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4页
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公司治理结构立足于经理人员和企业家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公司 治理结构,即要在产权关系清晰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公司控 制权的合理配置,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对经 营者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我们知道,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双层的嵌套关系结构: 第一层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构成了 出资者对公司的一级控制权的配置与行使;第二层是董事会与经理人 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了对公司生产经营

2、活动的二级控制权的 配置与行使。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分离 的前提下,确保所有者在位,控制内部人控制。但是,控制 并不是目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在所有者不直接经营 和管理企业的情况下,追求所有者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无论是从所有者和经营者二者关系来看,还是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 经理人员的三者关系来看,公司治理结构都是立足于 经理人员 的,而企业家只不过是经理人员的一部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归 根结底要着眼于对经理人员和企业家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以充分 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所有者资本收益最大化;就国有企业而言, 就是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经理人

3、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双面作用谈到经理人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人们在认识上往往隐含着两 种错误观念。一是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似乎只看到了经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无 论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还是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其基本思 路都是扩权让利,片面强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经营者的自主 权,任何人都不得干预。其不良后果是造成了严重的所有者缺位、 内部人控制现象,出现了许多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恶劣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人片面强调经理人员的消极作用和加以控制 的必要性,似乎经理人员皆为居心叵测、阴险狡诈之徒,一个个俱已 捞得盆满钵满、脑满肠肥;有关各方纷纷以确保所有者在位和控制 内部人控制为名,把手伸

4、向企业,结果不但使企业感到掣肘过多, 行动不便;而且造成更多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贪污腐败现象。这就 使中国的企业改革又一次陷入时放时收的怪圈。可见,正确认识经理人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双面作用,有助于更 深入地了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的症结 所在,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经理人员的积极 作用,因而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有必要界定一下经理人员的概念所指。我们所理解的经 理人员,原则上是指以总经理为首的公司高层经理人员,亦即现代 公司三大法人机关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执行机构中的执行机构 或经营班子的组成人员。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企业的执行机构的最 高负责人(首席执行

5、官员一Chief Executive Officer,简称CEO) 是董事长,而不是总经理;这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人 员情况所做的灵活安排,自有其合理性;即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和 法制十分发达的国家,这种安排也十分常见。特别是在中国,国有企 业?quot;董事长并不是实际上的老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高级 国家公务员、高级打工头而已,与名义上的总经理并没有本质 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经理人员,应当包括实际上充当 着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员、较多地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充当着部 分总经理角色的董事长们。至于董事会中那些较多地参与企业的具体 经营活动、一般都在企业中担任着高级经理职务

6、的董事们(执行董 事),理所当然也部分地属于经理人员范畴。与股东、董事、监事们身居公司的后台不同,经理人员是公司前 台上的主要演员。董事会制定战略决策后,企业经营这出戏怎 么演,几乎就全凭经理人员们施展能耐了。经理人员并非机械地、而 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着董事会的决议。经理人员也并不仅仅是演员;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兼具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三种角色于一身, 自编、自导、自演。经理人员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活动于企业前台、最 富活力和创造力、贡献实绩的一群。经理人员的经营活动并不仅仅 是贯彻、执行,而是不断地向董事会积极反馈,影响着董事会 的战略决策。中外许多企业的能干的经理人员们,实际?quot;左右

7、 甚至主导着董事会的意志。特别是那些不在公司担任具体经理职 务的董事人员(非执行董事),长期远离企业的经营实际,远离 企业的中下层人员,远离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往往显得颟预无能、 反应迟钝、暮气沉沉,与精明强干、反应敏捷、生气勃勃的经理人员 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有可能被经理人员牵着鼻子走。所谓内部人控制现象,并不仅限于中国、俄罗斯这样一些转型经济 国家,而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现代企业界的现象。这种现象,象任何其 他事物一样,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那 些正派而能干的经理人员主宰下的企业,能够摆脱那些昏聩无知、颟 预无能的股东、董事们的过多掣肘,得以挥洒自如、有声有色地演

8、出 企业经营的活剧,股东、董事们的利益也能得到保证,比他由Z迨 志鞫象侏玫枚唷0 鄂囊幻婢褪堑本延砣嗽敝械哪切有牟涣肌(M) 跸战普T翁皆谄笠抵猩舷鹿唇幔女市勐鳌蟮肌章蛄硕股氯嗽敝撑 蝗娩材芾耒堇闷湓谄笠抵械挠攀频匚唬匚缱试词导手襁淙d嗽怠(12)畔 5.扔攀疲啪滞獭2.鲜彻叠静撇某女任鸯飕啥税耨妫U寮凶什某娜敝 恋贾鹿叠镜乃夕 堋撇壑? 事实上,无论是谁来管理国有资产或别人的财产,都存在这种监守自 盗、损公肥私的可能。于是只好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复杂安排来使之 互相牵制;而这又会带来机构繁多、臃肿,互相掣肘,效率低下等问 题。更可怕的,是有关各方(董事、监事、经理人员等)争相用国有 资产作为交

9、易筹码,在互相勾结和互相妥协中,共同瓜分国有资产。 那?quot;聪明的管理者们根本不会为了维护在他们看来虚无缥缈的 国家利益而四处树敌,到处搅事。他们很快就会与其他聪明 的管理者们达成默契,携手共分国有资产。万一哪天有某个聪明的 管理者忽然变得大义凛然,揭发别人的中饱私囊,而且众口一词, 同仇敌忾,那也往往是因为那个倒霉的被揭发的家伙不识做,没有 打点好权利结构网上的某些节点,以致引起了公愤。只要善于 打点,哪怕是问题再大,只要不是突然挟资外逃或卷款而去,或是 离职卸任后被人捅破,或是因没有安抚好小团体中的某个人而被揭 发,是很难自动败露,或被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这里的问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

10、无论设计得多么巧妙,若非以真正的 产权多元化为基础,而是单一的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控股,那都是很 不保险的。因为这种企业中的股东代表、董事们仅是国有产权的代表,并非真正的老板,完全可能被经理人员收买,而成?quot; 内部人,蛇鼠一窝。多家国有资产参股的企业的董事会,因为产 权代表来自多方,比国有资产一家独大的企业的董事会较难搞掂 些,但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此,若非以真正的产权多元化为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得再复杂、再精巧,只要企业落入那些居心不良、 阴险狡诈的经理人员的控制之中,而国有产权代表们在德、能、 识三方面的素质又不高,也不过是进一步扩大了内部人的规模,进 一步增大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而

11、已。显然,在客观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构建起以真正的产权多元化为 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主观方面,我们必须造就一大批正派而 能干的企业经理人员即企业家。在一定程度上,体制上的优越可补 人员素质的不足,而优良的人员素质也可补体制上的缺陷。在我国不 可能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建立标准的以真正的产权多元化为基础的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尤显 重要。三、企业家及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关于什么是企业家,人们已经有过许多讨论,然而莫衷一是。我们 这里不想把问题复杂化,也不想为企业家定出过高的标准。我们认 为,可以尝试用排除法来探讨一下何谓企业家。毫无疑问的是, 企业家只是

12、经理人员中的一部分:经理人员中的那些只顾为个人谋 私利,想方设法化公为私,使国有资产如涓涓细流般流入自己的口袋, 或是干脆就扛起国库里的一只只大口袋夺路而逃的蛀虫们,或是由 于自己的无能,不但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相反却造成其流失的 的人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消极作用,当然不能称为企业家; 经理人员中的那些虽说也为企业兢兢业业,并且做出了一定业绩,然 而其志不在企业,总想通过自己在企业的业绩(往往充满了短期行 为)为自己铺平通往某个官阶的道路的人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只是企业中的过客,也不能称之为企业家;经理人员中的那些 虽说也为企业做出了较大贡献,甚至创造了一时?quot;辉煌,然而 其

13、成就之取得,并不是由于其个人综合素质(德、能、识)所致,而 仅是凭借一时的运气或机灵,时过境迁,就再也无所施为,只能 算是企业中一时的幸运儿,也不能称之为企业家。这样一来,问题就清楚了: 企业家就是企业经理人员中,正派、能 干、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以企业经营为自己追求的事 业,凭借自身良好素质为所在企业创造良好业绩、追求企业长远发展 的那部分人。很显然,再好的企业机制,若无高素质的企业家,也不能保证国有资 产保值、增值;而在我国不可能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建立标准的以 真正的产权多元化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因而在体粕衔薹亡 铜阶罴压瓜氲那疤嵯拢婕炀鸵淮笈禳咚U实钠笠导叶游橛认灾匾有

14、8咚IJ实钠笠导矣兄寮谝种?quot;内部人控制现象,保证股东利益, 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实现法治 与人治的互相结合,互相弥补。四、目前制约企业家队伍形成的诸多因素一、政企不分的老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即使在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的深圳,这个问题同样严重存在,特别是有关部门利用干部任免权、 稀有资源支配权等对企业的直接间接的干预和索取,并未见其减少。而?quot;确保所有者在位和控制内部人控制为名,这种现象甚至 还在增加。经理人员不能不花大量精力、资源来应付,企业的经营活 动不能不受到严重影响。深圳实行的国资委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国有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 国有资产三级管

15、理体制,探索政企分开的新路子,在全国走在前列。 三级管理模式试图在上层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 者职能的分开;在中层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 开;在下层实现资产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开;从而为实 现产权关系明晰化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必要条件。人们设想,国 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企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中介机构,可以 起到约束企业的资产经营行为,缓冲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行政干预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三级管理模式并未真正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现有的 资产经营公司由于担负着相当一部分原先由党、政、群等各大系统担 负的行政管理职能,行政色彩浓厚,有演变成第二政府的倾向

16、;资 产经营公司在政府有关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增加了一个环节,而由于 它在机构规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条件有限,而且很多事情并不能 拍板,反而成为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瓶颈地带,降低了效率, 浪费了资源;由于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使管理链条增多了一环,因而 也增加了参与寻租的管理人员的规模,增加了企业需要打通的关 节。在深圳的实践中,客大欺店(派驻的产权代表或是胡乱干政, 或是吃拿卡要)和店大欺客(派驻的产权代表或是整日打哈哈, 或是根本就不敢到位)的现象、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 的现象都普遍存在。说到底,国有股的股东代表终究不会象个人股的 股东那样对其经营管理的资产产生那么深的关切度,很

17、难抵挡被收 买或同化的诱惑;更何况,他们有些并不是被动地被收买、 被同化的。有人说,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利益机制,把国有资产 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紧密联系起 来,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这种做法效果有多大,依然有待考察。 因为:1、如何通过考核将管理者个人的成绩体现出来?从实践中看, 考核并不是万能的;考核的标准和方法都很难确定,考核中存在众多 不明确因素。2、管理者个人收入从派出机构领取,并不能避免其被 所派驻企业收买。3、有几个聪明人会为了个人从国有资产的 保值增值中拿点提成,而甘担不够义气之骂名,得罪所派驻企业?二、经理人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不

18、明确,难以施展身手。深圳 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远未普遍建立起来,经理人员自身也呼唤现代公 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就经理人员而言,除了前面所说的 与国有资产的假股东们的关系难以处理之外,与国有企业的董事长 这个假老板的关系也很难处理。总经理也是由组织部门任命,组织 部门才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共同的真老板。在深圳企业的实践中, 董事长与总经理分任,则很难避免互相的矛盾(并不光是董事长制约 着总经理,有时董事长还得听命于总经理,否则总经理活动活动, 就能让董事长挪窝);一身而兼二任,则无法制衡,几乎全靠企业 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自觉约束。当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都有做得 好的,但全赖董事长与总经理的

19、个人素质,显然无法普遍推行。确 实,企业必须真正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对于国有企业,由于产权 结构单一,又都是假股东、假老板,选举制、聘任制就都很 自然地一概演变成了任命制;由于假股东、假老板几乎不可能 对经营者实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所真正需要的那种指导、授权 和监督,组织部门就只能通过行政任命以及这种行政安排下的行政 性的指导、授权和监督来取代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以产权为纽带 的治理结构。事实上不这么做恐怕还不行。试想,如果国有企业的股 东或主要股东只有一两家,董事长不用任命制产生,还能有什么其他 办法?如果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经任命产生后,总经理果由其做主聘 任,这个企业不是很容易就变成了董事长?

20、quot;私家花园了吗?事 实上,经理人员并不是生活在与股东、董事长的矛盾之中,生活在行 政关系与产权关系的矛盾之中,而是生活在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的单 一国有产权的矛盾之中。三、国有企业对企业家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显而易见的是,中国 的教育水平还很低,市场经济历史很短,企业家人才严重短缺;而国 有企业又普遍效率低下,亟需管理经营人才。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企 业家人才在中国似乎并不受欢迎,一般人没?quot;关系、背景彳艮 难走上国有企业领导岗位,连锻炼、学习的机会都没有。企业家人才 即使上了岗,其待遇(企业家人才价格)也严重背离其市场价值; 而且其地位很不稳定,易于受到贬斥、排挤和取代。说到底,

21、这是因 为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虽说需要企业家人才,然而国有资产 的代表、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即股东代表、董事长们并不需要 人才;因为说到底,他们其实并不是老板,自己也是打工者,因 而与另一群打工者必然形成利益冲突(同时他们之间又有着利益共 同点一即同样是在国有资产中找饭吃);即使没有这种利益冲突,他 们对于企业家人才,在要求标准上、需求程度上必定与私人老板有很 大的差异。四、有关政策上的官本位导向:企业领导人员(包括董事长、董事、 总经理乃至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的做法,除了 导致政府对企业行政干预的随意性、经常性与不规范性,为政府部门 有关人员提供腐败的温床之外,同时也带来动力

22、机制的外部性,在企 业造成严重的官本位意识和仕途经济导向,诱发企业的短期行 为。组织部门决定企业领导人员的去留,企业领导人员实际上还是国 家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党把你拧到哪里就得到哪里,使国有企业 领导人树立企业家意识无从谈起。组织部门的商而优则仕政策和 把企业当作干部分流的一个去处的政策,实际上把进入仕途树立为人 生的最高境界和主渠道,而企业似乎只是旁门左道;政府的一个 处长、甚至科长,只要握有某种重要资源的支配权,就可以高高凌驾 于企业老总之上,予取予夺,使企业老总们感觉干企业还是低人 一等;虽说深圳已明确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但干部安排时还是不 可能不考虑企业级别,企业领导人还是有实际上

23、的行政级别,而这 种级别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待遇、社交圈子、退休待遇等等 都密切相关,使你不能不认真考虑。这种情况往往就助长了经营者强 烈的短期行为倾向,把企业当作加官晋爵的跳板,甚至不惜拔苗 助长,牺牲企业的未来,只求一时业绩之好看,以换取更高的官位。 在深圳,那种在位时佩带大红花,离任审计时才发现大窟窿的现 象时有发生。五、缺乏一个完善的企业家评价选拔机制。我国目前企业的经营者的 选拔机制及评估机制基本上还是行政性的,企业家还没有职业化。国 有企业的经营者是由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评价、考察、选拔和任用, 使其产生纵向依赖性,不仅难以拒绝政府的各种行政干预,遇到困难 也就不去?quot;

24、市场,而是首先去找市长;企业经营不善,经营 者的责任也说不清楚。这样一来,对企业家的素质、业绩的评估,就 不能不带有浓厚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暧昧性,说你行,你就行,不 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为有关政府官员通过控制企 业的人事安排来制造权力租金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 深圳,虽说建立了高级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在企业家评价方面 由行政化向专业化领先于全国而迈了一大步,但其基本上还是组织部 门的附属物,行政色彩仍十分浓厚,而且独此一家。这种评价机构能 否客观、公正、准确地对企业家的业绩和素质进行评价,仍然有待观 察。六、经理人员的帐面收益与风险不对称,使内部人控制问题很难 解决。经

25、理人员虽说在位时帐面收益比公务员高一些,但其程度远 远不能与其比公务员承受更大风险的程度相对称。在深圳,很大一批 经理人员来自国家公务员;他们先在党政机关混上几年,解决 了住房、户口、社会关系等等问题之后,再辞职下海,这本身就足 以说明问题。深圳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显性收入有着种种严格限 制。比如说,如果执行深圳市政府制定的现行年薪制,国有企业老 总们的年收入还不如不实行年薪制的副总、部门经理们高,更不能与 私企、外企的经理们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内部人只好在 隐性收入上做文章,利用所有者的授权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婕 斐?quot ;穷庙富方丈现象,遵纪守法的反而吃亏。特别要指出的 是,

26、经理人员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经理人员在位时收入(包括公 开收入、职务消费、无形收入)虽说比国家公务员高,但从企业 领导岗位上退下之后,实际收入与在位时犹如天壤之别,甚至比同级 别的国家公务员还低一大截。这不能不使企业经理人员感到做企业风 险太大,还是做国家公务员省心、保险。59岁现象的产生,更是 与此密切相关。五、造就一个有利于企业家队伍形成、发展的有利环境1、企业家成长的基础是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一无论是企业内部的 产权结构多元化,还是社会范围的产权结构多元化,都将有利于企业 家的造就。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企业真正的法人 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离,减少对企业家的行政掣肘;有利

27、于控制 内部人控制;也有利于企业家大显身手。社会范围的产权结构多元 化,则有利于给企业家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选择机会,使其在企业 经营领域也有广阔而辉煌的发展空间,不一定非要在狭窄的仕途中找 出路;同时也给国有企业造成商品、资本、人才三个方面的市场竞争 的强大压力,使国有企业产生对企业家的内在需求,保证企业家得到 充分尊重,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中,吸引多家国有资产参股、吸收私人资本 参股、吸引外资入股、实行内部员工持股、股票上市发行等等,都是 可供选择的途径。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一是要使参股者在企业的股本 结构中占有相当比例,二是要切实保护参股者的权益,特别是保护 小股东

28、利益,使其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制衡 力量,而不能使产权多元化成为一种纯粹的融资手段甚至吞并 手段;否则不仅无助于国有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改善,而且会严重挫 伤参股者的积极性,甚而至于扼杀中国经济的生机。这决不是危言耸 听。2、企业家成长的前提是经理人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明确化一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缓冲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这对于企业家 自身也是有利的,无论其担任的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或其他高 级经理职位)。要切实做到股东大会选举董事长、董事长聘任总经理、 经营班子由总经理组阁等。但在国有独资或国资控股的企业中,由于 没有产权多元化的基础,国有资产股东的角色认同、国有资产

29、股东代 表与董事人员、经理人员的关系、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的假老板、董 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等问题,恐怕主要还只能靠治理结构上的制度性 安排和有关人员的个人素质来解决:股东代表把自己当成真股东,真 老板;董事长对股东充分负责,对总经理充分信任、放权;总经理把 董事长当真老板看,甘当打工头姑且都假戏真做起来,演 好分配给自己的角色。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与理顺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相关。首先要把大部 分行政管理性职能仍然留给有关的政府部门,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真 正成为经营性公司;并且要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建立现代公司治 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 人;同时要形成多家资产经营公司

30、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3、企业家的身份必须职业化一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树立企业 家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把企业经营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感。不要 搞商而优则仕,干得好的企业家不要用官位来奖励,而应帮助其在 企业经营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党政干部不要随便往企业安插,必须经 过严格的考核和系统的培训才能到企业上岗;要真正破除企业的行政 级别,企业家自有企业家的价值,不需要套用一个官职来体现自己的 身价;要建立多元化的、独立的、客观公正的企业家评价体系,用市 场经济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家;要把企业家的档案交由经理人才评荐机 构统一管理,不要让他们流落民间,或是交给居委会、街道办的老 头老太们去管理;要建立

31、企业家基金,为那些一时找不到用武之地, 而其以往的业绩又充分证明了其企业家素质的企业家提供各种必要 的资助,以帮助其东山再起;要给企业家们评选等级,不妨以星 级企业家称之,以增强其成就感、荣誉感和事业感一这本身就是对企业家们的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机制一般有:法律条款(公司法)的约束;市场 竞争机制的约束(资本、商品、人才三重市场竞争机制);法人治理 结构的约束和制衡;经理人员的自我约束等。然而最好的激励约束机 制莫过于其自我激励与约束?quot;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只有 彻底破除心中贼,才能彻底破除山中贼。只要使企业家们充分体 任到自身的价值,有了足够的荣誉和自尊,他就会十分珍惜自己的名 声和业绩,从而对自己实行最为有y脑际婕教2。.说诘夭褛愫闷笠稻 H傍募却蠖模A ?4、企业家的聘用、考核与激励和约束手段必须市场化一为了改变我 国的经理人员聘用、考核与激励和约束手段的行政化现状,人们认为 应当发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与经理人才市场三重市场竞争机制的作 用。但在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都很不规范、企业的重组 和破产则由于国有资产产权的封闭性而存在制度性障碍,经理人才市 场也很不发达,主要还只能靠商品市场(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