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向解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命题热点突破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评价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背

2、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例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100%后圜资产级和地主工A个悴农户集体农庄农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规律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

3、济政策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也是近年高考命题高频考查的知识点,尤其是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联系更是重中之重。备考时要注意这几点。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但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一个勇敢的调整: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国有-国家资本

4、主义;商业:取消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核心: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不同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政治经济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5、命题热点突破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调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评价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

6、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2“斯大林模式”的调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农业:以农业为突破口,取消义务交售制,开荒种玉米工业: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农场的经营自主权。以工业改革为重点重点在重工业,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打破单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领域评价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军事实力增强,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未冲破斯大林体制其措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下滑,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例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

7、化。它集中反映了100%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方法技巧】“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点。对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等知识点的命题较多;命题形式选择题与非选择并重。复习备考时,要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认识“斯大林模式”的深远影响及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苏联解体的历史渊源。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经济上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政治上国家的

8、权力高度集中于党。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2苏联改革与失败对中国的启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关键在于符合本国国情,根据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要防止教条主义,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变式探究】从1929到1931年苏联政府对集体农庄粮食的收购价格不断压低,同时出口却从1300万公担提高到5.18亿公担,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使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这说明苏联()新经济政策没有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9、B.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工业积累了资本C.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D.没有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本国经济【高考真题解读】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100%后園资产帼和地主工A个棒农户集体农庄农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

10、地所有权(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TOC o 1-5 h z1.(2015.四川文综)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

11、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TOC o 1-5 h z仍在反思十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依然怀有大国情结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B.C.D.(2015.天津文综)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2015.广东文综)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私营企业纷纷涌现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政府禁止买卖粮食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2015课标11)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015.山东文综)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