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_第1页
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_第2页
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_第3页
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_第4页
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鞍山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模拟题一、单选题1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度不均,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而引起的眼睛疾病称为()。 A近视B远视C老花D散光 答案:D解析:近视眼是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散光由于角膜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

2、像,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故本题选D。 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A.基因上的3个相邻碱基B.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C.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D.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D解析:知识点:氨基酸的密码子。密码子(codon)是指信使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的规律。信使RNA在细胞中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次序。信使RNA分子中的四种核苷酸(碱基)的序列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的序列。而在信使RNA分子上的三个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3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

3、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主要原因是( )。A.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B.侧芽开始不分泌生长素C.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增加D.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减少 答案:D解析:知识点: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位于枝条顶端的芽或枝生长势力最强,向下依次减弱。植物顶芽合成的生物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并且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顶芽强,生长素又具有双重性,浓度过高就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表现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顶芽去除,侧枝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抑制消除,侧枝生长,D项正确。A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C

4、项: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减少。与题干不符,排除。 4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高的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界B.科界C.纲种D.界种 答案:D解析: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最高的分类单位,最低、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5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板栗,其外面呈现褐色而且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一颗板栗就是( )。 A.一个果实B.一个胚芽C.一个胚乳D.一粒种子 答案:A解析:板栗外的

5、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因此板栗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一个板栗应为一个果实。 6人体的稳态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打寒战B.从平原到高原,有些人出现肺水肿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答案: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常见的稳态失调: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从平原到高原,有些人出现肺水肿。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恢复稳态,

6、是内环境稳态失衡的表现。 7风和日丽的下午,某人看完电影从电影院走出来,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B.缩小C.无变D.变大缩小都可能 答案:B解析:瞳孔是光线进入的通道,生物体可以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或暗处都能看清物体。从光线暗的地方进入光线亮的地方时,为减少光线的进入,瞳孔会变小;从光线亮的地方进入光线暗的地方时,为增加光线的进入,瞳孔会变大。故本题选B。 8某教师在“青春期”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5个问题,分别请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该教学行为符合课程基本理念中的( )。 A.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面向全体学

7、生 答案:D解析: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本题中教师将回答问题的机会分派给了不同的小组,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9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下列行为动词中,用于描述知识目标的是( )。 A.尝试B.关注C.描述D.形成 答案:C解析: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水平(描述、列举等),理解水平(说明、概述等)以及应用水平(分析、应用等);能力目标包括模仿水平(尝试、模仿等),独立操作水平(运用、使用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经历水平(体验、参加等),反应水平(关注、认同等),领悟水

8、平(确立,形成等)。综上所述,C项正确。 10“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体现了生物新课标理念中的( )。 A.面向全体学生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B解析:生物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故本题选B。 11“举例说明生物的性质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 A.知识目标的了解水平B.能力目标的模仿水平C.知识目标的理解

9、水平D.能力目标的独立操作 答案:C解析:1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B患水痘痊愈后不会再患此病C溶菌酶破坏病菌的细胞壁并使其溶解D吃了鱼、虾、蟹后产生腹痛、腹泻反应 答案:C解析: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患过水痘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以后就不会患水痘了,这两种都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溶菌酶破坏病菌的细胞壁并使其溶解是机体生来就有的,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选项属于过敏反应。故选C。 13某版本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栏目,体现教科书编写特点的一项是()。A活动设计突出探索

10、性学习B内容组织突出并再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C评价方式注重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D知识引入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答案:A解析:某版本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该栏目属于一种探究活动,该活动设计突出探索性学习,故答案选A。 14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

11、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答案:B解析:A项,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识别的物质不同,因此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会发生变化。A项正确。B项,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可以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会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项错误。C项,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免疫系统会攻击这部分自身组织,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C项正确

12、。D项,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 15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初期可能呈“J”型增长,两种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D.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C。【解析】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

13、抵抗力稳定性有关,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数量变化幅度越小,故A正确;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J”型曲线的增长率不变,故C项错误;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以减少种内斗争,故D正确。综上,故选C。 1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四幅图。以下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是( )。 A.B.C.D. 答案:A解析: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A项,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代表植

14、物的净光合速率,黑暗下CO2的释放量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A”点表示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因此A项中的“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A项错误。B项表示温室内空气中CO2浓度,当曲线上升时,说明温室中CO2浓度增加,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当曲线下降时,说明温室内CO2浓度减少,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拐点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B项中“A”“B”均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项,“A”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项,“A”点表示玉米材料既不向外界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即净光合速率为O2此时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17将深海中的藻

15、类移到浅海中,光合作用的效率明显增强,这是因为()。 A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高的红光B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低的蓝紫光C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长的红光D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答案:C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在深海中,由于海水的阻挡作用,只有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蓝紫光才能透射过;在浅海中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红光和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蓝紫光都可以透射过。由于在浅海中植物可以接受红光和蓝紫光,光合作用必然就强,故答案选C。 18对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蓝藻是自养的原核生物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

16、叶绿素D发菜属于蓝藻 答案:C解析:蓝藻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比真核细胞小,肉眼是分辨不清的,A正确;蓝藻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属于自养型原核生物,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发菜,又称发状念珠藻,属于是蓝藻门念珠藻目,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D正确。 1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

17、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答案:C解析: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它们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a、a,B正确;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18、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不是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错误;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20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眼球的哪一结构上形成像的 () A角膜B视网膜C视神经D大脑的一定区域 答案:B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1下列关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B.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C.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D.是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答案

19、: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课程的性质。 【答案】D。 【解析】生物课程是科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生物科学是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技术性质的课程。故A、B、C错误,D正确。 22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时通过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下完成实验。这种实验组织方法属于()。 A.模仿式实验B.学生独立实验C.伴随讲授实验D.分段实验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组织方法类型。 【答案】A。【解析】模仿式实验是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学生独立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提

20、纲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分段实验是将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段,教师讲授和演示一段,学生跟着操作和观察一段。伴随讲授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因此,题中教师采取的模仿式实验的组织方法故本题选A。 2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答案】B。【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

21、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项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如鸟类的迁徙行为。正确;B项,动物的行为有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如蜘蛛结网,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如小狗拉车,错误;C项,动物的行为与动物个体的生存、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正确:D项。捕捉老鼠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正确。故选B

22、。 24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能进入血液。为了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者用含有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淋巴细胞,48h后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200g/mL时,淋巴细胞活力明显下降B.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50g/mL时,已经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C.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高,长期接触汽车尾气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D.呼吸道能清洁空气,空气中微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不会对淋巴细胞活力造成太大影响 答案:B解析:相对于浓度为0而言,浓度为200ug/mL时,淋巴细胞活力明显下降,A项叙述正确;而浓度小于50ug/m

23、L时,细胞活性下降幅度微小,故对人体有轻微伤害,B项叙述错误;长时间接触汽车尾气,会导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所增加,所以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C项叙述正确;呼吸道内有纤毛,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故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淋巴细胞的伤害,D项叙述正确。 25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阳光下后,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示意图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合速率是指光合

24、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A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但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一直在进行A、B、C错误。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C正确。故选C。 26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和B和C和D和 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

25、物镜。上端扁平、无螺纹,为目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上端有螺纹,为物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且镜头越细,放大倍数越高。因此本题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应是长目镜和短物镜,答案选C。 27将一株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正常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4),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4小时后,将叶片摘下,酒精脱色后用碘蒸气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碘蒸气处理后,2、3处变蓝B.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3处对照C.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D.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没有光

26、照,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照,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题干中的实验目的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实验中首先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本含有的淀粉,保证自变量的唯一。银边天竺葵的边缘呈白色,不含叶绿体,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将黑纸遮住1处是为了与2处进行有无光照的对照。4小时后,将叶片摘下,酒精脱色后用碘蒸气处理,是利用淀粉遇碘会变蓝的原理。实验结果是:1、3两处因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不会变色;2处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会变色。综上所述,A项“3处变蓝”的说法错误;

27、B项“与3处对照”的说法错误;C项“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的说法错误,因为叶片中的有机物不只包含淀粉,不会耗尽;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28图1为某人右腿的一条反射弧。若和完整,而受损,那么该右腿会( )。 A.针刺有感觉,能运动B.针刺无感觉,但能运动C.针刺有感觉,但不能运动D.针刺无感觉,也不能运动 答案:C解析:知识点:反射弧的知识,图中为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后,针刺有感觉,但不能运动,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29在“根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两个装有水溶液的烧杯,里面分别浸泡着一棵菠菜,其

28、中一棵坚挺,另一棵略萎蔫。教师说:“这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清水和食盐水溶液,可我忘记是哪一个装有食盐水溶液了,请大家学完这节课后帮我分析一下。”该教学活动不具有的教学功能是( )。A.直观演示B.导入教学C.设置悬念D.揭示机理答案:D解析: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向学生演示植物实物和真实情境,传播生物学知识,具有直观演示的教学功能,A项不符合题意;教师在课堂伊始,利用实验材料及仪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实现导入教学,B项不符合题意;教师通过创设题干中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活动中的设置悬念功能的实现,C项不符

29、合题意;揭示机理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的答疑解惑,而题干为课堂初始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未开始新授环节,无法实现揭示机理的教学功能,D项符合题意。 二、问答题30实验人员从蝌蚪x体内取得上皮细胞,又从同种青蛙Y体内取得卵细胞并去掉其细胞核:之后取出蝌蚪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细胞;最终这颗卵细胞发育成青蛙Z,图7为该实验过程示意图。 问题:(1)该实验采用的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工程,图7中将蝌蚪细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细胞时,所使用的技术是_。(2)青蛙Y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青蛙Z的_(124)倍。(3)青蛙Z与蝌蚪X发育后的青蛙具有相同的特征,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

30、要与有关。(4)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要控制传代培养的次数,避免细胞突破接触抑制,发生_(衰苦癌变凋亡)。 解析:(1)胚胎;核移植技术 (2)1(3)细胞核(4)癌变 31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头。(3分)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_。(3分)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3。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6分)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4中的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