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_第1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_第2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_第3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_第4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复利现值和终值复利终值复利终值公式:F= PX ( 1 + i) n其中,(1 + i) 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 i, n)表示复利现值复利现值公式:P= FX1/ (1 + i) n其中1/ (1+i) 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 i, n)表示结论(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2)复利终值系数(1+i) n和复利现值系数1/ (1+i) n互为倒数。项目公式系数符号系数名称普通年金终值F A(1 i)n 1 i(-1 (F/A, i, n) i普通年金终 值系数年偿债基金iA F(1 i)n 1二一 (A/F, i,

2、n) (1 i)n 1偿债基金系 数普通年金现值P A1 (1 Dn i1(1 i) n (P / A , i in )普通年金现 值系数年资本回收额APi-n-1 (1 i) niF (A/P, i, n) 1 (1 i) n资本回收系 数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联系预付年金现值=(1+i) x普通年金的现值预付年金终值=(1+i) x普通年金的终值预付年金现值系数=(1+i) x普通年金的现值系数即: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期数减1,系数加1预付年金终值系数=(1+i) x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即: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期数加1,系数减1.预付年金终值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X (1

3、 + i)。方法二:F= A (F/A, i, n + 1) 1现值两种方法方法一:P=A (P/A, i, n-1) + 1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x (1 + i).递延年金现值【方法1】两次折现计算公式如下:P= A (P/A, i, n) x ( P/F, i, m)【方法2】P= A (P/A, i, m+n) - A (P/A, i, m)=A (P/A, i, m + n) ( P/A, i, m)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Pa=AX (F/A, i, n) x (P/F, i, m+n)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

4、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Fa=A (F/A, i, n)注意式中“ 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永续年金利率可以通过公式 i=A/P现值P=A/i永续年金无终值.普通年金现值=A* (P/a,i,n)终值=A* (F/a,i,n).年偿债基金的计算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求年金AoA = p!_-计算公式如下:11- 1 I P式中,111 I 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 i, n)。【提示】

5、(1)年资本回收额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2)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1.互为倒数关系复利终值系数X复利现值系数=1年金终值系数X偿债基金系数=1年金现值系数X资本回收系数=12.预付年金系数与年金系数“值系数(1)期数加1,系数减1(2)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X (1+i)现值系数(1)期数减1,系数加1(2)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X (1+i)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金”名义利率: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14通货膨胀率四.风险与收益的计算公式.资产收

6、益的含义与计算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 /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E (R) *尺”R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式中,E (R)为预期U益率;Pi表示情况i可能出现的概率;.必要收益率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的衡量方差1 A-1方差和标准离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 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标准差=小5国无也标准离差率E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 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 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1)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

7、率E (Rp)Wi E(Ri)2)投资组合的风险2222Wi1W222W1W2 1,2 123)投资组合的方差 TOC o 1-5 h z 22222PWi1W2 22W1W2 1,2 1 2. 3系数 定义公式COVR , Rm)i , m i mii22i, mmmm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 = R+ 3X( Rm-Rf)R表示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3表示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的利率来近似替代;Rm表示市场组合收益率四、总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高低点法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

8、点业务量成本yb=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x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b x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bx最低点业务量2).回归分析法第三章预算管理.现金预算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生产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直接材料预算.某种直接材料预计生产需要量 =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x该产品预计产量.某种直接材料预计采购量=某种直接材料预计生产需要量+该材料预计的期末库存量-该材料预计的期初库存量.购买材料支付的现金=本期含税采购金额x本期付现率 +前期含税采购金额x本期

9、付现率.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账款余额+本期预计含税采购金额-本期全部采购现金支出(包 括支付前期的采购支出).直接人工预算.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X该产品预计生产量.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X该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X业务量预算总数.制造费用预计现金支出=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一折旧费用 六、单位生产成本预算.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单位产品预计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预计制造费用.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计现金支出

10、=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额一折旧及摊销费用第四章筹资管理(上)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按等额年金法)(1)、租金在期末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 (P/F,i,n)】 /(P/A,i,n)(2)、租金在期初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 (P/F,i,n)】/【(P/A,i,n-1)+1【提示】这两个公式都是在假定预计残值归出租人所有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预计残值归承租人所有,则不需要减去残值租金=【租赁设备 * ( P/F,i,n) /(P/A,i,n)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的计算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

11、)X (1土预测期销售增减率)X(1 土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提示】如果预测期销售增加,则用(1+预测期销售增加率);反之用“减”。如果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则应用(1 -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速率);反之用“加” C.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经营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增加的资产=增量U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或=基期敏感资产*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增加的负债=增量U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或=基期敏感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总收入)*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资金习性预测法1、高

12、低点法:b=(最高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 -最低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 (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a=最高(低)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 -b*最高(低)销售收入2、回归直线法:Y=a+bX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得 Ny=na+bNx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 x,得 Sxy=Sxa+bSx2解联立方程即可五、资本成本计算年资金占用题 年资金占用要总公式:R筹资总羸-筹资费用至资总颔x(1-筹资踵用率)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银行借就奥本成本率借款额,年利率工门-所筹税税率)借一一x7卜手续费率)年利率M门-所保税税率)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公司债券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

13、公司借券费本成本率三年利息X0一所潺税税率)债券筹资总额X。手填塞窜)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不考虑所得税)(1)残值归出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 +残值现值(2)残值归承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普通股资本成本股利增长模型法假设:某股票本期支付股利为D0,未来各期股利按 g速度增长,股票目前市场价格为P0,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 TOC o 1-5 h z D.X (1+g)D1Ks=+g= +dPo (1-f)PoX (1-f)1【提示】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折现模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

14、Rf+ 3 ( Rm R).留存收益资本成本参照普通股成本公式,但不考虑筹资费用。6.平均资本成本六、杠杆效应1、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变动率AEEIT/EEITDOL二AQ/Q(2)简化公式: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DOL= M/EBIT=M/ ( M F)=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提示】经营杠杆系数简化公式推导假设基期的总税前利润 EBIT= PQ VcQ F,产销量变动A Q,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AEBIT= ( P- Vc)X A Q,代入经营杠杆系数公式:经营杠杆系却 =CP-VJ X LQ/EBIL (F-V

15、J KQ 占 MQEBITM基期边际贵献M-F 一星期息税前利闰.财务杠杆系数(1)定义公式:AEPS/E-PSDFL-AEBIT/EB1T(2)简化公式:“口丁EBITSB1T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SBIT-X.总杠杆系数(1)定义公式EPSL_ JL =Ag/e【提示】总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DTL= DOLX DFL(2)简化公式DTLM 0M 0F。I 七.资本结构优化.每股收益分析法N1(EBIT I1) (1 T) (EBIT I2) (1 T)N2结论: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A;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

16、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公司价值分析法(1)企业价值计算b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陌=&於-门+工咔第六章投资管理.项目现金流量(一)投资期在长期资产上的投资垫支的营运资金(二)营业期税后付现成本税后付现成本=付现成本X (1税率)税后收入税后收入=收入金额X (1税率)E付现成本抵税非付现成本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其公式为: 税负减少额=非付现成本X税率停算方法直接法:(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十非付现成本分算法: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x ( 1所得税率)付现成本x ( 1所得税率) 十非付现成本x所得税率(三)终结期1

17、寺点主要是现金流入量*容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出售价款或残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项目开始垫支的营运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得到回收。.净现彳t ( NPV)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年金净流量(ANCF)年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现金净流量总终值/年金终值系数.现值指数(PVI)PVI=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现值.内含报酬率(IRR).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年金法).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03.2.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如果投资方案的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各年现金流量的分

18、布就不是年金形式,不能采用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的方法来计算内含报酬率,而需采用逐次测试法。六.回收期(PP)(一)静态回收期.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的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年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来确定回收期。.(二)动态回收期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在这种年金形式下,假定经历几年所取得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年金现值系数为(P/A,i,n),则:.n t、 原始投资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计算出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利用插值法,即可推算出回收期 no10.2.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11. 在

19、这种情况下,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一贴现并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现值来 确定回收期。计算其动态回收期。七.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的三种方法。.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分算法营业现金山工所僚。付现二所得税、三的现所得税 净流量 I .税率,成本税率:成本 税率, , /.寿命期不同的设备重置决策年金成本二E(各项目现金净流出现值)年金现值系数(P/A, i, n) + M x ( P/F, i, n)八.债券价值的计算 债券价值=未来利息的现值+归还本金的现值=PV= IX债券的内含报酬率逐次测试法,与求内含报酬率

20、的方法相同简便算法1+ (-P77yR= X 100%九.股票投资股票价值=未来各年股利的现值之和优先股价值=股利/折现率固定增长模式D0 Cl+9)尸吟=2)零增长模式3)阶段性增长模式许多公司的股利在某一期间有一个超常的增长率, 这段期间的增长率g可能大于Rs,而 后阶段公司的股利固定不变或正常增长。 对于阶段性增长的股票, 需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 股票的价值。(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模式计算公式零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R=D/P0固定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R=Di/ Po+g= 股利收益率钺利增长率阶段性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利用逐步测试法,结合内插法来求 净现值为0的贴现率。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一、营

21、运资金的计算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现金管理的有关公式存货模式.机会成本c机会;:平均现金机x K.交易成本交易或车=交易次数乂等次交易成本 W.最佳持有量及其相关公式( K=&F2TF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R= () +L4i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8delta,企业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注】R的影响因素:同向:L, b, 8;反向:i最高控制线的确定 H=3R 2LH-R= 2 (R L)现金收支日常管理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次於整黑:存货周转期(天窗360360平均存货阍造次数 错售成本.平均存货 每日销售成H应收雉款周转期

22、=鬻篝应付赚款周转期二平均应付赚款每日购货成本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其中: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三.应收账款的相关公式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X预计坏账损失率.信用

23、条件【信用条件决策】增加的税前损益0,可行。计算步骤:.计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一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 =增加的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额X ( 1变动成本率).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 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信用政策占有资金的应计利息一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2)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X单位变动成本X资本成本(3)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应

24、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x资本成本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收账费用一般会直接给出,只需计算增加额即可;坏账损失一般可以根据坏账损失率计算,然后计算增加额。第三: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现金折扣成本=赊销额x折扣率x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新的现金折扣率-旧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旧的现金折扣率.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收益一增加的成本费用【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则可以改变。【提示】信用政策决策中,依据的是税前损益增加,因此

25、,这种方法不考虑所得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q加长款周转天数=期末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四.存货管理的相关公式.成本相关的公式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X每次订货成本=(D/Q) X K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X单位储存成本=(Q/2) X Kc.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经济订货量(Q*)基本公式EOO = V 每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TCQ)= KDK,.基本模型的扩展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x平均每日需要量.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设每批订货数为 Q,每日送货量为P,则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即送货期为: 送货期=Q/P假设每日耗用量为 d,则送货期内的

26、全部耗用量为:送货期耗用量=Q/Px d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则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为:贷期内平均库存最=2 P 2 p变动储存成本二-(1 -笈变动订货成本=2 Kr q当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订货量即为经济订货 量。【公式掌握技巧】KW吻.保险储备(1)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R=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2)保险储备确定的方法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X单位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X年订货次数X单位缺货损失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

27、成本+缺货损失比较不同保险储备方案下的相关总成本,选择最低者为最优保险储备。五.商业信用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放弃折扣的 折扣率360=x信用成本率1 -折扣率 信用期-折扣期第八章 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与应用(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一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1 L关系?边际贡献脑额=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J,力1rH卦金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Mr 单价 变动成本誉单位翻成本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伪击区

28、=销售收入I变动成本总额I销售收入 J息税前利润=销售量x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X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三)安全边际分析1.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一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X单价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额,便得到: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扩展】息税

29、前利润=安全边际量X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四)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汇各产品边际贡献/汇各产品销售收入)X 100%=E (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产品保本额=综合保本额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量=该产品保本额 /单价加权平均、江即七十国代飞边际贡献率-1 - x CMR. + = xCMR?A +$0+另 上2.联合单位法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屐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3.分算法(1)固定成本分

30、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X某产品的分配标准(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五)目标利润分析计算公式如下: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相售量二固定臂碧雪,可 甲位边际见献税前利润+利息=税后利润/ (1税率)+利息目标利港I固定成本十日标本里闰目标利润销售额边际贡献率销售量实现目标不九润的销售量固守明+税后目标利润+和自L固定成本所f1翱i税率和1单傕边际责献蛔目嗣隔 的播售顿= (六)利润敏感性分析固定成本1%据盟十利息1 -所得税税率边标责献率敏感系乐舞瀛翼利润=销售

31、量X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项目MS价格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单位产品工时用量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单位产品工时用量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用量差异=(实际用量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混合差异通常归入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实际 用量数量差异=(实际用量一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32、X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 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X 实际工时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指标:实际分配率=标推分配率=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E示工日寸固定制造费用预乱数预喜产量的标淀工时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两差异法示意图耗费差异=(1) -(2) 能量差异=(2)-(4)耗费差异=1) - 2) 产量差异=(2)-(3)效率差异=3) - 4)三差异法示意图四、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1.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 /当期实际作业产出12.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预计作业成本/预计

33、作业产出3.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首先计算耗用的作业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X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然后计算当期发生成本,即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各项作业成本共 同构成某产品当期发生的总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五、责任成本管理公式.成本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 /预算成本X 100%2.禾I润中心考核 指标心际贡就销售收入总额一变动成本总额【提示】该指标反映了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

34、价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控边 s示贡献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提示】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的理想指标。卜门边s示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提示】又称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作的贡献, 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3.投资中心1)投资报酬率计算公式投资报酬率=1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提示】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十期末营业资产)/2(2)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X最低投资报酬率)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一.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公式12近

35、式中:Y预测值;Xi 一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一期数。2)加权平均法十算公式盟F三二明笛式中:Y预测值;Wi第i期的权数X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权数的确定】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3)移动平均法丫月(m一1)+工k-(忙-2)+*万“马+1 计算公式闱修正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匕14)指数平滑法Yn + 1 = a Xn + (1a) Yn式中:Yn+i 未来第n+1期的预测值;Yn 第n期预测值,即预测前期的预测值;Xn 第n期的实际销售量,即预测前期的实际销售量;a 平滑指数;n期数。一般地,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之间。.因果预测分析法预测公式:Y= a+bx其常数项a、b的计算

36、公式为:n xy x yb n x2 (x)2a.销售定价公式(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成本x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X (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X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X ( 1+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X ( 1+成本利润率)/ (1适用税率)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价格X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X (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价格X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 (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2)保本点定价法利润=0公式价格X ( 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37、 (1-适用税率)=单位完全成本/ (1适用税率)(3)目标利润定价法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价格x (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 (1适用税率)(4)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价格X ( 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成本利润率=单位变动成本X ( 1+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 (1+成本利润率)/ (1适用税率)5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需求价格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弹性系数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系数计 算公式

38、机为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一价格变动量; Q一需求变动量:P0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o一一基期需求量。【提示】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 此,弹性系数一般为负数。计算公式口地对即/何式中:Po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o一一基期销售数量;E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一一单位产品价格Q一一预计销售数量【提示】这种方法确定的价格,是使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的价格。如果 高出该价格,产品就不能完全销售出去。(2)边际分析定价法利润=收入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0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结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定价方法小结】价格X ( 1税率

39、)=单位成本+单位利润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财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固定基期数额一一反映长期趋势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前期数额一一反映短期趋势.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也称为“结构比率”。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 /总体数值比率类型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 利润率类指标。相关比率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 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周转率类指标。.因素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操作要点】严格按照影响因素的预定顺序进行替代(顺序性);每一次替代都保留上

40、一次替代的结果(连环性);从基期(计划)指标开始,有几个因素就进行几次替代,最后一次替代完成的结果应 当等于报告期(实际)指标。基期(计划)指标: M0 = A0XB0XC0 (0)式第次替代:A1XB0XC0 (1)式第次替代:A1XB1XC0 (2)式第次替代:A1XB1XC1=M1 (3)式A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1)-(0)B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2) ( 1)C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3) ( 2)合计影响值=(3) (0) =M1 M0=AM2)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A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1) (0)=(A1-A0) X B0X C0B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2) (

41、 1)=A1 X ( B1 B0) X C0C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3) (2)=A1 X B1X ( C1- C0)二.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X100%.权益乘数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TJ之乖加- 总资产手债总颖+所有者权益总削和向来数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F +产权比率权益

42、乘数=胞资同褊勺郊=国资产,负愦总 总资产二.一滨产员债率4.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全部利息费用三.营运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2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一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

43、资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X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式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式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提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三)总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 资金占用额

44、计算。月平均资产总额=(月初资产总额十月末资产总额)+2季平均占用额=(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 1/2季末)+ 3年平均占用额=(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1/2年末)+ 4【提示】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应保持一致。四.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其中: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X100%【提示】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X100%【提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五.发展能力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