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制图与识图基础_第1页
中篇制图与识图基础_第2页
中篇制图与识图基础_第3页
中篇制图与识图基础_第4页
中篇制图与识图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 机械零件的形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或不太规则,仅用三视图不一定能表达清楚,需要用更多的视图或各种表达方法才能完整、清楚、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形状结构。例如: 零件的内部结构-用各种剖视图来表达; 倾斜结构-用斜视图或斜剖视图来表达,以反映其实形。 此外,还可能会用到其它基本视图或局部视图等等。总之,我们应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来选择表达方法,确定一个较好的总体表达方案。这一篇我们主要介绍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并以一个典型零件为例来说明零件图及其表达方法。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第7章模具零件图 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第9章 模具装配图1中篇 制图与识

2、图基础6、1 基本视图一、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的比较二、第一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三、第三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6、2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一、向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二、局部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三、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6、3 剖视图一、单一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二、单一半剖视图画法与标注三、阶梯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四、旋转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五、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6、4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一、局部放大图的画法与标注二、常用简化画法6、5 各种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表达方法、特点及其应用; 掌握各种剖视图的表达方法及其应用; 了

3、解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学习表达方案的选择。 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 投影体系:第一角投影体系和第三角投影体系. 两种投影体系的应用:中国和东欧国家用第一投影体系,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用第三投影体系。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一、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的比较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第三角投影的形成第一角投影的形成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一、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的比较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1)观察(投影)顺序不同第一角:人物面第三角:人面物(2)投影面(视图)的展开方式不同第一角:V面(主视图

4、)不动,其它投影面(视图)绕其与V面的交线从前往后转动展开,直至与V面共面第三角投影体系中,同样是V面不动,但其它投影面绕其与V面的交线从后往前转动展开,直至与V面共面(3)视图配置关系不同因为配置关系不同,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关系也不同,应注意分析比较。因为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均是正投影,所以仍然符合正投影规律,且“长对正、宽相等、高对齐”的投影关系仍然成立。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的标记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二、第一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人物面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基本视图的形成 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二、第一角投影体系的基本

5、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人物面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基本视图的展开 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二、第一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人物面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基本视图的配置 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三、第三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人面物主视图(FRONT)俯视图(TOP)左视图(LEFT)右视图(RIGHT)仰视图(BOTTOM)后视图(BACK) 基本视图的形成 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三、第三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

6、视图人面物主视图(FRONT)俯视图(TOP)左视图(LEFT)右视图(RIGHT)仰视图(BOTTOM)后视图(BACK) 基本视图的展开 1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三、第三角投影体系的基本视图 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1 基本视图人面物主视图(FRONT)俯视图(TOP)左视图(LEFT)右视图(RIGHT)仰视图(BOTTOM)后视图(BACK) 基本视图的配置 1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一、向视图的画法和标注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2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1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二、局部视图的画法和标注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2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1

7、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三、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6、2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1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用途:视图主要用来表达零件的外形轮廓。对零件的内部结构,就要用剖视的方法,才能清楚地表达。剖视:假想用一个剖切面将机件剖开,分成两部分,并将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前半部)移去,而将剩下的部分(后半部)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就称剖视图。剖切方式:单一剖、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斜剖等剖切范围:全剖、半剖、局部剖等1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一、 单一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16中篇

8、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一、 单一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1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二、单一半剖视图画法与标注 画半剖视图要点:1、半剖视图中,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为对称线(点划线)。2、半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1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三、阶梯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1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四、旋转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回转中心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2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旋转剖视图的标注剖切位置

9、标注投影方向剖视图的标注2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五、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当机件只有局部的内部形状结构需要剖视表达、而不需或不宜采用全剖或半剖视图时,就可采用局部剖视图来表达。局部剖视图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2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局部剖视图的波浪线画法正误2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3 剖视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阶梯局部剖视图的形成与画法2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4 断面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2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4 断面图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重

10、合断面图的画法 2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细小结构:局部放大后表达分布很有规律,数量较多,或尺寸较大等结构要素:简化表达一、局部放大图的画法与标注2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二、常用简化画法均匀分布的孔和肋板的简化画法2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二、常用简化画法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2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3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

11、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网纹及滚花的简化画法3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对称结构的简化画法3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5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断开简化画法3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6 各种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完整清楚简洁明了主视图:最重要,先选定,应能反映机件的主要形体特征。其它视图:围绕主视图来选择,对主视图进行补充表达四通管轴测图3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6、6 各种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第6章 模具零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四通管表达方案:四通管的主体结构

12、为三个相通的孔。因此主视图应主要反映内孔的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为此主视图用B-B旋转剖来表达。为配合主视图表达各内孔的相互位置和连接关系,俯视图用A-A阶梯剖来表达。为了辅助表达各个法兰盘(连接盘)的情况,增加了C-C剖视图以及D向视图和E向斜视图。3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1、了解视图的选择原则,分析零件图的表达方案。2、了解零件图的内容组成。3、识读零件图。4、识读(分析)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7、1 零件视图一、零件的视图二、主视图的选择原则7、2 零件尺寸标注一、零件尺寸分类二、尺寸基准三、尺寸标注方法7、3 零件技术要求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二、形状

13、和位置公差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注法7、4 标题栏7、5 零件图实例分析 3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1 零件视图零件图:用来表达零件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等信息的图样。零件图的作用:是作为加工和检验零件的依据。零件图的内容:包括一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等四个部分。主视图:最重要的视图,是表达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先选定,应能反映机件的主要形体特征。其它视图:围绕主视图来选择,对主视图进行补充表达视图选择: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后选用其它视图如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视图要求:完整清楚,简洁明了先主后次,先粗后细:先表达主要形状结构,后表达次要的结构和细节。在。应

14、各方面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一个较理想的表达方案。一、零件的视图3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1 零件视图二、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确定摆放位置工作位置原则加工位置原则2、确定主视图方向3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2 零件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确定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加工精度视图和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尺寸分类:主要有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和总体尺寸等三类。定位尺寸:确定零件各个结构要素与定位基准的位置关系的尺寸。如圆心的定位尺寸等。定形尺寸:确定零件各个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的尺寸。如圆及圆角的直径、半径及长度、宽度、高度尺寸等。总体尺寸:确定零件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15、总体尺寸给定了零件外形的总体大小,为确定毛坯尺寸、下料和包装运输提供依据。 一、零件尺寸分类3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2 零件尺寸标注尺寸基准:零件中用来确定其它结构要素的位置的点、线、面。尺寸基准也是尺寸标注的起点。基准分类: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根据零件形状结构的设计要求而确定的基准。工艺基准:为加工、测量和安装方便而选定的基准。为保证零件的加工达到设计要求,应遵循基准同一原则,即应尽量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 尺寸基准(重要性):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主要基准:用于确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如 轴线、对称线等 )。主要基准一般属于设计基准。长、宽、高三个方向都有一个

16、主要基准。辅助基准:除主要基准外,为加工测量方便而设定的基准。辅助基准通常属于工艺基准。 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直接确定的尺寸联系。二、尺寸基准轴的基准与加工定位4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2 零件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总体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其中合理性是指尺寸标注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应方便加工测量。尺寸标注的一般步骤为:1、确定基准长、宽、高三个方面均应有一个主要基准。根据工艺要求还可选定一些辅助基准。2、标注尺寸标注定位尺寸标注定形尺寸标注总体尺寸三、尺寸标注方法尺寸标注顺序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先定位后定形先整体后局部先完整后切割4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

17、7、2 零件尺寸标注零件常见的倒角、退刀槽、退程槽的尺寸标注4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2 零件尺寸标注零件常见孔的尺寸标注方法4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要求等。 问题的提出:零件图上的尺寸是零件加工、检验的主要依据。为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必须保持相同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但在实际加工零件时,由于设备、量具、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原因,必然要产生制造误差。因此不可能将所有零件都加工成同一尺寸,只能将其尺寸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此提出“公差”的概念与要求。另一方面,对于相互配合

18、的零件,这个范围还必须保证其配合达到一定的松、紧程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这样就形成了“配合”的概念。公差配合是技术要求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4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1、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基本尺寸 零线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 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基本偏差4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基本偏差4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2、尺寸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公差带代号与极限偏差标注的三种形式4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孔和轴

19、(包括非圆柱形的内外表面)装配在一起,称为配合。配合反映了相配合两零件间相互结合的松紧程度。(2)间隙与过盈:孔的尺寸减去配合轴尺寸的代数差。此差值为正值时,称为间隙;此差值为负值时,称为过盈。也就是说:当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时,其存在间隙;反之则存在过盈。(3)配合种类: 根据对零件配合的要求不同,或者说根据孔、轴形成间隙及过盈的情况 ,配合可以分以下三种: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3、 配合的术语4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间隙配合孔与轴之间总存在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公差带图如图2-7所示。间隙配合适

20、用于要求有相对运动的配合。4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过盈配合孔与轴之间总存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公差带图如图2-8所示。过盈配合适用于要求牢固连接的配合。5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过渡配合孔与轴之间既可能产生间隙也可能产生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所存在的间隙或过盈都较小,公差带图如图2-9所示。过渡配合一般适用于两零件要求准确对中心的配合。5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4)基准制:基孔制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其下偏差为“0”

21、,基本偏差代号为“H”。在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从ah是间隙配合;从jn用于过渡配合;pzc用于过盈配合。基轴制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0”,基本偏差代号为“h”。在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从AH为间隙配合;从JN为过渡配合;PZC为过盈配合。因为轴比孔容易加工,所以一般情况尽量采用基孔制,以减少定值刀具和量具的品种和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4、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标注5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二、形状和位置公差1、形位公差形状误差 -零件单一要素(如直线、平面、圆柱面等)的几何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零件中关联要素( 如 线对线、线对面、面对面

22、等)的位置关系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对形状和位置误差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值。2、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代号包括项目符号、公差框格、指引线、公差数值和基准符号等内容。5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3、形位公差项目和符号 5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三 、表面粗糙符号及其注法7、3 零件技术要求零件表面的微观不平程度,称为表面粗糙度。1、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 Ra的数值越小,零件越光洁,反之零件表面越粗糙。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其参数选择得越小,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要

23、求越高,加工也就越困难。通常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2、表面粗糙度符号 55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3 零件技术要求 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的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在同一张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标注一次粗糙度代(符)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对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注上其余两字。5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4 标题栏5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7章模具零件图7、5

24、 零件图实例分析 一、视图分析二、尺寸分析三、技术要求分析1、公差配合分析2、 加工要求分析3、表面粗糙度分析5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了解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结构;掌握在制图标准中它们的规定画法。8.1 螺纹标准件8.2 销8.3 弹簧常用件5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a) 螺纹的直径 (b)螺纹的线数 (c)螺纹的螺距和导程 (d)螺纹的旋向 60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一、螺纹的一般规定画法螺纹的一般规定画法零件上螺纹的画图步骤61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

25、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二、螺纹联接的画法螺纹联接的画法(一)螺纹联接的画法(二)62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三、标准螺纹的标注方法螺纹代号示例如下:M16-6g:表示普通螺纹牙型,粗牙螺纹,公差带代号为6g;M161-6H:表示普通螺纹牙型,细牙螺纹(螺距为1mm),公差带代号为6g; 63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四、螺纹紧固件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 内六角螺钉的画法 64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8.1 螺纹标准件五、螺纹紧固件联接的画法 65中篇 制图与

26、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3、2 销 圆柱销、圆锥销的型式、标记和连接画法66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3、3 弹簧常用件常用的弹簧 67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3、3 弹簧常用件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装配图中弹簧的规定画法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68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规定表示法 3、3 弹簧常用件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关系(1)簧丝直径d : 弹簧钢丝的直径。 (2)弹簧外径D : 弹簧的最大直径。弹簧内径D1: 弹簧的最小直径弹簧中径D2: 弹簧的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3)节距t :除支承圈外,相邻两圈的轴向距离。(4)有效圈效n、支承圈外n2和总圈数n1:为了使螺旋压缩弹簧工作时受力均匀,增加弹簧的平稳性,弹簧的两端并紧、磨平。并紧、磨平的各圈仅起支承作用,称为支承圈。(5)自由高度H0: 弹簧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高度(或长度)。(6)展开长度L : 制造弹簧时坯料的长度。69中篇 制图与识图基础 9、1 装配图的内容 一、视图及视图选择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