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_第1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_第2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_第3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_第4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张泽之10119042理学院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10090枷7060跖。53020$0Chart of the Day - HYPERLINK Oil (Inflation-Adjusted)Oil prices have dropped below trend.Iran Crisis IIRun-up to Iraq j1 福II日日迎5Iran CrisisOil Embargo100$90枷S70$60$50HO$30$20$10$01970197519801985199019

2、9520002005资料来源: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 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 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 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

3、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 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 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 20%以上。自06年 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 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 口。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WTI原油期货价格

4、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 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 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 1998年12月10日的 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 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供求无法平衡,供给量始终小于需求图表三:国际石油供需走势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只有

5、约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 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1990年代的 100万桶/日的水平。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13年之前,国际原油需求将会以年均1.6%的速度递增。该 机构最新一期报告也将今年的国际原油需求预测由日均8610万桶提高到8690万桶,明年的日均需求量 甚至会增至8770万桶。经济因素无疑对石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 5%增长速度非常之 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对石油的需求,甚至一些传统的产油国由于本身需 求的增加,而

6、转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如印尼;而以往消费量较少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使得国内 对石油的需求上涨,如沙特、伊朗等。尽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了 3%左右的较为强劲的势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 更是高达5.9%。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截至2005年3月,全球日均消费总量 8370万桶,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一定的紧张因素。 而美国在全球油价不断上涨之际,不但不动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平抑油价,相反不断地增加其战

7、略 石油库存,令市场供求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日均供给总量8430万桶,同比增长1.6%,剩馀产能仅为每 日约100万桶左右。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构成了决定的油价为每桶40美元左右。从供给方面看:石油供给增长缓慢。欧佩克国家是石油供给的主力军。1980年代,由于非欧佩克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 的增加,欧佩克曾削减过其产量,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这对缓冲世界石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 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石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 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然而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2005年及2006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2004年

8、要小,但是一方 面由于美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 快速下降,使得整个欧佩克石油生产受到影响,尽管沙特作为机动产油国试图弥补这些减产,但由于其 剩余产能只有2003年时的一半左右,因此不能完全抵消其他欧佩克国家产量下降的影响。根据统计,2005 年开始,供给的增加开始落后于需求,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供给增长只有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大。国际能源机构不久前也发表报告指出,市场对

9、未来国际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推高了油价。同时, 根据跨国集团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告,去年欧佩克原油日均减产35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仅增产23万 桶,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则连续第五年下滑。这造成世界原油产量去年日均减产0.2%。这也是2002年 以来,全球原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今年以来,俄罗斯的原油增产势头又出现减缓迹象。这都增加了市 场对未来原油供给可靠性的担忧。而面对发达国家要求增产的压力,欧佩克方面坚持认为,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充足,油价飞涨并非供 求失衡,而是美元疲软、地缘政治动荡、市场投机以及炼油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沙特原油储备局专 家纳森沙勒尔说,虽然说全球剩余产油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末

10、的日均1000万桶下降到了如今的150 万至200万桶,但仍谈不上短缺,全球原油供应至少能再保证100年。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国王 阿卜杜拉之前也公开表示,高油价更多是由投机活动造成的,对此,欧佩克“无能为力”。.地缘政治因素等突发事件产生恐怖溢价影响供求平衡,亦为游资炒作提供契机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局势陷入动荡。而恐怖袭击事件的时时悬在世界人民头顶令油价称为惊 弓之鸟。近年来,伊拉克动荡政局内部矛盾加剧,破坏石油生产、输油管道事故层出不穷;沙特炼厂 遭遇恐怖袭击、朝鲜半岛核问题、2006年以色列军事打击黎巴嫩,对黎造成灾难;美国遭“卡特里娜”、 “丽塔”飓风的袭击,炼油设施、油井遭到损

11、坏减产;美国和伊朗等国的紧张关系升温,伊朗转而进行 核开发活动;尼日利亚由于内部动乱使原来每天250万桶的石油产量下降到每天190万桶,加上输油管 道遭到武装分子攻击出口量锐减;挪威工人罢工;以及伦敦地铁爆炸等等,每一次都造成国际油价的短 期走高。这些因素中,有些确实对石油的供给带来了影响,如尼日利亚石油生产中断和美国飓风对墨西 哥湾地区的破坏等,这些事件造成了石油供应的减少,不仅仅是在心理上对市场是种打击,对市场本身 也造成了影响;朝鲜、黎巴嫩、以色列等是非石油生产国,在这些地区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是在心理上对 市场造成影响;基金则利用这些事件的发生,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上的进出,助长了油价在短期内

12、的波动, 据估计,国际油价中存在10-15美元左右的恐怖溢价。图表四: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击轴三一1物电HiF田阵方七希亡*打泻褂既圮咯.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8地缘政治的风险是油价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08年油价的连续“闯关”看,政治动乱、战争引发 了人们的石油焦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恐慌。如果再加上新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如国际恐怖 主义,或者因食品涨价而引发的多国骚乱,不仅影响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从而极大影响石油需求以外, 还会为投机交易创造出理想的环境。有人估计,人们在购买每桶石油时都要多付10美元的“恐怖附加 费”。从图表四中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击情况来看,几

13、乎每次涉及到石油的地缘政治事件,都会 引起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于飙升。美国的中东政策和伊拉克战争也产生了预想不到的后果;对伊 朗和伊拉克乃至利比亚的经济制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供应。而 伊拉克战争,则在事实上使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储藏量的国家陷入不安定状态,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至今也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伊朗的石油生产和输 出。2008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最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和伊朗。尼日利亚的罢工和绑架事件频传,而伊朗 和以色列的关系则陷入了更加令人担忧的境地。2007年5月以后,尼南部产油区社会治安急骤恶化,尼 日尔

14、三角洲地区的河流州、三角洲、巴耶尔萨州及其濒临的海上钻井平台经常发生绑架事件,迄今有超 过200名外国人在当地被绑架。当地武装组织对重要出口输油管道进行破坏,原油生产及出口受到严重 影响,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的钻井或输油设施被迫关闭。动荡的局势使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仅为200万 桶左右,比高峰时期260万桶的产量减少了大约四分之一。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2008年4月份伊朗日平均出口原油390万桶,伊朗局势牵扯面大,每 一次伊朗核问题比较紧张的时候,原油价格就会很敏感。6月6日,原油价格创下原油期货挂盘以来新高 就是在以色列威胁不排除攻击伊朗的言论刺激下形成。伊朗声称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将对

15、霍尔姆斯 海峡实施封锁,而从海峡中经过的油轮每日运送的油气将近世界总产量的20%,将会对全球的油价造成巨 大的冲击。而且缺少相应的替代方案,现有的东西输油管已经不堪重负,一些已经废弃的输油线路缺少 维修。中东出口的石油最大消费者是亚洲国家,超过60% ;剩余消费者中欧洲为16%,美国仅为11%。而 亚洲国家的资源十分稀缺,可能将成为最大的受损国;同时国际游资炒作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油价的变 动。.非商业性的投资基金炒作及美元贬值等金融因素助长了短期内油价波动首先,国际游资炒作抬高了油价。基金原油期货持仓量与国际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每当基金净 多持仓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随之飙升,而当基金大幅减仓

16、时,国际油价便会出现快速下挫。影响国际 油价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的题材,因而国际游资会对油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供需因素 造就了此轮油价的整体上升的走势,然而各种投资基金利用造成这种脆弱供需平衡的各种因素,尤其是 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石油供求的不确定性作为契机炒作,助长了短期内油价的波动。美国舆论界宣传原油价格将冲破100美元关口以及石油供给能力不足的论调,使超过1万亿美元的 热钱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炒作。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是在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主导下确定, 美国和进入美国的投机金融家、期货原油投机商炒高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油价。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统计,纽约市场入市基金家数由一般情

17、况下的4000-5000增加到8500多家,基金 净多头寸一度高达27万手左右,相当于2.7亿桶,是正常全球需求量的3倍多.据估计,目前高油价中 有15-20美元的投机溢价。今年3月30日,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第一次发表其油价超级上 涨观点时,激发了市场的想象力。它关于油价可能上涨至105美元/桶的观点,立即在市场引起轩然大 波,宛如在当时一片牛市氛围中投下一个炸弹,当天油价大涨1.5美元,也为今年夏季油价突破70美元/桶埋下伏笔。之后,高盛先后共三次发表看多油价的观点,而每次都会激起原油价格的大涨。高盛公司发表的报 告全然不理会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油价高企已开始削弱原油的需求,它再次强调

18、了原油市场供给紧张 的局面将维持数年。高盛的报告出台与油价走势有些巧合,每次都在油价处于下跌之际,市场对此也是 将信将疑。有人将高盛报告的商品研究团队与高盛的石油交易员联系起来,怀疑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共 谋。因为每次报告公布之后,对冲基金以及所谓的投机商总会对掀起对油价的推波助澜。图表五:投机活动对油价的推动和油美兀岸老般金新兴川场国家1.5万亿洸元17万亿矣元的外汇储希主权财富基金2.5万柘巨期主权财富基金2.5万柘短期避险需求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短期避险需求金融市场商品措散投资180。区其中1话为石油实物市场资料来源:油价:傲临PEAKS,国信证券行业深度报告,2008年7月8日马斯特纳斯资

19、本管理公司负责人迈克尔马斯特纳斯日前援引过去5年的数据指出,中国的石油需 求在过去5年里增加了 9.2亿桶,与此同时,来自指数投机商的交易需求却增加了 8.48亿桶。2003年一2008 年之间,指数基金在商品市场相关的投资增长了 20倍,从5年前的13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2600亿美 元之间。仅今年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这样大规模的“热钱” 远远超出了对石油的商业需求。但这类投机者实际并不真正持有石油,他们往往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合约, 在合约交割前卖出合约。其次,美元贬值刺激油价走高。先从油价上涨对美元的影响方面来看,一般而言,油价的走高对美 元是不利的。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油价的走高意味著美国的进口成本加 大,从而扩大了美国的贸易赤字。这从今年以来,油价节节创新高,而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可以看出。 此外,油价的走高还会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美国作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