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笔记Word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笔记Word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笔记Word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笔记Word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笔记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演化:古猿直立人(距今300万年左右)早期智人(距今约20万年)晚期智人(距今约5万年)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一、元谋人:1、遗址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发现时间:1965年。4、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5、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二、北京人: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现时间:最先于1921年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4、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5、生产生活:(1)使用打制石器;(2)狩猎和采集;(3)群居生活,共同劳动;(4)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6、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P5三、山顶洞人: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山顶部的洞穴里。2、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生活:(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懂得人工取火;(3)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缝制衣服;(4)能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5)有爱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会埋葬逝者;(6)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

3、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开始栽培粟和黍。陶器的作用:(1)煮熟食物;(2)储存饮用水。1/7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陶器发明的意义:(1)有利于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2)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着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二、河姆渡遗址:1、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2、时间:距今约7000年。3、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4、主要农作物:水稻。5、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6、原始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

4、会使用天然漆。三、半坡遗址:1、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2、时间:距今约6000年。3、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定居生活)。4、主要农作物:主要种植粟(世界上最早种粟)。5、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骨器、角器等。6、原始畜牧业:主要饲养猪和狗等家畜。7、原始手工业:彩陶(代表:人面鱼纹彩陶盆)、尖底瓶、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时间: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的较大部落:炎帝、黄帝、蚩尤部落。3.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两大部落结成联盟。4.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5

5、.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为炎黄子孙)。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发明:P152.黄帝的发明:P15-16(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2.三个部落: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3.三个首领:(1)尧:(2)舜:(3)禹:大禹治水(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2/7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重要问题:1.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2.远古传说是否真实可靠?远古传说虽然并不完全可信,有些内容甚至近乎神话,但这些传说无一不有社

6、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依据。近年来,大量考古材料的出土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先民的传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3.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没有特权、生活简朴、宽厚待人等。4.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大禹的什么精神?大禹治水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大禹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启示:(1)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2)要想成功就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3)要有奉献精神。(4)人类应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第四课夏商西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与

7、家天下: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2、启继位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3、夏朝遗址:二里头遗址。4、夏朝最后的国王:桀。二、商汤灭夏:1、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定都亳。2、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3、商朝最后的国王:纣王。4、商朝遗址:安阳殷墟。三、武王伐纣: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分封制的目的、依据、对象、内容、作用:P233、周代的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亡。5、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6、公元前770年,

8、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分封制:P23分封目的:3/7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1)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分封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对象:宗亲、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分封制的内容:(1)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2)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权利:建立武装、派征赋役、设置官员。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分封制的作用: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了疆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

9、,扩大了统治范围。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总结一下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原因:夏、商、西周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2.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重视生产,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3.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笔记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代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铜镜)。2、用途:饮食、祭祀、军事等。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4、铸造方法:泥范铸造法。5、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二、甲骨文记事:1、含义:P26。甲

10、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过程: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3、重要遗址:河南安阳殷墟。4、记载的内容:P27。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5、甲骨文发现的意义:P27。(1)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3)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P27。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4/7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2、甲骨文造字的意义:P27。第

11、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的历史分两段: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兼并战争、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的繁荣。P19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P29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王室衰微的表现:P301、分封制逐步瓦解。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3、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三、诸侯争霸:1、原因:(1)周王室控制力减弱;(2)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4、春秋首霸齐桓公:(1)称霸的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

12、会盟。(2)称霸的原因/条件:P3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外交上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积极影响:(1)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2)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消极影响: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地理位置)。2、战争特点:P33-34。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5/7时期马陵之战人教部

13、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结果战国桂陵之战魏赵、齐围魏救赵魏国战败魏齐减灶诱敌魏国战败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赵国战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比较:时期目的春秋称霸战国兼并、统一规模影响规模较小,军队较少,短时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间内决胜负侯国规模大,兵力多,时间长,国家逐渐趋向统一死伤多,更残酷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体现出战国时期的时代发展特征是: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国家的大一统趋势)。二、商鞅变法:1、各国变法的背景和目的:P35。2、商鞅变法:(1)目的:富国强兵。(2)时间:公元前356年。(3)地点(国家):秦国。(4)支持者:秦孝公。(5)理论基础:法家学说。(6)内容和作用:P35。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建造时间: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2、建造地点:四川成都附近的岷江上。6/7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3、建造国:秦国。4、建造者:蜀郡太守李冰主持。5、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6、作用:P36。议一议:史记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