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并序教案琵琶行并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 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 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 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 意境。3、背诵全诗。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 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写作背
2、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 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 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 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 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寂静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 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 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气氛,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 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凄 怆,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琵琶行并序教案(二)教学目标1、理解表达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2、
3、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3、描写音乐的艺术二、教学过程.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圭B(今陕西省渭南 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 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 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 75岁。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 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10 义创造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那么代表他艺术上的最 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
4、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 事从今不开,创造成就大不如前。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 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 流于轻佻淫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 “元轻白俗。白居易生平与创造: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 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 中吟,新乐府后期(即自
5、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11 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U的法宝。悔 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解题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 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拟自由,形式都采 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异化。(2)关于小序: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
6、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 篇叙事诗。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 易另外还有一篇特别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 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 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拟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 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12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 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表达的
7、层次清楚,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 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说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琵琶行(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 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轻拢慢捻抹复挑, 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霓裳后六么。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
8、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流浦口,遇到琵琶女,创造出13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疏通字词贾(g人荻(由)花管弦(x匕n)六幺(/o)钿(di台n)头呕哑(6u间 嘲口折(zh。ozh。)虾(h台)蟆陵.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对照课本.课文详解小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 篇叙事诗。全文结构与内容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局部:A、第一局部:第一诗段: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
9、琶声。(诗的引子):沼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二层: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 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 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 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14 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作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 人忘归客不发。第三层: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 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 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 见其人。B、第二局部:第二诗段:写琵琶女弹奏
10、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 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语欲迟(踌躇)。移船相近邀相见,添 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第一层: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 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 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 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 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 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禁锢下的犹 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 使读者如见其
11、人,如见其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消沉抑郁)声声 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15 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之后琵琶 女自叙身世的一段表达。)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到达炉火纯青 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 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比照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 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
12、概括音乐的美。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滑和“难比喻声音的 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 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 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消沉, 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 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 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进一层比照:有声无声。)银瓶乍(突 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 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曲终收拨留神(对着琵琶中心)画,四
13、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 束时的动作和声音。)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异化:舒缓流畅一逐渐沉 咽一-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 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 效果。“悄无言U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16 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 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是画龙点睛之笔。“秋 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 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 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
14、们凭着 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 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型。第三层:听众的反映。C、第三局部:第三诗段:写琵琶女自叙身世。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第一层: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 情。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 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 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 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平常)度。弟走参军阿姨
15、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 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 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 错乱)O17 第二层: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本段运用比照、手法: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比照后来的 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绮子弟争相追逐,比照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 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比照后来的满腹辛酸。D、第四局部: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现成了
16、人 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 济阳城。沼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 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 常常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6uy台单调的乐声)嘲嘲 (zhaozha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 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 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 伦。)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 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E、第五局部:第五诗段: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17、。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 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 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18露。)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皆掩泣比前“悄无言 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 情到达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结构与主旨归纳:主旨小结: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 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 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琵琶
18、行主要表达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 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表现了 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 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艺术特色A、写作特点:1、层次清楚,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 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 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清楚,结构紧密。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 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19 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
19、聊生。 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 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 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 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 屡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 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 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 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 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
20、 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 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 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 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硬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 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 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 当时诗人45岁。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 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拟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 于异化。唐之后,歌行一
21、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又都浸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 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 得生动、形象、简洁。B、创造特色a、音乐描写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 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 形容读者比拟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 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 蕴。3、通过听者的反响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 染力。高
22、超的音乐描写:运用比喻写音乐效果演奏者的动作态度运用拟声词点拨音乐中的感情描写音乐的句子:20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语-柔美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消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高亢铁骑突出刀枪鸣-气势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小结:1、大量运用比喻;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b、典型性归纳:典范乐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 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并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 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
23、异化,使人觉得这位“平 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典范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1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 “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 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所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 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作出了 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典范气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 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作的气氛中。“悄无言的寂 静,实那么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 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作的这个
24、画面,有着及其 感人的艺术魅力。典范感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 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 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 遍意义的典范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C、人物形象分析.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 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22 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 烈
25、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 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 醒。.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 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 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 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 寂寞生活。三、知识点梳理(回顾全文).主题内容上: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
26、分 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 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 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 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23学价值,现实意义)2 .基础知识:A、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F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明确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4、为:因为长句(写
27、,创造,动词w6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图)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0)5、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24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B、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造。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过失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 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C、文言句式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
28、省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渝浦口(省略句,于,在)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四、探究与思考讨论话题: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25二、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W(gu) e(tian) (zhe)思霓裳(c*ng)六幺(y台o)嘈嘈(c台o)间(jin)关虾(h5)蟆(m5)名属(zhU)教坊(侑ng)绡(xi台o)钿(d-n)篦(bl)呕(6u)哑(y台)嘲(zh台0)口折(zh)2、学生默
29、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第一段写沼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 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三、讲析小序1、请学生朗读小序。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 叫,左迁明年:第二年。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 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命酒:吩咐摆酒席。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憔悴:脸色黄瘦。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恬然自安:心境平静,自觉安闲。恬然,平静坦荡地。斯人:
30、这个人,指琵琶女。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 谪,降职外调。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 写,作。长句,指七言诗。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确定: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 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确定:”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 人
31、,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 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确定:”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 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 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 落人”来说的。I、赏析诗歌第1段。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潺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近温阳,故古称潺阳江。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
32、都下了马,登上船。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确定: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寻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 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 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并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那么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
33、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并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作 了环境气氛。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 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 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第2课时一、赏析诗歌第2段。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 偷偷地私下里“,说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 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拟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确定: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 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
34、的身份问题,后来知 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 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 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气氛中,琵琶声越发显 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 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 高超技艺。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 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 羞涩”,你以为如何?确定: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以后,嫁作商人妇,又遭 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彳来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 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 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 句中找出答案。确定: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 回灯重开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能电源分配单元(PDU)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能源金融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长江天鹅洲故道和何王庙故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鱼产潜力研究
- 法庭话语互文性研究
- 纳米纤维素与金属离子键合对其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 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空间形态再造研究
- 特殊群体学生学习资源共享计划
- 2025年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新工人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全优)
- 2024-2025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网校专用)
- 《健康教育学》PPT13-个人卫生与保健
- 人口信息查询申请表(表格)
- 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提供书(模板)
- 电力电子手机充电器课程设计报告
- 遥感地质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实验
- 中学生学习计划5总结PPT模板下载
-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附模板
- GB 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语文五年级 【知识精讲】7.阅读(2)文言文阅读
- 社会心理学8-人际关系课件
- QC-R 596-2017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高清-无水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