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经济和社会变革_第1页
春秋战国经济和社会变革_第2页
春秋战国经济和社会变革_第3页
春秋战国经济和社会变革_第4页
春秋战国经济和社会变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提纲:1.什么是公田?什么是私田?2.私田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由公田到私田1“公田”和“私田”的界定:奴隶主贵族把井田叫做“公田”,把自己驱使奴隶开垦出来的荒地叫做“私田”。2由公田到私田的原因: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直接原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3影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公田(井田)私田(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的荒地)来源公家所授土地私人在井田以外开垦的土地性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得转让买卖土地私有,可以转让买卖外形有一定的规格,形如井随形而异义务向公家交纳贡赋开始不交税(初税亩前)阅读提纲:1.春秋时期,各诸侯

2、国在经济上的改革有哪些典型代表?其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其变法的背景是什么?作用如何?3.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归纳各项措施的影响?4.商鞅死,而秦法未变,试分析其原因。春秋改革典型代表: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目的: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结果: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战国时期的变法典型代表: 李悝在魏的变法 吴起在楚的变法 商鞅在秦的变法背景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与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政治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废除贵族特权,建立地主专政 百家争

3、鸣,法家思想为众多诸侯所采用作用:封建制度终于确立起来内容分析第一次“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强化了社会秩序,也体现了专制主义的一面奖励耕织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以法律来加强和巩固以农业为本的封建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废除了贵族特权,有利于提高新兴地主的政治地位,提高战斗力“燔诗书而明法令”思想专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法家思想的地位,但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第二次统一秦国的度量衡有利于物产交流、经济交流结束了分封制,建立了直属于秦国国君的地方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商鞅变法成功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为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商鞅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