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复习进程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复习进程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复习进程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复习进程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复习进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内容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日期课标要求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掌握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2.知道宋代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变化。3.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感受古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加深与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和瓦子教学难点对女性缠足的认识、瓦子产生的原因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温故知新:两宋时期,政治上呈现出了民族政权并立的

2、特点,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使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宋代人们是如何演绎自己的社会生活的呢?紧跟老师节奏,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把宋代的社会风貌置身于两宋时期政治、民族关系、经济的大环境下,便于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找一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标注。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请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2、学生展示完答案后,引导学生进行3分钟速记。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如有疑难,请教同桌或周围的好朋友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限时记忆知识点的能力,夯实基础知识。知识竞赛男女

3、各为一组,分指定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认真回忆,踊跃答题。在速记知识点的基础上,用竞赛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合作探究拓展提升1、简介宋代的山东老乡李清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体验、探究。2、探究一:如果我们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回到宋朝,什么样的穿着打扮才能符合我们的身份?探究二:我们的山东老乡李清照知道我们要来,非常高兴。特自为我们每位女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双漂亮的鞋子,然后在东京最繁华的街道上为我们联系了“久住王员外家”,供我们晚上休息。这样的鞋子能装得下我们的脚吗?为什么宋代女子都穿这种鞋子?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久住王员外家”在当时叫什么?探究三:

4、为方便我们游玩,李清照还为我们联系了6辆牛车、9辆驴车。但有的同学想坐马车,有的同学还想出海游玩。李清照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探究四:我们坐着车行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只见街市上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剪头、相面、算卦的,还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表演踢球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叫什么?圈出专供演出的场所叫什么?这些人是在做公益事业吗?由此可见,瓦子兴盛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探究五:在一书画摊前,我们发现有一幅书法作品劲秀不凡,写的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

5、今天还有吗?历经岁月变迁,有的习俗逐渐被废弃了,有的却保留至今,可见: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探究六:在领略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后,我们感慨万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宋代人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呢?根据探究问题进行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合作学习,拓展提升。1、以拜访李清照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宋代的社会风貌。2、通过问题的预设,让学生展开思维,深入理解,升华知识,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精讲点拨创意小结1、以一段视频来加深学生对缠足陋俗的理解;2、以勾栏里的演出是做公益事业吗?打开学生思维,探究瓦子出现的原因;3、补充四段材料探究宋代社会风貌出现的原因,总

6、结原因类问题的答题方法,进行学法指导,进而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小结。4、展示今天社会生活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传承精华文化、并发扬光大,激情结尾。1、认真观看,思考女性缠足陋俗产生的原因,进而思考缠足陋俗反映的实质问题。2、从勾栏里的演出是为赚钱生活出发,思考城市里的市民多而且富裕,进而得出当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3、通过古今生活方式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体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对本课重难点进行清晰的一个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当堂达标实战演练精选近几年涉及到本课的中考

7、试题独立完成,自我测评。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做题的能力,转化成考试时的分数。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案设计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习目标】1.掌握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2.知道宋代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变化。3.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感受古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加深与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重点难点易混点】1.重点:宋代的服饰和瓦子2.难点:对女性缠足的认识、瓦子产生的原因3.易混点:宋代的元旦和今天的春节瓦子和交子【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衣宋初崇尚_,后来奢侈之风盛行;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能穿_两色

8、的衣服;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_的短衣;妇女有_的陋习,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食1.饮食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2.北宋肉食以_肉为多,南宋吃_多。住1.农村百姓住_,富裕人家以茅屋和_相结合;2.城市平民住瓦房,稍讲究的住_,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行1.交通工具:百姓牛车,驴车;达官贵人乘_,士大夫骑驴骡。2.供住宿的_很多。娱乐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东京城内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_”,其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节日传统节日有春节、_节、端午节、_节等。宋代称春节为_。元旦习俗有:祭祀祖先、贴“桃符”、守岁、放鞭

9、炮、穿新衣、拜年等。【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穿越时空隧道体验宋代生活:探究一:如果我们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回到宋朝,什么样的穿着打扮才能符合我们的身份?探究二:我们的山东老乡李清照知道我们要来,非常高兴。特自为我们每位女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双漂亮的鞋子,然后在东京最繁华的街道上为我们联系了“久住王员外家”,供我们晚上休息。这样的鞋子能装得下我们的脚吗?为什么宋代女子都穿这种鞋子?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久住王员外家”在当时叫什么?探究三:为方便我们游玩,李清照还为我们联系了6辆牛车、9辆驴车。但有的同学想坐马车,有的同学还想出海游玩。李清照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探究四:我们坐着车行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只见街市上

10、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剪头、相面、算卦的,还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表演踢球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叫什么?圈出专供演出的场所叫什么?这些人是在做公益事业吗?由此可见,瓦子兴盛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探究五:在一书画摊前,我们发现有一幅书法作品劲秀不凡,写的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今天还有吗?历经岁月变迁,有的习俗逐渐被废弃了,有的却保留至今,可见: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探究六:在领略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后,我们感慨万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宋代

11、人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呢?【自我测评大显身手】1.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2.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的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饮茶之风盛行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ABCD4城内外鱼店,不下一二百家,指的是()A.东京B.南京C.临安D.广州5.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A.交通发达B.旅店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