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开课-《高山仰止》教案_第1页
2022年公开课-《高山仰止》教案_第2页
2022年公开课-《高山仰止》教案_第3页
2022年公开课-《高山仰止》教案_第4页
2022年公开课-《高山仰止》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柴桥中学 徐姣琴教学步骤:一、导入感知上课前,先问一个问题:在你们心目中,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他加一些修饰语)宏大、高大;好,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高山仰止 ;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成;“ 高山仰止” 是什么意思呢?“ 高山” 比如崇高的道德, “ 仰” 是慕仰;“ 止” 是语助词;明确:比如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在编者(后代学者)眼中孔子是一个道德高尚,令人仰慕的人;那么,在弟子眼中,孔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找找与他天天相处的同学是怎样评判他的?集中在哪几就?(最终三就)颜渊对孔子9.11 ; 子贡对孔子19.23 19.24 1、颜渊眼中的

2、孔子是怎样的人;911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是颜回对孔子师道崇高的咏叹;极力 推崇 自己的老师,仰钻都是比方之词;譬如仰视高处,愈望愈高,望不到极处 ,高不行攀; 又如钻凿一物,愈钻愈坚,此喻往深处说,深不行测;瞻之在眼前,忽焉在其后;前后左右,无不是道,无所不在;神龙见首不见尾;“ 夫子循循然善迷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称赞孔子 传道有方 ; “循循善诱 ”(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就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就之一;“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

3、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企及之叹;(学问高深、传道有方)2、子贡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形象;,是说自己虽想跟从,又因学问高深无边而有不行奇妙地以宫墙作比;把自己的学问比作“ 及肩之墙”,“ 室家之好” ,在墙外能见,说明 学问修养尚浅; 他把老师的学问比做“ 数仞之墙” 如不得其门而入,就见不了宗庙之美,百 官之富;说明老师学问修养之精深;一般人是不能接触不到的;19 24这就子贡认为老师好比太阳、月亮,别人是没有方法越过去的;可见 弟子心中的位置之崇高 ;老师在过渡:在两位杰出的弟子眼中,孔子像雄伟的高山;像高墙深院;像高悬的日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高深你们对这样的孔子是怎样的感情?表达了弟子

4、对孔子怎样的情感?仰慕、推崇 孔子有怎样的品质,让弟子们如此仰慕呢?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孔子是怎样的人?(5.22)子在陈,曰:“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提问:这一就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呢?思归讲学 ,培育人才 ;同学有才华感到欣慰;担忧和关怀全体的同学;孔子为什么想要回家?又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1、因家乡的同学狂放不羁,不知节制自己,需要用礼加以约束;表达孔子同学和仁德之心的情感;2、孔子的一生,是为行道而献身;孔子周游列国,屡遭碰壁;后在陈绝粮,遭到颠沛、困厄,见道不行行,时年六十三岁,思归讲学 ,培育人才 ;担忧和关怀全体的同学;同学有才华感

5、到欣慰;孔子对家乡的弟子寄予厚望,期望通过自己的教导,使同学不但能“ 博学于文”,而且能“ 约之以礼” ,懂得为人之道;表达孔子对全体同学的关爱之情;孔子特别关怀同学; 那他们的师生关系怎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和颜回的关系?本文哪几就有涉及?表达了怎样的师生关系?感情很好;(孔子和颜渊的关系不仅是师生,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表达在哪里?)学贵有疑,这几就,你们有什么疑问吗?7.11 用之就行,舍之就藏,惟你与尔有是夫;孔子对颜渊的评判很高;时代、国家假如用得到我, 就出来为国家、 天下做事; 如时代、国家不需要我, 就退隐,自己藏起来;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 ,心平气和;拿得起放

6、得下,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需要很高的品德修养;所以,孔子说“ 只有我和你能做到;”通权达变的敏捷11.9 颜渊死;子曰:“ 噫!天丧予!天丧予!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 “ 子恸矣;” 曰:“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提问:这两就表达孔子对颜回的什么感情? 痛惜;提问:想象一下孔子当时的情态是怎样的? 抢天呼地,捶胸顿足,撕心裂肺;哀思欲绝所以,孔子说“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这里, “ 夫人” 是这样的人;颜回是个怎样的人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难过处;孔圣如此的哀思欲绝、泪流满面为哪般?颜回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孔鲤去逝(49 岁,回鲁其次年孔子 69 岁;孔

7、子 71 岁,颜回 41 去世;颜回去世其次年,子路去世, 63 岁;),也未见孔子如此的失态过?可以回忆我们已学的内容或调动记忆中学问;资料显示:颜渊风采1、“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好学)2、“其心三月不违仁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德行)3、“无伐善,无施劳 ” 、“用之就行,舍之就藏 ”;(抱负与心态)季康子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子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就亡;” 11.7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子曰: “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 就亡,未闻好学者; ” 6.3(他死时,孔子说:“ 他发了怒

8、,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愤慨转移到 别人身上;有了错误,立刻改正,决不再犯;惋惜他短命死了, 现在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 ” )颜渊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已经七十一岁了,对此他万分哀思;由于在全部的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中意的同学, 把传道的期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现在颜渊早亡, 自己又年老,自己的儒道就无人继承,无人可传了;这使他哀思万分,在“ 天丧予” 的重复呼吁中,使人感受到他扣人心弦的哀痛之情;儒道的传承者,最明白、支持孔子;可见,孔子和颜渊的关系不象师生,更象志同道合的知己;知者乐,仁者寿不长寿;痛惜;颜回是德行科里最优秀的弟子却不长寿;深深的过渡:悲叹儒道无人继承,痛惜仁者不长寿,七十多岁

9、的孔子才会哭的那样难过;那 他对生病的弟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 “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 疾也!”(6.10)评点:伯牛即冉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后患麻风病,不愿见人;论语是语录体,鲜见有神态和动作等细节描写,这里有动作描写“ 自牖执其手” 有何 作用? 1、据考证伯牛这时已病危; 被隔离,无法从门进入;伯牛不想见人;);癞疮恶疾( 据说是传染病很强的麻风病,全身腐烂的皮肤病 2、孔子哀痛中 不顾危急 拉住伯牛的手 ;发自内心的关爱;学贵有疑,这一就,同学们仍有什么疑问吗?提问:为何说“ 人就要没了,真是命啊!”

10、为何连续发问“ 这个人竟得了这种病” ?据考证伯牛这时已病危;已被隔离 ;以至于孔子喊出了“ 命矣夫! ” 开头 埋怨命运的不公了;这是一个师长眼看着心爱的弟子生命垂危,发出的最无助的呼声;“ 斯人” “ 这个人” ,是怎样的一个人? 冉伯牛是孔门十哲中德行科的优秀者;当时的善恶观之一旦有人患了所谓的“ 恶疾”,就是 不干净 的了,就要被摈弃于正人君子的行列;我们说 “ 恶人有恶报” ,因果报应;(仁者寿,怎么就不长寿呢?)怎么会得这种病呢?表现出孔子 埋怨上天的不公、 对同学的疼惜、悲叹命运的不公;痛心疾首,难过不已反复是深惜其贤;过渡:孔子会因同学生病而痛心疾首,会因同学去世而哀思欲绝;可

11、以说是“ 视生如子,视生胜子;” 那么,孔子和子路的师生关系又是怎样呢?本文哪几就有涉及?你们自己读一读这几就,读出了什么味道,又读出了疑问?(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如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同学各有性情、特长而兴奋;但又 得善终呢?忌讳、敏锐为何当面说子路坚强生怕不担忧子路,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打算行动,坚强者往往不会委白求全,孔子深知子路的 性格 过强易折 ,孔子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话里是老师深深的担忧和牵挂;表达孔子对学 生无限关爱、牵挂和担忧; (乐中有忧)7 11 子谓颜渊曰: “用之就行,舍之就藏,惟我与尔有

12、是夫!”子路曰: “子行三军,就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提问:子路为何这样问老师?潜台词是什么? 子路倒有自知之明,讲 “用之就行,舍之就藏 ”这一套修养,自己是不行,远不及颜回,但子路好勇,军旅之事不会让人;所以他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养分不良,体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提问:但孔子却怎么说?用意何在?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的人,虽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我是不会跟他共事的;要跟“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智勇双全的人共事;孔子深知子路有勇无谋,趁机进行了针对性训练;这是对子路的鞭策

13、;对好勇的警告;“ 由也兼人,故退之”过渡:不过,孔子也确定过他的勇;有一次 5.7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提问:孔子为何说在这种情形下,跟谁孔子的,大致是子路了?子路闻之为何“ 喜” ? (1)漂洋过海,需要士气; (2)子路虽然常常跟老师抬杠,但是,对孔子也是忠贞不 二;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一个;提问: 这一 “喜”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孔子的话又意味着什么?子路听到老师的这番信任和夸奖,不禁喜上眉梢、扬扬中意;子路正洋洋中意时,孔子一盆冷水又泼过来了,说“好勇过我 ”,用 “我”作比,仍指出子路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

14、人;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 仅有勇而已;提问:孔子为何对子路先扬后抑呢?由于孔子明白子路的秉性,便因材施教 ,(洋洋中意时,要准时泼冷水让他清醒,而不是一味的称赞,呵护,让他失去理智;)在夸奖中匡正缺失,期望子路能谦和一些;抑其勇 而为;但自嘲、疼惜之意溢于言表;这一章记叙的事情可能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或晚年回到鲁国之后,遭受一连串打击发出的一番感喟,有无限悲凉之意;孔子也故而说自己要漂洋过海去九夷,这不过是一句 愤激之言;过渡:在这里,孔子对子路实行的是先扬后抑的态度,仍有一回呢,孔子对子路实行 的是先抑后扬的态度;1115 子曰:“ 由之瑟, 奚为于丘之门?”提问:这里,孔子对子路为何先抑

15、后扬?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孔子认为音乐的曲调要合乎雅 颂那样的中和之音,而 子路鼓瑟却有“ 杀伐之声”(据孔子家语),因而孔子不中意,认为有悖于乐道;为何又夸奖?后见门人不敬子路,所以,夸奖的目的是什么?保护子路的尊严;从而可见孔子对子路深深的疼惜和关怀;夫子专心可谓良苦也; (爱人关乎心)过渡:所以,我们说呵护是一种爱,责骂、批判也是另一种方式的爱;“ 爱之深,责之切” ;我们知道,子路是怎么死的?据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俚的家臣;卫国发生内乱,子路 和子羔均在卫国做官, 子路本在城外, 但他抱着: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的信念,

16、身入危城,与蒯聩手下两位猛士交战; 结果,子路寡不敌众, 混战中冠下的丝缨被击断; 而且身受重伤;这时,子路想到孔子: “君子死,而冠不免; ”的礼仪教导;在重新结缨正冠时,被猛士砍死,并被乱兵砍成肉酱;子路之死, 大多数的评论家都认为是他的性格使然,不能善终;那么,你们是如何看待子路之死的?是他的性格悲剧,而孔子也生怕他好勇知方;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国、为尊严壮烈而死;守礼,遵从教导;因材施教 是成效的;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可见,孔子平常对子路的退仍是起到了作用;我们知道,子路 21 岁,拜于孔子的门下(孔子30 岁);此后,子路始终追随孔子直至死;他们两人是师生,也是伴侣、兄弟关系;所以,

17、在子路面前,孔子也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性情的;如“ 子见南子” 这一就;就是很有意思的一段;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 “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提问:子路为何不悦“ 南子” 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卫灵公的夫人,貌美却淫荡,名声很差;这样不洁的女人,君子是不能去拜望的;有关清白名声的问题,有时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子路这么一个不兴奋的神色,为何孔子就宣誓? 保护自己的形象; 赌咒宣誓表清白; 一句话重复说两遍,说明他真急了;在乎同学的看法;自我辩解一个泽被万世的圣人竟然会在同学面前像小孩子一样对天赌咒宣誓,真让人忍俊不禁!可爱之至;孟子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所

18、谓赤子之心,大致就是孔子这种纯真、率性之心吧!也正是这种天真率性让高居神坛之上的夫子多了一份和气,多了一份亲切;过渡:这种纯真的、率性之心仍表达在哪里呢?(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就爱人,小人学道就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评点: 子游即言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岁,吴国人;言偃长于文学;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提问: 1、 “ 割鸡焉用牛刀? ”的字面义是什么?在这个语境里是什么意思? 比如不必小题大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孔子认为, 武城这么小的地方仍用得着下这么大的力气施行礼乐教化吗?其实,这是 对子游做法的否定;提问: 2、后来孔子又为什么说他这句话只是一句“戏言 ”?子游用孔子以前说过的话来反对孔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回答说依据老师的教导,对什么人都要施行礼乐教化;现在正是这么做的;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孔子听了,承认子游说得对;言下之意,是说我错了;这才是真实的孔子,他也会犯 错误;也能 知错能改,因不好意思而作小小的掩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