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关键词】老年人;吸痰;机械通气;纤支镜吸痰技术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负压将分泌物吸出,改善因痰液淤滞造成的缺氧、窒息、感染加重等病情。近年,由于老年患者肺部疾病发生率高、排痰才能弱,吸痰术应用较多。老年人呼吸道黏膜湿化功能差、肺的代偿才能降低使吸痰时容易出现呼吸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加重和急性左心衰等各种并发症。为了寻求更好的吸痰方式,改善吸痰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者和护理人员对此进展了大量探究和改良。2吸痰技术在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衰退,使呼吸系统疾病易感性增高

2、,加之全身其他疾病的影响,极易因出现排痰不畅、痰液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缺氧、窒息、急性左心衰、肺不张、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等,及时有效地吸痰可以改善上述病理状况。王卫红2等观察到气管内保存吸痰法可以使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邓锦清3等在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早期应用纤支镜吸痰,发现与采用综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纤支镜吸痰组的体温、白细胞数、胸片肺部阴影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早期应用纤支镜吸痰还可以缓解由此引发的左心功能不全。对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机械通气抑制了排痰反射,吸痰是排出气道分泌物的惟一手段。3吸痰时机非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机可以采用定时吸痰,也可以

3、按经历判断进展适时吸痰。适时进展吸痰可以有效去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吸痰不及时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率失常。过于频繁地吸痰会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左心衰。故把握适时吸痰的时机很重要,耿文利等4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适应证:病人咳嗽或者有呼吸窘迫;病人胸部有痰鸣音;呼吸机高压报警;心电监护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90%以下;心率突然增快。以上指征老年患者也适用,但长期行气管切开的老年患者,最好在睡前和饮食前吸痰一次。睡前吸痰的目的是使主支气管的痰液排入上呼吸道并吸出,能延长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时间,以保证睡眠质量。进食前吸痰是防止吞咽食物时痰液涌入

4、咽喉部引起误吸,一般在进食前2030in进展。何秀曼等5通过与定时吸痰比照,适时吸痰的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的几率均减低,吸痰的并发症也相对较轻。4吸痰方式4.1非人工气道下的吸痰方式非人工气道是指患者未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目前主要的吸痰方法是常规导管吸痰法。根据插管的部位又可分为经口法和经鼻法。经口导管吸痰又可以分为直接经口和经口咽管吸痰。直接经口导管吸痰是指经口腔将吸痰管插到咽喉部,在患者吸气时插入气管的方法。此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能迅速准确插入气管,减少意外。经口咽管吸痰是将口咽管平行放入患者口腔,其前端置于会厌上方后固定,吸痰管经口咽管进展吸痰。崔英6等对采用经鼻吸痰效果不佳者行经口咽管

5、吸痰,效果较好,患者未因痰液堵塞发生窒息,也未因痰液引流不畅引起通气功能障碍。经鼻插入法是指将吸痰管经鼻腔插入,操作简便易行,克制了神智不清的患者张口难及咬合吸痰管的缺点。吸痰管有无插入气管内是决定本法吸痰效果的关键。另外,Shah等7通过采用六种不同侧孔大小及位置的吸痰管进展比拟,结果发现吸痰管侧孔的位置不对称及孔径大可以进步吸痰效果。4.2人工气道下的吸痰方式人工气道是指通过鼻或口腔或气管切开的方法在上呼吸道置管,用以辅助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玻常见人工气道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主要有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两种吸痰方式。先前机械通气下气道吸痰采用开放式吸痰术较多。开放式吸痰需要断开正常

6、的机械通气,而在断开呼吸机和吸痰过程都会造成肺容量下降、氧和作用降低。对于呼吸功能受损不是很严重的病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可逆的。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肺容量的下降会出现肺泡的萎陷,甚至肺不张8。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在吸痰前常规给予纯氧吸入12in。鉴于开放式吸痰有需要断开呼吸机、穿插感染、污染环境等缺点,上个世纪的80年代,密闭式吸痰系统开场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密闭式吸痰不需要脱离呼吸机,吸痰管外套有透明膜,整个吸痰过程在密闭状态下完成,不会造成穿插感染和环境污染,对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ereda9等认为密闭式吸痰与开方式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对患者肺容量、氧和功能的影响

7、。但对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病死率,密闭式吸痰没有表现出优势10,11。4.3纤支镜吸痰法5吸痰的并发症及预防目前的吸痰术都需要将导管和或辅助物植入咽喉部或气道内,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吸痰时的负压会干扰患者肺内的呼吸力学,且大局部是年老体弱或昏迷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常规吸痰管吸痰由于吸痰前气道黏膜湿化不够吸痰过频或气道内留置吸痰管造成黏膜水肿、溃疡。赵秀云等16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吸痰前全身补足液体量和充分的气道黏膜湿化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很有好处。其原理可能与全身补足液体量和充分的气道黏膜湿化可以保护和维持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吸痰管插入气道中,假如消毒不严或未严格按无菌操作原

8、那么,很容易将外源细菌或口咽部定植菌带到气道并发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开放式吸痰时引起病人呛咳,喷出的痰液还可以污染环境,引起穿插感染。故需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无菌原那么操作。Kllef等17研制出镀银的吸痰管,利用银离子的杀菌作用减少吸痰导致外源性感染。另外还要加强对吸痰设备的消毒和标准医护人员的操作。Sle等18发如今重症监护室中吸痰设备的污染容易导致穿插感染。临床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的不标准操作也是造成吸痰患者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arus等19研究发现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吸痰时负压可以吸走局部肺内气体,可能造成肺泡压力和氧含量的降低。另外吸痰负压还可以影响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甚至引起心律不齐。机械通气患者开放式吸痰需断开呼吸机,使得肺容量大幅度减少,出现肺泡萎陷,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反射性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等。密闭式吸痰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要比开放式小,但相关研究说明吸痰时仍可造成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下降20,21。吸痰时同时行呼气性肋骨压缩、手法肺过度充气并不能减少肺容量的损失,反而可能使肺泡萎陷2123。转贴于论文联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