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的作用及思考_第1页
调研报告: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的作用及思考_第2页
调研报告: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的作用及思考_第3页
调研报告: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的作用及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调研报告: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的作用及思考 以寿光为例作为农业部青年代表,我于5月21-26日参加了由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的“根在基层、走进一线”活动。调研团一行四人,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牵头,赴农行寿光支行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从进入的视角来看农业,给了我更多的收获和感动。寿光模式:金融支农大有可为20多年前,寿光三元朱村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17名农民冒着风险试验种植大棚蔬菜获得了成功,并把大棚蔬菜技术推向全国,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现今的寿光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多元。蓬勃发展的蔬菜种植产业背后,不

2、仅凝聚了农民群众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也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和产品创新。“面向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银行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调研中,寿光支行张子之副行长开门见山,一边讲述着农行从国有到股改上市,从农村到逐步撤离,再到成立“三农事业部”回归农村的业务发展历程,一边讲述着这些年农行在寿光农业发展中所开展的许多亮点工作,在他看来农业、农行就是一家,农行扮演着农民朋友的角色。在我们启程调研的前几天,国家正式确定在浙江丽水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无独有偶,调研中我们也切身感觉到寿光农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先行一步,走出了一条有寿光特色的金融支农之路。“寿光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政

3、府建立中小企业协会和政策性担保公司,银行创新信贷制度和金融产品,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破解三农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更多地体现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助农刷卡取现、蔬菜大棚质押贷款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创新。这种模式把金融服务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破解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投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也让我们不禁感叹: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大有文章、大有可为!金融创新:便民利民是关键针对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实际需求,寿光农行以破解农户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突破口,开展了“惠农卡”、“三农金融服务站”、“物流园联名卡”、“一权一棚”质押贷款、中小企业“捆

4、绑发债”等一揽子产品创新,助力农民发家致富。在与网点胡主任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寿光农行能够深入农村,受到农民的欢迎,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金融服务做到了问需于民、便利于民、惠泽于民,体现了一种为农服务、让利于农、与农共发展的真诚。“惠农卡”让农民成为了“卡族”。在稻田分理处网点,我们看到农户正在ATM机中自助转账和贷款,插入卡、输入密码和贷款日期等几个简单的步骤,便可以轻松地从银行贷款到卡里。这就是寿光支行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惠农一卡通”工程,一张惠农卡集现金存取、转账结算、农户贷款、新农保收缴与发放、新农合划转、渔用燃油补贴等26项涉农财政补贴收支结算于一体。张副行长告诉我们,启动“

5、惠农一卡通”工程,就是针对当前“三农”的专项金融产品少、门槛高、支持面窄,以及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和惠农支农资金支付手段滞后、环节多、链条长且渠道不畅这一实际,目的是让百姓切身感受到金融发展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在政府的支持下,农行实施了整村推进发放惠农卡,受到了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市975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每户一卡”,共发行26.6万张。开通个人网上银行、短信通、电话银行的越来越多,农民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卡不离身的“卡族”生活。“三农金融服务站”带给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崔岭村蔬菜仓库的旁边,我们看到了三间平房,这里不仅是村里的蔬菜收购站,还有一个名称就是农行“三农金融服务站”,

6、在这里我们切身感受了农行转账电话的便捷。“这种转账电话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电话,但是功能就是个移动的ATM机,我到外地销售蔬菜就是带着它!”村支书崔玉禄兴奋地告诉我们。在村里这种转账电话有三、四部,有座机连接的,也有移动式的,有功能简单的一代产品,也有功能丰富的二代产品,申请这些电话手续简单,电话机也是农行免费赠送。稻田分理处胡主任拿出自己的一张惠农卡,亲自为我们演示,并向我们介绍“三农金融服务站”的功能:可以刷卡在日用品商店购买商品,在农资超市买化肥、农药;自助办理农户小额贷款放款、还款;为在外上学的大学生汇学费、生活费;缴电话费、手机费等等。目前寿光全市已拥有1286个“三农金融服务站”,

7、农民“足不出户可存款取现、身不离村可转账缴费”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物流园联名卡”成了菜商菜农的“好伴侣”。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国际竞争力强,还是“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数据采集地。在这里每年蔬菜交易量达60多亿公斤,交易额100多亿元,日均现金交易量达2500万元。为了避免菜商携带巨额现金进行交易,农行与物流园联合开发了集物流园场内结算功能又具有农行银行卡功能的联名卡,可以通过园内的圈存(提)机实现账户与物流园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现已发卡1.8万张,日均可减少现金交易量2000万元以上,加快了结算速度,解决了卖菜难、卖菜慢的问题,降低了了菜商、菜农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切实改变了农

8、村传功现金结算观念。“三户联保”、“一权一棚”、“公司+农户”等新型信贷方式是农户致富创业的助力器。一位农户告诉我,以前去银行贷款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才能把款带下来,手续多、额度小,还得托关系,现在贷款最多也就三两天了,农行上门服务办理惠农卡,三户联保,授信额度有3万至5万元,简单方便!农户与农户互保有效灵活,大大节省了农民跑贷款的时间,而且这种贷款可以周期性使用,存贷方便。“一权一棚”抵押贷款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蔬菜种植农户无抵押物、寻求担保难的问题,这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各类大棚为抵押资产的模式,切中寿光农村的现实需求,农民有地就能贷款,贷款就能建棚,还可继续改棚、扩棚。为推动这一贷款

9、模式,寿光市政府出台了寿光市大棚抵押借款暂行办法,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免费为农民办理大棚丈量和抵押登记工作,为农行办理“一权一棚”抵押贷款提供方便。寿光蔬菜种植产业化程度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产、加、销模式比较普遍,农行在给龙头企业贷款的同时,鼓励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现农行、企业、农户三方受益。近三年来,农行寿光支行已累计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捕捞等产业的农民办理农户贷款12.9万户,涉及资金26.6亿元,贷款余额为8.1亿元,支持农民新建、扩建大棚1.6万余个,有超过50%的农户使用过小额农保贷款。从中我们看到,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选择信贷渠道,创新金融

10、服务和产品,这是创新新型农村信贷模式的基础。了解村情、民情,熟悉农业产业中种植、销售、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才能有的放矢,降低信贷风险,构建良好的农村信贷环境。当然,政府引导和扶持,银行、担保公司、企业、村民组织等多方参与,以及市场化运作,都是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基层、生命长青不可缺少的条件。北岭村:金融助推农业发展的典型在田柳镇北岭村,这个寿光远近闻名的大棚村、富裕村,现有农户150户,党员36名,耕地936亩。近年来,在村支书李洪波的带领下,村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把高产蔬菜与大棚樱桃种植结合起来,打造出了“北岭樱桃”品牌,90%的农户在从事大棚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超

11、过了2万元。李支书带我们参观了村里“三农金融服务站”,并告诉我们,村里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国家的好领导、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村里的大部分农户都或多或少接受过农行的金融扶持,基本都办理了农行的“惠农一卡通”,村里的大棚种植得益于农行多年来的资金扶持,可以说没有农行的大力支持,村里也没有今天的美好景象。新农村、新生活,农民朋友享受着和城里一样便捷的金融服务,三户联保的惠农卡,老百姓在信贷有效期和限额内可以自己随贷随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安全!在村里,我们看到了村委会、卫生所、农资超市三台便捷的农行转账电话,李支书说:“我们村的农民不用出村,大家的新农合、新农保,农行惠农卡的用款还款

12、,农资购买等一下子全解决了,现在我们农民也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有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好多人都开上小轿车了。正如李支书所言,我们在北岭村见到了村民自建的排排楼房、连片的蔬菜大棚、宽阔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党务公开栏、民情档案室、财务监督制度真是一派新农村建设的火热景象!离开北岭村前,李支书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村里预计藏书2万册,集图书阅览、微机网络、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村民图书馆马上就要开工建设了,并叮嘱我们下次来时一定要参观他的村民图书馆。李支书1975年高中毕业,1979年任村文书,1996年任村支书,3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他对北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清瘦的身材、黝黑的

13、皮肤、深深的皱纹,以及那兴奋、坚毅而又充满睿智的话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现代金融支农惠农的创新举措,更让我们看到基层干部对“三农”事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坚定的信心与无私奉献的情怀。农村金融发展:任重而道远七天寿光行,浓浓三农情。在农业相对发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比较完备的寿光,体验的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在祖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更多的农村还无法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捷,许多农村亟需资金支持,众多的农户正在等待一笔资金投入自己土地!当前,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金融网点覆盖面不足、农民获取金融服务难仍是农村金融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较差,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生态比较薄弱,农村客户信用意识还不强,金融知识也有待普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完善,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增加对“三农”融资的有效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