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法基础与实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_第1页
(高职)经济法基础与实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_第2页
(高职)经济法基础与实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_第3页
(高职)经济法基础与实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_第4页
(高职)经济法基础与实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法基础与实务完整版课件项目1 认识经济法基础项目1 认识经济法基础任务1.1 了解法律基础本任务知识要点一法和法律二法律关系三法律事实四法的形式和分类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任务布置详情请参见教材法和法律一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力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一)法和法律的概念狭义的法律广义的法律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的含义法的整体,即“法”。提示 法并非是社会认可法和法律一(二)法的本质与特征01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02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03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04不是统

2、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法的本质法和法律一国家意志性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强制性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利导性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性明确而普遍适用法的特征(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法律关系二(一)法律关系的概念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法律关系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以下三类:法律关系二1.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

3、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主体公民(自然人) 机构组织 国家 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提示 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因为最少要有两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二2.法律关系的内容 内容权利义务概念: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二2.法律关系的内容 义务 积极义务消

4、极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去履行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 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去履行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 法律地位平等,内容对等或不对等(例如个人缴纳个税)也有对等的(例如去商场买东西)提示1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对等或不对等 提示2 权利和义务的保护: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二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体内容包括:物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并能为人们实现支配和控制的各种资源。如士地、矿藏、水流、森林;也可以是人造物,如建筑、机器、等;但不

5、包括阳光、空气、自然灾害等 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通常有物质载体,包括著作、发现、发明、设计等道德产品:包括荣誉称号、嘉奖表彰、体育比赛的名次等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二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身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提示: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法律事实三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象活动

6、自然现象(绝对事件)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注意: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一)法律事件的概念法律事实特点:1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分为以下两种: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如爆发战争等 法律关系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如地震、洪水等 绝对事件 相对事件 三(一)法律事件的概念法律事实特点:1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2能够引起法律后果3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依据分类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主体意思表示形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

7、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三(二)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和分类四(一)法的形式概念: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1主要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2法的形式和分类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特别行政区的法自治法规规章部门规章的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四提示 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一

8、)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和分类形式 制定机关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 省级、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特别行政区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 国际条约、协定 国家之间 四(一)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和分类(二)法的分类划分标准法的分类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 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 四

9、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五提示1: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提示2: 法律部门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可以交叉、重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方便与不方便、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概念: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一)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社会法法律部门05刑法法律部门06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07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01民法商法法律部门02行政法法律部门03经济法法律部门04五(二)我国现行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任务实施详情请参见教材感 谢 倾 听T H A N K Y O U经济法基础与实务项目

10、1 认识经济法基础项目1 认识经济法基础任务1.2 寻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本任务知识要点一经济纠纷解的概念与解决途径二仲裁三民事诉讼四行政复议五行政诉讼任务布置详情请参见教材经济纠纷解的概念与解决途径一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经济纠纷的概念平等主体之间不平等主体之间仲裁民事诉讼或裁或审原则需有仲裁协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经济纠纷必经复议如纳税选择复议(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特征

11、: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仲裁二(二)仲裁的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适用仲裁 不能提请仲裁 不适用于仲裁法(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1)劳动争议 (2)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二(三)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合法合理原则 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

12、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一裁终局原则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 二(四)仲裁机构仲裁(1)性质:民间性组织 (2)组成: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其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提示1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提示2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二仲裁仲裁委员会图解选定仲裁员共同指定首席仲裁员指定仲裁委员会主任选定仲裁员二(五)仲裁协议仲裁概念: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

13、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 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事项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二仲裁1、协议效力发生时间: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2、协议效力确认:对协议效力有异议请求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裁定应该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做出决定裁定二仲裁协议的效力(六)仲裁裁决仲裁特点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1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回避制度2开庭不公开3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可根据仲裁申请书等材料作出裁决;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和

14、解4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调解5在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二(六)仲裁裁决仲裁注意:1仲裁庭组成:由3名仲裁员或者l名仲裁员组成,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2回避制度,仲裁员必须回避的情形:(1)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二仲裁注意:3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4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

15、法院申请执行。二(六)仲裁裁决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适用范围审判制度诉讼管辖诉讼时效五类适用情况合议、回避、公开、两审终审4大制度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普通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具体范围举例1.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案件2.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4.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5.按照公示

16、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三(二)审判制度合议制度民事诉讼要点:1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2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三(二)审判制度合议制度民事诉讼1需要回避的情形:参与某案件民事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2注意:以上当事人不包括证人三(二)审判制度合议制度民事诉讼公开审

17、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提示: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三(二)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民事诉讼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即终结,我国法院分为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除最高法院外,其他各级法院都有自己的上一级法院。提示: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对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三(三)诉讼管辖民事诉讼1.级别管辖: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确定上下级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三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

18、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特殊地域管辖诉讼原因管辖地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三(三)诉讼管辖民事诉讼诉讼原因管辖地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 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法院管辖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

19、航程终 三(三)诉讼管辖民事诉讼3.专属管辖: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具体如下: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三(三)诉讼管辖民事诉讼4.共同管辖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三(三)诉讼管辖(四)诉讼时效民事诉讼1诉讼时效概念: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2诉讼时

20、效期间:权利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4关于仲裁时效,法律有规定的,适用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三1.诉讼时效示意图:最长诉讼时效20年权利受到侵害日特殊:1年一般:2年权利从被侵害之日起算民事诉讼三(四)诉讼时效2.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上述诉讼时效期间(1年、2年、20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21、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民事诉讼三(四)诉讼时效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其他障碍包括:(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尚未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1民事诉讼三(四)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止示意图:诉讼时效:1年或2年顺 延最后6个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发生不可抗力等民事诉讼三(四)诉讼时效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

22、讼时效期间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同意履行义务,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2诉讼时效的延长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特殊情况是否延长,具体由人民法院判定。3民事诉讼三(四)诉讼时效(五)调解、判决和执行1.调解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三社会法调解05开庭调解06送达调解07诉前调解01立案调解02庭前调解03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04(五)调解、判决和执行2.判决01法院审理

23、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0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03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提示:第二审法院的判决,以及最高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民事诉讼三3.执行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当履行的法律文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申请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不同的法律文书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由第一审法院执行由被

24、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民事诉讼三(五)调解、判决和执行(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4)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7)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8)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9)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迟延 履行金。我国现行的执行措施:民事诉讼三(五)调解、判决和执行行政复议四01行政复议范围02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03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04行政复议

25、决定(一)行政复议范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1:对税务机关的以下行为不服1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2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3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4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行政复议四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权益1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2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3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行政复议四

26、(一)行政复议范围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3:行政机关不作出相应行为1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2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3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4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四(一)行政复议范围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

27、讼行政复议四(一)行政复议范围(二)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申请时限:自知道权益被侵害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01申请形式: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02注意: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03提示: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口头的无效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行政复议四(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及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28、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四复议机关3被申请人(作出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 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 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 垂直领导行政机关(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 各级政府 上级政府 国务院部门 原国务院部门 省政府 原省政府 行政复议四(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及行政复议机关(四)行政复议决定申请(口头、书面、其他方式)复议机关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受理复议机关审查案件,以书面审查为准,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申请人提出要求或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复议机关在60日(最长90日)内作出维持、撤销或变更等复议决定,并制作法

29、律文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如不服,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或有其他应当终止复议审查情形的经审核终止行政复议,并制作法律文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行政复议四 1.行政复议机关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1)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2)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复议四(四)行政复议决定2.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适用依据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30、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提示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 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四(四)行政复议决定3.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0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02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复议四(四)行政复议决定行政诉讼五01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02诉讼管辖03起诉和受理04审理和判决(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行政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

31、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1.适用行政诉讼法的情形:五行政诉讼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1.适用行政诉讼法的情形: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五(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行政诉讼2.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

3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五(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行政诉讼(二)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地域管辖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

33、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五行政诉讼(三)起诉和受理1.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 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 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4.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 由人民法院决定 提示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五行政诉讼(四)审理和判决特点备注公开审理涉及

34、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回避制度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回避不适用调解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五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当事人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级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做出终审判决五(四)审理和判决任务实施详情请参见教材感 谢 倾 听T H A N K Y O U经济法基础与实务项目1 认识经济法基础项目1 认识经济法基础任务1.3 法律责任本任务知

35、识要点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任务布置详情请参见教材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积极意义的法律责任(正面)消极意义的法律责任(反面)组织和个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即将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含义等同,也称广义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法定的义务而应承受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也称狭义的法律责任。提示 现行立法所用的法律责任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种类二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由于民事违法、违约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触犯刑法而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法律责任的种类二责任 种类具体责任民事责任 10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

36、、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行政责任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任务实施详情请参见教材感 谢 倾 听T H A N K Y O U经济法基础与实务项目2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项目2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 任务2.1 介绍税收相关法律制度本任务知识要点一税法及税法要素二税收法律关系任务布置详情请参见教材税法及税法要素

37、一(一)税收与税法1税 收税收是指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别分配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2税 法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税法要素是指各单行税法共同具有的基本要素。(二)税法要素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0102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纳税的主体03税目是税法中具体规定应当征税的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征税对象税目税法及税法要素(二)税法要素比率税率是指对同一征收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税率累进

38、税率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逐渐增大,按不同等级逐步提高的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采用百分比的形式比例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一税法及税法要素04(二)税法要素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从价计征从量计征概念是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金额是指征税对象的数量乘以计税价格的数额是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体积、数量等为计税依据一税法及税法要素05纳税环节纳税环节主要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0607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包括纳

39、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缴库期限08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税种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的具体申报缴纳的地方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一税法及税法要素(二)税法要素税收优惠违法行为因违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概念是指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税法中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都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是指对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一税法及税法要素(二)税法要素09法律责任起征点免征额减税与免税起征点也称“征税起点”是指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税额界限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税额减税是指对应征税税额减少征收部分税额免税是对按规定

40、应征收的税款给予免除一税法及税法要素(二)税法要素10税法及税法要素一(三)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国家税务局1地方税务局2海关3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机关税法及税法要素国家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以上各税的征收和管理增值税01消费税02车辆购置税03各银行、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04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05一(三)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税法及税法要素国家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以上各税的征收和管理地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06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资源税07股票交易印花税08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缴纳的所得税09出口产品退税的管理10一(三

41、)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税法及税法要素地方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以上各税的征收和管理部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一(三)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税法及税法要素地方税务局系统主要负责以上各税的征收和管理车辆税印花税资源税和烟叶税耕地占有税环境保护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税附加一(三)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税法及税法要素海关系统主要负责以上各税的征收和管理关税1船舶吨税2委托代征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3一(三)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一)税收法律关系三要素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的利益分配关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

42、事人税收法律关系构成客 体是指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内 容主 体是指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业务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二税收法律关系(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税收法律关系1.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1职权(6项)法规起草拟定权、税务管理权、税款征收款(税务机关拥有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税务检查权(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等)、行政处罚权、其他(如估税权、代位权、撤销权等)。2义务包括宣传税法(每年4月税法宣传月),辅导纳税人依法纳税;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进行回避的义务;受理减、免、退税及延

43、期缴纳税款申请,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等义务。(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税收法律关系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知情权、要求秘密权、享受减税免税和出口退税权、陈述与申辩权、行政复议和诉讼权等。2义务包括按期办理税务登记、按规定设置账簿、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按期缴纳或解缴税款、接受税务机关依法实行的检查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人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然后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起诉;其他义务。任务实施详情请参见教材感 谢 倾 听T H A N K Y O U经济法基础与实务项目2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项目2

44、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任务2.2 把握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本任务知识要点一税务管理的概念二税款征收任务布置详情请参见教材税务管理是税款征收的前提和基础。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管理一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协调征税关系而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实施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税务管理一(一)税务登记管理1.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注销、外出经营报验、停业复业以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的法定程序。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税务登记的作用在于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税源分布情况。

45、2.税务登记申请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范围A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除外 。税务管理一(一)税务登记管理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税务登记范围B税务管理一3.税务登记主管机关(一)税务登记管理1县以上(含本级)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是税务登记的主管机关。2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实施属地管理,采取联合登记或者分别登记都方式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管理一4.“多证合一”登

46、记制度改革(一)税务登记管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证照营业执照企业唯一“身份证”税务管理一(二 ) 账簿和凭证管理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13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可聘请专业机构或者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确有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建立收

47、支凭证粘贴薄、进货销货登记薄或使用税控装置。21. 账簿设置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账簿、会计凭证和报表,应当使用中文。 (可同时使用其他文字)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税务管理一2. 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3. 账簿、凭证等涉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二 ) 账簿和凭证管理税务管理一是确定经济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包括:增值税专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其他发票(三 ) 发票管理1. 发票的

48、种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发生应税行为增值税专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季纳9万元),或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季纳9万元)增值税普通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卷票)两种规格由纳税人自愿选择使用生活服务业纳税人中123税务管理一(三 ) 发票管理2. 发票的适用范围门票、过路(过桥)费用发票、定额发票、客运发票和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继续使用餐饮行业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可以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按现行规定计算抵扣进项税

49、额增值税专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汇总纳税金融机构、省、自治区所辖地市以下分支机构;直辖市、计划列市所辖县及以下分支机构45税务管理一(三 ) 发票管理2. 发票的适用范围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作为报销凭证,任何单位、个人有权拒收。1按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加盖发票专用章。2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3(1)发票的开具发票的开具: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国家税务总局认为其他需要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的,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要求开具与实际

50、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税务管理一(三 ) 发票管理3. 发票的开具和使用(2)发票的使用和保管发票使用不得有以下行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发票使用禁止0102030405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知道或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拆本使用发票扩大发票使用范围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汇报。1按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3及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手续。2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薄应保管5年,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4发票保管税务管理一(三 ) 发票管理

51、3. 发票的开具和使用购买方为企业的,应向销售方提高纳税人识别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发票时,应填写相应信息。不符合规定的,不到作为报销凭证。02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根据买方要求填写不符内容。03增值税纳税人应使用新系统选择相应的编码开具增值税发票。01特别规定税务管理一(三 ) 发票管理4.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使用特别规定检查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和缴纳发票的情况。调出发票查验查阅、复制与发票有关凭证、资料向当事各方询问与发票有关的问题和情况查处发票案件是,对于案件有关的情况,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税务机关在发票管理中有权进行下列检查:税务管理

52、一(三 ) 发票管理5.发票的检查(四)纳税申报是确定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界定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纳税申报1.自行申报(直接申报)2.邮寄申报3.数据电文方式4.其他方式(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方式申报纳税)税务管理一1.纳税申报的方式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1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2都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税款结算时,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的,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的税款,但不支付利息;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的,税务机关补征少缴的税款,但不加收滞纳金。3(四)纳税申报税务管理一2.纳税申报的其他要求是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接受委托,利用

53、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涉税事项向委托人提供的税务代理等服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指税务师事务所和从事涉税专业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税务代理公司、财税类咨询公司等机构。涉税专业服务(五)涉税专业服务税务管理一1.涉税专业服务机构1.纳税申报代理。2.一般税务咨询。3.专业税务顾问。4.税收策划。5.涉税签证。6.纳税情况审查。7.其他税务事项代理。8.其他涉税服务。(五)涉税专业服务税务管理一2.涉税专业服务的业务范围涉税专业服务的限制前述列举涉税专业服务业务范围中的第3、4、5、6项涉税业务,应当由具有税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相关文书应

54、由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签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税务代理委托协议涉税专业服务关系的确立应以委托人自愿委托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资源受理为前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税务代理委托协议。涉税报告和文书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为委托人出具的各类涉税报告和文书,由双方留存备查,其中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报送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010203(五)涉税专业服务税务管理一3.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涉税专业服务的要求税务机关通过建立行政登记、实名制管理、业务信息采集、检查和调查、信用评分、公告与推送等制度,同时加强对税务师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形成较为完整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监管体系。(五)涉税专业服务税务管

55、理一4. 税务机关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税款征收二(一)税款征收的方式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税款征收税款征收方式适用范围查账征收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和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并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款和如实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查定征收适用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产品零星、税源分散、会计账册不健全,但能控制原材料或进销货的小型厂矿和作坊 查验征收适用于纳税人财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动性大的税源定期定额征收适用于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设置账簿标准,难以查账征收,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的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

56、 税款征收(二)应纳税额的核定和调整1.由税务机关核定、调整应纳税额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可以不设置账簿的1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2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3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 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4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 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5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6二 税款征收(二)应纳税额的核定和调整2.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二 参照当地同行业或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都税负水平核定。按照营业收入或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按照

57、其他合理方法核定。税款征收1.责令缴纳,加收滞纳金滞纳金:滞纳税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1起止时间: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23二(三)税款征收措施未定期缴纳税款的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有逃税行为的纳税担保人未按规定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纳税人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扣押其价值相当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补缴的,应即刻解除扣押;仍不缴纳的,依法拍卖或变卖扣押物。税款征收2.责令提供纳税担保二(三)税款征收措施01020304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纳税人在责令缴纳期限内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应纳税收入的。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法

58、人需出境的。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送争议而未缴纳清税款,需申议行政复议的。税收法、行政法规规定可以提供纳税担保的其他情形。纳税担保范围税款、滞纳金和现实税款、滞纳金的费用。注:用于纳税担保的财产、权利的价值不得低于应当缴纳的税款、滞纳金,并考虑相关的费用。税款征收3.采取税收保全措施适用税收保全的情形及措施税收保全的措施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其他财产是指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和动产。不适用税收保全的财产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税务机关对单价5

59、 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纳税人拒绝提供纳税担保; 或无力提供纳税担保的 情形二(三)税款征收措施税款征收4.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扣款: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5. 阻止出境不包括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二(三)税款征收措施税务机关责令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批准,可采取下列强制措施:拍卖变卖: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未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税务检查的职权1.查账权2.场地检查权3

60、.责成提供资料权5.交通邮政检查权6.存款账户检查权7.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税款征收二(四)税务检查4.询问权8.可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税务检查的职责1.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必须接受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不得拒绝、隐瞒。税款征收二(四)税务检查被检查人的义务任务实施详情请参见教材感 谢 倾 听T H A N K Y O U经济法基础与实务项目2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项目2 认识税收相关法律制度任务2.3 认识税务行政复议本节知识要点一税务行政复议范围二税务行政复议管辖三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四税务行政复议审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