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第1页
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第2页
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第3页
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第4页
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Nursing)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学基础 / Fundamentals of Nursing2课程号:25100617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4学分:75理论学时:726实践学时:727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8使用教材:李小寒 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二、课程简介(一)课程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要课程之一,是所有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

2、社区、和社会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阐述基础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病人健康指导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2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3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刻苦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两个环节。讲授要求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素质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绪论1患者单位92医院环境2无菌技术63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3隔离技术3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6生命体征测量3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6患者的体位与移动36患者的舒适与安全6清洁卫生67患者的清洁卫生6冷热疗法38休息与活动3鼻饲术39冷热疗法3导尿术610饮食与营养3灌肠术311排泄护理6药物疗法612给药护理 9药物过敏试验313静脉输液与输血 9静脉输液与输血术914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 3标本采集315临终护理 3急救技术316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3医疗文件处理3合计7272四、配套实践环节为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4、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学校教学的同时安排临床见习。【见习内容与要求】通过见习,学生能够熟悉以下内容:1医院环境及其对病人和专业人员的影响。2病人出入院护理,包括铺床术3病情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主要为生命体征测量4病人清洁卫生护理,主要为口腔护理5压疮的预防与护理6病人的饮食护理,主要为管饲饮食7病人的排泄护理,包括导尿、灌肠8常用给药途径与方法,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雾化给药、静脉输液9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与管理【见习形式】1学生分组与安排:学生每1011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在一个病房见习,每个病房设一名临床带教老师。2带教分工: 以病房带教老师带教为主,学校老师辅助。3带教形势 由于

5、学生临床见习前没有学习有关的操作,临床带教老师应按照见习内容给学生讲解有关内容,或与学生讨论,学生尽量不要动手操作,某些简单操作看在老师的允许与监督下进行操作。4对学生要求: 着装整洁(护士服,帽子、口罩) 按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 每次见习结束,学生需要写出见习日记,内容包括:见习内容、存在问题、有关讨论与见解。【见习时间】128学时分7次见习五、参考书1.姜安丽,石琴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2.Jiang Anli.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1st ed .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3.Potter PA., Pe

6、rry AG, Stockert PA,& et.al. Basic Nursing. St.Louis:Mosby Inc.,2010.4.Rosdahl & Kowalski. Textbook of basic nursing 9th Walters Kluwer Health, Lippincott William & Wilkins.2008.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笔试2、成绩评定办法 理论课期末考试70 学生临床见习报告 30七、课程详细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 绪论【基本要求】 熟悉: 护理的概念及含义、熟悉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了解: “护理学基础”的内容及

7、学习要求。【教学内容】 一、护理的概念及含义 二、护理学的发展史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二单元 医院环境【基本要求】 掌握 良好的医院环境必须具备的条件 医院物理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熟悉: 医院社会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了解: 环境的范围以及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教学内容】 一、医院物理环境及其调控 二、医院社会环境及其调控第三单元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基本要求】 掌握: 分级护理内容、人体力学的运用原则 熟悉: 病人入院后的初步处理措施、人体力学、杠杆作用、摩擦力等基本概念 了解: 常用人体力学原理、病人出、入院的程序、各种运送病人法(实验课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一、入院

8、程序 二、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处理 (一)一般病人的入院处理 (二)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 一、病人出院前的护理 二、出院当日护理 三、出院后的处理 第三节 人体力学的应用 一、常用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二)物体的平衡和稳定 (三)摩擦力 二、人体力学原则 三、人体力学应用举例 (一)指导病人保持舒适的卧位 (二)指导正确地移动和搬运病人第四单元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基本要求】 掌握: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隔离的概念;隔离的原则。 熟悉: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形成条件;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常用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9、;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分类、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与效果评价 了解: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一)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宿主 三、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第二节 隔离 一、基本概念 二、隔离原则 三、隔离措施 (一)标准预防 (二)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 第三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第五单元 病情观察与护理【基本要求】 掌握: 各部位所测正常体温值及其差异、发热的概念、临床分

10、度、过程、临床表现及发热病人的护理、体温过低的概念、临床分度、过程及临床表现、概念(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的概念及其正常值、血压评估的内容、异常呼吸型态、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氧疗的适应症、种类及并发症 熟悉: 体温的生理变化、脉搏的概念、形成过程、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生理变化、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脉搏的概念及形成过程、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生理变化、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了解: 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应具备的条件、发热常见的伴随症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

11、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三、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四、痰及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第六单元 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基本要求】 掌握: 常用卧位的要求与适应对象;物理性损伤及防范(包括保护具的应用)、疼痛的护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熟悉: 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卧位的分类、生物性损伤及防范、心理性损伤及防范、医源性损伤及防范、疼

12、痛概念、疼痛的特征、疼痛的分类、病人对疼痛的反应、疼痛的影响因素 了解: 影响舒适的因素、舒适护理原则、卧位变换法、影响安全的因素、化学性损伤及防范、疼痛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 三、舒适护理原则 第二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 一、病人卧位 (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二)卧位的分类 (三)常用卧位 二、病人的安全护理 (一)影响安全的因素 (二)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1、物理性损伤及防范(包括保护具的应用) 2、化学性损伤及防范 3、生物性损伤及防范 4、心理性损伤及防范 5、医源性损伤及防范 第三节 疼痛病人的护理 一、疼痛概述 (一

13、)疼痛概念 (二)疼痛的特征 (三)疼痛的分类 (四)疼痛的发生机制 (五)病人对疼痛的反应 二、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疼痛的原因 (二)影响疼痛的因素 三、疼痛患者的护理评估 (一)评估内容 (二)评估方法 四、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对因处理 (二)药物止痛:(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PCA泵) (三)心理干预:包括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指导式想像 (四)物理止痛:冷热疗法、针灸、皮肤刺激 (五)促进舒适 (六)健康教育第七单元 患者的清洁卫生护理【基本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 压疮的概念、临床表现、分期及预防护理措施。 熟悉: 满足病人清洁卫生需要的方法。 熟悉压疮的原

14、因及高危人群 了解: 满足病人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 熟悉晨晚间护理内容。【教学内容】 1.口腔护理 2.头发的护理 3.皮肤的护理 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5.会阴部护理 6.晨晚间护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能正确叙述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头发护理的目的、评估要点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能说出常用的漱口液及临床作用. 3.掌握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易发部位。 理解: 1.掌握压疮的概念、临床表现、分期及预防护理措施。 运用: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患者满足清洁卫生的需要. 2.能正确观察、分析病人的皮肤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第八单元 休息与活动【基本要求】 掌握:

15、常见的睡眠失常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促进病人活动的护理措施、压疮的概念、临床表现、分期及预防、护理措施、压疮的常见原因及好发部位 熟悉: 影响睡眠的因素 了解: 休息与睡眠的意义、睡眠周期的构成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休息 一、休息意义 二、休息的形式与条件 第二节 睡眠 一、睡眠的生理 二、睡眠的需要 三、睡眠的评估 四、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 活动 一、活动的重要性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三、病人活动的评估 四、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第四节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二、压疮的评估 三、压疮的预防措施 四、压疮的治疗与护理第九单元

16、冷、热疗法【基本要求】掌握:用冷用热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常用的冷热疗技术:热水袋、热湿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熟悉: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及继发效应.熟悉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教学内容】1.概述2.冷疗法的应用3.热疗法的应用第十单元 饮食与营养护理【基本要求】掌握:医院膳食的种类和内容;基本饮食、治疗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膳食原则及使用方法;要素饮食的概念、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试验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膳食原则及使用方法;营养状况评估的内容、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措施了解: 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管饲饮食的种类【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第二节 医院

17、饮食一、基本饮食二、治疗饮食三、试验饮食第三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一、影响因素的评估(一)身体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因素二、饮食状况的评估三、身体状况的评估四、辅助检查的评估第四节 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一、病区的饮食管理二、患者的饮食护理(一)患者进食前的护理(二)患者进食时的护理(三)患者进食后的护理第五节 特殊饮食护理一、管饲饮食二、要素饮食(一)目的(二)用法(三)并发症(四)注意事项第十一单元 排泄护理【基本要求】掌握:排尿活动的评估、排尿异常的护理、排便活动的评估、排便异常的护理熟悉:影响排尿的因素、影响排便的因素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大肠的结构和功能、尿、便标本采集【教学内容

18、】第一节 排尿护理(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排尿活动的评估(三)影响排尿的因素(四)排尿异常的护理(五)尿标本采集第二节 排便护理(一)大肠的结构和功能(二)排便活动的评估(三)影响排便的因素(四)排便异常的护理(五)便标本采集第十二单元 给药护理【基本要求】掌握:护士在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口服给药的方法及发药时的注意事项、注射的原则、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熟悉:给药原则、常用的给药途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医嘱的外文缩写词、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各种吸入给药法的目

19、的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常用药物的种类及领取方法、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股静脉注射与动脉注射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二、给药原则 三、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时间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五、给药的护理程序六、护士在给药中的角色与职责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一、口服给药的目的二、用物三、操作程序四、注意事项 第三节 常用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原则二、注射前准备三、常用注射法第四节 吸入给药法一、超声雾化吸入法二、氧气雾化吸入法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四、压缩雾化吸入法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二、链

20、霉素过敏试验法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四、普鲁卡因与碘过敏试验法五、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六、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第六节 局部给药一、滴药法二、插入给药法三、皮肤给药四、舌下用药第十三单元 静脉输液与输血【基本要求】掌握:静脉输液、输血的目的、适应症、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输血前的准备、常见的输血反应及护理、防止和消除输液微粒污染的措施熟悉:输液微粒污染的概念、来源及危害了解:常用输液溶液的种类及其作用、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作用、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静脉输液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三、常用输液部位四、常用静脉输液法第二节 静脉输血一、静脉输血的目的及原则二、血液制品的种类三、静脉输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四、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五、静脉输血的方法六、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七、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第十四单元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基本要求】1.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与要求.2.熟悉病情观察的内容。3.掌握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4.掌握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术、氧气吸入术、吸痰术、洗胃术。【教学内容】1.病情观察2.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