究抗震问题,并设立了地震信息中心,协调各组织和机构的相关信息,评估和加强不同部委的地震防范措施。以色列的建筑法律规定,所有的建筑必须有严格的抗震设计和验收体系,必须经地方政府和专家审核才能动工兴建。到以色列访问的人都对该国家家户户的地下抗震防空室印象颇深。实际上, 这种抗震防空室最早是为了躲避战争期间敌方的轰炸而建,后来逐渐完善, 成为既可抗击核轰炸,又能抵御地

8、震等自然灾害的“生存空间”。抗震防空室内存有可供全家人维持一周所需的食品、水和急救药品等。建筑设计人员还为高层建筑物设计了特殊的救生衣和耐高温绳索等,灾难发生时, 居民可利用这些救生工具,通过阳台、门窗或建筑物裂缝逃生。海湾战争后,以色列成立了后方指挥部,统管民防抗灾,下设城市搜救、核生化防卫、紧急医疗服务和社会治安四部分,全民防灾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以色列是“全民皆兵”,因此,国防军内设有战时与灾难紧急救援队,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在紧急灾害发生时责无旁贷地成为救援的主力。以色列国家救援队有250多人,配备气囊千斤顶、切割、钻探、测向定位等救援设备和医疗设施。 该救援队多次参与国际救援行动,享有国

9、际盛誉。 此外,以色列的非营利救护组织 “红大卫星”也担当救灾重任。据介绍,以色列全国有1500 多个警报器,灾难信息可立即传遍全国。全国的 96个消防站有消防车约500辆,白天 30 秒、夜间 60 秒内即可启动奔赴现场救援。警方还可通过手机、电话和出租车无线系统随时发布灾难警报,动员社会力量参加紧急救援。以色列地震专家指出,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每年以1 . 3 至 2厘米的速度相互挤压、碰撞,东地中海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地带之一。约旦河谷1000年前曾发生过 7级以上大地震,按每 700年至 1000年为一个大震活跃周期来计算,现在已到了本地区地震高发临界点。以色列把全球各地发生

10、的大地震作为警钟,进一步加强国内防震和建筑监督,普及地震防灾知识,加强医院、 商场、 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防震措施,加强对海法等山城地区的建筑和水库等大型建筑物的检测力度。专家认为,只要以预防为主,措施得当,就能将任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摘编自中国民防网)意大利政府是怎样抗震救灾的住在罗马的谢培康,是在凌晨3点多被震醒的。他迅速穿好衣服后,并没有急着夺门而逃,而是走上阳台观察外边的情况。在街上,不少居民仓促奔出,神情恐慌,路边的汽车警报器也响个不停。不过也就仅此而已,盘桓了一阵,他便回身上床。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电视台都在说地震时,他才意识到,事情严重了。谢培康是

11、意大利的华文媒体欧华联合时报的副总编辑。2009 年 4月 6日上午,该报的领导层紧急开会, 决定驾车去地震现场察看。当他们开车从罗马外环线准备上通往东海岸、途经震区的 24 号高速公路时,却被告知:公路已实行管制,集中为震区运送救援物资,无有效证件不得驶入。当天早晨,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已宣布意大利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对地震的救助行动也立即启动。各个城市,都要无条件为震区提供各种救援支持。意大利法律同时还规定,在总理下达全国紧急状态令后,政府方可请总统下令调动军队。与此同时,包括军队、宪兵、消防、警察、医务人员在内的各种力量,当天火速汇集,赶往受损最严重的阿布鲁佐大区拉奎拉市。谢培康用“反

12、应快得不得了”来形容意大利政府应对地震的救援行动。对意大利政府予以高度评价的还有家住罗马的华人陈辰。4月10 日他在拉奎拉市郊的一处居民安置点时, 正好赶上救助点的午餐时间。在周遭房屋还一片狼籍的情况下,救助点里的餐食按照意大利一般家庭标准,不打折扣:午餐有一道和二道,一道是面食,当天吃的是通心粉,二道有鱼和其它肉类,此外,还有各种新鲜水果和酸奶,苹果、橘子、梨什么都有。“感觉比一般贫穷家庭的生活水准都要高。”陈辰说。事实上,地震发生后第一天的午餐,就引发了灾民的连连抱怨。在帕加尼卡镇的临时救援中心,一共只提供了250份热餐。不过,通过意大利高山救援协会的帮助,当晚,意大利民防局提供的热餐就增

13、加到了1400 份。分发救灾物资的工作,并不是谁报个名都能去,经过政府审核后,专门的工作人员方可进入震区。据了解,共有2. 8万名灾区居民住进了设置在各个足球场里的安置点。陈辰去的那个安置点有 250顶帐篷,每顶帐篷住8个人。安置点里还设立了一个活动区,里面摆放有四台大液晶电视,可以随时收看新闻和电视节目。化妆成小丑的心理专家,专门陪着孩子们玩耍,逗他们开心, 让他们迅速忘却这不太能理解的天灾。救助灾民的同时,死伤人数的统计,在第一时间就展开。震后第一天,意大利政府公布了15人失踪的数字。一天之后政府公布说,其中2名失踪人员被找到,他们在当地市民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小镇。 4月 13日,所有地震

14、失踪人员都已找到,救援人员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再一次对震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搜索,然后宣布停止搜救,开始清理废墟。(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瑞士民防概况瑞士民防的历史追溯到15世纪末、 16世纪初,但现代意义的民防则始于二战后。虽然1815年维也纳会议,瑞士被承认为“永久中立国”,但世界上连绵不断的战争现实使瑞士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和平与中立,和平与中立要用“武器”来保护;在未来战争中,瑞士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和平孤岛”,尤其是在核战争条件下,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是不分国界的,因此民防对瑞士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瑞士民防法称,“民防是国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带枪的国防”。二战后,特别是朝鲜战争

15、爆发后,瑞士为应对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配合本土防御战略,逐步建立了完备的体系。1934年瑞士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防空救护处”,1936 年把该处隶属于联邦军事部领导。1944 年瑞士联邦军事部设立了“防空救护部队局”,除领导防空救护部队之外,另增设了组织、行政、建筑三个民防单位。1951年瑞士正式成立防空部队。1959年瑞士将有关民防的条款写入联邦宪法并在各州议会和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1963 年瑞士将联邦军事部门的防空救护部队和内政部的公共卫生局合并成立了联邦民防局,隶属于联邦司法警察部。1968年和 1971年瑞士政府对联邦民防局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使该局成为瑞士最高民防领

16、导机构;从 1998 年起,瑞士联邦民防局由联邦司法警察部转划归联邦国防民防体育部领导。此外,瑞士还在各州、区,分别设立了民防局和民防司令部,城市设民防厅;拥有1000人以上的镇,其住宅相对集中的,也设立有民防机构。冷战结束后,瑞士根据欧洲新的安全形势,对民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继续做好预防军事打击的同时,增加了民防组织的救援任务。1999年以来,瑞士再次对民防实施面向21世纪的战略调整。瑞士的民防工作主要分为四类:司令部勤务、人员防护勤务、实施勤务和后方勤务。1000人以上的市镇民防组织要担负全部四项勤务;1000 人以下的市镇担负其中几项勤务。瑞士民防的指导思想是以其中立国地位及武装中

17、立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基础。主要内容是:一旦发生战争或受到战争威胁或发生重大灾害,全国民防组织立即动员,及时进行抢救和援助。在必要时,将全国居民转移到地下民防工事内,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为此, 瑞士民防有四大任务:一是采取必要措施,在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向居民提供保护和救援;二是与其它主管部门密切合作, 在发生自身灾害或重大技术事故时向居民提供救援;三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四是与抢险救灾部队密切合作,参与境外救援行动。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瑞士对其民防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战略调整,主要是从战时服务为主转向平战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联邦与州、市(镇) 之间关于民防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了灵活

18、、高效、精干、统一的“大民防”组织体系, 将警察、 消防、急救、公共卫生、 基础设施管理等部门纳入政府统一的指挥组织体系,以便在战时或灾害时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更有效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智利应对灾害靠机制智利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大陆板块交界处的狭长地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频发的国家之一。中低强度的地震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些火山至今仍处在活跃期。就在今年5月初,智利南部休眠了 9000 年的柴滕火山再次喷发,附近居民被迫疏散。智利政府和人民在与地震等重大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应对机制。 智利在宪法中就规定了各大区区长和省长具

19、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范和应对突发灾害的权利和义务。许多应急救灾机制已经规范化、法律化。 智利中央政府设有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 专门负责监测、 组织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突发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对各类灾害都有一系列的应对计划,比如地震应对计划、火山喷发应对计划、化学品泄漏应对计划等。在地震应对计划中,有如下几项应做的工作:事先注重预防,包括长期进行地震安全教育,实施防震建筑规划,包括整改违规建筑、指导加固不安全建筑等。在灾害突发后,则以最快速度启动紧急行动委员会,负责搜集和报告灾害,向社会发布消息,提出抗灾建议,组织指导各方的救灾行动。在紧急救灾的同时,展开灾民安置,包括提供临时居住点

20、、发放食品饮用水、提供医疗服务等。最后一步是灾后重建,重建要首先听取专家意见,以决定是否组织在灾害地点原地重建,还是迁移到更安全地带重建。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还专门有一项“学校安全计划”,指导各级教育单位的应急防范工作。该计划要求各类学校都要成立安全委员会,其委员一般由校长、安全监察员、 教师代表、高年级学生代表、附近的警察、消防、医院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平时训练老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则负责指挥应对。安全委员会要制定计划,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对火灾、交通事故、触电事故、化学品事故等,要知道如何应对。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智利领导人

21、对救灾非常重视。5月初智利南部柴滕火山喷发后的10 天时间里, 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两次赶赴灾区,组织救援和疏散,政府还特设了一个总统特别代表处, 负责灾区重建和灾区民众安置。智利军队在各项救灾中表现出色,这次火山喷发导致陆路中断,智利海军从河道上组织疏散灾区民众。(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新加坡许诺八分钟内可到现场救援新加坡地少人稠,因此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人们居住和办公空间的最佳方式。据统计,新加坡总计有超过4300 座已完工的高层建筑,其中49 座超过 140米。新加坡一般将火灾分为A类、 B类、 C1和 C2类。 A类是指政府机关的建筑火灾、宗教团体的建筑火灾、整个建筑起火、死1人以上或

22、伤 3人以上的火灾;B类是指住宅火灾、单位内部局部火灾或伤 2人以下的火灾;C2类是指财产损失在50 新加坡元 ( 1新加坡元约合5.12 元人民币) 以下的火灾,其余为 C1类火灾。新加坡民防部队及其总部下属的消防安全与防空署担负着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的任务。其中消防安全与防空署主要有以下职责:审核消防设计图纸,提供防火规范咨询服务和培训,定期组织与专业人士和有关团体的交流;核发消防安全证书,签发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执照,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理有关消防安全的投诉;研究消防安全政策和制定或修订防火规范等。根据相关法令,该署要对逃生出口的设计、火警预警的结构、建筑地点的规划以及外部消防设

23、施、电力供应、消防系统、建筑物通风情况以及烟雾控制系统进行总体的检查。据规定,建筑物的消防工程验收必须由合格注册检查员进行。该检查员必须具有建筑师法规定的建筑师资格或专业工程师法规定的专业工程师资格,还要有10年以上从事消防工程技术的经验,并经民防部队的培训予以注册。注册检查员进行验收后,要提交报告, 再由消防安全与防空署相关科室在所有工程中随机抽取10%进行详细验收。验收完成后,该署将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发放消防安全证书;对于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工程发放临时消防安全证书,并要求其在期限内完成整改后,再发放消防安全证书;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工程,则不发放证书,由民防部队总监委任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组成调查

24、委员会,负责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对失职检查员给予书面警告、暂停职务、罚款、撤销注册等不同的处罚。而在民防部队方面,成立于1982 年的新加坡民防部队主要负责建筑物火灾的消防和事故原因调查工作。在新加坡,消防站点分布十分稠密,消防人员许诺“8分钟消防”,即无论居民家住何方,倘若家中失火,消防队在8分钟内可到现场救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市民可以举报消防当局不作为,消防队要受到法院的传唤。(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美国人是怎样减少群死群伤火灾的美国人经过调查发现,住宅建筑防火条件的不同,火灾中死者人数多少也不同。这和美国人贫富差别有直接关系,生活越富裕的地区,住宅建筑防火条件越好,火灾越少,死者也少

25、;生活越贫穷,火灾越多,死者也越多。美国消防专家认为,减少火灾中的伤亡率,关键在于减少群死群伤的大火。为此,美国着重采取了10 个方面的消防战略:1、通过立法,限制建筑物的火灾荷载,提倡兴建不燃性建筑,尽量不用可燃性建材。美国洛杉机市一位消防队长告诫民众说:家里摆设一套用可燃性泡沫海绵作衬垫的沙发,就如同放置了一个潜在的毒气弹。在万一发生火灾时,它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足以使主人中毒身亡。2、美国法律规定:老人和孩子的床具、衣饰必须是阻燃的。同样,养老院、幼儿园里的被褥衣服、家具等也必须是阻燃的。因为老人和儿童是火灾的弱者,对他们应该加倍关照。3、美国企业中劳动者,一般都十分慎火,在企业内活动,

26、下班之后,必须回家,绝对不允许“以厂为家”。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无论什么企业,都具有一定火灾危险性,厂区内留有工人住宿就相对增加了火灾危险性。4、在居住建筑、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及高层民用建筑中,普及感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以便万一发生火灾时, 可以及时唤醒人们的警觉, 尽快逃生避难及时扑救初起火灾。5、向居民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提供火灾案例资料,指导民众进行防火训练、避难演习,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和逃生避难能力。美国人不提倡驻美外国人和国内的老年人、儿童 “勇敢” 参与救火活动,只要求这些人在遇到火灾时,及时唤起身边的人及时报警逃生避难。6、强化住宅建筑的防火功能,尽力改善贫民

27、木屋内的防火条件,减少火烧连营的可能性。7、美国消防队员的救火救生兼理制度。消防队附设有急救队,困于火场的人能及时得到求援,则可相对减少伤亡。8、改善消防队员的救火装备,也是减少群死群伤的一项措施。凡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地下建筑火灾和石化工厂火灾,消防队员都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有的还要穿防高温辐射的救火服,以加强消防队员的自我保护功能。9、发展高层消防优势,提高消防车的举高能力和远射能力。高层建筑的大发展,必须有赖于善于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队的同步发展和举高消防装备的相应发展。、在民航、地铁、铁路和汽车客运中禁烟。大中型客车都有额定的乘客人数,超员纳客属于违法。大型客车都设有太平门,客车一旦失火,

28、太平门开启,可供乘车人员逃生。(摘编自重庆民防网)从紧急情况部看俄罗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据学习日报报道:作为俄罗斯应对管理非传统安全危机事务最主要机构的紧急情况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该机构的研究也成为研究俄罗斯危机管理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俄紧急情况部诞生于1994 年,属于联邦执行权力机构,是俄罗斯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核心,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落实国家在民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政策,实施一系列预防和消除灾害措施、对国内外受灾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活动。紧急情况部下设几个局,包括居民与领土保护局、灾难预防局、防灾部队局、国际合作局、消除放射性及其它灾难后果局、科学技术局及管理局等。该部同

29、时下设几个专门委员会用以协调和实施某些行动,包括俄罗斯联邦打击森林火灾跨机构委员会、俄联邦水灾跨机构委员会、海上和水域突发事件跨机构海事协调委员会、俄罗斯救援人员证明跨机构委员会。该部通过总理办公室可以请求获得私人、国防部或内务部队的支持,也就是说, 该部拥有国际协调权及在必要时调用本地资源的权限。紧急情况部行动中心可以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设在莫斯科的行动中心面积虽小,但效率极高。 每张办公桌上和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两到三部电话和联网电脑。每个房间外都张贴有工作职责,从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飓风、干旱和严寒等)到化学和电力工业突发事件等,无所不包。1995 年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地震发生前一个

30、月,该部已经预测到地震危险已经迫近,为此专门布置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演习,这显示了该部预测工作的高效率。地震发生后, 该部依靠从模拟演习中获得的经验以及从日本阪神地震应对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应对工作有条不紊。例如,在这次抗震行动中,紧急情况部创造了一种搜救人员8小时工作法, 8小时中的头一个小时用于静听,搜救人员仔细搜听被掩埋的幸存者发出的求救声,在接下来的7个小时中,搜救人员标记出重点区域并开始救人。俄罗斯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都对这次救援行动做了正面评价,特别是与 1988 年亚美尼亚大地震救灾行动的混乱无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之外,绍依古部长还将长期预测列入了该部重要工作日程。不久前,俄罗斯通过了俄联邦降低自然和人为灾害事故风险和后果的中期计划,根据该计划,俄罗斯将建立国家危机情况管理中心,并将在俄紧急情况部的各个地区中心设立该中心的分支机构。 成立国家危机情况管理中心的目的是要形成统一信息空间,有助于完善俄全国危机情况预防和应对体系,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增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同时还可以使民众及时了解有关心有关的经济技术论证。中心的建立将使俄罗斯进一步提高其应对和管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德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