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 5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共27张)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共27张)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共27张)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共27张)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共27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文简介: 本文是马克思面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发表的即席演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发了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干硬外壳”下的深层矛盾,富于前瞻性地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担当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文章善用比喻和和典故,将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表达得鲜活生动,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词的相关知识,学习本文善用比喻、典故来说理的演讲技巧。2、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4、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新形

2、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教学难点: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课时:1时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1818 年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重点却在哲学和历史上。1841 年大学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

3、辑,1843 年因莱茵报被普鲁士国王查禁而失业。在此期间马克思认识了恩格斯,并结下深厚的友谊。1847 年两人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指导该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此后起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 年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1849 年遭驱逐出境,辗转到达伦敦。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马克思翻阅伦敦大英图书馆里的资料并写出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1864 年,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3 年马克思在伦敦辞世。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图为马克思的出生地点德国特里尔市布吕肯巷664号。1841年4月1

4、5日,耶拿大学授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当时马克思还不到23岁。图为马克思的博士学位证书。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1847年与恩格斯一起帮助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受委托起草党纲,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马克思赠给约翰格奥尔格埃卡留斯的资本论德文第一卷第一版,上有马克思的亲笔签名。人民报是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

5、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重要的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848年欧洲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革命,它把每个阶级、阶层和政党都卷入斗争的浪潮。伟大的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胜利地经历了第一次巨大的检验,证明它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唯一正确的革命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亲身参加了184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而且在革命过程中,总结了革命的历史经验。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

6、会主义的理论。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73页。2、文体知识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与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

7、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学习演讲词,要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其针对性。还可以设想作者演讲时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二、预习检测1、字音字形 锭dng 尽jn管 气氛fn 不可思议 2、词语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衰颓:衰落颓败。也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毋庸争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狡狯:诡诈。也指机灵。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三、初读文本1、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背景、场合、对象分别

8、是什么?明确:主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时间:1856年。背景:19世纪中叶的欧洲崇尚革命、追求革命,发表这篇演说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2、这篇演讲词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明确:演说的中心观点是无产阶级在社会革命中起主要作用,最终会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作者开篇先由1848年革命谈起,揭示欧洲社会蕴蓄的革命力量,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足引出无产阶级革命;再通过分析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阐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

9、台的原因;最后作出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的预言。四、细读文本,重点句、段研读1.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何从1848年革命谈起?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做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学地总结了这场革命经验。在演说里,马克思想用它来对照反村,由它“宜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

10、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者人们的心灵。2、为什么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 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明确:“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代表,由他们发起的革命必将被无产阶级革命取代,所以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更危险”。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更加贫困;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人所创

11、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枷锁;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总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4、赏析下面两个句子。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明确: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并生动描绘革命的力量: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2)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明确:这就话套用菲默法庭的典故,形象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终会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5、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明确:马克思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描述了当时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民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对立的事实。他的思想见解和理论高度对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