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咨询-中海油-2004-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员工总量-_第1页
1中华咨询-中海油-2004-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员工总量-_第2页
1中华咨询-中海油-2004-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员工总量-_第3页
1中华咨询-中海油-2004-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员工总量-_第4页
1中华咨询-中海油-2004-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员工总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为配合 中 国海 洋 石油 总公 司 (以 下简 称 “总 公 司”) 2004-2009 年的战略规划,实现总公司整体业务的跨越式、 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实现,并 建设符合国际一流标准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特 制定总公司 2004-2009 年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 (一)人员统计和规划的范围纳入本次中海油人力资源滚动规划的主要单位按照板块 划分为 7 个部分,它们包括:板块名称公司 /单位名称1 总公司机关1-1 总公司机关2 上游板块2-1 有限公司机关2-2 有限公司研究中心2-3 天津分公司2-4 湛江分公司2-5 深圳分公司2-6 上海分公司

2、3 专业公司板块3-1 油田服务公司3-2 海洋工程公司/ 384 基地公司板块4-1 渤海公司2 南海西部公司3 南海东部公司4 东海公司4-5 中海实业公司5 中下游业务板块1 总公司炼化部2 化学公司3 油气利用公司5-4 气电公司6 金融贸易业务板块6-1 财务公司2 中海信托3 投资控股公司4 进出口公司7 海外业务板块纳入本次规划的人员明确限于上述各板块和公司的企劳 / 企聘 /雇员制员工,以及其他属于社会聘用性质的在岗人员, 但不包括内退人员、临时雇工和签订劳务协议的雇工。 (二) 规划的重点内容针对中海油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人力资源目标和战 略,明确以下内容为本次人力资源滚动

3、规划的重点内容:/ 38人力资源现状统计分析-总公司各业务板块不同用工形式下人员存量现状 -总公司各业务板块企劳 /企聘 /雇员制员工现状分析 -总公司各业务板块社会聘用制员工现状分析 -总公司各业务板块专业人员现状分析 -总公司各业务板块工种人员现状分析人力资源供需情况预测及分析-总公司 2004-2009 年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分析-总公司 2004-2009 年专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总公司 2004-2009 年工种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 2004-2009 年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 2004-2009 年专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 2004-2009 年工种

4、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总公司 2004-2009 年人力资源供给的保障措施和原则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1、 战略导向下的供求规划 。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依据, 能够支撑公司业务的整体发展规划。 动态滚动的供求规划。 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属于动态规划,随公司战略目 标和业务发展规划的变化,执行中期调整和年终回顾;规 划方案随着时间的后移能够滚动、连续编制。3、 人力资源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供求滚动 规划与核心人才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共同构成人力资源整/ 38体规划。(四)规划的方法1、由总公司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确定统一工作模式,各 公司根据未来年度的业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出各自

5、的 分年度人力资源需求数量 ;2 、总公司人才工作办公室统一汇总后, 分析总公司及各板 块人力资源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3、根据中海油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总公司主要专业/工种分类,提出 2004-2009 年的人力资源净增总需求、专业人 员和工种人员的净增需求预测;4、分析并提出保障岗位人员供需平衡的对策, 以及人力资 源管理体系规划设想。(特别说明:纳入本报告统计范围的人员凡是从事管理、科 研、技术工作的人员均纳入专业序列统计;凡是从事技能性、 操作性工作的人员均纳入工种序列统计。规划按照员工实际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专业 /工种归类。 ) 本规划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截止于 2004 年

6、3 月 31 日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总公司 各业务板块和所属单位 2004-2009 年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 析,第三部分是针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对 2004-2009 年总公 司人力资源对策和供求保障措施进行整体规划。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是对 2004 年 3 月 31 日总公司各类用/ 38 工制度的员工按专业、业务板块、用工形式、年龄、教育程度、岗位类别等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说明总公司 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总体状态。现状分析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总公司人力资源总体情 况分析,二是企劳 /企聘 /雇员制员工分析,三是社会聘用人员 分析。一

7、)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分析1员工总量及用工形式分析截止 2004 年 3 月 31 日,总公司用工总量 37880 人,其 中国内员工 36958 人,企劳 /企聘/雇员制员工人数共计 19886 人(不包括 3780 个内退人员),社会聘用人员为 17072 人(其 中包括惠州油田、西江油田、阳江油气、四川沥青、中山嘉明电力等合营合资控股公司社会聘用人员 1918 人,)。国外 员 工总量为 922 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 69 人。 (以下分析若 无特别说明 ,均不含海外人员 )用工形式和人员分布如表 1.1 所示:表 1.1 总公司员工总量及用工形式分布表5 / 38社会聘用人员人数分析:1

8、7072直接签约890624.1%系统内劳务公司492713.3%系统外劳务公司32398.8%46.2%从员工用工形式结构分析 ,总公司社会聘用人员占 46%, 数量基本达到了员工总量的一半 , 说明近几年随着各业务板块 的发展 ,各下属公司以多种形式招聘社会人员 ,今后社会聘用 人员的数量仍将继续上升。可以预见,随着用工与薪酬制度 改革的深入,对社会聘用人员的管理将成为总公司制定人力 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新重点,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总公司企劳制员工的比例占 38% ,企聘制员工占 10% , 仍然构成员工的主体,这种计划体制下的用工形式,需要继 续抓紧利用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加以解决。2业务

9、板块分布分析表 1.2 总公司员工业务板块分布表总人数 238 19757 3616 2934 10301 112 36958/ 38总公司0.6%基地公司53.5%金融贸易0.3%下游板块7.9%上游板块9.8%总公司员工业务板块分布27专业公司图 1.1 总公司员工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分析: 根据员工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比例,在总公司战略目标 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下游领域人员仅占 8% ,与未来下游业 务的发展规模形成较大反差,说明不断补充和培养下游专业 岗位人员是近年内总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基地公司人员占总公司员工总量的一半以上,一方面说明 基地公司承担了大量的海上专业支持服务功

10、能,需要众多的 中低级操作岗位人员,另一方面说明基地公司存在历史原因 形成的一定数量的冗员,这部分人员的消化将是总公司人力 资源需要解决的另一个课题。从整体上看,总公司人员在业务板块分布上反映出不均 衡的特点。下图是总公司员工在各所属单位的分布情况 :/ 3810474总公司人员在各所属单位分布情况785064920481452 12122451811 371 931 778 1212 693371 254 276 166 34 15945 6 51 10 238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海部部海业关渤西东东实机 限究 有 研 天津 湛江 深圳 上海 炼心司司司司部

11、用司司服工司股托口研究天中津分湛公江分深公圳分上公海分炼公化管理油气利化学公气电公 油 海财务公投资控中海信 进总出公司机图 1.2 总公司员工在各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另外 ,总公司海外业务人员情况如下 : 总公司海外业务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员工总量为 922 人, 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 69 人。印度尼西亚: SES 雇员总量 885 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 员 45 人(外籍人员 16 人)。有限公司香港办公室:员工总数 7 人,其中总公司派出 人员 3 人。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员工总数 10 人, 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 6 人。中国海洋石油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员工总数 9 人,其 中

12、总公司派出人员 4 人。油田服务公司海外办事处:员工总数 11 人,其中总公司 派出人员 11 人(哈萨克斯坦 1 人,印度尼西亚 3 人,尼日利/ 38亚和阿尔及利亚 3 人,北美 2 人,中东 2 人)3教育程度分析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构成情况见表 1.3:表 1.3 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构成表人数 728 7223 7634 13504 7869图 1.3 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分布图分析: 从总体比例分析,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结构合理,大学 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占 22% ,大专占 21%, 说明总公司员工 整体素质较高。中专 /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 57%, 其 主体是社会聘用的操作岗

13、位人员 ,与中低级岗位工作的实际要 求较符合。从今后总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考虑,随着科技成为核心竞 争力,上中下游等各领域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采用,科技/ 38 含量不断增加,对于中低级操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将不断提高, 所以今后的操作岗位建议提高中专 /高中 /技校教育程度员工 比例,继续降低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员工比例。同时,在管 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岗位中,建议通过招聘,结合鼓励员工接 受后续教育等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历水平,更好地支持总公 司战略目标的实现。4年龄结构分析 总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构成见表 1.4 :表 1.4 总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分布表人数 571 11700 11721 9355 3611

14、图 1.4 总公司员工年龄分布图分析:从年龄分布结构看 ,总公司员工总体年龄结构合理。 但 40 岁之上的员工仍达到 35% ,此年龄段的主体是企劳 /企聘制员 工,而 30 岁以下年龄段员工主体为社会聘用制员工,这反映/ 38了总公司近年来用工制度的发展过程。 由于 50 岁以上的员工 仅占 10% ,说明在未来的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中,以企劳 /企 聘制为主体的 40 岁以上员工大部分均不能利用退休、 内退等 方式得到安置,所以在研究制定基地公司、专业公司改革方 案和配套政策时,需要对 40 岁-50 岁年龄段的员工予以重点 关注。5岗位类别分布分析总公司员工从事岗位分布情况见表 1.5:表

15、 1.5 总公司员工岗位分布表1类2类3类4类高级低级280875352111405780312982( 说明 : 由于各公司填报误差 , 人员总量岗位分布情况较总公司总人数有个别差异 )管理技术岗位与操作岗位分布操作岗56.4%管理或技术岗43.6%43.6%图 1.5 总公司员工管理技术岗位与操作岗位分布图/ 38管理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分布比例1类2类0.8% 2.4%3类9.6%高级4类30.9%21.2%图 1.6 管理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分布比例图分析 :根据本次滚动规划的定义 , 管理或技术岗是指该岗位员 工主要从事管理、或者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其下又分为 1 类、2 类、3 类、4

16、 类岗位。 1 类岗位包括 A、B 级或 5 级及 以上, 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 2 类岗位包括 C 级或 6-7 级,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 3 类岗位包括 D 级或 8-10 级,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 4 类岗位包括 E 级及以下 或 11 级及以下,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操作岗是指该岗位员工主要从事操作性、 技能性方面的工 作,按照岗位关键性又区分为高 /低级岗位。从统计结果看,管理或技术岗与操作岗的整体比例结构 合理。 从管理或技术岗位看, 1 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高级核心 领导人员,共约 280 人, 2 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及各所属单 位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共 87

17、5 人, 3 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 38 及各所属单位一般岗位骨干, 共 3521 人。从这三类人员的结 构看,其比例基本为 1: 3: 9,说明三个层次的岗位梯队结 构合理,便于人员的培养和接替。在操作岗位上,低级操作岗位与高级操作岗位比例约为1.7:1, 结构基本合理。6专业分布分析根据总公司战略目标和规划 ,我们对总公司核心专业进行了划分和确定 ,并根据总公司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要求,进行了专业大类的划分 ,据此专业划分 ,总公司员工专业分布基本情 况见表 1.6:表 1.6 总公司员工专业分布构成表人数勘探专业1284开发专业283钻采专业1649工程专业4152财经专业1542营销与物

18、资管理专业1428综合管理专业1553其他管理专业5124炼化专业41513 / 38气电专业 502工种类18840合计36772从总公司各专业人员分布状况看,上游业务和专业公司 的核心专业人才勘探类、开发类、钻采类人数占总公司员工 总数的 8.7% ,工程类专业人数占总公司员工总数的 11.2 ; 中下游业务的核心专业炼化、发电两类专业人员仅占总公司 员工总数 2.5 ;财经专业类人员占总公司员工总数的 4.2, 市场营销与物资管理类专业占总公司员工总数的 3.9% ,综合 管理专业人员占总公司员工总数的 4.2% ,其他管理专业人员 占总公司员工总数的 13.9% ,工种类人员占总公司员

19、工总数 的 51 。从整体来看 ,中下游专业人才仍十分紧缺 ,是总公司人力/ 38资源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1) 勘探专业勘探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情况见表 1.7:表 1.7 勘探类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1284 217 379 688勘探类专业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8 :表 1.8 勘探类细分专业构成表地质勘探542地球物理勘探595其他147总计1284/ 38分析:勘探类专业细分为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及其他勘探 三个细项专业,总公司该类专业人员基本分布在地质勘探和 地球物理勘探两个专业内。勘探类专业主要分布在油服、有限公司及其研究中心、 基地公司。从结构上看,作为从事勘探开发

20、的重点领域,上 游有限公司的勘探人员数量比例尚远低于油服的专业人员比 例,距总公司未来的勘探战略目标,人员数量尚有不足。基地公司现有的勘探专业人员,一是历史积淀,二是研 究中心改革分流所致。根据基地公司未来产业定位,勘探业 务并非其核心业务,所以未来勘探类专业人员队伍发展的中 心是有限公司和研究中心,基地公司勘探类专业人员的骨干 人才建议通过内部招聘等多种形式纳入有限公司及其研究中 心。/ 382)开发专业总公司开发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情况见表1.9:表 1.9 开发类专业业务板块分布表开发专业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基地17.3%上游82.7%图 1.10 开发类专业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开发类

21、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10 :表 1.10 开发类细分专业构成表开发类专业开发地质129油藏工程130其他24总计283/ 38开发类人员专业细分其他8.5%油藏工程45.9%开发地质45.6%图 1.11 开发类人员专业细分图分析:开发类专业细分为开发地质、油藏工程和其他开发专业 三类,总公司从事前两类专业工作的人员共计 259 人,占本 类专业人员的 92% 。开发类专业人员集中在上游有限公司和基地公司,共计283 人,仅占总公司人员的总数的不足 1% ,其数量远小于勘 探、钻采和工程类人员。对比总公司近几年开发生产目标, 开发类人才需要不断增加,培养开发类专业人员也是总公司 一项重要

22、任务。3 )钻采专业总公司钻采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情况见表 1.11:表 1.11 钻采类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18 / 3816492253871037图 1.13 钻采类人员专业细分图钻采类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12 :表 1.12 钻采类细分专业构成表钻采专业钻井工程616完井工艺与测试599采油工程351油田化学83总计1649分析 :/ 38总公司钻采类专业又可细分为钻井工程、完井工艺与测 试、采油工程、油田化学四个专业。从人员分布看 ,上游有限公司、专业公司和基地公司均有 钻采类专业人员。其中专业公司人员集中在钻井和完井专业, 基地公司人员以采油工程和油田化学专业为主,上

23、游有限公 司人员集中于采油工程、钻井和完井专业。根据总公司上游业务战略目标,近几年钻采工作量将大 幅度增加,专业公司将购置和新建钻井船,采油服务、油田 化学技术服务也将成为基地公司的一大核心支柱业务,由此 均对钻采类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而现有钻采人 员难以满足要求。所以,需要在对钻采类专业人员发展进行 仔细区分的前提下,寻找支持战略目标的人员发展对策。4)工程专业总公司工程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情况见表 1.13:表 1.13 工程类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4152 1634 344 130 2044/ 38工程类内部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14 :表 1.14 工程类细分专业

24、构成表工程类工程项目管理822工艺391机械434电气334仪表171结构214管道73船舶1008产品质量管理 / 控制256公用工程13单点系泊1检测66通讯188其他181总计4152/ 38工程专业类人员专业细分比例0.3% 单点系泊检测0.0%1.6%通讯4.5% 其他4.4%产品质量管理/控制6.2%工程项目管理19.8%工艺9.4%船舶24.3%机械公用工程管道 结构1.8% 5.2%仪表4.1%电气 10.5%8.0%图 1.15 工程类细分专业比例图分析:工程类细分专业包括上表所列 14 项,其中船舶专业人员 占 25%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占 20% ,是人员比例最高的专业。

25、工程类专业包括的细项专业较多 ,因而在主要业务板块均 有人员分布。其中专业公司人员占 50% ,主要为海洋工程股 份公司的工程设计、建造和安装等专业人员,以及中海油服 的船舶专业人员。基地公司的工程人员集中在工程项目管理、机械、电气、 仪表、通讯等专业领域。上游有限公司的工程类专业人员主 体是大中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中下游领域的工程类专业 人员也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为主。目前工程类专业人员的分布基本反映了总公司战略发展 的格局,即上游伴随着海上油田建设,中下游伴随着几个大/ 38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为上游和中下游工程方 面的重点专业,今后几年内该专业的能力提高将对上游和中 下游的发

26、展起重要作用。其他工程类专业,目前基本满足了业务需求,对未来的 结构调整,也需要根据各业务板块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 析后再确定相应的对策。5)财经专业总公司财经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情况见表1.15:15426579978239101260表 1.15 财经专业业务板块分布表财经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专业公司16.9%上游15.5%机关5.1%基地51.8%中下游6.5%金融贸易4.2%图 1.16 财经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图财经类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16 :/ 38表 1.16 财经类细分专业构成表财经类金融保险55财务/审计/ 统计1362投资与经济评价125总计1542财

27、经类人员专业细分比例投资与经济评价 金融保险8.1% 3.6%财务/ 审计/ 统 计88.3%图 1.17 财经类人员专业细分比例图分析:财经类专业包括金融保险、财务 /审计 /统计、投资与经济 评价三个细分专业,其中财务 /审计 /统计专业从业人员最多, 达到 1362 人,占本专业人数的 88% 。总公司财经类专业人员共计 1542 人 ,占总公司总人数的 4% ,则占总公司专业人员的 9%,从数量上看比勘探类、开 发类专业人员多,更远高于炼化、气电类专业人员,从板块 分布上看,此类人员 52% 在基地公司,由此可见财经类专业 人员数量比例偏高,专业分布和业务板块分布失衡。中下游的发展今后

28、仍需要一定数量的财经类专业人员, 所以今后该类专业人员的新增需求建议由系统内部通过培训/ 38转岗解决6)炼化专业总公司炼化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情况见表 1.17:表 1.17 炼化专业人员业务板块构成表415 51 6 358炼化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上游 基地1.4% 12.3%中下游86.3%图 1.18 炼化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炼化类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18 :表 1.18 炼化类专业细分专业构成表25 / 38总计415分析: 虽然近两年炼化专业人员队伍已开始不断发展,迄今为 止仅占总公司员工总数 1%左右 ,距中下游发展战略要求仍有 非常大的差距。由于总公司内部

29、相关专业人员较少,所以该 类专业核心人员将从外部市场进行招聘。7)气电专业总公司气电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情况见表 1.19:表 1.19 气电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502 10 492/ 38气电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基地2.2%中下游97.8%图 1.20 气电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分析:总公司气电专业人员已经发展到 502 人,但随着沿海天 然气管网和 LNG 接收站的不断建立, 现有人员仍难以满足气 电专业的需求。由于气电专业中多数知识和技能具有通用性 强的特点,所以气电专业的人员补充可采用总公司系统内部 转岗和培训的形式加以解决。8)营销及物资管理类专业总公司营销及物资管理类

30、专业员工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 情况见表 1.20:表 1.20 营销及物资管理类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1428 765 10 163 161 313 16/ 38图 1.21 营销及物资管理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比例图营销及物资管理类人员细分专业情况见表 1.21:表 1.21 营销及物资管理类细分专业构成表营销与物资管理合同采办422市场营销556国际贸易48物流管理402总计1428图 1.22 营销及物资管理类专业人员专业细分比例图分析:/ 38总公司营销与物资管理类专业又细分为合同采办、市场 营销、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四个专业,共有员工 1428 人, 其中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共有 55

31、6 人,占本类专业人员的 39% , 合同采办和物流管理专业各占本类专业人员的 30% 左右,国 际贸易专业人员仅占本类专业人员的 3% 。从总公司战略角度分析,未来随着中下游不断扩展,对 于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特别是结合炼油项目要 建立成品油的市场营销体系,市场营销人员需求将非常突出。 从统计分析,总公司目前已经有了数量相对充足的市场营销 人员,今后在考虑中下游项目营销体系人员时,可充分运用 总公司现有的内部人力资源,充分运用各基地公司的市场营 销力量。合同采办和物流管理人员数量相对也比较充足。随着总 公司 ERP 系统的建立,集团物流体系的整合,现有合同采办 和物流管理人员的数量

32、将进行调整,管理技能的要求相对增 加,所以现有物流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管理技能的培 训,另一方面要及时向中下游物流管理领域转移。建议今后 在该领域的新增需求依靠系统内部招聘选拔培养解决。国际贸易是资本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所以虽然该 领域对总公司未来的集团销售收入贡献较大,但其对人员数 量的需求将不会有过快的增长。总公司现有国际贸易专业人 员 48 人,可以基本满足目前业务发展的需要,未来国际贸易/ 38专业人员将主要以提高素质和质量为主,并选择非常核心的 岗位招聘外部优秀人才加盟。9)综合管理类专业总公司综合管理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情况见表 1.22:表 1.22 综合管理类专业

33、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1553 848 5 276 67 320 37图 1.23 综合管理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综合管理类专业内部细分专业情况及人员分布见表 1.23 :表 1.23 综合管理类细分专业构成表综合专管业理类法律31计算机与网络353安全环保648人力资源521总计1553/ 38分析:综合管理类专业人员共计 1553 人,约占总公司员工总数 的 4% ,从专业类别比例结构看总量较为合理。综合管理类专业又细分为安全环保、人力资源、计算机 与网络、法律四个专业。前三个专业有 300-600 人,基本可 以通过内部培训开发等手段提高素质,满足总公司战略的要 求。法律专业人员 31

34、 人,仍略显不足,建议补充少量高级专 业人才,应对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挑战。从板块分布看,综合管理类专业人员在基地系统最为集 中,共约 848 人,占本类专业人员的一半以上,而非常需要 相应专业支持的中下游领域,综合管理类专业人员较少,仅 占本专业人员总数的 4.3% ,所以今后该类专业岗位人员,可 以通过系统内部招聘、培训等方式实现从基地公司向其他业 务板块的转移。/ 38同时,综合管理类专业均是需要具备较强知识背景和专 业经验的,总公司战略更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具备一流的 管理技能,从目前情况来看,现有人员距此目标仍有一定差 距,需要不断增强系统内部的开发培养力度,走内涵式增长 的道路。10 )其他管理类专业总公司列入其他专业的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情况见表1.24:表 1.24 其他管理类专业人员业务板块分布表5124 4040 20 287 166 527 84图 1.25 其他管理类专业人员在各业务板块分布比例图其他管理类专业人员专业细分情况见表 1.25 :表 1.25 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构成表政工250行政管理2057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