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课件_第1页
血液常规课件_第2页
血液常规课件_第3页
血液常规课件_第4页
血液常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血液学一般检测Blood Routine Test 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提供许多信息,是临床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血液一般检测 血常规检测 网织红细胞检测血沉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4.05.5)1012L120-160gL成年女性(3.55.0)1012L110-150gL新生儿(6.07.0) 1012L170-200gL临床意义(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

2、/L,血红蛋白160g/L即为增多2.绝对性增多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erythrocytosis )2)EPO非代偿性增加:EPO增多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 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1012L时即认为增多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绝对增多继发性增多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生理性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紫绀

3、型先心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真性增多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认为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红细胞可高达(710) 1012L血红蛋白达180240gL,全身总血容量也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可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 gL,女性110 gL,即可认为有贫血贫血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参考值低限至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度30gL生理性出生3月至15岁以前的婴儿、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较正常成人低约10一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血浆容量

4、增加、老年人造血功能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病理性见于各种贫血病因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急性大量失血(4)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红细胞大小悬殊,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病理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如IDA、HA,MA最为明显。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口形细胞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靶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缺铁性贫血、其他溶血性贫血、黄疸、脾切除后镰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泪滴形细

5、胞见于骨髓纤维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棘细胞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裂细胞又称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异形症,指红细胞发生各种明显的形态学异常改变。见于各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嗜碱性点彩铅、汞、锌、铜等重金属中毒Howell-Jolly小体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后,也可见于红白血病或其他增生性贫血Cabot环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后或铅中毒等有核红细胞增生性贫血红血病、红白血病髓外造血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3.染色反应的异常(1)低色素性(hypochromic):ID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小

6、RBC: (6 m,MCV 10m, MCV 20%以上有意义。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一般大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2)椭圆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5%以上有意义。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少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4)靶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一般大于10才有诊断价值。少量也可见于DIC及酒精中毒。(3)口形细胞:见于遗传口。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HbS)。见于棘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脂蛋白血症),少量也可见于脾切除、酒精中毒性肝病及尿毒症。常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溶血

7、性贫血。(5)镰形细胞:HbS病。(6)泪滴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7)棘细胞:见于棘细胞增多症。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8)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的表现,如DIC,TTP等(9)红细胞缗钱状形成(rouleaux formation):涂片时红细胞呈串状叠连似缗钱状。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见于外周血涂片上即为病理现象。多见于溶贫、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骨纤、脾切除术后。(4) 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各种溶贫、红白血病、髓外造血、骨髓转移癌等。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

8、毒及白血病。(2)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多见于HA、MA,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3) 卡波环(Cabot ring):目前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提示严重贫血、HA、MA、铅中毒及白血病等。4.结构的异常(1) 嗜碱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g):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如MA.二、白细胞的检测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 嗜碱性粒细胞(basop

9、hil,B)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淋巴细胞WBC) (lymphocyte,L) 单核细胞 (monocyte,M) (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数参考值成人(410) 109/L新生儿(1520) 109/L6个月一2岁(1112) 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涂片分为5类:中性粒细胞 5070嗜酸性粒细胞 0.55嗜碱性粒细胞 01淋巴细胞 2040单核细胞 38(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在外周血

10、中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以分叶核为主,分23叶居多。【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某些极重度感染,WBC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外伤、手术、大面积烧伤、AMI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3)急性大出血:急性大出血后12h内,尤其是内出血时,WBC可高达20109/L.(4)急性中毒:代谢性中毒,如DKA、尿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生物性中毒等。(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

11、少(leukopeni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1)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等,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原虫感染等。(2)血液系统疾病:AA、非白血性白血病、恶组、PNH等。(3)理化损伤:射线、药物等的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亢(5)自身免疫病:SLE等。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1)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5%),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2)核右

12、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超过3%,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MA及造血功能衰退,应用抗代谢药物等。核左移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核右移如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个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见于:感染及恶性肿瘤最多见,

13、其次还有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4.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A细胞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形成D.杜勒小体E.核变性(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3)棒状小体:白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称为棒状小体。(auer body)一旦出现于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ALL无auer body,在AML和AMOL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其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

14、病毒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恶组、部分恶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转移癌物理、化学因素放射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品。药物:退热镇痛药、抗生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免疫抑制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类脂质沉积病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等(三)嗜酸性粒细胞参考值 0.5%5%。临床意义1.E增多(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等。(2)寄生虫病:血吸虫、蛔虫、钩虫病等尤其是钩虫感染时E增多。(3)皮肤病:湿疹等。(4)血液病:CML、淋巴瘤、MM、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等

15、。(5)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E增多。(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猩红热时E增多。2.E减少(四)BASOPHIL参考值 01%临床意义 1.B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五)淋巴细胞参考值20%40%。临床意义1.淋巴细胞增多(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传单等。(2)肿瘤性疾病:ALL、CLL、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AA、粒细胞减少和缺乏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等。3.异形淋巴细胞 Downey分型:I型(泡沫型)、II型(不规则

16、型)、III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I型异型淋巴细胞型、型异淋在正常人外周血中不超过2%,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传单、流行性出血热等。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等。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等。(六)单核细胞参考值 3%8%M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MM、MDS。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三、网织红细胞的检测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晚幼红脱核后的细胞。胞质内残存等嗜碱性物质,以煌焦油兰或新亚甲兰染色,呈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Ret 的各

17、种形态(一)网织红细胞测定参考值0.0050.015临床意义.网织红增多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急性失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网织红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骨髓浸润等。四、血小板的检测参考值100300 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AA、放射线损伤、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的晚期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ITP、SLE、恶性淋巴瘤、DIC、TTP等。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血液被稀释等。2.血小板增多 PLT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增多:MPD如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ML。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等。血小板增多(二)MPV和P

18、DW参考值 MPV 711flPDW15%17%临床意义1.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 增加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减低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2.PDW 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五、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 rate,ESR)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蛋白比例的影响,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多或白蛋白减少均使血沉增快

19、。红细胞形状和数量:RBC减少时血沉加快,球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参考值M 015mm/1hF 020mm/1h临床意义1.血沉增快(1)生理性增快:儿童、老年人、月经期、妊娠期。(2)病理性增快:A.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结核等。B.组织损伤及坏死:如AMI血沉增快,心绞痛无改变。C.恶性肿瘤D.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增快,如慢性肾炎、肝硬化、MM、SLE等。六、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一)血细胞比容测定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参考值M 4050%F 3748%临床意义1.HCT增高 各种原因的血液浓缩。2.HCT减低 各种贫血。(二)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1.MCV(mean corpuscular volume)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HCT/RBC参考值 8090fl.2.MCH(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MCH=Hb/RBC参考值 2731pg3.MCHC(mean corpusc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