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甘肃省玉门油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在雅典公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市政广场周围会聚了议事大厅、公民法庭、公民大会广场等众多市政建筑,从而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这有利于A. 宣扬法律至上的理念B. 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C. 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D.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答案】C【详解】题干显示雅典市政广场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周围建造了众多市政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城市布局有利于培养公民参政意识,C选项正确;以市政广场作为城市建设和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与宣扬“法律至上”理念、“扩大公民权利”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等无关,ABD三选项不

2、符合题意。2.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 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 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 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 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重新传回到欧洲后,促进

3、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产生深远影响,C项正确;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是经济因素,而非文化因素,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欧近代社会的转型,阿拉伯文化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因此“直接促成”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D项是属于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3. 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答案】D【详解

4、】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商品贸易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4. 英国的选民从1688年占人口总数的2%扩大到1868年的40%;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又由上院(贵族院)转移到下院(平民院),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英国A. 民主宪政日趋完善B. 社会结构日趋稳定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 民众民主意识提高【答案】C【详解】英国选民占人口总数比重大幅上升,权力中心由国王最终转移到下院,这都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则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民主宪政日趋完善是材料内容

5、的体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社会结构日趋稳定是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排除B项;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也是得益于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排除D项。故选C。5.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A. 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D.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为其国家的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了为改革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物质基础,B项

6、正确;A项是传统的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是思想方面的内容,不是前提,排除C项;D项是阶级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6. 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风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A.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 主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完成C. 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统一D. 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答案】A【详解】材料“其生活方式、风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体现的是亚历山大东征不光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A正确;BCD说法与材料无

7、关,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7. 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从事的商业活动A. 以农产品出口主B. 以中介贸易为主C. 以加工贸易为主D. 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商人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8.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8、”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 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C.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D. 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得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A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排除B项;获取贵金属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9. 15世纪90年代以前,欧洲市场上的香料短缺,远不能满足欧洲

9、人的需要,在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被发现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就骤增到7 000吨。这反映了A. 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 欧洲经济已领先于世界C.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 不同文明间的交往扩大【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5世纪90年代以前,欧洲市场上的香料短缺,远不能满足欧洲人的需要,在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被发现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就骤增到7 000吨”,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方的香料大量运往欧洲,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洲之间的联系,不同文明间的交往扩大,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欧洲经济已领先世界,故B项错误;“欧洲贸易中心

10、发生转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0. 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虽然兴起的时空不同,其发展却有不少雷同之处。下列选项中,两者“雷同之处”的是A. 都因商业需要而兴起B. 公民都以商人为主体C. 都是独立的政治单位D. 都实施直接民主政治【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选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指的是除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B选项排除。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不属于独立政治单位,依附于封建主,后来通过自治运动独立出来,C选项排除。中世纪的西欧城市自治与直接民主政治无关,是从管载他的领主

11、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利,D选项排除。11. 关于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欧洲人于13世纪已经开始进行海洋探险B.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财富和市场的需求C. 人们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D. 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B选项符合题意;AC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排除;D选项属于传统商路上的商品,排除。故答案为B。12. 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欧洲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

12、D. 麦哲伦【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美洲文明”等关键词可知,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是葡萄牙探险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1498年);麦哲伦及其团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13. 1517世纪的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答案】C【详解】“打破了世界

13、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是从全球史观角度评价对外殖民扩张的影响的,故C项正确; A、B、D项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影响,但不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故排除ABD项。14. 明朝后期高产作物马铃薯(土豆)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期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因为A. 等级观念日益淡化B. 土豆种植面积扩大C 西方对华出口增加D. 西方生活受到推崇【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清朝,土豆在中国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鉴于土豆的高产特性,寻常百姓也因此得以享用,故选B。百姓之所以能享用土豆,绝不是因为他们社会地位的提升,仅是因为土豆是一种高

14、产的农作物,况且清朝封建君主专制逐步达到了顶峰,等级观念并未日益淡化,故排除A;土豆并不是西方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毕竟靠贩卖土豆,利润实在有限,故C项不是造成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排除;即使是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活方式其影响的层面也比较有限,故D项不是造成材料所述情形产生的原因,排除。15. 某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与影响有另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下列关于二者相似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人们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B. 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D. 集中于社会上层

15、领域【答案】C【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6. 有学者认为,在思想史上,18世纪被称为“启蒙的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皆深深打上了启蒙运动的烙印,譬如,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美国的启蒙运动与宪政体制、德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该学者旨在说明A. 启蒙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B. 启蒙运动实现了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C. 启蒙思想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D. 启蒙思想家主张“大同”与“小异”相结合【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德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深

16、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故选A项;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17. 有学者认为,在思想史上,18世纪被称为“启蒙的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皆深深打上了启蒙运动的烙印,譬如,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美国的启蒙运动与宪政体制、德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该学者旨在说明A. 启蒙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B. 启蒙运动实现了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C. 启蒙思想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D. 启蒙思想家主张“大同”与“小异”相结合【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德

17、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故选A项;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18. 美国总统威尔避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现了美民主改治的基本原则是A. 分权制衡原则B. 军国主义原则C. 联邦制原则D. 中央集权原则【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总统和国会相互制约。依据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避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可以看出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A项正确

18、;美国没有军国主义传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权制衡原则,不能体现联邦制原则和中央集权原则,排除CD两项。故选A项。19. 下列关于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意三国统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实现统一B. 为解决统一问题三国都采取了战争的方式C. 统一后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统一后都铲除了本国封建势力【答案】D【详解】美国没有封建势力,统一后都铲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美、德、意三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要求国家实现统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美、德、意都采取了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说法正确

19、,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美、德、意三国统一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0.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

20、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排除C项;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A项。21.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

21、、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其历史根源是A. 亚非拉国家因地制宜发展迅速B. 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答案】D【详解】新航路开辟以后,亚非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市场,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因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单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源,故D符合题意。发展迅速不符合史实,故A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列强大力殖民的体现,且其对非洲和黑奴等的伤害不能说是优势互补,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民族经济与形成单一经济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22. 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

22、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工业化政策【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为应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采取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B正确,A排除;C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B。23.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

23、针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

24、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下列国家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A. 德国B. 美国C. 法国D. 英国【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A项正确;BCD项不属于三国同盟,排除BCD项。故选A项。2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是A. 19世纪初期B. 19世纪末20世纪初C. 20世纪中期D. 20世纪末21世纪初【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

25、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代,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6. 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 英和美B. 德和法C. 美和德D. 英和德【答案】D【详解】一战前,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德国实力的增强,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分割殖民地,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D项正确;英和美殖民地的争夺没有英和德激烈,排除A项;法国不是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因此德和法殖民地的争夺没有英和德激烈;排除B项;美和德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的争夺不激烈,排

26、除C项。故选D项。2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其中,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A. 争夺欧洲势力范围B. 争夺乌克兰C. 争夺巴尔干半岛D. 争夺北非殖民地【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巴尔干半岛,C项正确;A项是英国和德国矛盾的体现,排除;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巴尔干半岛,而非乌克兰,排除B项;D项是英国和意大利矛盾的体现,排除。故选C项。28. 瞿秋白曾作为记者于1920年8月访问苏俄,其后他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实际上粮食均配法,收取农民出产物之全量,为近时西伯利亚以及其余各处农

27、民反抗的真因-这种风潮,我们到莫斯科时已经很甚。”为解决这一问题,苏俄推行的政策是A. 改收粮食税B. 农业集体化C. 余粮收集制D. 大规模垦荒【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实际上粮食均配法,收取农民出产物之全量”可知当时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农民的不满。随后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农业上改收粮食税来解决,A选项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实行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合,B选项排除。余粮收集制是造成农民不满的主要原因,C选项排除。大规模垦荒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时期推行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29.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

28、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农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从1929年起,还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这些措施A. 加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C.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答案】B【详解】据材料“给集体农庄以优待”“帮助集体农庄”可知,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28年新经济政策就已经取消,A错误;据材料中“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农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的措施,不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应该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错误;

29、材料体现的是对集体农庄的措施,其客观作用有利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但不能得出“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夸大了集体农庄的作用,D错误。30. 下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 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B. 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C. 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D. 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告终【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英国、法国为首协约国获胜,D项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并且在战后

30、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AB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31. 简答: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并分别简要概括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答案】(1)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希场。英国的母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

31、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2)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条件。(3)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发动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详解】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国内外市场、原料、技术等方面归纳原因。影响:根据两次工业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发动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