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进展 教学目标:1、学问与才能:(1)识记:三民主义的详细内容、 中华民国暂时约法 、新三民主义的内 容;(2)懂得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暂时约法 的 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3)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 败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同学自查资料,明白孙中山的一生革命活动;(2)通过对比,使同学熟悉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同学熟悉到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取得成功;(2)引导同学学习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和与时俱进的
2、名贵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判;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同学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 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 本课内容一方面说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 实和进展; 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究不断深化;同时仍反映出孙中 山能够顺应时代进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 增强同学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明白,主义思想的进展历程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为深化懂得孙中山三民184
3、0 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很多救国主见;洋务派提出了 “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见,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 君主立宪” 的主见,但他们都不主见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进展证明, 要挽救民族危亡, 就必需创立革命的理论, 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是宏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由此导入新课;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 时代呼吁革命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各种救国方案屡屡失败:如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失败
4、等;(2)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9 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引导学 生懂得教材 P78时局图的含义;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1)上书改革: 1894 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的改革纲领,但是 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 从今,孙中山舍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决地走上了 革命道路;(参见教材引言)(2)成立团体: 1894 年兴中会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 会;提出了“ 驱除鞑虏,复原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的革命主见,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5、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参见“ 历史纵横”)(3)发动起义: 1895 年(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 年,兴中会预备在广州发动起义,由于内部步调不一样,丢失了时机,再加上叛徒告密,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清朝政府大肆捕杀革命党人,陆皓东、朱贵全、丘四等被杀, 程奎光病死狱中, 孙中山、杨发、陈少白等均被悬赏通缉;孙中山流亡海外,后经日本去欧美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他“ 殊多心得,始知徒 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 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实行民生主义,以与民 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这就形成了三民主义的雏形;(4
6、)组建政党: 1905 年 中国同盟会 日本东京 资产阶级政党 华兴会 和 中国同盟会于 1905 年 8 月 20 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 兴中会 ,除此之外仍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与;中国同盟会的 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鞑虏,复原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 为副总理;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从今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评判:(1)内容: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把同盟会的纲领进一步
7、阐发为“ 民 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 驱除鞑虏,复原中华” ,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 政府的统治; 面对中国人在西方列强入侵面前所表现出的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 状况,孙中山将民族问题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开创了近代思想文化 运动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 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 度相结合, 因而被给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正面提出明确的反帝主见;在革命派看来,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 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公平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 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
8、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 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 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脆弱性和妥协性的表 现;以“ 创立民国” 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 核心 部分,其基本含 义就是进行 政治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从理 民权主义反 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起了推动作用;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 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 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 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以
9、“ 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 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 最具有特色 的 社会革命 ” 纲领;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 部分,是他的“行民生主义, 就可以“ 思患预防” 西方社会的弊端; 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完全废止封建土地全部制, 完全解决农夫的土地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 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引申摸索】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绽开表述;其次,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
10、和国, 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 民族主义是前提, 民生主义是补充和进展;(2)评判:进步性: 它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 民有、民治、民享” 思想启发,涉 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民族独立和民主权益的共同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完全的土地革命纲领, 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这就打算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行能完全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
11、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详细表现为: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 年 2 月 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 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2、颁布暂时约法,保护民主共和: 1912 年 3 月 11 日,孙中山在南京以暂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暂时约法,约法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它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 主权在民” 的政治原就,它仍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 原就,规定了中心制度;为防止袁世凯今后擅自篡改暂时约法,特地在附就 中规定,修改约法,必需“ 参议院议员三分
12、之二以上或暂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 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 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它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完全的成功,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战争的结局都深刻地说明白这一点;【备课资料】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二次革命 ,又称“ 癸丑之役” 、“ 赣宁之役” ;南京暂时政府终止后,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袁世凯取代孙中山
13、出任暂时大总统;1913 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成功,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预备组织内阁, 但他很快被暗杀; 袁世凯积极预备镇压南方革命力气;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于 7 月 8 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于12 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攻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7 月 15 日,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 加入讨袁行列; 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9 月 1 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
14、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强权, 勇敢奋战; 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脆弱性;护国运动: 袁世凯倒行逆施, 加紧推行帝制复辟活动,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一场反帝制、反复辟、反卖国的运动席卷全国;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自任总理,号召革命党人“ 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 命” ,决心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2 月 25 日,唐继 尧、蔡锷、李烈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同时,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 凯 19 条罪状,并宣布成立护国军政府和护国军;分兵三路向四
15、川、贵州、广西进军;这推动了全国讨袁形势的迅猛进展;全国各省相继独立和爆发反袁的武装起义;随着形势的进展,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再支持袁世凯;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 3 月 22 日宣布取消帝制,却仍想当总统;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 召“ 除恶务尽” ;并命令各地中华革命军务必与讨袁各派协同作战;在护国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斗争下,袁世凯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浙江、陕西、四川、湖 南等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1916 年 6 月 6 日,他忧愤交 加,一命呜呼, 终止了可耻的一生; 6 月 29 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复原 “ 临 时约法” 和国会;护法运动(两次):1917 年 7
16、 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把握北京政府 实权;段祺瑞一上台就把毁灭约法和武力统一作为施政重点,公开宣布 “ 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主见武力统一;孙中山提出要打倒假共和,建立真共和,号召拥护暂时约法 ,复原国会; 1917 年 7 月 17 日,孙中山南 下广州,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海军总长程璧光拥护孙中山的主见,率第一舰队南 下参与护法;同时,原国民党议员也纷纷到达广州;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除 了应付革命派以外, 也直接危及到西南军阀的地盘, 因此他们想借助孙中山的声 望,以对抗段祺瑞的武力,所以得到了西南军阀某种程度的支持;8 月 25 日,特别国会在广州开幕,打算组
17、织护法军政府;9 月 1 日,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护法军政府成立;9 月 10 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段祺瑞等为叛逆,并出师北伐;护法战争正式开头;9 月 18 日,湖南宣告自主;不久,组成护法军湘军指挥部, 推举程潜为总司令, 湖南护法军同北洋军在湘潭西倪铺 迎战,护法战争正式爆发;各地纷纷响应;在湖南,护法军连战连捷,迫使北洋 军多次易帅;其他如四川、福建、湖北等战场,也取得了肯定的成功;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护法运动就遍及十几个省份;11 月,段祺瑞被迫辞职;护法军内部也发生分裂, 没有连续攻击; 其次年 3 月段祺瑞重新上台后, 组织北洋军大举南攻,护法军在湖南占据的地盘
18、很快大部丢失;4 月 10 日,特别国会秉承西南军阀的意旨,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打算改组军政府,将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合议制;孙中山愤而辞职;5 月 21 日,孙中山在失望之余,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失败;1920 年底,孙中山指挥陈炯明驱赶了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再回广东,掀起其次次护法运动; 1921 年 4 月,特别国会推孙中山为特别大总统,并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成立民国政府,并作北伐的预备;1921 年底,孙中山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陈炯明把握了实权;北伐战争打响后,陈炯明于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922 年 6 月乘北伐军平定江西之际,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悬赏 20
19、 万元捉拿孙中山,并且炮轰总统府; 8 月孙中山被迫下野,再次离粤回沪;其次次护法战争又以失败告终;三、旧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的缘由:(1)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历史教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等,说明两点:一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组织涣散,需要重组;二是建立革命联盟;(2)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忙: 1922 年 9 月 4 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 省国民党负责人 53 人,争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 加;孙中山说明白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与会者一样同意改组国民党;9 月 6 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与
20、由丁惟汾、张秋白等 9 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9 月 18 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 致国民党员书” 的党内通信,信中沉痛地回 顾了同陈炯明的分歧、 陈炯明叛变的始末及严峻后果; 他说,民国奋斗三十年来,虽屡经失败,然“ 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他在信中提出了今后的计策方 针,并作了自我批判, “ 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计,功败垂成,当引咎辞职”,并打算联俄联共,完全改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的威望,实现国家的 统一;1922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对时局的主见,明确指出:中国现在的各政 党,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21、, 并提出共产党同国民党共同建立民主主义的联 合战线的主见; 7 月,中共二大正式提出同国民党及其它民主派合作,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主见国共两党实行党外的平行合作;同年 8 月对日, 中共中心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 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民党,以实现民主联合战线的建议;会议打算只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会后,陈独秀等在上海会面孙中山,向孙中山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主见和详细途径;孙中山不顾国民党顽固分子的反对,对此表示同意,并赞同依照民主原就改组国民党;随后,陈独秀、李大 钊、蔡和森、张国表、张太雷等
22、中共中心领导人相继加入国民党,并开头帮忙孙 中山改组国民党;(3)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及评判:新三民主义(1)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年 1 月 广州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 、廖仲恺 、蒋介石 等一批国民党高层和李大钊 、毛泽东 、周恩来 等一批共产党高层共一百五十六人参与了会议;孙中山以总理的身份任大会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见,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把“ 旧 三民 主义 ” 进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 并争论了国民党改组
23、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 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 一大” 标志着国共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国民 大革命的兴起;(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一是中国民族 新民族主义强调两个方面 , 一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公平 自求解放 . 这种民族主义不同于过去那种单纯反清排满的民族主义 , 而是一种新 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新民权主义主见两个方面, 一是主见国家权益 “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 二是剥夺“ 卖国罔民 , 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 的政治权 利,实行对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的专政;可见新民权主义不同于旧民权主义只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主见自由、公平、博爱
24、、“ 天赋人权” 的空洞口号,而是主见民权不为资产阶级所专有, 而为人民所共有;新民生主义也强调两条原就, 一是平均地权 , 二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旧三民主义早已提出 , 但内容空泛;新民生主义指出, 将私人全部土地 , 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 , 政府照价征税 , 或收买 , 征收;对“ 农夫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 国家产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给以土地 , 资其耕作” , 这就给平均地权注入了新的内容; 不久 , 孙中山又提出“ 耕者有其田” 的口号;节制资本是指 :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 , 或有独占的性质 ,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 由国家经营 ,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25、;对于工人 , 就由国家制定劳工法 , 以改良其生活 , 把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 策结合起来;【小结】新旧三民主义比较表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贵族的统治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公平废止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民权主义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公平义及个人及团体, 捃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对新三民主义的熟悉和评判:进步性: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如干基本原就上是一样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进展和高涨;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 纲领上仍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且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原就的区分;与中共革命纲领相比, 新三民主义缺少的内容:八小时工作制、完全实现人民的权益、社会主义;教学小结:(以问题代小结)(1)本课内容涉及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 老师总结: 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舍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 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抗肝片吸虫病药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 PDF版含答案
- 医疗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护理
- 三通订货合同范例
- 从全球化到数字化探索未来商业的基石-区块链技术
- 个人竞业合同范例
-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护理
- mv拍摄合同范例
- 伊犁劳动合同范例
- 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注意事项课件
- 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课件-04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 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统一考试真题
- 城轨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评价研究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 ZYWL-4000型履带式钻机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 油阀座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
- 护士压力与情绪管理PPT课件
- 刘鸿文材料力学习题集(全且附有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