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1-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2宁波)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A分封制 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皇权下的民主”体现的是专制下的民主色彩,“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体现的是这一制度有分权思想,进而可联系到唐三省六部制,B、D两项旨在加强皇帝集权。2(2012汕头)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A
2、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答案】C【解析】“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体现了官吏的选拔权在地方,“悉由吏部”体现了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这加强了中央集权。3(2012济南)“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排除C项;据时间限制隋或者是唐,排除实行于汉代的B项;由材料“贵族力量逐渐衰弱被职业官僚所代替”强调的是世袭制的松动,排除A项;故选D项。4(2012衡水)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
3、,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思想有民主化趋向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仁宗时严格的等级色彩日趋淡化,进而反映的是门阀制度的松动。5(2012合肥)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答案】C【解析
4、】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意思即:缙绅虽然地位很高,可是没有经过进士科考,终究觉得不够完美。这样,以至于每次参加岁贡的不少于八九百人。这说明了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故选C项。其它各项均与材料不符。6(2013珠海)“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答案】C【解析】提取关键信息: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结合所学可知C项符合题意。
5、7(2012苏北四市)“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在明英宗时期内阁与六部等机构并重,内阁设立于明,A、B、D各项分别出现于秦、隋、清朝,所以选C项。8(2012延边)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C行中书省 D枢密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代行省制的掌握情况,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控制。9(2012茂名)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
6、一个新的职务,当时全国共计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A御史大夫 B刺史C门下省给事中 D通判【答案】B【解析】由材料“十三个行政监察区”可联系汉武帝为加强专制集权而将全国划分13个州,设置刺史监督地方。所以选B项。10(2013银川)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B改革官制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D强化皇权【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认识到元朝的弊
7、端和教训,“即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所以要对权臣加强控制,强化皇权,故选D项。11(2012德州)“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答案】C【解析】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决策机构,它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它的出现使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用朱字”“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等体现了这一性质。12(2
8、012新课标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发展规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归纳综合能力。从材料中的最后一句可以得出结论:专制集权随着历史进程发展不断强化。 A项表述错误,维护统一有多种条件,中央集权、经济制度、思想观念等。B、D两项的表述与题干信息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C项。本题易
9、错选B、D两项,即对材料中专制制度产生的原因、基础把握不准。二、非选择题13(2012江苏21)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
10、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
11、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综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信息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问选官制度根据所学可以归结: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进步性据材料的关键信息从打破旧制度弊端、官员素质、
12、来源等方面归结。第(2)问功能已限定范畴,据此主要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地位、文明发展角度归结即可。第(3)问据材料三主要从人才流动、公平理念、激励机制等方面归结。14(2012常州)历史学家王思治认为:皇权专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但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宋以前,皇权是强大的,但又受到牵制。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这些牵制皇权的因素逐渐消失,绝对君权才达到最完备的形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守,秦官,掌治其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更名太守。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诸侯王,(汉)高帝初置,金玺整绶,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
13、子为置吏。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材料二(唐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官职)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指皇帝诏书不当而被大臣举驳封还),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唐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鏄)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津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材料三(清朝时)每日清晨,军机大臣依次入值,等待皇帝召见,事先已将奏折贮一黄匣,待“起叫”时,捧入请旨。“见面”后退出,即召军机章京面授旨
14、意。上谕有“明发”和“廷寄”之别。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臣工有所奏请而降,且以事属机密,不由内阁发抄,令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诸侯王权力演变的过程。(2)封驳制度是唐代三省制的亮点之一。依据材料二,概括封驳制度的特点。(3)运用上述材料,论证王思治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变化:高帝时诸侯王实际上统治其封国;景帝时失去对其封国的统治权,失去官吏的任免权;成帝时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2)特点:给事中有封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或没有否决权)。(3)评分标准:第一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正确,即提及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宋以前的皇权受到限制;清时绝对君权达到最完备的形态。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按清晰的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格协警考试题及答案
- 单多多助手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新思想考试题及答案
- 大班拼音的考试题及答案
- 国际货物运输协议书
- 2025年购房按揭合同范本
- 农村坟地租赁协议书
- 吉利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丙烯酸树脂漆类涂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初期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 配套课件
- 左心导管检查术及造影
- 设备抵押清单
- 染缸操作规范
- 乌鲁木齐出租车区域考试题
- GB/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T 1299-2014工模具钢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