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_第1页
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_第2页
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_第3页
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_第4页
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变化 朱汉国 与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相比,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著变化。在课程目标上,新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

2、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以下简称标准 ) 不仅在横断面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模块目标和具体学习专题目标。如标准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第三部分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在课程体系上,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

3、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体系,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新的历史课程较以往的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上作了重大变革,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置学习模块。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等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了 9 个学习模块,即“历史 (

4、 ) ”、“历史 ( ) ”、“历史 ( ) ”等 3 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6 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

5、的新体系。专题型的教学体系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我认为它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长期以来,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一直是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的历史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中学历史内容的组合序列经历了从循环到直线、再到部分循环的发展过程。 20 世纪 50 年代历史课程遵循全循环制,即初中学习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再学中国史和世界史。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逐渐变为初中学中国史,高中学世界史,历史学习内容呈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因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仍是九年义务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

6、。如果把中国史、世界史分设在初中和高中,其后果是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的历史教育。为改变这一缺陷,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改为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选修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 ,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的排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序列,应该说仍未避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重复。新的高中历史体系取专题型结构,则完全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复。第二是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专题的确定,渗透了两个基本理念:第一,同

7、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如必修课程的“历史 ( ) ”中的 9 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能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必修课程“历史 ( ) ”中的 8 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

8、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必修课程“历史 ( ) ”的 8 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选修课程中各模块中的专题,也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第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这种联系,应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来看,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下特点: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

9、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 10 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三是历史的多样性。如何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

10、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通过这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题学习,无疑会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三是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创。但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较现行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结构有本质区别。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把某一段历史内容划为必修或

11、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新的历史必修课程有 3 个学习模块, 25 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 6 个学习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12、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及时调整、更新了课程内容。所谓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其既包括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同时也包括课程内容表述的方式和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

13、系。所谓基础性,实际上强调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高中历史教育,说到底仍是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这一性质,精选一些素质教育必需的经典知识,作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所谓选择性,主要指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定,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要力争做到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能提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同需求。依据上述理念和原则,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是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 ( ) 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

1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WTO) ”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 ( ) 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二是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适应时代这种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如必修课程历史 ( ) 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课程历史 ( ) 中,增加了“新航路

15、的开辟、殖民扩张 ( 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 ”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必修课程历史 ( ) 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 ”内容。比如选修课程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选修课程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 那的 君权神圣专制理论”;选修课程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玛雅文明的消失”内容、“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内容和“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内容;选修课程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增加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16、”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现行高中历史课程中没有的。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总量上看,世界史的内容约占 40% 。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三是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四是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在时间范围、空间领域和具体内容上急剧扩大,历史学研究基本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的视野”的过程:在历史研究的视角上呈现了从“自上而下”看历史向“自下而上”看历史的过渡,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学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高中历史新课程对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予以了积极的关注,在依然重视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