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

2、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在这

3、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乐于长期观察记录。4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科学态度:1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

4、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乐趣。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而空气可以使种子发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种子发芽的效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1熟悉观察方法,明确记录单观察内容。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初步形成对比实验的探究思维。【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发芽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各一盆,西红柿、黄瓜、玉米、带壳葵花籽、枣、南瓜、蚕豆、苹果、松子等的种子。学生材料:固体胶,

5、彩笔,活动单,每组土壤、水若干,塑料瓶1个,花盆2只。【教学时间】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新朋友1师:今天有两位小朋友要跟咱们一起上课。不过它们想和同学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一些与它们有关的线索,同学们依次阅读线索,猜一猜它们到底是谁?如果你们猜出来了,按照要求填写活动单。2师:你猜到你们组的小伙伴了吗?能不能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小伙伴的样子?投影仪展示学生活动单,学生回答。生1:我们组的小伙伴是黄瓜种子,它的个头大一点也长一点,是黄色的,表面比较光滑。生2:黄瓜种子的壳很硬生3:我们组的小伙伴是西红柿种子,它的个头很小,扁扁的,是褐色的,上面有一些细细的绒毛。设计意图:认识新朋

6、友的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认识新朋友的欲望。通过介绍新朋友,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导者。活跃了气氛,奠定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3师:没错,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小伙伴。西红柿和黄瓜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它们维生素含量高,味道甜美,还可以美容养颜。我们的小伙伴要长大成熟,必须经过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几个过程,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发芽的过程。(板书:种子发芽了)二、一起种植物1种子的发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看几张图片观察一下。观看图片种子发芽了2师:你们愿意照顾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让它们也像这样发芽吗?师:你们打算怎么种植西红柿或者黄瓜种子?

7、生:每天按时浇水、晒太阳,放在温暖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3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不过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老师已经种下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了,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看图片“种植西红柿/黄瓜”。4师:怎样能把种子种的更好?生描述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花盆里,填满到距离花盆边缘1根手指的地方。(2)在土壤上面放上两粒种子,两粒种子中间隔一点距离。(3)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看不见种子即可。(4)用塑料瓶浇水,等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即停止浇水。师:种的过程中,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送给大家,请同

8、学们齐声朗读。生阅读四人为一个小组。分工明确,一人扶着花盆,一人放土壤,一人放种子,一人浇水浇水时动作要轻,避免将种子冲出土壤。记得把试验台收拾干净,恢复原样。5师:是的,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盘,我们用5分钟时间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给你们组的小伙伴一个温馨的家。活动一:种植西红柿/黄瓜(小组活动)师:种子种好了,我们接下来把它放到哪里呢?生:窗台上、有阳光的地方。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兴趣得到培养,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三、我是记录员1师: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那里有阳光照射,比较温暖。现在是冬天,种子需水量少,每隔三天

9、浇点水,大概两个星期后,种子就会发芽,来看看之后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展示图片(西红柿/黄瓜种子-发芽-长叶)。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叶子的颜色和大小变了、植物长高了、叶子数量变多了2师:同学们很细心,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更好了。老师教大家一些记录方法。植物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量出?(尺子)用尺子量出之后,我们可以用涂格子的方式把它记下来,一厘米涂一个格子,不到1厘米涂半个格子。叶子的数量我们也可以涂一涂,长出几片叶子,就用绿色彩笔把几片叶子涂成绿色。植物的形状可以用笔画出来。当然,我们还可以描出一片叶子,记录它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叶子多的话,也可以摘下一片叶子,夹在书里做成书签保存。3

10、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教的记录方法观察老师带来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分钟时间,看哪一组做的好看又准确。请同学们阅读活动单,按要求完成。活动二:观察西红柿和黄瓜植株。成果展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观察能力。】4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观察方法,同学们,你们能为你们组的小伙伴写一份这样的观察日记吗?如果你有不一样的发现,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观察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同学们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求助,也可以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资料,找到解决办法。四、多种形态的种子

11、1讲述:我们的小伙伴西红柿种子和黄瓜种子去准备发芽了,但是他们还带来一些小伙伴。你认识它们吗?你是怎么认出它们的?2小组活动: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种子(红枣、苹果、蚕豆、松子、冬瓜种子,玉米)。学生介绍,Ppt展示红枣、苹果、蚕豆、松子、冬瓜种子及相应的果实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发现,种子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所以我们才能分辨出它们的名称。4师:老师发现这些种子中有一些果实的“奸细”,它们就是玉米和葵花籽。我们看到的这些并不是它们的种子,而是果实。果实就像是妈妈,种子就像是肚子里的宝宝,只有从果实妈妈的肚皮里出来,种子宝宝才能被我们看到。所以,葵花的种子是白色的瓜子仁。玉米的种子是挤压玉米白

12、色一端掉出来的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图像和实物的生动介入,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能认识到种子的形态多样,简单自然。【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了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

13、,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

14、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教学时间】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生:猜测,花生。师:你真聪明!找一找

15、,花生的种子在哪里?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师:你们说的很对。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生: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瓤,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生

16、: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玉米豆外皮剥掉,里面才是它的种子哦!师:(出示樱桃)你知道它的种子在哪里吗?生:樱桃的核是种子。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草莓的种子不在草莓里面,而是长在草莓的外面!师:(出示香蕉)香蕉有种子吗?生:猜测没有种子。师:香蕉的种子就在香蕉内部黑

17、色的地方,只是香蕉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久而久之,香蕉的种子就退化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学生了解种子多样性。通过特殊种子的举例,使学生会找种子。三、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知道种下去的种子,想要萌发时必须需要哪些条件吗?生:大胆猜测: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合的温度师:要想知道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咱们就这样猜测可不行,还得亲自试试呢!看,这是什么?生:豆芽。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泡好的绿豆种子、有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等材料,和大家一起利用绿豆来研究一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要想确定这些条件是否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那么咱们还是得用实验来进一步的验证

18、。你们想如何设计呢?生:设计对比试验。在6个瓶子里各放2张纸巾。(出示图片)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师:如果设计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几组你想如何设计?生:交流。在2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不放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在3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很多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放在冰箱里,制作低温环境。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盖紧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6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瓶外用黑布遮挡,制作无光环境。师:仔细观察6组种子种植的条件是什么?生:分析

19、条件、完成表格。序号水空气温度阳光预测发芽情况发芽情况1号常温2号X常温3号常温4号寒冷5号X常温6号常温X2师:五六天后观察瓶子里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1号瓶、6号瓶的种子萌发了。师:2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2号瓶的种子没有水。师:3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3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啦。师:为什么4号瓶也没有萌发呢?生:4号瓶放在冰箱里温度太低了。师:为什么5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呢?生:因为5号瓶瓶盖拧紧了,没有新鲜的空气。师:那我们看一看1号瓶它为什么可以萌发呢?谁来总结一下?生:1号瓶和6号瓶有空气、温度合适、没有完全浸泡在水里。3师:通过实验,谁能总结一下植

20、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生:种子萌发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不一定需要阳光。师:看来你们真的会了,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将知识再巩固一下。生:观看视频。4师:我们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吧!生:完成活动手册。师:核对活动手册。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必备的三点条件是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六、拓展应用1师:特别热的环境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师:煮熟的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2师:种子发芽虽然与充足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有关,但是种子本身得是健康的种子才有机会发芽哦!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活的种子才可以萌发。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了

21、活的种子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2幼苗长大了【教材分析】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并描述西红柿的幼苗,了解其形态特征。通过回顾二年级下册载小葱一课中“小葱喝水”实验探究根有吸水的作用,通过玉米不定根的认识了解根有固定等作用。【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苗长大了这一课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经历了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通过载小葱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有了初步

22、探究。学生周围植物普遍存在且种类繁多,更容易展开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的学习。但是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科学探究:2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4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

23、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设计意图

24、: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二、认识幼苗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

25、子叶,之后长出的叶子是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7生:像一片片羽毛。(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三、根的作用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

26、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27、。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有句俗语说的好: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脆甜爽口、美味多汁。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16

28、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四、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西红柿的叶是羽状叶,不同植物的叶形态上有稳定的差异。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能维持植物的生命。【板书设计】2幼苗长大了一、幼苗长大的过程二、根的作用吸收、固定、贮藏3植物开花了【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单元植物

29、的一生”的内容。从课标上看,本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从课程结构上来看,本单元共有4课:“1.种子发芽了”、“2.幼苗长大了”、“3.植物开花了”、“4.植物结果了”。植物开花是在幼苗长大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后续学习第4课的基础。本课从内容上看,可分为4个部分,一是观察、比较西红柿和黄瓜花,找出不同,认识花的多样性。二是辨别黄瓜的雌花和雄花,了解它们的特点。三是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四是为黄瓜进行辅助人工授粉,实践人工授粉的方法。本课的四个教学活动就是在事实成面上帮助学生认识花变成果实的过程,为本单元研究植物果实形成的生理机制积累感性经验。从能力培养上看,主要是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

30、力、乐于尝试,并初步掌握为黄瓜花进行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本课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应抓住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魅力,满足和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已经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论,建立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已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能够用多种感官观察、探究,但是对于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延伸到观察植物一生的全过程,

31、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同时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作用也缺乏相应的了解。本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探究,在探讨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研究过程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花的简单构造,认识西红柿花的雌蕊与雄蕊,黄瓜花的雌花与雄花,明确西红柿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2知道不同植物开花后的传粉方式。科学探究: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比较黄瓜花与西红柿花,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2乐于尝试,并初步掌握为黄瓜花进行人工辅助传粉的

32、方法。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发现黄瓜花的雄花和雌花。2愿意倾听,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从而建立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2珍爱植物的生命,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知道西红柿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教学难点】为自己栽种黄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小镊子,课件,视频。学生材料:自己种养的黄瓜和西红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经过我们精心的培育,我们种植的植物已经怎么样?2生:开花了!3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

33、植物开花了。.4师:同学们,我们的植物已经开花了,那么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它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5.生:说说。6.师: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想不想把花拆开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设计意图:花,学生们非常熟悉并都喜爱,通过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二、探究西红柿花与黄瓜花的构造1师,轻轻摘下一朵西红柿花,我们要怎样去研究它?生:把它拆开!2师: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个过程叫解剖。要想解剖西红柿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镊子,你会使用它么?师示范镊子的使用方法后学生体会使用.3师:我们知道观察事物时要按一定顺序,那么解剖西红柿花也要按一定顺序,你知道么?为什么?师适时强调由外到里的顺序

34、及保证花的各部分完整。4师:解剖时还需怎样才能保证花的各部分完整?生:用力要小,手要轻。5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花的各部分?解剖下来的各部分如何放置?6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按顺序摆放。7.师:示范从外向内顺序解剖西红柿花,启发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强调按顺序摆放。8师:在解剖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内要进行观察讨论,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把它画下来,并预测花各部分的功能,把我们的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大家能完成么?9师:同学们,现在就自己动手解剖西红柿花吧!10小组探究解剖西红柿花,并预测花的各部分功能。11各小组分别把自己的发现利用投影和大家展示分享。12师适时指出:在科学上我们

35、把我们观察到的四部分,分别称之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萼片能够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13找到雄蕊,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生:粉粒,光滑14.师:雄蕊会制造花粉,而且花粉易脱落。15在观察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花的雌蕊长在花的什么位置?生:中央位置。1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棒!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最终就会发育成种子。我们把花粉落到雌蕊的过程叫传粉。17师:我们再借助放大镜和小镊子去解剖黄瓜花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生汇报交流18师:在刚才的解剖过程中,你看有没有发现黄瓜花与西红柿花的不同之处?生:我发现黄

36、瓜的花只有雌蕊。生:我发现黄瓜的花只有雄蕊。生:有的花有只雌蕊,有的花只有雄蕊。19师:正如大家所观察,黄瓜的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我们把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像西红柿那样的花我们称为“完全花”,而像黄瓜那样的花我们称为“不完全花”。20老师在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花,你能判断它们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么?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判断:百合花,月季花,玫瑰花,桃花,马蹄莲花,南瓜花等花的实物或图片,其所属花的种类后填充实验报告单。设计意图:用解剖的方法认识花的结构,怎样解剖花,应注意什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花,观察花的各部分,预测花各部分的功能,区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对花

37、有了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三、区分雄花和雌花1师:让我们再次观察黄瓜的花,黄瓜的雄花和雌花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呢?看谁先发现?生: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个未来的“小黄瓜”师:只有黄瓜的雌花授粉后才会结出小黄瓜。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直接判断植物的雄花和雌花了!2师: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经过传粉后,花才有可能结出种子。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呢?让我们回家预先收集一些资料,在下一节课我们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栽种的黄瓜花,通过对黄瓜花的进一步观察,辨别出黄瓜的雌花和雄花。自主发现异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交

38、流能力,同时通过预设,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板书设计】植物的花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西红花瓣-吸引昆虫柿的花雄蕊-制造花粉完全花黄瓜花不完全花:传粉j雌蕊-接受花粉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雄花雌花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个未来的小黄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植物的花有哪两类?它们各自的结构是什么?生:2师:我们种植的西红柿,黄瓜已经开花了,你还见过哪些植物的花?生:“”3师:那么这些植物开花后,需要怎样才会结出种子?生:4师: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其实植物长到一定的时候都要开花,开花后植物的花朵需要传粉才会结出种子。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调查学生对“花”的原有认知水平,同时通过对植物开花的提

39、问,让学生认识到花的多样性,为下面猜测花的授粉方式做铺垫,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探索植物的传粉方式1师:老师在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几幅开花植物的图片,你认识他们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这些植物是经过怎样的方式完成传粉的呢?试着说出你的观点?2生:猜测,说自己的想法。师,根据学生的推测进行板书4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这些花,及一些花的图片(含花粉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近距离的去观察它,研究它,根据它们的特点去分析它们是如何进行传粉的?5师:那么,我们在观察这些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观察得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观察方法?6生: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7师:经过观察后,我们需要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写

40、在哪里?在填写的时候要在结论后面写出你们的原因。8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大胆推测,这些花是如何授粉的?在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后,把它贴在黑板前相应位置,都完成后,所有同学到前面去参观,带着笔,如果你对对方的观点有疑问可以在上面用“?”标出。9师分发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探究,填写实验报告单。10学生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后,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后,其他小组进行参观并在有疑问的地方用“?”标出。对于发现的问题,由推测的同学进行解答,说出他的观点。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植物的传粉,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了植

41、物传粉的哪些方式?和你的想法一样么?师,对于植物的传粉方式,及时补充。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实物花,利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以及花粉自身的特点大胆推测植物的传粉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最后,通过视频再次进行直观感受花的传粉方式。三、对黄瓜花进行人工授粉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无风或下雨,授粉不均匀。这时植物开花了恰是需要授粉的最佳时机,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生:人工授粉。师: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精心培育的黄瓜,它的花期很短,现在正是需要授粉的最佳时机,你能帮助它完成授粉么?4播放黄瓜花人工授粉小视频。5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种植的黄瓜进行人工授粉。提

42、示:如果你的黄瓜雌花和雄花没有同时开放,只能留下雄花用塑料袋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保存,待到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6师:同学们做的真棒!相信我们的黄瓜花都会结出大黄瓜。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结合视频资料,掌握人工授粉方法,让学生动手为黄瓜花进行人工授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四、课后延伸1你的家里有哪些开花的植物?你能判断它是如何授粉的么?2你能利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方法为自己家中开花的植物进行人工授粉么?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让学生进一步建立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知道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变化为生活服务,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存在。板书设计】3植物传粉厂昆虫传粉异花传粉风力传粉传粉方

43、式人工授粉自花传粉【课后反思】植物开花了,是学生亲身经历植物生长一个阶段的活动,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围绕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学会观察,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因此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种植植物感受其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变化,并通过对比花,感受花的种类不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认识到自然界花的多样性。植物传粉方式,教材介绍了三种传粉途径,让学生对黄瓜花进行人工授粉,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是如何为生产服务的,科学在我我们身边无处不在!4植物结果了【教材分析】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

44、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

45、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5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6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

46、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知道植物可使用部分是哪个器官。【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再现植物一生的生长历程。2、番茄从开花到结果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二、讲授新课完成番茄(黄瓜)成长记录1、番茄开花结果的历程幼苗长大了,出现了花蕾,如绿豆大小花蕾长大了,绽放出黄色的花朵,每朵花有六片花,花蕊像宝塔,上小下大花朵枯萎了,在花瓣的后面长出绿色的小果实番茄的果实成熟了2、番茄的幼苗长大后,植株是否继续增长?【提示】要坚持测量3、番茄植株是否继续增长观测记录生

47、长阶段株咼得出结论出现花雷花朵开放结果成熟【提示】番茄的幼苗长大后,植株继续增长,知道枯萎死亡。4、番茄成长的不同阶段,你是如何精心培植的?【提示】播种时要浇透水长出“小豆瓣”时,保持土壤半干长出两片小叶时也要保持土壤半干出现花蕾,保持土壤半干和充足日照出现花朵时,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去掉底部不开花的枝条和过多的花等果实成熟了,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充足的日照出现绿色果实时,要勤浇水,去掉过多的小果实,适当加点营养5、展示你的活动记录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植WJ昌称备箱记晕百,仝j匸-曰S0主股H丹m日橹-F什子.世了水7月13EI幼妒留虫地面,再上裁诟两牛赛也“小査娇“1应术1持土填半干4月18日轴芽中f

48、l抡由了所目b-f4小亜封W龙感弹特土墟半干520e鲂苗故抚了,商了杞谕F知缺太小5U伴持上墟半F和屯眉日觊15月1“耳尼诉it土了一蛛散也矗邑的花蔑惮宝塔,上小下丸559.-扯在适皿的地古+去拌感部子奔花的杭篠和过620a杞至帖菩了丄衣花舞的忌血拴岀了録邑的小笨肿57A黑册虎水.去井过寥的小展舞.逵:弓加恳诲养土7fl5EI僅持土城湿鸿和把芷日.驰6、比较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提示】植物的生长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几个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学生发言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

49、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小组讨论汇报二、探究植物的果实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出示西红柿和黄瓜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组实验汇报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

50、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学生讨论发言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四、应用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小组讨论分类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小组讨论发言五、拓展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学生发言2小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类离不开植物,希望同学们回去能继续

51、观察,发现植物身上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4植物结果了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新苏教版科学教材,贴近实际生活,从观察现象到探讨科学本质,让学生能从浅入深的了解科学道理。本教材的一二单元都和植物有关,第二单元主要研究植物和环境的关系。而本课是二单元的第一课,重点研究植物的形态各异和它生长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植物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通过学习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生命中对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情分析】三年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也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了许多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对科学探究活

52、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兴趣浓厚,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还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我要在课堂中要多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环境特点。2借助资料,分析观察,了解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的密切关系。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发现冬青树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2.通过探究研讨一些常见树木的过冬方法。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

53、心的驱使下,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设计常青树是否落叶的方案3了解植物与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教学重点】了解植物与大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实验记录单和放大镜。学生材料:冬青树叶和杨树树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学生:植物。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新课导入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老师

54、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答:植物调动氛围一、形态各异的植物1.请仔细观察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植物,然后跟同组的同伴说一说你观察的结果。2你的伙伴是怎样给你介绍桌上的植物的?说交流自己的想法给大家听听。3哪位同学愿意用刚才描述植物的方法,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观察老师提供的植物,记录,将观察结果说给同伴听介绍同伴向自己传达的信息从植物的茎、叶等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实际的观察,让学生有操作和体验的机会。说给同伴听、把同伴的话说给全班听,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真正进行观察和表达,同时也对倾听习惯进行训练。二、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植物刚才大家提到的植物生活在哪里呢?原来,植物也有自己

55、特定的生活环境,你能把这些植物和它们生长的环境配配对吗?为什么仙人掌能生活在沙漠中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沙漠的环境特点(出示沙漠图片和关键词炎热、干燥、缺水、阳光强烈)提问:想要在沙漠中生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为了在沙漠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植物应该具备哪些本领?它们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分别出示高山、热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交流连线,配对交流自己的想法父流生存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交流观察了解不同环通过调动已有经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生存着不同的植物。充分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能暴露前概念,也可以建立信息,为接下来的挑战做准备。以学生熟悉的一个环境为例,充分解析环境的特点及生

56、存的必备“技能”为分析其它环境做铺垫。在之前的例子中,学生已经较充分地解析了环境及生存其中的植物特点,在此前提下分析植物与环境的“配草原、热带沿海地区的环境特点。(放大相应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松树、椰树&棕榈、瓶子树的外形特点)在这些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外形跟它们所在的环境有关系吗?小结:地球上的环境各种各样,植物也有不同的形态,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境的特点根据对例子的解读的结果,思考交流明确植物的形态与环境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对”,有连贯性,也有较好的基础。三、比较常青树叶与落叶树叶我们周围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形态?(出示出示冬青和梧桐一年四季的变化图片)你注

57、意过梧桐树的叶子年四季怎样变化吗?冬青呢?3像梧桐这样树叶秋天变黄,冬天落光的树叫做落叶树;像冬青这样一年四季常绿的树叫做常青树。关于这两类树,你有想问或者想研究的问题吗?4.(出示冬青和梧桐叶子)老师这里有两种树叶,请大家看看,根据经验,交流观察,描述两种树木的树叶根据名称,尝试解读两种树木的特占八、提出自己的问题观察、记录,交流结果将目光聚焦在树木与季节上,可以较好地定位在常青树与落叶树的不同上有了比较明确的研究问题,可以将观察的要点聚焦。通过观察方法的提示,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要点,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摸一摸,甚至可以撕开一部分,比较一下,尝试找出常青树长青的秘密。5.小结比较结果。四、设

58、计实验研究常青树落叶之谜1.冬青真的一年四季都不落叶吗?2你能设计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吗?3你们小组的想法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交流自己的经验、猜想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想法小组展示实验设计,说明设计理由根据观察结果做出合理推测,帮助学生建立运用实验数据分析、推理的意识。根据想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交流展示环节引导学生聚焦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的关系。五、植物与环境相的关系在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知道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环境,也有形态各异的植物。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植物和环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结:植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依靠周围的环境。因此,植物的外形特点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59、父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已有的,有些是通过课堂学习新获得的,在一节课的取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重新结构概念。板书设计】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水瓶树草原椰子树热带海滩芭蕉树热带海滩植物适应环境巨人柱沙漠松树高山6沙漠中的植物【教材分析】沙漠中的植物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沙漠中植物叶、茎以及根形态上的特点,认识到这些形态上的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重要作用,进而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学生认识了解了植物的器官和作用,第二单元第一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从植物的不同形态出发,认识到植物形态与其

60、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展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四年级学习生物与生命以及六年级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和栖息地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植物的六大器官,其中的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旧知: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荷花适合生长在水中,仙人掌适合生长在沙漠中,但他们并不能意识到不同的植物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是为了适应环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典型的沙漠植物。2知道沙漠中的植物可以在沙漠中生存有特殊的本领,了解这些本领。3知道这些本领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