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5635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5635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5635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5635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56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一课 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育同学空间想象力和造型才能;教学重点: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预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忆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 家所熟识的几何形体,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 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由于它们都是有长、宽、高 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你们在下面的图片

2、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识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洁, 可千万别小瞧了它, 我们生活中许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 不管是造型简洁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日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观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进展阶段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观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明白草图画法;请大家依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观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开拓同学视野, 激发 同学想像;3、本课练习 依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察辅导

3、5、作品展现 作品摆在展现台上,生评判,师总结;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 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 用折、卷等方法使它 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其次课 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1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 2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观赏,使其把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挑选的进行创作;3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点与线的集合的形式;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联系与画面美的表达;教学预备:同学: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彩色纸、

4、剪刀、胶水、铅画纸 老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材料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对比导入;说明:课件出示画面成效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面成效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 同学经过观看会直观地感到: 点彩画画面以点排列 的方式绘制, 画面成效较为模糊, 与之完全不同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画面效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仿自然、清楚而真实;1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两幅画叫什么名字?作者分别是谁?2这两件作品画面成效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地方?(揭示课题)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 (修拉)(二)学问全面剖

5、析;拾穗者(米勒)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 结合同学小组争论、 回答 等方式进行;1. 点的横向排列形成什么?2. 点向四周排列又形成什么?3. 点疏密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成效?4. 点大小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成效?各种工具表现不同的点;(三)观赏点的各种形式;1. 观赏生活中动植物身上点的图片;2. 中国画里的点和线;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四)点画作品分析;课本中挑选了不同种类的点绘画作品,在此,可将各种作品展现于同学面前,通过老师的引导逐一让同学以争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作品的绘画方式,从而使同学全面明白点的作用及表现形式;1同学直观感受

6、点彩画、纸拼贴画、纸团蘸色点画、彩笔点画等作品;2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争论同学不同的作品以及绘画方式;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五)同学实际操作;说明:这一环节是同学充分展现个性、表现自我、相互沟通、体验乐趣的过程;同学能否依据课上所学学问与技能,将画面的艺术成效表现出来, 是这一环节的根本;在此过程中, 老师随时赐予指导和确定, 使同学的画面准时保留较好 的成效;同学操作的过程是对学问技能加深与把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同学可选 择自己感爱好的点画方式进行作画;由于本课从技法上讲相对有肯定的难度,所以,同学也可挑选或参考课本中的作品进行临摹;作业要求: 1. 挑选点画方法之一进行

7、创作或临摹;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三课 远去的路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明白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学习、明白平行线和消逝点概念;3、观赏名家作品,品尝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明白和把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懂得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预备: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 分组观赏、 争论课本和老师供应的图片,懂得什 么是透视现象;二、进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逝点;(结合图片分

8、小组争论)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分;(结合图片分小组争论)老师用几何形 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课堂作业依据学习要求,组织同学到学校四周观看,留意体会物体的 透视变化规律;三、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学问;2、预备好其次节课的工具材料;四、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预备 2、回忆透视的基础学问点 五、进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看图片中事物的特点,查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支配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点);(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

9、位同学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精确表现 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六、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表达透视变化的作业;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第四课 线与造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初步熟识线造型的艺术特点,并能运用正确的技法 进行线造型的创作,锤炼同学手脑和谐才能,使健康和谐地进展;2. 才能目的:把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 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育同学初步的立体造型才能和多维空间想像才能;3. 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 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育同学合 理用材奇妙用材的可连续进展的理念;教学重、难点

10、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用金属线材创作一个艺术造型;难点:线造型的创意表现;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熟识软材与硬材;1. 组织教学,检查同学上课所备的工具材料情形;2. 老师从教学学问说起,引导同学熟识“ 线” ;线:两点之间作连接,便 是线;型;3. 老师拿实物让同学知道什么是软材,什么是硬材; 点明本课学习硬线造导入本课,板书课题;二、观赏熟识线造型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 引导同学观赏课本上的线造型作品和同学作品中,熟识线造型的表现形 式和艺术特色;2. 引导同学线造型作品;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五、作业展现,共享创作成果

11、;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五课 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1. 学习简洁的风景构图学问,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学问进行风景写生;2.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懂得,提高造型才能与构图才能;教学重点:明白简洁的风景构图学问,巩固对透视概念的懂得;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学问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第 1 课时)观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懂得;师:“ 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学问;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 角透视(两点透视)的懂得;引导同学分析他们的特点;明白风景写生的方法

12、与步骤;观赏课本第 2 页下方的图片, 明白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 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 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 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照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现“ 回” 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形下,进行取景;可用双手架成“ 口” 字形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看,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明白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

13、变化;如何在画面中 确定“ 视平线” 和“ 消逝点” ;观赏一些风景画和同学习作;步骤:观看取景构图描画修改整理完成(二)进展阶段(第 2-4 课时)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挑选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同学进行取景,观看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老师巡察辅导,准时帮忙同学改正错误;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六课 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明白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明白;教学预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2、预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挑选几个传统剧

14、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挑选的剧目或 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洁、易懂;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同学之间沟通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 的皮影学问;2、分组争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耀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 由艺人一边3、指导同学观看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其次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3)第三步:装上木棍;二、进展阶段;1、将同学依据

15、剧目或故事, 分成 8 组,分小组进行构思、 合作创作;(提 示同学要依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同学进行创作,老师巡察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预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剪影表演 课前预备:布置环境 一、 8 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番进行表演、展现;体验民间皮影 艺人的表演技能;二、老师对同学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同学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亮胶片等透亮或半透亮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 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七课 漂浮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同学初步探究有关浮

16、力的学问,并能依据身边的废旧 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2、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同学将艺术制造与科学争论完善结合的意识,以 及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激发他们喜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启示同学探究简洁的浮力学问,设计与制作;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嬉戏导人 嬉戏 l :发给同学每人一支吸管, 提出嬉戏要求: 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 起来的方法 . 嬉戏 2:抢答假如给你一把吸管, 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 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 些不同的造型?二、摸索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

17、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三、信息沟通 a. 组织同学进行信息沟通;b.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觉了浮力?c.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 四、合作探究 组织同学分组探究: 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 笔等; 在我们身边,仍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示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 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五、探究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 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奇美观 的玩具;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

18、参考 第八课 山山水水 教学目标:1观赏现代优秀画家的山水画, 激发同学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欲望;2学习山水画的构图特点及远景近景的不同画法,初步学会中国画的基 本技法,提高绘画才能;教学重点:山水画勾、皴、点、染的技法学习;山水画的远景近景着色整理等详细技法;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思及构图;教学预备:老师:国画用具、宣纸、范画、教材、录像;同学:书、国画用具、学具;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由画树引入山水画的新课内容;板书课题:学画中国画山山水水 三讲授新课:山水画:以描画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三大画种之一(山水、花鸟、人物)具有几千年历史;

19、观赏画家作品:分析三种不同风格 技法讲解: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勾、皴、擦、点、染 出示范画,同学观赏: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依据自己的懂得,参照范画,画一幅山石;学习技法;可以先在报纸上练习外型;五同学作画,老师辅导: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九课 彩墨家园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学问;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 的画法;教学重、难点:训练同学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课前预备:同学预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预备好笔、墨、宣纸等;老师预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老师预备范图;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1.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

20、基础学问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2. 老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同学进行观赏;a. 观赏敏捷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明白;b. 观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同学对墨色的明白;c. 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d. 观赏名家名作,明白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明白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同学对传统艺术的喜爱;3老师现场示范,让同学直观明白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a.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b. 叙述调墨、调色;c.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次序;d. 修改调整完成;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麻雀、虾;5老师巡回指导,主

21、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才能;(三)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明白马和虾的画法;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十课 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1、让同学通过观赏明白乐器及乐器的进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 器;2、培育同学的制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乐器 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预备:老师: 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 料和图片资料 同学:预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老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同学观赏;2、请同学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老

22、师引导同学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请同学沟通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老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进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同学观赏不 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致 的乐器) -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 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是用手 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特殊文化韵味;(二)、进展阶段 1、老师出示乐

23、器的图片,引导同学归纳乐器的外形及特点;2、老师启示同学依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老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 法;3、同学摸索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沟通;4、老师依据同学的设计构思进行启示性的讲评;同学制作,老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沟通与评判:1、展现同学制作的乐器并请同学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 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师生沟通评判;3、布置下节课工具;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十一课 废旧物的“ 新生命”教学目标:1、熟识科学在人类进展中的重要位置;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

24、们人类生活的奉献;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制造这一学习过程,培育其 喜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探究科学对生活进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现;教学难点:摸索与体会科学对人类进展的影响;教学预备: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1、引入:(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 筑、交通、通讯等;(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3)是什么力气转变了我们的生活?2、同学争论并回答;3、讲授新课: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同学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 收集到的

25、材料进行沟通,探究科学的进展带给我们的变化;(2) 同学可对现在的科学创造或生活进行幻想;4、启示创作:(1)引导同学看书中的同学作品,明白表达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2)观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5、作业要求: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表达科学性并具有肯定功能的主题作品;6、展现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现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 行讲解;7、小结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十二课 爱护文物 教学目标:1调查明白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育同学喜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观赏、绘制文物,明白其用途和作用;3绘制宣扬小报,明白爱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同学的爱护意识;教学重点:

26、1调查明白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育同学喜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观赏、绘制文物,明白其用途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观赏、绘制文物,明白其用途和作用;课前预备:老师预备:(1) 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2) 就事先明白当地博物馆或文物爱护单位,以便组织同学参观;同学预备:铅笔、彩色水笔、 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 具与材料;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1. 引导阶段(1) 引导同学观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2) 分小组争论沟通,感受文物的美感;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3) 老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进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同学明白祖先制造的优秀文化

27、;2. 进展阶段(1) 老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现卡、 宣扬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同学更好地作业制造必要的条件;(2)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相互评判、观赏;3. 整理与整理 督促同学整理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干净;4. 课后拓展 让同学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查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爱护文物的责任意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十三课 古建筑的爱护 教学目标 1、明白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爱护古建筑的意义;2、 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剧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 : 通过观赏 , 让同学明白这些宏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

28、人民聪明和技 术的结晶 , 从而熟识到 , 爱我中华 , 爱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教学难点 : 通过考察 , 调查, 史学声进一步熟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 从而提高 熟识美丑的才能 , 潜移默化地爱惜文物的道德训练;课前预备 : 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 , 资料; 制成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上课, 师生问好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观赏, 作启示性谈话;“ 我们宏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建筑 , 历史悠久 , 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格 , 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 .今日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 , 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珍宝 ,是我国历代劳

29、动人民聪明的结晶;”“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 . 仍有北京的故宫, 是世界上现存最雄壮 , 最古老的宫殿建筑 ; 西藏的布达拉宫 , 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 , 储存最好 , 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 描述见到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老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 , 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 , 如青岛崂山瀑布 ;曲埠孔府 , 孔庙; 泰山绝顶 ; 海南南山等等; 四依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 老师作适当的介绍和叙述, 进行爱国主义训练; 破坏, 偷盗 , 价值 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

30、念 : 古建筑 : 是前人储存下来的遗产 , 是国宝;仿古建筑 : 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 不是文物;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 砖, 木构成 , 特殊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 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难的破坏, 原貌很难储存 . 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 , 它是江南至今储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 其建筑奇妙雄壮 , 令人神往 . 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爱护单位 .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 : 万里长城嘉峪关 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 , 拙政园 七课后小结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第十四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2指导同学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嬉戏;3引导同学通过简洁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胜利的欢乐;教学重点:引导同学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嬉戏;教学难点:引导同学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奇的画面;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 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许多美丽的画,那么 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