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2013年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复习 一、浅层次阅读理解 巴东三峡(节选)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
2、,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请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第一项不超过五个字) 山:_水:_云:_ 2请指出下
3、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3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一样的。()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作者在描写巫峡的山、水、云时,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试举例分析。 5.课文中有哪些典故,找出来,想想引用这些典故的好处是什么? 6.请你写出赞美三峡的两句诗词,并写出出处。 一、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5题。 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
4、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
5、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参差()璀璨() 2文中有一个词语“瞬息万变”,“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请你再写出三个形容时间极短的词语。_ 3上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写出(不少于四种)。_ 4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照什么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 时间上:_ 空间上:由_写到_,最后写到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从_的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属于_喻,本体是“_”,喻体是“_”,比喻词是“_”。这样写的好处是_ 二
6、、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7、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第一次,作者描写了春雨迷蒙中的周庄,周庄的一切笼罩在飘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根据文中的理解,说说水墨画有什么韵味。 2、第二次,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就像一幅版画。说说你感受到的版画不同于水墨画的韵味。 3、两次写周庄,哪次写得详细?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 4、第二次写周庄时,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滴水和流水的声音。说说这种声音的特点是什 5、从全文的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
8、两次到周庄所见所闻的用意是什么? 6.分析本段的语言特点 三、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6题。(19分)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
9、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第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它突出了古镇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它突出了古镇的景色。 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觉描写的优美
10、意境,令人神往。(3分) 4第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5第、句中有两个“到处”各有所指,第句指的是;第句指的是 (4分)。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第句是,第句是。(2分) 6第句中的“丝竹”一词指的是,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也有这种用法的句子:“。”(2分) 四、我曾经三次到过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
11、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眩目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0、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分) 仲春()参差()谛听() 11、在文段的空缺处填上相关语句。(分) 12、本段记
12、述了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请你说说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分) 答: 13、文段着重写了第二次游周庄的经历,作者是从什么方面来突现冬天周庄的特点的?(分) 答: 14、你喜欢这段景物描写吗?请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分) 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
14、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6、选文第段可分几层,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7、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8、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画横线句子中的“只见一面”表现作者什么心
15、情? (3)画横线句子这句话采取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句中“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答案: 1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答案不拘,合理就行) 2这句话是描写巫峡风景的总领句。一方面交待了作者的行踪,一方面概括了巫峡风光奇秀的特点。在文章结构上,这句话起过渡作用。以下两段话,写巫峡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 3B 4例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了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人手法,“围”、“咬”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他不容易飞过那高高
16、的峰顶”,烘托出山峰的高峻。描写巫山的云时,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进行了一番描绘:“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并且与庐山相比较:“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样就给了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5.本文写米仓峡引用了王昭君的故事,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还有孙夫人、八阵图等历史典故,典故的引用充实了文章内容,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示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3)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一、1参差(cnc)璀璨(cuc
17、n) 2一刹那一瞬间顿时 3岸上的彩灯、河中的倒影、彩船、丝竹、管弦之声、礼花、古镇的欢呼 4时间上:先后顺序 空间上:由河中写到天上的礼花,最后写到地上的人们。 5色彩暗“河水”,“彩带”,“变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夜的河上所见到的七彩斑斓的礼花,表现出周庄水乡的绚丽多姿。 二、1、一切的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2、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典雅、古朴的神韵。 3、第一次写的是春雨迷蒙中的周庄,一切笼罩在瓢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周庄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幅版画。第二次写得更详细。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
18、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滴水和流水的声音。4、融万般柔情的神秘幽远,它纯粹是天籁之音,是任何乐音都无法比拟的。5、一方面,展示不同时令周庄的不同风采;另一方面引出后文描写第三次到周庄的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6、“斑斑”“袅袅”“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长短句的交叉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三、1第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不一样,前者是类似的意思,后者是比喻词,是似乎、好像的意思。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朦胧而淡雅,它突出了古镇春雨蒙蒙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色彩对比强烈,它突出了古镇冬天白雪阳光交相辉映的景色。 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视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听觉描写阳光下各种水声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3分) 4第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贸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海外投资借款合同
- 2025年商业房地产租赁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 2025年小食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农业生产承包合同(农田承包)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合同法律关系与案例分析
- 2025国内劳务合同范本2
- 2025西安购销合同格式
- 《高效化的教学流程》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
- 2022年第三届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真题题库和答案
- 理综-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高三三模考试试题和答案
- 聋哑人辅助交流系统
- 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 《中药鉴定技术》课件-五味子的鉴定
- 大数据 AI大模型-智慧统计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2023版)
- 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自杀及其预防课件
- 灰姑娘童话故事
- 等离子切割机操作手册与安全操作规程
- 印刷合同:纸袋印刷合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